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特发性便秘患者的心理状况,为今后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标准化心理测试工具对59例老年特发性便秘患者进行测试,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老年特发性便秘患者有较多的抑郁或焦虑情绪反应。结论 在特发性便秘患者的诊治和护理工作中应根据这一群体的特定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
慢性特发性便秘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消化道病症。目前治疗便秘药物虽然很多,但停药后又即发生便秘,且多患有不良反应发生。我们于2001年5~8月,使用双岐杆菌(P.O.Bifidobiogen)活菌制剂(丽珠肠乐胶囊,DM8504菌株),对36例慢性特发性中老年人便秘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西沙必利、麻仁滋脾丸对老年特发性便秘的疗效。对30例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用西沙必利10mg.po.tid,麻仁滋脾丸2丸.po.Bid,共服4周。结果,显效13例,显效率46.66%,有效率33.33%,总有效率79.99%,无任何不良反应,说明西沙必利、麻仁滋脾丸治疗老年特发性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特发性便秘的影响。方法:对12例患儿进行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以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特发性便秘患儿治疗中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特发性便秘患儿治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传输型便秘(STc)和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均属慢性顽固性便秘,我科对STc合并OOC患者采用结肠次全切除及直肠黏膜环切吻合术,治疗特发性STc合并OOC60例,疗效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88例患者的观察,笔者发现,能够正确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患者基本恢复。结论:便秘的常见原因主要是饮食结构不合理,食物成分不均衡,排便习惯不良,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特发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分析37例伴有特发性便秘的中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影像学检查及系统治疗的资料,显示66.7%的患者膀胱后尿道解剖位置有异常改变,恢复其正常解剖位置后,尿路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示特发性便秘对中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尿路症状有较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在诊治中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时,应了解患者的排便状况,确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并注意心理和行为治疗。  相似文献   

8.
排便异常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粪便排泄紊乱 ,如便秘或失禁等 ,而小儿便秘一般认为是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在 2天以上不排便 ,排便困难 ,同时必须有粪块干燥、坚硬者 ,可视为便秘。一、便秘的原因1 饮食制度、排便习惯不良。人工喂养不当 ,牛奶含酪蛋白与钙质较多 ,食物含大量蛋白质而缺少碳水化合物或常吃精细少渣食物 ,均可引起便秘。缺少正常的排便习惯 ,未能建立起良好的排便条件反射 ,常常数日不排便 ,从而导致便秘。2 特发性巨结肠。有人称为特发性便秘 ,或慢性习惯性便秘 ,过去认为原因不明 ,近来Williamm认为是结肠蠕动失…  相似文献   

9.
美国FDA于2017年1月19日批准由美国纽约Synergy 药业公司( Synergy Pharmaceuticals Inc.)生产的Trulance( plecanatide)用于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便秘(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CIC). 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估计,美国约有4200万人受到便秘困扰. 慢性特发性便秘指的是持续性的且无法从生理结构或者生物化学等方面原因可以解释的便秘症. 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有效治疗所有类型的便秘,因此有必要研制和批准新的药物,为便秘症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和血疏风法治疗特发性便秘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培琼  余绍源 《广东医学》2001,22(7):647-648
目的 评价和血疏风法配合大黄膏穴位敷贴治疗特发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68例气秘型特发性便秘患者均予口服中药配合大黄膏穴位敷贴,7d为一疗程。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治愈56%,总有效率达97%,排便状况及症状方面均有较明显的效果, 改善率在90%以上。结论 和血疏风法配合大黄膏穴位敷贴治疗气秘型功能性便秘,通便作用确切、缓和而持久,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行气滋阴方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采用肉眼、粪检观察大便次数、质地;并同时观察患者少腹作胀、口干少津等临床表现及舌苔脉象。结果 行气滋阴方治疗老年性便秘58例,其与对照组30例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为67.7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行气滋阴方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顽固性便秘并发特发性巨结肠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6例顽固性便秘并发特发性巨结肠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急诊手术治疗13例,择期手术治疗13例。其中9例行全结肠切除术,17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术。术后死亡1例,粘连性肠梗阻5例。术后1年腹泻发生率为20%,随访期间无大便失禁及便秘复发。结论顽固性便秘并发特发性巨结肠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全结肠切除术或者结肠次全切除术均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宣肺健脾补肾方治疗老年性便秘43例。结果:痊愈20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追踪观察远期疗效亦佳。同时对健脾宣肺补肾方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介绍劳绍贤教授临床诊治便秘经验,并附验案3则以佐证。劳绍贤教授认为,便秘的病机为五脏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失常。治疗上,以调理五脏、行气养阴为治则,并根据气虚、气滞、津伤的病机特点,病证结合,辨证施治。急性便秘者采用大承气汤或大黄牡丹汤治疗;慢性便秘者采用自拟润肠通便基础方(主要由槟榔、木香、台乌、郁李仁、生地黄、玄参、甘草等组成)治疗;其他胃肠疾病伴便秘者,治疗时可在胃病辨证用方基础上加用行气润肠药;大便多日未解者服用通便药前应先润化燥屎。同时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进行腹部按摩、相关肌肉训练等以提高中药疗效,预防便秘复发。  相似文献   

15.
慢性特发性便秘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消化道病症。目前治疗便秘药物虽然很多,但停药后又即发生便秘,且多患有不良反应发生。我们于2001年5~8月,使用双岐杆菌(P.O.Bifidobiogen)活菌制剂(丽珠肠乐胶囊,DM8504菌株),对36例慢性特发性中老年人便秘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罹患慢性便秘而一般体健来我院门诊共36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3例。发病年龄介于41~95岁,平均年龄65.4岁。病程为6月~20年,平均6.4年。受试者在接受丽珠肠乐治疗过程中,均停用其它泻剂并能与医生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17例,其中特发性慢传输型便秘14例,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2例, 特发性巨结肠1例。评估患者术后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个月平均每天大便次数5 (3-7)次,半液体状大便;术后1年平均每天大便次数3(2-4)次,固体状大便;术后2年平均每天大便次数2 (1-4)次。术后所有患者均不需用止泻药;1例混合型便秘患者仍间断使用泻药外其余患者均未用泻药。17 例患者(100%)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术后2例出现粘连性小肠梗阻,其余患者未出现腹泻、腹痛、腹部不适等并发症。结论对部分慢传输型便秘及特发性巨结肠患者,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正>便秘是人类认识最早的病症之一,《黄帝内经》称之为“脾约”“秘结”“大便涩滞”等,是人体阴阳、脏腑、气血、情志失调而引起粪便滞留于肠间,排出困难的一种局部症状。功能性便秘,又称特发性便秘,是指由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便秘,也是一种心身疾病。当今社会不合理的生活起居习惯和运动训练的缺乏,容易导致便秘症状反复出现,使得便秘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共性问题,并正在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瓜蒌玄参地黄汤治疗中老年虚秘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蒌玄参地黄汤治疗中老年虚秘15例蒋金仙(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214001)关键词便秘虚证瓜蒌玄参地黄汤便秘有实秘和虚秘之分,中老年便秘除了下消化道肿瘤所致的梗阻性便秘外多见于虚性便秘,主要由脾气亏虚及肾阴亏虚所致。本人对15例肾阴亏虚性虚秘应用自拟方...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0):134-136
便秘是消化道最常见的症状,其中结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被称为功能性便秘(FC)。在临床上,把它视为一个独立的疾病[1],又称之为习惯性便秘、特发性便秘、单纯性便秘。在美国,以便秘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就已超过250万[2],还有更多的服用轻泻剂的患者。戴菲等[3]用自评问卷方式对1 535名健康人进行调查,FC总患病率为9.18%,其中男性为7.28%,女性为11.04%,60岁以上者为14.84%。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雷根平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整理分析典型病案,并参阅相关文献,结合雷教授临证时所谈所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三个层面总结其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经验,并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雷教授认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治疗上主张“培、补、固、宣、清、通”六法并施,标本兼治,并自拟芪地固肾方作为基础方剂,经临床检验疗效显著。所举案例辨为脾肾不足、气阴两虚、水湿内蕴证,治以健脾补肾、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以芪地固肾方为基础方。患者大量蛋白尿,平素情绪易怒易躁,且有高脂血症病史,遂以“活血化瘀”之法贯穿治疗始终,全方“阴阳双补”且以补阴为主,随症加减,用药灵活,治疗1年余尿蛋白显著减少,水肿、失眠及气喘等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雷教授临床辨治特发性膜性肾病,以益肾健脾、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总治则,思路清晰,用药灵动,组方精良,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