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经汤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奉方为妇科涮经之重要方剂。临床上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淤滞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证。近代常以本方治疗功能性了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病属于虚寒淤阻者。笔者几年来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妇科疾病颇为得心应手,现举案四则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温经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妇科疾病,被视为主治妇女经、带、胎、产疾病的经典方剂,但笔者认为该方临床运用广泛,不拘于妇科专科运用。基于中医学"异病同治"的特点,思平常临床所见病案,此方亦可运用于临床男科常见慢性前列腺炎。运用温经汤加减先清后补温阳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性功能下降、心理及精神问题,从而改善排尿不畅。结合《金匮要略》用药特点,浅析之并记录一二,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3.
谢建  林洁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6):110-111
仲景温经汤为《金匮要略》中治疗崩漏、不孕、月经过多等妇人疾病经方.张仲景认为,妇人疾病多因"虚、积冷、结气"导致虚寒血瘀证,故集温、补、通治法于一体创立温经汤方,具有寒热共调、补中寓通、肝脾同治、气血兼顾的功效,掌握了张仲景温经汤证的诊疗思路和组方用方思想,并习以用之,可提高临床运用经方诊治疾病的能力,其验如响.  相似文献   

4.
温经汤加减治疗痛经刘金妹(江西省吉安地区人民医院343000)关键词温经汤,临床应用,痛经,中医药治疗温经汤出自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由当归、川芎、芍药、桂枝、吴萸、阿胶、丹皮、生姜、半夏、甘草、麦冬组成,用治妇人冲任虚寒兼有瘀血而引起的崩漏,亦...  相似文献   

5.
正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第十九条:"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当以温经汤主之。"本方具有温经通脉、养血祛瘀之功效,始治冲任虚寒、瘀血内阻的漏下之症,后世医家对其主治亦多有发挥,如陈修园在《女科要旨》中指出:"温经汤一方,无论阴阳、虚实、闭塞、崩漏、老少,善用之无不应手取效",可见温经汤不仅可以通塞补漏,还可和阴阳、调虚实,灵活用之可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笔者(除通讯作者)导师临证运用温经汤治疗疑难病,每获良效,兹举验案3则,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温经汤新用     
温经汤新用谢沛荣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丹皮、半夏、麦门冬、甘草、生姜组成。原治妇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或小腹冷痛、久不受孕等病,是著名妇科良方。笔者在临床中用此方治疗因血虚阴亏、寒凝瘀阻所致的...  相似文献   

7.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是张仲景治疗“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之方。作者曾跟随黄煌教授学习经方,常从辨体质、辨方证入手,对于体质中等或偏瘦,唇口干燥之各科杂病,临床多能获效。此文介绍了采用温经汤治疗失眠、痹证、闭经、干燥综合征等内、妇科杂病的经验,拓展了温经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中的温经汤是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经典处方,被称为"调经祖方"。主治妇人冲任虚汗夹瘀血,具有活血祛瘀、温补冲任的功效。对温经汤治疗妇人腹痛、经断复来、阴痒-外阴营养不良3则病案进行分析,认为此方除运用于青春期、育龄期女性的妇科疾病外,也可广泛运用于治疗多种老年妇科疾病。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之温经汤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的漏下不止,月经不调,小产腹痛,妇人久不受孕等,被视为主治妇女经、带、胎、产疾病的经典方剂,但笔者认为该方临床运用广泛,不拘于妇科专科运用。思平常临床所见病案,结合《金匮要略》用药特点,浅析之并记录一二,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对妇科病的治疗研究,有不少著述。如《疗妇人方》二卷,《金匮要略》中关于妇科疾病的论治,以及《伤寒论》有关条文,都是张仲景治疗妇科病的经验总结。关于这一方面资料比较集中的要数《金匮要略》,其中论治妇科疾病的有3篇,即“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第二十”、“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篇第二十一”、“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第二十二”。笔者通过学习仲景妇科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收到良好效果,现其将治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温经汤方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要略》部分,同期的本草著作是《神农本草经》.本文从《神农本草经》角度解读张仲景对温经汤组成药物的运用,分析和总结该方的组方规律,并对温经汤方证进行探析,得出温经汤方证中有风寒湿外邪、虚热、瘀血、水饮等四种病理机制,全方"辛苦甘"合用,意在用甘味药填补血脉,用辛味药佐以苦味药使气血流通,且药力缓和持久,共奏温经除痹、益气养阴、活血消癥、化饮散结之功.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温经汤中半夏的配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此方组方有度,配伍严谨,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被视为妇科调经的经典方剂,对后世的影响较大.《金匮要略》温经汤由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组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兼能养血清热之功效,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本方证的病机属阴血亏虚、寒凝、血瘀、虚热兼夹,但以寒凝、血瘀为主.  相似文献   

13.
温经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笔者在多年的学习实践中体会到,温经汤在妇科病治疗中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本在妇科病的应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温经汤原出《金匮要略》,乃张仲景为治妇人冲任虚寒、血虚挟瘀所设。原方组成:吴茱萸三两,当归、芎(艹穷)、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去心)。同书妇人杂病指出:“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它被后人奉为养血温经之要方。近年来,笔者应用温经汤随证化裁治疗不孕证,屡获效验: <例1>肾阳虚衰,寒湿下注  相似文献   

15.
温经汤首载于《金匮要略》,主治由冲任虚寒、瘀血阻滞引起的妇科疾病[1]。李福伦主任古方今用,从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入手,认为黄褐斑发病与“虚、寒、瘀”有关,临床运用温经汤灵活化裁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笔者整理和总结李福伦主任临床医案,以期为皮肤科临床研究黄褐斑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桂枝茯苓丸方出自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方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组成。此方为治疗妇人妊娠症疾而设,具有活血化  相似文献   

17.
温经汤有三,分别见于《金匮要略》、《妇人良方大全》、《济阴纲目》,金匮温经汤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其中曰:"妇人五十所,并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瘀血在少腹不去,当温经汤主"。本人在临床实践当中体会到,治疗冲任虚寒型围绝经期功血用金匮温经汤疗效显著,今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所载温经汤,历代医家一致推崇为调经之祖方,可以通治痛经、闭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以及不孕等多种妇科疾患。今就笔者学习和应用该方的点滴体会、略述于后,以供参考。一、温经汤的主证和组成本方来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方证及药物组成,抄录如后: “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  相似文献   

19.
温经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王叔和整理时将伤寒部分与杂病部分分开,杂病部分为《金匮要略》,而《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医家称为"方书之祖",故温经汤当为调经祖方,后世调经之方,其法不出温经汤。温经汤不仅调经,还可治癥瘕。以浅陋之资,论温经汤组方之法,及所治之疾,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组方严谨,临床应用广泛,不仅被用于妇科,也被用于内科疑难杂病。温经汤主证“下利”到底是“前阴下血”还是“后阴下利”,古今争议由来已久。笔者从原著中的方名、条文、方后注等角度论述了温经汤主证为“下利”无误。温经汤证下利的病机既有太阴虚寒,又有瘀血内停。其组方特点为以桂枝汤为基本结构,攻不伤正,养不敛邪,温通而不助热,寒凉而不郁遏。其临床应用中,凡久利不愈符合温经汤病机者,有是证用是方,以此试治之,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