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期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炎合并胫骨应力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1月,采用一期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12例(12膝)膝关节炎合并胫骨应力骨折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60~77岁,平均71.5岁。骨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影像学检查显示,关节内骨折6例;关节外骨折6例,均为胫骨近端1/3骨折(4例为横形骨折,2例为短斜形骨折);合并腓骨中上段骨折2例;12例均为膝关节内翻畸形。术前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评分(31.5±8.4)分、功能评分(33.3±9.0)分,膝关节活动度(65.6±9.6)°。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36.5个月。X线片复查示,胫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个月;假体位置均良好,无松动及感染征象。末次随访时,膝关节KSS临床评分为(90.5±8.9)分、功能评分(92.1±7.8)分,膝关节活动度(115.0±9.8)°;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40,P=0.000;t=32.120,P=0.000;t=8.728,P=0.000)。结论一期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炎合并胫骨应力骨折,能够恢复下肢力线,促进骨折愈合,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髁限制性膝关节假体在膝骨关节炎严重内翻畸形合并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12例骨性关节炎严重膝内翻畸形合并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行髁限制性膝关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术前负重位膝内翻畸形平均34°,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为非包容性,依据AORI分型为Ⅱ、Ⅲ型,采用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包括膝评分和膝功能评分。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KSS膝评分和膝功能评分从术前(19.5±4.2)分、(16.2±5.4)分提高到术后(87.7±5.6)分、(85.4±8.3)分,分析术前及术后KSS膝评分及膝功能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髁限制性膝关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骨关节炎严重内翻畸形合并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术中采取适度的软组织松解及正确的截骨,针对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选用组合式金属垫块及假体延长柄,适度增加关节的限制性,可以转移力学负荷,增加假体的稳定性,最终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获得随访的1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43~75岁,平均57岁。胫骨平台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3例,Ⅴ型2例。其中骨折保守治疗3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0例。骨折至全膝置换手术的间隔时间1~14年,平均7年。应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和功能评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前和术后随访进行评估。术前TKA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78.5±32.5)°,KSS评分(63.8±12.1)分,功能评分(62.8±9.8)分。结果根据术中情况,6例患者选择后稳定型假体;3例患者因平台骨缺损选择螺钉水泥处理;3例患者因骨缺损选择胫骨侧延长杆加垫块处理;1例患者因内侧韧带部分损伤选择限制性膝关节假体(legacy constrained condylar knee,LCCK)。本组13例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并发症,经治疗后痊愈;3例患者术后出现肌肉间隙静脉血栓,给予抗凝保守治疗;1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僵直膝,给予麻醉下手法松解。术后随访时间12~113个月,平均68个月。末次随访时KSS评分(81.7±11.1)分,功能评分(83.5±15.4)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105.4±18.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KA治疗以往胫骨平台骨折后发生的创伤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功能,缓解疼痛,恢复肢体的下肢力线,确保假体达到软组织平衡,但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容易出现伤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联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胫骨应力性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甘州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例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胫骨应力性骨折患者资料。3例均为女性;年龄54~76岁, 平均66岁;2例为横形骨折, 1例为短斜形骨折, 且均为膝关节内翻畸形。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左侧平均37.6分(28~50分), 右侧平均28.3分(22~39分)。患者均行一期关节表面置换术+右侧胫骨应力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关节活动度等。结果 3例患者术后随访25~44个月, 平均3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7月, 平均5个月。末次随访时均无假体松动及假体周围骨溶解、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内翻畸形纠正, 末次随访时膝关节HSS评分:左侧平均89.6分(88~91分), 右侧88.3分(85~90分)。结论一期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自体骨结构植骨结合延长杆修复中重度内翻膝合并胫骨平台骨缺损、重建膝关节稳定性的效果。方法笔者自2010-03—2015-02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对15例存在中重度内翻膝合并胫骨平台骨缺损采用自体骨结构植骨结合延长杆的方法进行修复,重建膝关节稳定性。术前KSS临床评分(20.4±7.2)分,KSS功能评分(21.3±8.5)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8.7(10~32)个月。术中胫骨截骨前测量外侧平台最高点水平线与内侧平台骨缺损最低点水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平均20.2(18~24)mm,胫骨截骨后再次测量内侧骨缺损垂直距离平均9.3(8~11)mm。末次随访膝关节KSS临床评分(92.2±5.0)分,KSS功能评分(90.6±7.5)分,末次随访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片下肢力线得到有效矫正,无感染、假体松动、骨吸收等情况发生。结论对初次TKA术中中重度内翻膝合并胫骨平台骨缺损采用自体骨结构植骨结合延长杆能修复骨缺损,重建关节稳定性,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严重膝内翻骨关节炎并胫骨Anderson骨科研究所(Anderson orthopaedic research institute,AORI)骨缺损分型Ⅱa型骨缺损的手术技巧及短期疗效。方法8例(10膝)严重膝内翻骨关节炎并胫骨AORIⅡa型骨缺损患者,男2例(3膝),女6例(7膝);年龄61~79岁,平均(68.8±6.7)岁。均采用后稳定型假体,术中应用骨赘清理、胫骨平台外移截骨、内侧软组织松解等技术矫正膝内翻畸形,所有病例均采用胫骨内侧矩形金属垫块复合胫骨托延长杆,2例(2膝)联合应用自体骨移植重建胫骨缺损,定期复查X线片,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行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随访14~50个月,平均2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25.16±5.04)分,术后末次随访(85.4±10.3)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下沉,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86.1±11.4)°显著优于术前(61.37±10.24)°。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骨赘清理、胫骨平台外移截骨、内侧软组织松解等技术,并采用金属垫块联合延长杆重建胫骨AORIⅡa型骨缺损,能矫正膝内翻畸形,为胫骨假体提供良好的初始稳定性,随访膝关节功能较前明显改善,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锁关节外锁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5例胸锁关节外锁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4例,女1例;年龄26~ 82岁,平均54.9岁.骨折根据Edinburgh分型:1A1型5例,1B1型10例.入院时损伤严重度评分为8 ~75分,平均26.1分.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对于断端之间无骨皮质接触、锁骨节段性骨折或合并同侧肩胛骨骨折的9例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另6例患者采用患肩悬吊制动等保守治疗.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v评分标准评定患肩功能. 结果 9例手术患者术后获12 ~ 18个月(平均15.3个月)随访.锁骨近端骨折均获解剖复位和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5个月,平均3个月.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为80 ~100分,平均95分;1例患者术后发生钢板断裂.6例保守治疗患者术后获10 ~ 13个月(平均12.2个月)随访.4例不稳定型锁骨近端骨折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为70 ~ 80分,平均77.5分;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于伤后1个月死亡. 结论 对于不稳定型胸锁关节外锁骨近端骨折,通过手术恢复胸锁关节之间的解剖、重建上肩胛悬吊带复合体的稳定性,可以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组合式金属垫块修复胫骨近端AORI Ⅱ型骨缺损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8月~2008年5月,作者对9例(12膝)应用组合式金属垫块修复胫骨AORI Ⅱ型骨缺损的全膝关节置换病例进行了随访,男3例(3膝),女6例(9膝),年龄48~76岁,平均69岁.[结果]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26个月.患者内、外翻畸形均得到有效矫正,疼痛消失,活动度良好,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14.5(10~25)分提高到术后85.5分(74~95)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由术前74.6°(15~100°)提高到术后110.3°(80~15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组合式金属垫块修复胫骨近端AORI Ⅱ型骨缺损,手术操作方便,提高了假体的稳定性和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多发骨折患者影像学观察,分析该类骨折AO分型构成特点,探讨AO分型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统计2003~2007年间膝关节多发骨折患者的发病例数,并且按年龄段、发病年份、受伤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每例患者术前X线片进行AO/OTA分型,记录接受手术情况,术后1年进行Lyshlom评分,拍摄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共统计膝关节多发骨折167例,占下肢多发骨折的23.69%,其中由交通伤导致占53.29%,30~4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为29.34%。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占44.3%,髌骨+股骨远端占31.1%,胫骨近端+髌骨占19.8%例,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髌骨占4.8%。股骨远端骨折A3型最多(25.4%),胫骨近端骨折B1型最多(21.7%),髌骨骨折C3型最多(31.2%)。[结论]膝关节多发骨折多由交通伤导致,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呈逐年升高趋势。以股骨远端合并胫骨近端骨折多见,骨折类型以关节外股骨髁上,胫骨平台合并干骺端和涉及关节面髌骨横行骨折为主,骨折程度主要以粉碎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会出现膝内外翻、屈曲或反张、旋转畸形、髌骨运动轨迹异常、关节僵硬、膝关节不稳定等。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翻修术有切开复位内固定、胫骨近端截骨术、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结节远端截骨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等,其中胫骨近端截骨术是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常用的治疗方法,可达到满意疗效。翻修术的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关节面平整及下肢力线,最大限度地减少膝关节周围并发症发生。该文就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翻修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组合式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近端ⅢC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近端ⅢC型开放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本组23例,均为胫骨近端ⅢC型骨折,采用组合式跨关节外固定架固定骨折端及膝关节,修复损伤血管。结果术后22例远端肢体均获成活,1例因缺血时间过长截肢。19例获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采用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累及胫骨平台的胫骨多段多平面骨折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6-06采用胫骨近端多向锁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21例累及胫骨平台的胫骨多段骨折,术中经皮或有限切开辅助复位胫骨平台关节面骨折块并用拉力螺钉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采用胫骨平台骨折复位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评定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3(12~24)个月。术后X线片及CT显示骨折复位固定良好,胫骨平台骨折复位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平均17.7(17~18)分,优20例,良1例。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3.1(10~16)周。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2例。结论对于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累及胫骨平台但塌陷较轻的多段多平面复杂胫骨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而且创伤小、骨折固定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支撑螺钉附加骨水泥结合髓内延长杆修复胫骨平台非包容性骨缺损重建关节稳定性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对16例21膝胫骨平台非包容性骨缺损进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男4例5膝,女12例16膝;骨关节炎13例16膝,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4膝,大骨节病1例1膝;年龄65~76岁,平均70.5岁;体重68.5~92 kg,平均75.6 kg;身高155~180 cm,平均171.1 cm。膝关节活动度(69.8±9.8)°。术前美国膝关节协会(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评分系统临床评分(31.9±8.8)分,功能评分(33.1±9.1)分。术中测量胫骨平台缺损平均深度19.8 mm,使用标准切模行胫骨平台截骨10.0 mm,截骨后残余骨缺损平均深度10.5 mm,清除骨缺损处硬化骨并于骨缺损处钻孔,拧入2~3枚支撑螺钉,加压填充骨水泥修复骨缺损,安装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结果随访26.5个月(3~36个月),术后下肢畸形改善,疼痛完全缓解,1个月后弃拐行走,日常生活均可自理;膝关节KSS临床评分(90.3±9.0)分,功能评分(91.4±8.3)分,较术前明显提高;活动度(115±8.8)°,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末次随访复查影像学示假体位置均良好,假体周围及骨水泥填充区未发现透亮带及感染征象,支撑螺钉未见松动和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较大范围非包容性骨缺损,采用支撑螺钉附加骨水泥能修复骨缺损,恢复关节线水平,髓内延长杆能增加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良好,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外固定支架结合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观察临床疗效,探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3~59岁,平均38岁。骨折按Sehazker分型:Ⅴ型7例,Ⅵ型5例。术中使用前内侧切口及前外侧切口,于胫骨外侧置入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观察术前及术后X线片胫骨平台塌陷及高度丢失情况,对膝关节功能使用HSS评分法评分。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9.79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1个月。骨折愈合11例,延迟愈合1例,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及下肢深静脉栓塞。术前、术后X线片对照检查未发生Ⅱ期胫骨平台塌陷及高度丢失,无对线不良,膝关节屈曲90°~110°。HSS评分术后平均(75.50±10.01)分,较术前平均(21.50±11.68)分有所提高。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固定,防止骨折的Ⅱ期移位和膝关节力线的畸形,可以保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减少手术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Ilizarov环形外固定技术治疗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9月—2017年3月,收治30例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单纯Ilizarov环形外固定技术治疗。男23例,女7例;年龄23~43岁,平均34.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高处坠落伤4例,摔伤8例,重物砸伤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12 h,平均4.8 h。骨折Schatzker分型:Ⅱ型1例、Ⅲ型3例、Ⅳ型10例、Ⅴ型7例、Ⅵ型9例。30例均因骨筋膜室综合征行切开减压;切开减压至手术时间为10~15 d,平均12.5 d。治疗后采用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及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协议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10~155 min,平均123.1 min;术中出血量100~500 mL,平均245 mL;术后住院时间3~5 d,平均3.8 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24周,平均22.7周。除2例患者出现针道感染征象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20周,平均14.6周。末次随访时,膝关节KSS临床评分总分为70~95分,平均87.5分;功能评分总分为70~90分,平均79.0分。参照ASAMI协议评价获优24例、良3例、可2例、差1例。结论对于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单纯Ilizarov环形外固定技术治疗后患者关节功能可以基本恢复且并发症少,是一项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膝内翻伴胫骨骨缺损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11年4月共有98例严重膝内翻(≥20°)伴胫骨骨缺损患者(112膝)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年龄最大72岁,最小32岁(平均56.7岁),根据不同膝内翻程度采取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松解,对不同程度的胫骨骨缺损采取增加胫骨截骨、螺钉栽桩骨水泥填充、自体骨植骨、金属垫块、加延长杆等方法进行处理,采用KSS评分对随访结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膝关节损伤中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的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运用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关节内损伤结合双锚钉内固定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27~62岁,平均41岁。20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断裂(包含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断裂,1例同时合并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断裂,3例合并侧副韧带撕裂,2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内侧平台骨折和外侧平台骨折各1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明确诊断,在受伤后5~14 d进行手术,平均7 d。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膝关节术前、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40~125 min,平均85 min;出血量10~30 ml,平均15 ml。术后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2.0±4.2明显提高至术后1年的91.9±1.4(t=-49.24,P0.05)。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侧方应力试验均阴性,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提示合并有膝关节静力稳定结构(关节韧带、关节囊、半月板等)的损伤,甚至关节内骨折。常规要行CT和MRI检查,建议行关节镜探查,防止漏诊,以使患者能得到及时、全面的治疗,为膝关节功能最大限度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处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在关节镜监视下处理胫骨平台骨折。方法与结果 治疗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88例。术前X线、CT和三维CT重建。常规关节镜检查,镜下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裂纹型、边缘型、裂隙型、塌陷型、粉碎型、胫骨嵴骨折型和合并骨折型。根据骨折分型,确定治疗原则,在关节镜监视下不切开关节,进行骨折复位和有限切口内固定。同时诊断和处理关节内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等损伤。术后遵循早期活动、后期负重原则。平均2.5年随访,优良率89.6%(Hohl评分法)。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镜下微创处理有利于正确复位和内固定,及时发现并处理关节内伴随损伤,允许早期不负重活动,提高关节稳定性和减少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撑钢板和超关节单臂外固定器联合应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1997-2003年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7例,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3例,Ⅴ型17例,Ⅵ型7例,采用支撑钢板和单臂外固定器联合应用治疗,术后35例获随访,术后1年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35例经12~28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伸膝0°~5°,屈曲均超过100°,无膝关节不稳。1例发生切口感染,3例关节面出现Ⅱ期塌陷大于2 mm,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平均为85.3分,优25例,良8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4.3%。结论:支撑钢板和单臂外固定器联合应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可靠的方法,疗效佳。  相似文献   

20.
混合式外固定与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混合式骨外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有效性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胫骨近端复杂骨折69例.除术中和术后48 h各1例因软组织损伤严重而截肢外,共分析67例.其中关节内复杂骨折40例,根据Schatzker分型标准:Ⅳ型17例,Ⅴ型14例,Ⅵ型9例;关节外复杂骨折27例,根据AO分型标准,均为A3型.19例Ⅱ度以上开放性骨折和21例闭合性骨折采用混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其中5例骨折近折段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2例Ⅰ度开放性骨折和25例闭合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6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5年(平均25个月).骨外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2.66 h,平均失血量170.50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6.40周,骨外固定器拆除时间24.67周,术后均无深部感染、皮肤坏死发生,针道感染6例;根据膝关节HSS评分,优31例,良5例,可3例,差1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3.33 h,平均失血量285.19 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37周,深部感染1例,局部皮肤坏死2例,骨折畸形愈合6例;根据膝关节HSS评分,优5例,良12例,可7例,差3例.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u=219,P<0.001).结论 混合式骨外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简便、易行,适应证更广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