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饱胀,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早饱,嗳气.烧心泛酸,食欲不振.等上腹不适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症。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有此症状群者约占消化科门诊患者的20%-30%,可谓发病率之高,但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至今也未有肯定和统一的治疗方法。西药多用胃动力药和H2受体拮抗剂等进行对症治疗,但存在副作用大、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在于脾气亏虚,肝气犯胃,属虚实夹杂之证。目前尚缺乏公认的辨证分型标准,多数医家将本病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5个证型,并据此拟益气健脾和胃、疏肝和胃、辛开苦降、理气化瘀、化浊降逆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指一组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慢性或间歇性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痛、上腹胀、餐后早饱、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或其他有关的胃肠道症状,可发生于空腹状态或餐后,患病率20%~40%,占消化门诊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F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痞满、胃痛、郁证等范畴,FD的病位在胃,涉及肝、脾,脾胃虚弱为本,气滞血瘀、食积、痰、湿等实邪为标.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即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贯穿于始终.治疗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为基本治法.兹将FD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临床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从脏腑辨证入手,选穴配穴也多用俞募、原络,往往忽略了经络辨证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医者根据经脉所属、所络及循行所过、所系,对相关经络循行路线切按、查压,通过特殊反应点进行循经选穴,配穴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经络辨证作为指导针灸临床的重要理论,具有辨证治疗简洁实用,疗效确切肯定的特点,不论是外的筋肉疾病,还是内的脏腑疾病,均可采用经络辨证治疗,提示临床应重视经络辨证的学习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观察期间研究组2例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7%,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2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赵丽丹 《光明中医》2007,22(12):20-21
现代医学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定义为:"持续性反复发作性上腹不适,早饱嗳气,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厌食烧心,恶心呕吐,反胃及胸骨后疼痛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经过电子胃镜镜检,或数字胃肠透视,肝、胆、脾、胰B超及各项理化检查均无异常所见,经过定期随诊四周以上仍无异常疾病发现的消化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生机制与胃动力障碍有直接关系,临床上以腹胀满、餐后腹胀、早饱、暖气、恶心和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群为主要表现[1].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促胃肠动力西药效果欠佳的FD患者41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刘海彦 《陕西中医》2011,32(5):528-529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根据症状辨证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肝郁气滞型、湿热中阻型、食滞胃肠型、脾胃气虚型、中焦虚寒型5型,分别采用柴胡疏肝散等加减辨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0.3%。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具有调节肠胃气机、恢复胃肠运化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福州市中医院(350001)林连史宗强主题词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肝胃不和/中医药疗法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简称FD)是一组上消化道症状,与体力活动、局部及全身疾病无关。其患病率相当高,中医...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是以上腹疼痛或饱胀不适、纳差、嗳气、恶心、呕吐、反流、烧心等为一组消化不良症候群 ,亦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因其为非器质性病变引起 ,故而渐被FD取代。笔者自 1996年以来 ,辨证治疗该病 4 2例 ,并与西药西沙比利、多酶片作对照观察治疗 ,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 所选 84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 4 8例。年龄 2 0~ 71岁 ,平均 4 0 .5岁。病程 6个月~ 16年 ,平均 3.5年。按门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中药辨证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4 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  相似文献   

13.
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的"痞满症"、"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其病机特点为:外邪所伤、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劳倦过度等因素导致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湿、食、痰、血随之而停,日久损伤气血阴阳而成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以调理顺达气机,恢复胃之通降为大法.临证再分别施以益气健脾、疏肝理气、消食导滞、豁痰祛湿等法,使气机条达,脾胃升降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肖汉玺老师出身六代中医世家 ,从事中医消化内科临床、科研 5 0年 ,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他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中医基础理论深厚 ,法古而不泥古 ,组方用药严谨灵活 ,有丰富的临证经验 ,善治内科杂病。笔者有幸在肖老师指导下工作十余年 ,现将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简述如下。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是常见的消化内科症候群 ,以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心、泛酸、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 ,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FD病人一部分表现以上腹疼痛为主 ,状似…  相似文献   

15.
介绍时昭红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经验。时教授认为,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久病失养、劳倦过度,或瘀血阻络等原因使脾胃虚弱,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引起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均会导致FD。因此,恢复脾胃升降功能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根本。时教授以辛开苦降为基本治疗大法,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创立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方,随症加减,并配合针刺、艾灸、穴位敷贴、拔罐等中医外治疗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介绍闫雪洁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闫雪洁主任医师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错综相连,但病性多为本虚标实,病机为脾胃虚弱,外邪内陷,从而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治疗以健脾和胃、清润通降为主,辨证分为肝郁气滞证、脾胃虚寒证、湿热阻胃证、寒热错杂证论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李寿山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寿山教授认为消化不良当从痞满、胃痛等论治。其病机关键为中虚不运、肝郁气滞、寒热错杂、阴亏津枯,尤以中虚不运为多见。治宜健脾、疏肝、和解、润下为主。自拟补中消痞汤、舒肝和胃汤、和中消痞汤、清中消痞汤,验证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介绍刘建平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其于临床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用脾胃同治、肝脾(胃)同治、心脾同治、心肝同治等法治疗本病。脾胃同治拟定健脾和胃法、补脾和胃法、醒脾和胃法;肝脾同治拟定疏肝健脾法、疏肝和胃法、清肝泻胃法;心脾同治拟定养心补脾、安神定志法;心肝同治拟定清心泻肝法、养肝安神法。并列举了每种治法的常用药物和药对。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李永成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李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主要病机在于肝脾不和,运纳失调.多见虚实夹杂、寒热并见之证,李教授临床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治疗,辛开苦降,平调寒热,体现了"和法"之精髓.并善用药对,如干姜、黄连,积壳、厚朴,海螵蛸、浙贝母,五灵脂、炒蒲黄,石菖蒲、沉香,临床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20.
朱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原因及机制的深入研究,提出FD主要是由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引起肠道的敏感性升高,肠腑动力下降而致消化不良.提出从肝论治,调达肝气,健脾助运治疗该病,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