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膜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腹膜透析治疗与血液透析治疗其中的区别之一是其居家透析的特点。自开展腹膜透析治疗以来,虽对病人的操作进行过培训指导,但病人出院后缺乏规律的后续治疗管理,以至较多病人因不同原因终止腹膜透析治疗或者死亡。为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治疗质量和维持较好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家庭随访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持续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出院后每月通过家庭随访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强调无菌操作的观念、坚持正确的导管出口处护理、操作前洗手戴口罩、保持清洁的透析环境、遵医嘱按时透析、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腹膜透析管的护理、适当活动、加强营养、按时复诊的重要性。对照组每1~2个月来医院复诊。两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腹膜透析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家庭随访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自我护理能力问卷,对194例常规门诊随访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52.88±13.75)分,患者对透析知识的判断正确率达56.70%~92.78%;对透析态度的积极程度达61.34%~100%;对透析行为的判断正确率达72.68%~98.45%;患者正确行为(依从性)出现的频率达17.01%~100%.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教育程度、透析龄及住房条件是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具有一定的自我护理能力,但患者治疗依从性欠佳.临床护理工作者可针对不同年龄、教育程度、透析龄及居住环境的腹膜透析患者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以促进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2月~2017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04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患者对腹膜透析知识认知和实际操作过程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根据患者所填的问卷调查表计算所有患者对腹膜透析认知的最终得分,204例患者中最低分为11分,最高分为21分,平均得分为(18.32±1.26)分;计算所有患者对有关操作依从性的最终得分,其最低分为10分,最高分为30分,平均得分为(23.32±1.26)分;影响有关过程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和婚姻情况。结论:患者对腹膜透析有关知识掌握一般、对家庭腹膜透析有关操作过程依从性较差。需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阶层和婚姻状况等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的相关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受照顾情况、卫生情况、生活质量和家庭经济状况,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上海瑞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166例稳定透析、随访规律、腹膜透析时间3个月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展开问卷调查。结合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腹膜透析随访评估和腹膜炎发生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寻找腹膜炎危险因素。结果 166例腹膜透析患者中男性占103例(62.4%),初始透析年龄平均为(57.88±17.31)岁,至2015年12月底期间曾发生腹膜炎者达55人(33.13%)。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发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是年龄(OR=1.054,95%CI 1.007~1.104,P=0.025)、血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P=0.033,95%CI 1.003~1.090,OR=1.045)、花费对家庭影响(OR=0.371,95%CI 0.149~0.923,P=0.037)。腹膜炎组与非腹膜炎组相比,透析龄更长(Z=-6.796,P0.001),尿素清除指数(kt/v)(Z=-2.174,P=0.030)、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值更高(Z=-2.286,P=0.022),患者参与社会工作学习的比率更高(P=0.037)。结论本研究中腹膜透析患者的受照顾情况、卫生情况、生活质量基本良好,腹膜透析花费对大部分家庭处于可接受水平;腹膜透析患者初始透析年龄大、透前25-OH-D3较高是腹膜炎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观认为腹膜透析支出对家庭经济影响大者腹膜炎发生率低;社会生活的高参与度(患者能正常参与社会工作学习)、透析龄长、腹膜透析溶质清除不足等也可能影响腹膜炎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置管且规律透析大于3个月的275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死亡的60例为观察组,继续规律腹膜透析的215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临床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组与对照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构成比分别为15.0%(9/60)与5.6%(12/215),进入腹膜透析治疗时年龄分别为(50.6±14.3)岁与(45.7±13.2)岁(t=-2.518),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6.0(4.5,9.4)与5.1 (4.2,6.6),血钾分别为(4.2±0.7)mmol/L 与(4.5±0.7)mmol/L(t=2.14),血肌酐分别为721.0(585.0,891.3)μmol/L与847.0(723.3,1033.3)μmol/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进入腹膜透析治疗时年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年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水平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林桦  高淑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574-2575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长期随访的最佳模式。方法:选择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施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健康随访,采用评估、培训、电话随访等方法进行。结果:门诊腹膜透析患者贫血、电解质紊乱、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进行健康随访的患者。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接受健康随访,治疗积极主动,腹膜透析并发症显著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姜玲  孔慧 《上海护理》2013,(6):46-48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卫生服务资源匮乏,特别是社区护理服务依然缺乏内涵[1].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维持长期透析治疗的必要条件,导管各种并发症是腹膜透析中断甚至拔除导管导致腹膜透析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我中心自2010年10月通过开展社区护理导管干预,有效地减少了导管并发症,增加了患者对导管相关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腹膜透析导管管理的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关键词:居家腹膜透析;导管管理;效果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399(2013)06-0046-03  相似文献   

9.
总结73例居家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护理,包括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加强饮食干预、规范操作、予以活动锻炼指导、预防腹膜炎及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的发生、按时进行随访等措施.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患者获得良好透析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心脑血管疾病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多种危险因素参与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过程。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分为3类,(1)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缺乏运动、高盐饮食和吸烟;(2)尿毒症并发症或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炎症状态,蛋白质-能量消耗、贫血、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病、低钾血症和高脂血症;(3)腹膜透析不充分,包括残余肾功能下降和容量负荷过重等。应当遵循多个学科的临床实践指南,结合腹膜透析治疗的特殊规律,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腹膜透析患者的各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一般问卷、延伸护理服务问卷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问卷,对某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65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65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26.34±3.16)分,正确率73.2%;其中透析操作得分为(12.82±1.25)分,正确率80.1%;服药依从性得分(3.85±0.57)分,正确率96.2%;饮食与水盐控制得分(3.00±1.37)分,正确率50.0%;疾病监测得分(2.57±0.90)分,正确率64.3%;并发症管理得分(4.11±0.83)分,正确率68.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居住状况、操作再培训及考核、延伸护理服务间隔时间是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饮食和水盐控制、疾病监测、并发症管理能力。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透析龄、居住状况和操作能力等,提供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个性化的延伸护理服务内容和模式,以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16名腹膜透析患者,根据血钾情况将患者分为低钾血症组与非低钾血症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低钾血症56例(25.93%)。低钾血症组的血尿素氮、血白蛋白、血前白蛋白、血磷均较非低钾血症组降低(P均0.05);而年龄、血钠、血红蛋白、血清肌酐、血钙、血甲状旁腺素、血清铁、血总蛋白、血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甘油三酯、残余尿量、KT/V、PET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钾与血尿素、血白蛋白、血磷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患者中低钾血症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低血磷是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50例居家规律腹膜透析患者应用微信网络技术实施管理。出院前腹膜透析专职护士为患者建立随访管理档案和进行相关宣教。利用微信小程序打卡、点评、填充统计、提醒等功能激励患者持续进行自我管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各项治疗随访管理,给予患者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随时关注患者居家治疗依从性情况。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高效、低投入的腹膜透析患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随访管理。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制定针对特殊时期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管理方案,通过电话随访、微信随访、视频随访以及电话联系社区等形式对66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居家隔离、腹膜透析的防护指导、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测及心理疏导。2020年1月25日至2月6日,随访的66例患者均按时完成腹膜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尿毒症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为住院腹膜透析治疗待透析基本充分后出院进行居家透析,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在此基础上,接受责任护士定期电话随访及上门家庭随访。家庭随访1年后,比较2组患者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家庭随访1年后,观察者居家腹膜透析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于对照组提高,透析后血尿素氮(BVN)、肌酐(Gr)、血红蛋白(Hb)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随访可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腹膜透析效果,减少腹透相关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居家护理的实施对腹膜透析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6例CAPD患者制订护理措施,回家操作前进行换液操作考核,并建立档案,定时随访。结果:26例CAPD患者由于居家护理得当,未出现并发症而终止透析,能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结论:对家庭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居家护理指导.能有效减少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居家腹膜透析后,如能尽早实施有效的护理,可有效预防腹膜透析造成的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
唐静  付平  钟慧 《华西医学》2021,36(11):1556-1562
目的 探讨初次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高转运特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初次行腹膜透析置管并完成了腹膜平衡试验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标准腹膜透析平衡试验的4h腹膜透析液与血肌酐的比值[dialysate to plasma r...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单中心27年间所有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转归,探寻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讨论减少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策略。方法回顾性观察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自1985年1月开展第1例腹膜透析以来至2011年12月间所有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开始腹膜透析的患者,并除外维持性腹膜透析不足1月者。记录患者的转归及退出腹膜透析的原因,分析他们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数据、透析充分性、残余肾功能、腹膜转运特性、营养状况等。结果共841例腹膜透析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女性431例(51.2%)。开始腹膜透析时的平均年龄为58.53±16.67岁。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第1位,为441例(52.4%),其次为高血压肾损害149例(17.7%),糖尿病肾病121例(14.4%)。患者的平均腹膜透析龄为18.63±20.35月。至2011年12月底,继续腹膜透析246例(29.2%),死亡296例(35.2%),转血液透析152例(18.1%),肾移植64例(7.6%),失访83例(9.9%)。心血管事件是首位死亡原因(41.6%);其次为感染(33.0%),包括肺部感染(23.2%)和腹膜炎(9.8%);第3位死亡原因是脑血管事件(9.5%)。转血液透析的最主要原因为腹膜透析相关感染(59.2%);然后是导管功能障碍(堵管、漂管等,25.7%);透析不充分(7.2%)。经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死亡的危险因素是老龄(HR:1.06,P<0.01);糖尿病(HR:1.88,P<0.01);血液透析转至腹膜透析(HR:1.49,P<0.01);低白蛋白血症(HR:2.44,P<0.01);血C反应蛋白增高(HR:2.07,P<0.01);低肌酐清除率(HR:1.89,P<0.05);腹膜高转运状态(HR:2.28,P<0.01)。结论在我中心,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最主要原因是死亡,其次是转至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是第1位的死亡原因,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是转血液透析的最主要原因。老龄、糖尿病、由血液透析转至腹膜透析、营养不良、炎症状态、透析不充分、腹膜高转运状态者有着更高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20.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出现低钾血症的状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184例腹膜透析患者,其中老年组患者100例。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透析状况、血清钾水平、饮食钾摄入量、经尿和腹膜透析液钾丢失量及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组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率为27.0%,血钾水平与腹膜透析剂量呈负相关(r=-0.257,P=0.021),腹膜透析剂量是该组患者出现低钾血症唯一独立性影响因素(P=0.009)。结论腹膜透析剂量与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低钾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