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梧州市中医医院儿科就诊且住院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92例;年龄0.5~7.0岁,平均年龄(2.90±1.08)岁;身高65.4~124.3 cm,平均身高(96.09±11.56) cm;体质量8.3~24.4 kg,平均体质量(15.35±3.76) kg;发病时间0.5~4.0 d,平均发病时间(1.08±0.37) d。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喷剂。分析和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临床指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有效率为89.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P 0.05);观察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1.76±0.75) d]、咳嗽消失时间[(1.83±0.85) d]、鼻塞流涕消失时间[(2.08±0.91) d]、咽部疼痛消失时间[(2.25±0.78)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儿白细胞(WBC)[(11.18±1.90)×109/L]低于对照组[(12.85±2.43)×109/L](P 0.01);观察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5.84±4.69) U/L]显著低于对照组[(17.88±4.87) U/L](P 0.01)。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患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局部外用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两种方法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将患儿分为2组,观察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12岁;平均病程3.09 d),对照组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3.83岁;平均病程3.51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局部外用(10 mL∶1×10~6 IU,120喷/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体质量10 kg患儿予以每次10~6 IU,10 kg患儿予以每次2×10~6 IU)。治疗3~5 d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率91.7%。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8,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4±0.9)d vs(2.4±1.0)d,(2.3±1.3)d vs(3.4±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3例中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可在短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适宜应用于临床症状较重患儿;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局部外用简单、易操作,在症状较轻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在治疗儿童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80例水痘患儿,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6.77岁;病程(4.41±1.40)d。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予以盐酸伐昔洛韦颗粒剂联合局部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每处1~2喷,每天4次)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盐酸伐昔洛韦颗粒剂联合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在观察治疗期间停用内服及其他外用药物,共治疗1个疗程(6 d),并于治疗结束后判定临床疗效,记录患儿皮损处瘙痒缓解时间、水疱结痂时间、全部脱痂自愈时间并对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7.5%vs 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5)。瘙痒缓解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4,P0.05)。观察组水疱结痂时间及全部脱痂自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05±1.14)d vs(4.06±1.07)d,(5.60±1.13)d vs(7.10±1.6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2、3.503,P0.05)。观察组2例患儿出现轻度的刺激性咳嗽,未予处理,症状自行缓解。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水痘无明显不良反应,见效快,有效尽早降低疾病的传染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就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性57例,女性63例;年龄8个月~4岁,平均年龄2.1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喜炎平静脉滴注(5~10 mg/kg),每天1次,连续用药5 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喷涂于疱疹处,每处1~2喷,每天3次,连续用药5 d。观察两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疼痛缓解时间及患儿一般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91.7%)(P0.01)。观察组口腔疼痛缓解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1.23 d±0.48 d、2.33 d±0.70 d)较对照组(2.67 d±0.84 d、4.05 d±0.46 d)明显缩短(P0.01),且无明显不适、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喜炎平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12月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呼吸内科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72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84例;年龄2~21个月,平均年龄6.5个月;体质量4.4~15.0 kg,平均体质量10.2 kg。按照是否使用重组人干扰素及不同剂量分对照组(不使用干扰素;52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2~20个月,平均年龄6.0个月;体质量4.6~10.0 kg,平均体质量9.5 kg)、低剂量组(每次20万IU/kg;64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2~19个月,平均年龄6.1个月;体质量4.5~12.0 kg,平均体质量10.5 kg)、高剂量组(每次40万IU/kg;56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9例;年龄2~10个月,平均年龄6.6个月;体质量4.6~14.0 kg,平均体质量10.3 kg)。所有患儿均给予综合常规治疗,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2次/天,连续给药5~7 d。观察3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治愈率为82.7%,低剂量组总治愈率为95.3%,高剂量组总治愈率为96.4%。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三凹征消失时间[(3.3±1.3)d、(3.1±1.4)d]、哮鸣音消失时间[(4.7±1.8)d、(4.4±1.9)d]、咳嗽消失时间[(5.6±1.7)d、(5.9±1.5)d]比对照组[(4.7±2.4)d,(6.1±2.1)d,(7.2±1.7)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之间比较,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对于雾化吸入干扰素,未见呼吸道刺激症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明显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10月邯郸市第一医院100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56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51.1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片0.2 g,口服4次/天,10 d为1个疗程,给予维生素B1200 mg,口服3次/天,共治疗20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每处皮损2喷,4次/天,共治疗20 d。应用药物治疗20 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其水疱消退、脱痂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96%vs 76%;P0.01),两组疼痛缓解时间、水疱消退时间及脱痂时间比较[(12.40±4.10)d、(10.70±1.80)d、(13.20±4.20)d vs(14.90±4.30)d、(12.30±2.90)d、(15.90±4.40)d],观察组明显缩短(P0.01)。无明显不适、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病程,临床疗效明确,应用简单,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间隙性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57.4岁。按照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55.3±14.8)岁,体质量(57.7±10.4) kg;对照组14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60.1±13.3)岁,体质量(58.1±14.9) kg。对比分析两组血液净化治疗前、治疗12 h及72 h生命体征变化、危重症评分、全身炎症反应指标、血乳酸指标、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及肾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28 d存活率、透析器凝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变化、危重症评分、全身炎症反应指标、血乳酸指标、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及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治疗12 h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危重症评分及全身炎症反应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在治疗72 h后全身炎症反应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8.1 d±3.8 d vs 10.5 d±6.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8 d存活率比较(72.20%vs 57.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间隙性HVHF可以有效清除脓毒症患者炎性介质,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人力消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与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87例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桂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婴幼患儿87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9例;年龄32天~3岁,平均年龄1.25岁;病程2~14d,平均病程6.3 d;以数字表排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打印钢板在儿童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股骨远端骨折患儿4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8.8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儿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8.74岁。研究组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8.98岁。研究组给予切开复位3D打印钢板内固定治疗,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复位内固定,并设计内固定钢板,采用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以钛合金为原材料打印钢板植入人体。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塑形后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71.24±18.27)min]、术中出血量[(81.05±27.32)mL]、住院时间[(15.17±3.26)d]、骨折愈合时间[(63.24±10.66)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3.54±23.65)min、(114.62±38.65)mL、(18.24±5.38)d、(84.37±12.0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材料轴向压缩、扭转、轴向压缩破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5%vs 26.09%;χ~2=4.212,P0.05)。研究组手术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0%vs 78.26%;χ2=2.176,P0.05)。结论 3D打印钢板在儿童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有着明显优势,有助于优化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在儿童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宁河县医院儿科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其中男性74例,女性46例;年龄2个月~3岁5个月,平均年龄15.75个月;体质量4.5~15.0 kg,平均体质量10.4 kg。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酌情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每次10 k IU/kg,加0.9%氯化钠溶液2 m L,每天2次,疗程5~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喘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70±1.27)d、(5.60±1.46)d、(7.82±1.10)d、(7.53±1.46)d,而对照组分别为(3.53±1.41)d、(6.35±1.2)d、(8.43±0.85)d、(8.85±1.60)d,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治疗期间无特殊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其中男性40例,女20例,年龄1.5~11.0个月。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30例。高剂量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5~11.0个月,平均年龄5.35个月;体质量6~9 kg,平均体质量7.75 kg;发病时间为1~6 d,平均发病时间3.18 d。低剂量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5~11.0个月,平均年龄5.31个月;体质量6~11 kg,平均体质量7.57 kg;发病时间为1~6 d,平均发病时间3.25 d。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剂量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从患儿咳嗽喘息改善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等方面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男女比例、发病年龄、体质量、发病时间各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总有效率是83.3%,低剂量组总有效率是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1,P=0.044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喘息消失时间(4.02 d±2.53 d vs 5.08 d±2.26 d)、喘鸣音消失时间(4.22 d±2.63 d vs 5.28 d±2.46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咳嗽消失时间(6.17±1.94)d,低剂量组(6.10±3.3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剂量组的重组人干扰α-2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但咳嗽消失时间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昌邑市人民医院儿科50例疱疹性龈口炎患儿,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5个月~7岁,平均年龄2.62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干扰素治疗)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5 mg/(kg·d)治疗,2次/天,连用1周;并补充10%葡萄糖100 m L加水溶性维生素1支及小儿氨基酸20 m L,作为常规营养补液。干扰素组在相同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每次2喷,3次/天,连用1周。观察两组主要症状、发热时间及溃疡减小或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特效13例(52%),显效9例(36%),有效3例(1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特效5例(20%),显效8例(32%),有效7例(28%);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4,P=0.0170.05)。患儿发热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治疗组明显缩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恶心呕吐3例(12%),白细胞、血小板减少1例(4%),腹泻7例(28%);对照组恶心呕吐7例,白细胞、血小板减少6例,腹泻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7.327,P=0.001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疗效明显,依从性好,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简单易行,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尹静华 《医学信息》2018,(10):138-139,142
目的 观察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体征平均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征平均消退时间为(2.88±1.20)d,住院时间为(5.87±1.66)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3.14±1.11)d,(7.53±0.9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辅助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急性发作期临床安全性。方法选择76例反复喘息急性发作期患儿,其中男性34例,女性42例;年龄1个月~6岁,平均年龄5.3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扩张气道平喘、激素吸入抗炎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2 m L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0万单位混合后(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雾化吸入,每次15~20 min,2次/天。两组疗程均为7~10 d。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缓解情况、激素应用时间、住院天数及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儿喘息反复发作风险性。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气促、喘息等症状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激素应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40 2,P=0.000 8)。随访半年,对照组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次数为(2.67±1.03)次,而治疗组为(1.58±0.87)次,治疗组患儿的喘息反复发作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9 4,P=0.000 0)。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急性发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物理因子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以创伤性膝关节挛缩为第一诊断的患者4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11~6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8.90岁。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11~61岁,平均年龄32.74岁。均按照膝关节挛缩的治疗方案正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微波治疗、石蜡疗法、关节松动术、冷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行主被动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疗效评分有无差异,其中膝关节活动度以膝关节屈曲角度(°)表示,膝关节疗效评分以百分制(分)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活动度(治疗组32.254 60°±11.401 41°,对照组33.386 70°±9.848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治疗组127.850 00°±13.554 78°,对照组97.562 50°±26.131 45°)与治疗前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疗效评分(治疗组34.545 50分±7.288 13分,对照组34.391 30分±7.709 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疗效评分(治疗组87.636 40分±6.945 68分,对照组77.695 70分±5.611 96分)与治疗前膝关节疗效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因子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可有效提高膝关节挛缩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膝关节疗效评分,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疗效的影响,比较电针和普通针刺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疗效区别,探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脊髓损伤性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48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岁。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6.83岁。对照组2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4.63岁。对照组采用常规膀胱训练及普通针刺八髎穴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膀胱训练及电针八髎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排尿频率、尿失禁次数、平均尿量、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生活质量(QOL)的变化,并评价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排尿日记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排尿频率、平均尿量、尿失禁次数分别为(5.89±1.07)次、(357.58±84.71) mL、(3.20±1.46)次;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排尿频率、平均尿量、尿失禁次数分别为(7.98±2.53)次、(288.83±84.75) mL、(5.24±2.54)次;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排尿频率、尿失禁次数少于对照组,平均尿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尿动力学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分别为(339.79±87.92) mL、(103.63±42.69) mL。治疗后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分别为(277.29±64.25) mL、(136.79±49.1) mL。治疗后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膀胱容量增加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OL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QOL为(6.63±3.85)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QOL为(11.29±6.36)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疗法对脊髓损伤性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排尿频率、尿失禁次数、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等膀胱功能,提高患者QOL,整体效果要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1型骨折的疗效及对骨折愈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桡骨远端C1型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47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9.84岁;体质量指数(BMI)(25.06±3.17)kg/m~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61~73岁,平均年龄69.23岁;BMI(24.18±2.09)kg/m~2。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63~76岁,平均年龄69.75岁;BMI(24.52±2.63)kg/m~2。对照组给予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2组手术指标;采用Gartland-Werley计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成骨指标含量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记录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4.27±6.82)m L、(22.59±4.87)min、(6.58±0.97)d,显著少于对照组[(83.42±9.19)m L、(59.08±8.92)min、(11.74±1.9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56.73±5.95)U/L]、骨钙素(BGP)水平[(7.09±0.86)μg/L]与对照组[(39.52±4.09)U/L、(5.32±0.65)μg/L]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降低[(10.16±1.53)周vs(13.24±1.67)周;P0.05]。对照组患者掌倾角(9.56°±0.81°)、尺偏角(21.39°±0.69°)、桡骨高度(9.55 mm±0.62 mm)均略大于观察组(分别为9.46°±1.02°、21.31°±0.58°、9.42 mm±0.36 mm),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面台阶分级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vs 10.00%;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1型骨折疗效确切,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3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5.9±3.5)个月;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6.2±3.8)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用药剂量为每次50 k IU/kg,每天2次,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1 000 k IU,疗程共5~7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9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93.0%,显著高于对照组(75.6%)(P0.05)。观察组喘憋、咳喘症状及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手法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3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6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4.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4例;年龄(43.5±4.8)岁;病程(2.1±1.3)个月。对照组17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年龄(45.2±5.6)岁;病程(1.9±1.1)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治疗,治疗组在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2周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患者自我腕关节功能评价(PRWE)评分,并评价1个月后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和2周后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为(2.5±1.2)分、(1.7±0.6)分,PRWE评分分别为(48.3±4.2)分、(21.2±2.6)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5.4±1.1)分、(3.9±1.2)分,PRWE评分分别为(63.1±6.7)分、(45.7±7.4)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周后VAS评分及PRWE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2周后VAS评分及PRW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个月后有效率及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89%vs 76%、56%vs 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联合手法治疗可有效促进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损伤部位的修复,能快速减轻疼痛、改善腕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48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57例;年龄19~7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4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0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32.83岁。对照组74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27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2.12岁。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行免疫水平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手术前后IgM、IgA及IgG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1.06±4.83)m L,切口长度为(3.61±0.35)cm,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49.37±13.65)h,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为(2.69±0.47)分,术后住院天数为(8.75±1.46)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的IgM、IgA、IgG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观察组术后IgM为(1.19±0.33)g/L,IgA为(1.91±0.43)g/L,IgG为(1.11±0.15)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4.05%vs 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良好,且对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是治疗胆囊结石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