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以持续的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有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的参与,包括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和IL-4、IL-9、IL-13、FOXP3转录因子、TNF-α等细胞组分~([1])。哮喘临床出现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症状,如反复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2])。据统计,全球  相似文献   

2.
正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articulate matter 2.5,PM_(2.5))作为普遍存在的空气污染物之一,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1])。PM_(2.5)体积小,表面积大,易吸附重金属、多环芳烃、微生物等有毒有害成分,对人体造成危害,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2])。许多流行病学研究都表明PM_(2.5)会增加人类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3])、呼吸系统疾病~([4])、早产和低出生体重~([4])、糖尿病~([5])、神经毒性~([6])和肾功能损害~([7])等。  相似文献   

3.
正哮喘(asthma)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3亿哮喘患者~([1]),且有证据表明,该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在逐年上升,预计到2025年,哮喘患者会增加到4亿,同时每年会有约25万人死于哮喘~([2])。我国哮喘的患病率约为4.2%,目前全国有超过4570万的哮喘患者,这表明哮喘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疾患~([3])。  相似文献   

4.
正西红花苷(crocin)是从栀子和西红花2种传统中药材中提取的水溶性类胡萝卜素,是这2种中药材的主要药理活性成份。它水溶性好,容易被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西红花苷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1])、此外,它还具有保护心血管~([2])、抗炎~([3-4])、神经保护~([5-7])及机体免疫力的作用~([8]),同时研究还发现西红花苷是一种天然肿瘤抑制剂,可以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发挥抗肿瘤  相似文献   

5.
正Sine oculis homeobox homolog(Six)基因为同源盒基因,最早发现于果蝇,是一种在多种生物中均有表达且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不仅参与调控胚胎的正常发育和器官形成,还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1])。胃癌细胞Six1高表达增加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2])。在胰腺癌细胞中,Six1能够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3])。Six1的过表达是结直肠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表达水平的改变与疾病的发展和状态有明显的联系,尤其在肿瘤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1])。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转录RNA,保守性低,在体内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RNA的成熟和转运以及改变染色体结构从而使转录基因沉默等机制发挥调控作用~([2])。MEG3是一类重要的lncRNA,具有肿瘤抑制作用~([3]),有望成为肿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靶点,以下就MEG3在肿瘤及多种相关疾病关系密切的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升高,肿瘤的早期发现及诊断已成为肿瘤防治领域的重点问题~([1])。浆膜腔积液是多种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传统方法采用脱落细胞学检查鉴别良、恶性。但由于多种因素限制细胞学诊断阳性率较低,易漏诊~([2])。此外,细胞形态学诊断在鉴定肿瘤细胞来源和肿瘤细胞类型方面有一定局限性,而免疫细胞化学的检测对鉴别诊断非常有价值~([1])。采用浆膜腔积液离心后的细胞制作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30年每年死于慢性病的人数将增加至5 500万人~([1]),慢性病患病率的持续上升使与其相关的体脂肪因素成为研究的热点。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合成的,脂肪酸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偶尔也有完全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脂肪组织储存分布、释放脂肪酸,合成和分泌脂肪因子的差异,决定了代谢的结果,从而导致相关慢性病发生发展。大量研究表明体脂肪主要与循环系统慢性病、消化系统慢性病、内分泌系统慢性病、风湿性慢性病及肿瘤等常见慢性病密切相关,本文将体脂肪与常见慢性病进行综述研究。为将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世界范围内登革热流行区在不断扩大,造成因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住院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1])。研究估计每年约有5840万人感染登革病毒,造成大约10 000人死亡~([2])。据WHO报道,登革病毒感染病例在过去5年内增加了30倍~([3])。登革热病例的快速增长是由于全球运输、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气候变暖促进了伊蚊(登革病毒传播媒介)的传播~([4])。登革病毒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4),不同血清型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65%~70%。感染某一种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不同,从无症状感染至症状较轻的登革热,还有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5])。  相似文献   

10.
<正>肥胖作为一个严峻的医学问题,不但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在发展中国家也日益增加起来。肥胖更倾向于增加人体罹患Ⅱ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骨关节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的可能性~([1])。而由肥胖同时带来的潜在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疾病负担也不容忽视。肥胖是由于体内慢性的营养和能量过剩导致的结果,机体通过下丘脑来综合这些信息并控制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2])。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于下丘脑内最早发现  相似文献   

11.
正氧化应激参与了疾病发生、发展及机体衰老进程~([1])。氧化应激是由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过多或体内抗氧化系统失衡引起的。ROS水平过高可能会引起炎性反应和细胞毒性反应,从而引起细胞衰老或死亡。人体中的氧化应激状态与多种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2])、神  相似文献   

12.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生殖内分泌疾病,影响世界5%~10%的育龄妇女~([1]),其临床表现呈多态性,包括月经紊乱或稀发、闭经,多毛和肥胖,伴卵巢多囊性增大等。PCOS与不孕和肥胖有关,可增加患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氧化应激、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等疾病的终身风险~([2]),PCOS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目前认为是环境~([3])和遗传因素~([4])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正>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是一种损伤级联反应,即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释放,梗死区周围去极化,程序性细胞死亡和炎性反应~([1]),其中炎性级联反应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进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脑缺血可诱导多种促炎介质的表达,如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10和黏附分子(ICAM)等,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反应的扩散和持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急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成千上万种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进入人们的视野。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并缺少开放阅读框的不具备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1-2])。研究发现lncRNA参与诸多生物学进程的关键步骤,包括染色质重塑、基因转录、转录后调节和蛋白质翻译等~([3-5])。LncRNA机制的不断被阐明,也为肿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LncRNA在多种肿瘤的增殖、迁移侵袭和抗凋亡  相似文献   

15.
正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免疫系统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累及大中型动脉,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共同病理基础。炎症反应和活化的免疫细胞被普遍认为是AS的驱动因素,其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不同亚型的淋巴细胞等免疫和炎症细胞对AS病理过程的影响已被广泛的研究~([1])。中性粒细胞虽然是人体固有免疫中重要的高效效应细胞,但是因其寿命短、更新迅速、表型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长度在200 nt以上、缺少开放阅读框、不参与或很少参与蛋白质编码、主要从蛋白编码基因的反义链及间隔区转录出来的RNA~([1-6])。已有大量研究证实,lnc RNA涉及调控多种生物学功能,比如细胞增殖、凋亡及血管生成~([7-9])。表达异常的lnc RNA与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0-11])。  相似文献   

17.
正聚乙二醇(PEG)是一种惰性、非致癌性聚合物,目前是修饰生物活性分子和纳米粒子表面的首选聚合物之一~([1-2])。聚乙二醇已被证明可以增强疏水性药物、蛋白质、核酸、脂质体的溶解性、提高稳定性和延长循环时间~([3-4])。此外,PEG还能通过增强渗透和保留(EPR)效应实现特异性肿瘤靶向治疗~([5-6])。PEG现已成为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广泛应用于大分子与表面的连接、药物和脂质体的靶向性、纳米颗粒功能化等诸多领域~([7-11])。  相似文献   

18.
正食欲素(orexin,Ox)于1998年被发现,是由下丘脑分泌的神经多肽,包括orexin A和orexin B两种~([1])。而且有两个受体,orexin能神经元在下丘脑发出神经纤维投射到有orexin1和/或orexin2受体存在的脑区如大脑皮质~([2])、基底神经节~([3])、海马~([4])等处,发挥其作用。orexin能够通过与多种神  相似文献   

19.
<正>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TRPV1)属于瞬时受体电位(TRP)超家族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类主要位于细胞膜上的重要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在TRPV亚族中,TRPV1与炎性疼痛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1])。研究表明,TRPV1是感觉神经介导某些伤害性刺激的分子整合器,与炎性疼痛的产生关系密切,多种神经炎症介质和内源性介质(SP、PG及NGF等)均可直接或间接激活TRPV1~([2])。TRPV1被激活后,会使胞  相似文献   

20.
正1890年,Neumann~([1])首次在多发性脑硬化患者的脑硬化斑块边缘发现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2])。大量实验表明脑部MCs分泌或活化释放的物质参与脑内炎症反应以及神经系统炎症的病理过程,如自闭症谱系障碍、多发性脑硬化和阿尔兹海默症~([3,4])。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和神经炎症有关的神经发展性障碍,患者的交流和行为存在缺陷。根据2012年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