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与分析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布的特点及健康体检结果.方法:选取该社区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300例老年居民的健康体检结果作为本次临床分析的主要依据,并对300例老年体检居民进行中医体质分型,根据辨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参加体检的300例老年居民有265例出现超重,肥胖比例为88.33%;且肥胖的部位多为腹部,受检人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异常检出率较高;本社区有八成以上的老人检测出高血压,三成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男性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要高于女性,本社区阴虚质体质最多,其次是气虚质、血瘀质、比例最少的体质为平和质,人数仅为11例,比例仅为3.66%,女女性患气虚质高于男性.结论:老年人各项慢性病的高发与肥胖有关,平和体质的比例甚小,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更加大对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贵阳市云岩区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的调查,探讨该区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贵阳市云岩区4家卫生服务中心/站的16个社区居委会/村8762名6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对中医体质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62名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中兼夹体质者共3677人,占42%,平和质共2575人,占29. 4%,单一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比例最大,共1012人,占11. 5%,其次为气虚质,共408人,占4. 7%;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虚质、血瘀质比例逐渐增高,痰湿质比例逐渐降低。结论:云岩区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中偏颇体质比例较高,在对老年人提供保健服务时要根据其体质特点给予相应的中医药健康指导,延缓或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近4年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项目中,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判定,分析给临床中医治疗带来的作用。方法结合每年一次的老年人健康体检工程,专门设立中医体质辨识区域,由专业中医人员通过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上33个问题的仔细询问,按规定分数判断体质类型,给予中医专业指导,并记录在档,就诊时参考施治。结果老年人的八个偏颇质和一个平和质在中医临床治疗中能充分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念这个基本原则,从而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老年人的中医体质辨识在临床中医治疗中作用良好,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情况及原因,提出社区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对策。方法对在我中心2017年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2356名老年人中医体质情况汇总分析,分析影响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相关因素,提出适宜的中医健康管理指导措施。结果偏颇体质检出率和平和体质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偏颇体质之间阳虚体质、痰湿体质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体质;不同性别检出率对比,男性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生理功能衰退,随着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的变化,老年性疾病逐年增多,表现为平和体质逐渐减少,偏颇体质逐渐增多,所以在社区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是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5.
背景 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效果与中医偏颇体质有所关联。但在此方面,目前国内主要集中于一般人群的研究,且多为单一偏颇体质的分析。目的 辨识分析社区老年人的中医体质及兼夹情况,探索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型及组合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珠三角某社区体检科进行常规健康体检且居住于该社区的1 60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采集血液,检测空腹血糖(FPG)。对比分析中医体质分型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以因子分析法探索单一偏颇体质的兼夹组合。结果 在样本筛选中排除60例体检资料不完整者,有效样本1 540例,有效率为96.25%。1 540例社区老年人糖尿病检出率为21.49%(331/1 540);中医体质分型平和质878例(57.01%),偏颇体质主要为痰湿质197例(12.79%)、阳虚质192例(12.47%)、气虚质182例(11.82%)、阴虚质170例(11.04%)。经因子分析,8种偏颇体质共提取3个公因子,其中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为淤湿组合;阳虚质与阴虚质为体虚组合;气虚质独为一类。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P<0.05),其OR值排序依次为:特禀质(OR=4.482)、气郁质(OR=3.129)、湿热质(OR=2.871)、阳虚质(OR=2.201)、血瘀质(OR=1.936)、阴虚质(OR=1.668)、痰湿质(OR=1.588)。淤湿组合体质、体虚组合体质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P<0.05),其中淤湿组合体质OR值为1.360,体虚组合体质OR值为1.729。结论 辨识为特禀质、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兼夹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兼夹阳虚质、阴虚质的社区老年人更易发生2型糖尿病。在社区预防与干预中应根据老年人的不同体质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采取中西医综合保健策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经B超检出的49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对年龄、性别、体质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痰湿质168例,占34.10%;瘀血质74例,占15%;阴虚质60例,占12.20%;气郁质51例,占10.40%.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最常见,在预防治疗方面可多采用化痰除湿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老年人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分析在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524名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分层分析老年人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关系,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分层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检出率。结果:社区各年龄层次老年肪肝人群高三酰甘油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人群(P<0.01)。女性脂肪肝检出率63.89%,高于男性的49.5%(P<0.01),高三酰甘油人群的脂肪肝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三酰甘油人群(P<0.01)。结论:控制血脂水平,对于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程家桥社区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疾病老年人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从而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老年人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医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调查总数29.65%,8种偏颇体质占70.35%。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体质类型,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程家桥社区老年人口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客观分析了不同老年人群的体质特征,揭示了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把握老年人体质特点,对调整体质偏颇,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成都地区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现状与慢性病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9年4月在成都地区社区医院体检的老年居民4374名,其中患单一慢性病者有1623人,辨识他们中医体质并调查其慢性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单一慢性病种的1623人中平和质160人(9.86%),气虚质180人(1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决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过程中使用资料不规范、体质辨识不准确、中医药健康指导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方法:结合基层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实际情况,创新举措,编制了《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老年人中医体质自动辨识电子表》和《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药健康指导》等资料,统一了服务程序。结果:实施统一的服务程序后,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执行中的实际困难,通过比对,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准确率为100%,服务时间节约2/3,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结论:切实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体质辨识不准、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特异性的鉴别指标.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对3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15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血脂、尿酸、血糖、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02)、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异常的百分数分别为73.7%、34.2%、47.4%、6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27.8%、14.6%、20.5%、35.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可能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病理变化随病程的进展而表现有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NAFLD的常见病因有肥胖、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近年来NAFLD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我们对它的认识仍然不足。以下分别介绍NAFLD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 临床表现NAFLD的临床表现随病因和肝脏脂肪、炎症浸润程度不同而不同。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有疲乏、右上腹胀满,或间歇隐痛、肠功能紊乱所导致的腹泻或便泌、腰围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部分生化指标对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57例酒精性脂肪肝及22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血糖、清蛋白、总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尿酸异常的百分数分别为73.7%、35.1%、49.1%、59.6%,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28.8%、12.4%、16.4%、31.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对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酒精性脂肪肝(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模型大鼠肝脏脂质(肝脂)及血脂等指标的异同。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FL组和NAFL组,10周造模成功,制备病理切片,测定各组血脂、酶学等指标,制备肝匀浆测定肝脏脂质含量。结果:NAFL组大鼠部分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AFL组出现大泡状脂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FL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BIL)及肝脏TG、TC显著升高(P<0.01);NAFL组血清TG、TC、LDL、BIL、ALT及肝脏T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L组与NAFL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FL组血清TG、AST及肝脏TG、TC显著高于NAFL组(P<0.01)。结论:相同的实验周期内,AFL模型大鼠血清TG及肝脏脂质升高比NAFL模型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生化指标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120例研究对象分为酒精性脂肪肝组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每组6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 I(ApoA I)、载脂蛋白B(ApoB)、尿酸(UA)、空腹血糖(FP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ALT、清蛋白(ALB)、球蛋白(GLB)、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等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空腹血糖(FPG)的异常率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2)和直接胆红素(DB)的异常率则高于该组.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脂肪性肝病和肝纤维化是最常见的两种弥漫性肝脏病理学改变,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两者常相继发生或合并存在,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预防保健措施的相对滞后,在代谢性肝病中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在我国某些地区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常见肝病。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创伤愈合反应,表现为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与沉积,它是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肝纤维化是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生成和积累的结果,肝细胞、肝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窦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脂肪肝(fatty liver, FL)和脂肪胰(fatty pancreas, FP)患者营养状态的差异,为重视和规范脂肪胰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8月前瞻性地入选脂肪肝和/或脂肪胰患者、健康体检者共372例。分为脂肪肝组(112例)、脂肪胰组(102例)、脂肪肝合并脂肪胰组(80例)和健康体检对照者(78例)。检测不同组别患者BMI、三角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 TSF)、上臂中点围(mild arm circumference, MAC)、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 AMC)和手握力等人体测量指标,多频电阻抗分析法检测人体成分指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实验室营养指标。结果 和FL组相比,FP组BMI[(27.36±7.87) vs (24.34±8.62)kg/m2,P=0.02]、人体脂肪组织量[(24.56±7.01) vs (18.96±8.44)kg,P=0.00)]、三酰甘油[(2.81±0.49) vs (1.72±0.48)mmol/L,P=0.04)、空腹血糖[(6.22±0.87) vs (5.54±0.98)mmol/L,P=0.00]和胰岛素抵抗指数(6.21±2.08 vs 3.91±0.84,P=0.00)紊乱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和FL相比有类似的结果,同时合并组三酰甘油较FP组明显升高[(2.81±0.49) vs (3.57±0.54)mmol/L,P=0.01)]。结论 脂肪胰较脂肪肝患者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和营养过剩问题,亟需重视和积极营养干预脂肪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炎性反应、肝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3PUFA组、n-3PUFA+内毒素(LPS)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及每日生理盐水灌胃,另外3组大鼠采用酒精灌胃的方式建立酒精性脂肪肝模型,n-3PUFA组给予n-3PUFA干预、n-3PUFA+LPS组给予n-3PUFA及Toll样受体4(TLR4)激动剂LPS干预。8周后,处死大鼠取肝和血清标本,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测定4组大鼠肝脏中TLR4、核因子-κB (NF-K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结果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可见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n-3PUFA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而n-3PUFA+LPS组肝组织脂肪变性较n-3PUFA组加重。模型组大鼠肝脏中TLR4、NF-κB、TNF-α、MCP-1和IL-1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GF-β1、HA和C-Ⅳ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PUFA组肝脏中TLR4、NF-κB、TNF-α、MCP-1和IL-1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GF-β1、HA和C-Ⅳ的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3PUFA+LPS组肝脏中TLR4、NF-κB、TNF-α、MCP-1和IL-1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GF-β1、HA和C-Ⅳ的含量高于n-3PUF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3PUFA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炎性反应及肝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与TLR4/NF-κB信号通路阻断有关。  相似文献   

19.
进入2 1世纪,供人类应用的药品和保健品已达3万种以上,药物性脂肪肝并不罕见。药物可引起微泡性或大泡性脂肪肝,可伴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病变程度常取决于药物的种类。肝脏在药物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多数药物在肝脏内经生物转化而排出体外。普通药理学将有活性的药物降低  相似文献   

20.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s emerging as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liver condition in the Western world. It is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and frequently occurs with feature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Disease presentation ranges from asymptomatic elevated liver enzyme levels to cirrhosis with complications of liver failure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urrent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are limited to weight loss and exercise, although several promising medications are on the horizon. In this article we discuss the 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diagnosi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s well as approaches to its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