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全院首次入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情况与临床结局关系分析,探讨我院目前营养支持的现状,为住院患者合理营养支持及重点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全院45423条DRGs数据与23个科室26959例首次入院患者24h内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支持情况及疾病转归资料,分析不同科室间营养风险的分布、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的关联以及营养支持与疾病转归的相关关系。结果 我院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4.6%(1235/26959),主要分布于神经科、急诊、心脏科及普外科;有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率仅为51.17%,且随风险分数增加营养支持率也随之增加;营养风险与疾病转归显著相关(P<0.001)。结论营养作为反应个体整体状态的指标之一,与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密切相关;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与疾病转归显著相关。基于我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的现状,提示应加强医护患人员合作,重视全程动态营养筛查,尤其是高风险科室入院患者,根据患者状态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改善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外科住院患者中肥胖或超重患者入院及术后1周(或出院时)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情况,为进行合理的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外科肥胖或超重患者283例,使用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在其入院及术后1周(或出院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分析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外科肥胖或超重患者入院时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6.96%,外科手术后1周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9.68%;普外科病种不同,营养风险发生率不同;术前与术后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分别为20.83%和48.80%;且多数为肠外营养或混合营养。结论超重或肥胖的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应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早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3.
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工具对普外科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状况和营养支持现状调查。方法对2011年3月-8月在普外科新入院的520例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判定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同时用已纳入患者现有的临床营养支持状况,分析目前临床营养支持的合理性。结果 476例(91.5%)患者完成筛查。有营养风险者156例(32.8%),无营养风险者320例(67.2%)。在有营养风险患者中,实施临床营养支持者有131例,占84.0%;无营养风险患者中,实施了营养支持者占40.3%。结论基层县级医院普外科入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并且临床营养支持合理性尚待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 2002对住院患者开展术前营养风险筛查,了解其营养风险状况,并探讨术后营养支持情况与相关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汕头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三病区住院并于入院48h内完成NRS2002评分患者(378例)作为研究对象。评分≥3分者判定为有营养风险。将最终纳入队列研究的174例营养风险患者按是否接受营养支持分为营养支持组(114例)和非营养支持组(60例)。根据医嘱信息获得营养支持相关数据,每周2次记录住院患者相关临床结局,分析两者的关系。分析影响住院费用、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因素。结果:378例住院患者中,营养风险率50.53%(191/378)。174例纳入队列研究住院患者中,营养支持率65.52%(114/174)。营养支持组与非营养支持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支持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P=0.034)、总并发症发生率(P=0.012)均低于非营养支持组。疾病评分、营养支持是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因素(P0.10)。住院天数、疾病评分、营养评分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P0.10)。结论:普通外科患者营养风险率较高;NRS 2002对普通外科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的临床结局有一定预测功能;营养支持可减少感染性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左传丽 《全科护理》2012,10(13):1235-1236
[目的]了解腹部外科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标准,对62例腹部外科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同时对病人的营养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腹部外科病人入院时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25.8%;恶性肿瘤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于良性疾病病人(P<0.01);营养支持的误用率为21.7%,未行营养支持者占75.0%,营养支持方式单一,以肠外营养(PN)支持为主。[结论]应根据NRS 2002的评估结果,选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尤其是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病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放化疗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及住院期间营养支持情况,分析营养风险与年龄、体质指数(BMI)、实验室指标、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7月某三甲综合性医院接受放化疗的住院肿瘤患者84例,入院48 h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价,入院14 d或出院时调查营养支持情况。结果:本组84例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44例(52.38%),其中14例(31.82%)接受营养支持。年龄≥60岁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年龄60岁患者(P0.01),营养风险评分结果与营养评价指标中的血清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及BMI呈负相关(P0.05)。消化道肿瘤患者NRS2002评分显著高于非消化道肿瘤患者评分(P0.05)。结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NRS2002与部分营养评价指标有较好一致性,可较好地反应患者近期营养变化。  相似文献   

7.
黄迎春  王琦  许扬扬  彭南海 《现代护理》2013,(23):2809-2811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 2002)评定强直性脊柱炎(AS)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分析评价营养支持应用率。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AS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NRS2002适用率为87.5%,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8%,营养风险发生率为9.5%。结论 AS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风险发生率较低,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在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应用及适用性。方法应用NRS2002对选取的124例入院患者首次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根据情况给予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治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代谢指标及预后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对存在营养风险患者予营养支持后第1周、第2周、第3周进行前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监测指标比较,并对治疗前后患者胃肠道症状、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肌肉消耗情况进行评估,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RS2002能快捷、准确地反映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在临床有较高的适用性,可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客观的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医护人员对营养风险筛查的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校正医护人员对其正确认知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57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临床营养风险筛查认知现状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临床医护人员对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的有效性存在认知偏差。81.3%的医护人员希望每年组织1~5次营养风险筛查培训;医护人员培训与否、培训次数、工作年限以及职务对营养风险筛查实践及认知现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根据不同属性医护人员进行准确的营养风险筛查培训,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2946-2948
目的调查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连续定点采样法调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入院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43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判断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将患者按是否有营养风险进行分组,分析各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情况。结果胃肠道肿瘤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3.6%,营养不足来源于营养缺失评分≥3分的发生率为13.2%,来源于BMI18.5kg/m2发生率为19.8%。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3.0%,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的比例为34:1。无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0.7%。结论营养支持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胃肠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相应营养支持状况,分析其与并发症的关系,以期提高胃肠肿瘤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320例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时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统计患者的肿瘤分期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1.9%,胃部肿瘤和结直肠肿瘤在Ⅳ期营养风险最高,而在ⅡA期和Ⅰ期内最低。存在营养风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无营养风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在应用营养支持以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使用营养支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风险与肿瘤的分期有关,并且在有营养风险的前提下不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比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可见营养支持和营养风险的结合使用能够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和相应营养支持与患者近期预后和远期生存期的关系.[方法]95例胃癌患者入院即刻给予营养风险评估,记录术后营养支持情况,分析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状况、术后营养支持与并发症、近远期疗效的关系.[结果]95例胃癌患者有营养风险者占66.32%(63/95),其中接受营养支持者为43例,占68.25%(43/63),营养支持方式为肠外营养支持(PN)18例(28.57%),为PN和肠内营养支持(EN)者25例(39.68%);有营养风险胃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86%,3年病死率为31.75%,3年肿瘤转移复发率为36.51%,均分别高于无营养风险者的21.88%、12.5%、15.63%,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营养风险接受营养支持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并发症发生率,3年病死率,3年复发转移率低于有营养风险而无营养支持者,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注重营养风险评估并给予相应营养支持,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不同肿瘤分期的营养风险评分和相应营养支持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行择期手术治疗的226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即刻均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分和筛查,观察比较不同结直肠癌分期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营养不良患者营养支持情况,分析不同结直肠癌分期术前营养风险及相应营养支持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术前营养不良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术后出现感染、肠梗阻、肺炎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几率均明显高于术前营养正常患者(P〈0.05),肿瘤分期较高患者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在营养不良患者中,Ⅰ、Ⅱ、Ⅲ、Ⅳ期不同肿瘤分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营养正常组明显偏高(P〈0.05)。所有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患者中,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P〈0.05),且比较各类肿瘤分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接受营养支持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的低于未接受营养支持的各期患者(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评分以及是否接受营养支持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前不同肿瘤分期营养不良的患者具有明显的术后并发症倾向,接受营养支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关系,以期利用较准确方法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及时实施营养干预,改善临床结局.方法 测定177例AECOPD患者入院时体质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含量(Hb)及淋巴细胞计数(LY),记录机械通气、死亡或出院情况、住院时间(LOS).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进行AECOPD患者不同营养风险状态与机械通气、病情转归和LOS关系分析;LOS与NRS2002评分以及各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度营养风险组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概率和死亡率高于轻微营养风险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57,P=0.017;χ2=10.413,P=0.001),其机械通气和死亡的概率比(OR)分别为轻微营养风险组的6.093和9.792倍(95% CI:1.18~31.446,1.985~48.298),重度营养风险与机械通气概率和死亡率有较强关联度.中度营养风险患者LOS延长(≥13 d)概率较轻微营养风险组患者高,有统计学意义(χ2=6.701,P=0.001),其OR为轻微营养风险组的2.618倍(95% CI:1.252~5.477);中度营养风险状态与LOS延长有较强关联度.患者LOS与NRS2002评分、年龄及BMI具有相关关系(r=0.319,P=0.000;r=0.182,P=0.022;r=-0.165,P=0.039).结论 NRS2002评分所示的营养风险状态与临床结局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可用于入院AECOPD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情况。 方法:2018年1月~4月抽取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9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 2002)和自设计问卷调查其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情况。 结果: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53.6%(112/209),不同年龄段和相关疾病史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率仅为20.1%(42/209),存在营养风险患者中,仅有30.4%(34/112)接受了营养支持,而不存在营养风险的97例中也有8例(8.2%)接受了营养支持。42例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中,7例仅接受肠内营养(EN),17例仅接受肠外营养(PN),18例接受肠内联合肠外营养(EN+PN)。 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但营养支持率和合理营养支持率低,临床上应积极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系统对住院胃肠肿瘤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09年3月1日-2009年4月30日的新入院胃肠肿瘤病人105例,在入院次日晨进行NRS 2002筛查,并研究2周内(或至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普外科胃肠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39.04%和65.71%,病人术前已存在的和术后潜在的营养风险较高,肠外和肠内营养应用存在不合理性.[结论]应推广和应用基于证据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以改善此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营养支持率及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NRS2002)对消化内科139例入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筛查结果与客观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时营养风险( NRS≥3分)发生率为48%;应用营养支持率为37.5%。营养风险组前白蛋白(142.56±68.23) mg/L低于无风险组(208.45±59.6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5,P=0.023);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与营养指标中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呈负相关( r=-0.882,-0.713,-0.689;P<0.05)。结论对新入院患者进行筛查,有利于了解患者现有的营养状况,操作简便,且NRS2002与血清前白蛋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用NRS2002来预测消化内科患者营养风险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危重病人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后给予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住院≥3d的成年危重病人120例,入院24h内给予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疾病严重程度根据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结果]APACHEⅡ评分≥10分的危重病人,观察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后给予营养支持比对照组未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给予营养支持,平均住院日缩短2.3d;APACHEⅡ评分10分的危重病人,观察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后给予营养支持与对照组未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给予营养支持,平均住院日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后给予有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很大程度上改善了APACHEⅡ评分≥10分危重病人的临床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行胃肠道手术病人接受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和费用等情况,为合理应用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行胃肠道手术的住院病人。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记录有营养风险病人应用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及费用情况,分析营养支持与临床结局及住院费用之间关系,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共收集行胃肠道手术病人276例,存在营养风险病人占73.91%。存在营养风险病人中,营养支持组并发症发生率比无营养支持组明显降低(χ2=6.295,P〈0.05),以感染性并发症降低为著(χ2=5.058,P〈0.05);营养支持组的平均费用为(3 356.86±1 575.03)元,成本-效果比为3 834.00。结论合理营养支持能改善有营养风险病人临床结局,减少病人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存在营养风险病人中,营养支持组成本-效果略低于无营养支持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以NRS-2002为主要筛查工具的营养筛查和营养支持对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3年3~9月消化内科3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设为实验组,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进行评价,依据评定结果予以营养支持,将我院2012年3~9月未开展营养筛查的3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住院患者营养情况、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营养筛查前后营养风险率无显著差异(P0.05),营养支持率有显著差异(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总平均住院日、有营养风险、无营养风险患者平均住院日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总平均住院日、有营养风险、无营养风险患者平均住院日比实验组分别多1.40天、1.47天和1.31天。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采取营养筛查和营养支持能降低住院患者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改善了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