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介绍口服缓/控释制剂类型及各种制剂备技术的研究概况及展望。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90年代以来,口服缓/控释制剂类型及各种制剂制备技术分别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目前制备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技术日益增多,研究开发品种亦较多,但上市品种还不多。  相似文献   

2.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食物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食物效应是指缓、控释制剂与食物同服后,吸收速度或程度显著增加或减少,即生物利用度发生显著性变化.缓、控释制剂的剂量一般为常释制剂的2~3倍,临床应用要求安全有效,但食物可能使缓、控释制剂的释药速度发生改变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能使剂量突释而影响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栾芙蓉  蒋琳兰 《医药导报》2008,27(5):562-564
随着固体分散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微型包囊与微型成球技术、脂质体、微乳等缓控释新技术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口服缓控释制剂得到应用。缓释片、控释液体制剂、缓释干混悬剂等新剂型的研究日渐深入,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4.
5.
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分析、归纳.结果:该技术正发展成为3种各具特点又相互结合的技术,即定位释放技术、定时释放技术和定速释放技术.结论:研究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技术,对提高药物疗效、开展临床药学研究、推动医药科研和制药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口服缓控释制剂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前,缓控释制剂的技术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每日一次给药系统、恒速释放、定位和定时释放技术等,本文综述了这些给药系统的原理及研究进展。通过改变片剂的向何外形可达到恒速释放的目的,介绍了迭层扩散骨架片、双凹形带孔包衣片、环形片;定位释药技术研究较多的是胃内滞留系统及结肠定位释药;定时释放即脉冲式给药系统,包括脉冲释药片、脉冲释药微丸及热控制脉冲式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7.
口服缓控释制剂在胃肠道中停留转运的时间显著长于普通制剂,更易受胃肠道生理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建立与体内相关的体外释放评价方法,对于保证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内在质量非常重要。文中从装置、释放介质pH、表面活性剂、食物、乙醇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口服缓控释制剂体外释放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口服缓释及控释制剂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缓释及控制制剂,是通过不同方法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吸收、代谢以及排泄的过程,从而达到延长药物作用或使药物,在指定部位释放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类制剂制剂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能力,世界上发达国家制剂品种已达数万种以上,而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交叉渗透,产生了口服控释制剂透皮控释制剂,靶向给药制剂等使定量、定时、定位地释放药物,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成为现实。口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服用方法.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与归纳.结果 口服缓控释制剂要求患者不能嚼碎,只能整片吞服或按说明在片剂划痕处掰开;用药次数及服药时间等因素要严格按说明书使用.结论 药师要做到详细交代,才能指导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  相似文献   

10.
抽查我院2013年上半年度门诊患者使用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使用情况。对我院现有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合理使用缓、控释制剂提供参考。口服缓、控释制剂在门诊使用时存在个别品种服用次数过多、过少、掰服等不合理现象。临床药师应加强药学监护工作,采取干预性措施使缓、控释制剂的应用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缓释、控释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门诊处方、住院医嘱,就口服缓释、控释制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口服缓释、控释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用法、用量不正确,给药频次错误等问题。结论药学人员应加强药学服务工作,指导医师、患者正确使用口服缓释、控释制剂,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2.
口服缓控释制剂可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特定年龄儿童的需求相匹配,是目前药物剂型研发的热点。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口服缓控释制剂发展现状及儿童可用的上市口服缓释制剂药品品种情况,对儿童口服缓控释制剂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和总结,以期为中国儿童用药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曾雪芳  李卫中 《今日药学》2008,18(2):20-21,19
本文首先介绍了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概况及其特点,然后按照释药机制综述了定时、定速、定位3种类型的口服缓控释制剂。  相似文献   

14.
口服缓、控释制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南生  张秀华 《中国药师》2003,6(7):436-436,441
目的:对常用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我院2000年度住院患者使用的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用法进行调查。结果:患者使用的12种口服缓、控释制剂,不合理使用率较高,个别品种达79.62%,正确使用的只有3个品种。结论:口服缓、控释制剂在临床上由于使用不当如服用次数过多、过少、掰断使用而使患者得不到最恰当的治疗,引起不良反应增加或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进行综合论述,为我国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经验。方法:全面收集掌握近十年以来世界范围内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资料与结果,从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类型、体内释放评价、体外释放评价以及体内外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主要侧重点在于制剂加工生产工艺和体外释药性等方面,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体内释药特性和药动学过程等生物药剂学方面的研究涉及比较少,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设计原理和质量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没有起步。因此,需要全面扩充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内容,加大研究力度,持续拓展研究空间,以提升我国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能降低血浆药物浓度波动,减少给药次数,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而且能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使用方便,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体外释放度实验是筛选缓释、控释制剂处方和控制其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长效作用是通过延缓吸收而达到,所  相似文献   

17.
钟荣翠 《北方药学》2015,(5):153-154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缓释、控释制剂越来越多。在使用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后会在长时间内不断释放药效,实现长时间的药效控制作用。控释制剂(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s)能够通过预定时间与速度,根据预定速度在限定的时间内释放药效,使人体血药浓度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以内[1]。  相似文献   

18.
19.
刘燕好  廖世雄 《上海医药》2014,(7):46-48,53
临床上在使用缓、控释制剂过程中常出现给药次数过多或过少以及掰开或嚼碎后服用等错误情况,致使药物不能很好地发挥治疗效果,同时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为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缓、控释制剂,本文就缓、控释制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药学监护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质量标准不仅反映了药品是否满足安全、有效的基本要求,对于口服控释制剂,质量标准同时是对控释技术的评价与反映。本文依据现行药典内容和要求,介绍口服控释制剂与药物释放度相关的检查项建立原则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