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为实施有效的家庭干预措施,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评定,并与120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比较.结果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及组织性4个因子评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而矛盾性及控制性2个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在教养方式上,观察组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惩罚与严厉及拒绝与否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父亲的过分干涉及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均存在着诸多问题,此可能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重要作用,故应对患者家庭实施有效的家庭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5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评定,并与50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自我概念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缺陷,影响患者的自我概念。纠正患者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对提高患者的自我概念水平、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和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5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评定.并与50名正常受试者(时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自我概念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缺陷,影响患者的自我概念.纠正患者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对提高患者的自我概念水平、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和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180例近期结局不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对照比较,并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53.3%患者结局良好,46.7%患者结局不良,近期结局不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方面存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家庭的低情感温暖,父亲的过分干涉,母亲的拒绝、否认和家庭的高控制性为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家庭环境和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方式会对其近期结局产生较大的影响,建议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亦应对其家属采取同步教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冬梅  常娇  张艳 《护理学杂志》2006,21(11):14-15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180例近期结局不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对照比较,并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53.3%患者结局良好,46.7%患者结局不良,近期结局不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方面存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家庭的低情感温暖,父亲的过分干涉,母亲的拒绝、否认和家庭的高控制性为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家庭环境和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方式会对其近期结局产生较大的影响,建议时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亦应对其家属采取同步教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孤独症患儿行为特征的影响,为提高孤独症患儿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92例孤独症患儿采用父母教养方式中文版量表(EMBU)和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患儿行为特征的影响。结果不同性别及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的孤独症患儿,其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孤独症患儿行为特征总分为(68.19±14.44)分,父亲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孤独症患儿行为特征及下属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母亲过分干涉保护与孤独症患儿语言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父母被爱偏试,父亲过度保护与孤独症患儿躯体运动、生活自理能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患儿孤独症行为密切相关,父母积极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孤独症患儿感知及交往能力,消极教养方式导致孤独症患儿活动及生活能力障碍。医护人员应利用多种传媒途径为孤独症患儿父母提供疾病相关的信息,指导孤独症患儿父母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培养患儿正常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呼吸道异物患儿父母教养方式,为临床护士根据父母的教养方式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儿童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07年6月因呼吸道异物住院患儿240例为研究组,同期选择与研究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对两组儿童的父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调查。结果在父亲教养方式中,研究组患儿与正常组儿童的情感温暖、拒绝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母亲教养方式中,研究组患儿与正常组儿童的情感温暖、拒绝、惩罚得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呼吸道异物患儿父母较正常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给予更多的情感温暖,但却有太少的惩罚和拒绝。护士应针对患儿父母教养方式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对父母予以喂养指导和安全教育,改变不良进食习惯,为患儿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以避免患儿发生呼吸道异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自强意识水平及父母教养方式,探讨两者的关系,为发展护理本科生自强意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强意识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220名全日制本科在校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生的自强意识得分为100.78±11.23。护生的自强意识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干涉和保护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自强意识在性别和年级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干涉过保护、偏爱被试等因子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不同自强意识水平护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因子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护生的自强意识处于中等水平,父母教养方式趋于过干涉过保护。学校应结合护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和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对护生进行专业教育和心理指导,以提高护生的自强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状况和父母养育方式对慢性酒依赖患者的影响。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86例慢性酒依赖患者(观察组)和86名正常体检人群(对照组)采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袁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应付方式总分及自责、幻想合理化和退避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解决问题和求助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父母养育方式中,观察组父亲因子Ⅰ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因子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母亲因子Ⅰ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因子Ⅱ、Ⅲ、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慢性酒依赖者的应付方式不良,社会支持状况较差,父母养育方式不利于其人格发展。除药物治疗外,医护人员应特别加强心理干预。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防止复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状况和父母养育方式对慢性酒依赖患者的影响,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86例慢性酒依赖患者(观察组)和86名正常体检人群(对照组)采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应付方式总分及自责、幻想合理化和退避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解决问题和求助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父母养育方式中,观察组父亲因子Ⅰ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因子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母亲因子Ⅰ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因子Ⅱ、Ⅲ、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慢性酒依赖者的应付方式不良,社会支持状况较差,父母养育方式不利于其人格发展.除药物治疗外,医护人员应特别加强心理干预,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防止复饮.  相似文献   

11.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儿气质特征及其家庭背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气质特征、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为ADHD患儿实施心 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CSTS)对62例ADHD患儿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国内 常模比较;同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 CV)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62例ADHD患儿及62名正常儿童 进行测评。结果ADHD组患儿的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及注意转移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 常模(P<0.05或P<0.01),而反应阈评分则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ADHD组患儿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 知识性及成功性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而矛盾性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5或P<0.01);ADHD组患儿的父 母情感温暖因子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父母惩罚、拒绝因子评分及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评分显 著高于正常儿童,而矛盾性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5或P<0.01)。结论ADHD组患儿的气质特征、家庭环境及 其父母教养方式与正常儿童有着明显的不同,此为今后开展分析性心理治疗、实施心理干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家庭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环境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目的:探讨系统性家庭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对60例存有家庭关系紧张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1年系统的家庭教育和针对性家庭干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生活质量量表(QOL)、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DSS),进行干预前后评分。结果:1年后,BPRS、SDSS总分,FES-CV、QOL评分,除娱乐性、环境领域及精神信仰因子外,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d0.05或Pd0.01);1年内病人复发率为10.0%(6/60)。结论:本干预方法时具有家庭关系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改善其家庭处境、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状况,为建立社区综合关怀支持模式、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62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观察组)进行测评,并与50名健康者(对照组)比较,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社会支持与GQOLI-74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差,社会支持率低,医护人员应在积极抢救患者的同时,正确评估家属和社会支持系统,并加强其健康教育,最终提高照顾患者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状况,为建立社区综合关怀支持模式、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62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观察组)进行测评,并与50名健康者(对照组)比较,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社会支持与GQOLI-74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差,社会支持率低,医护人员应在积极抢救患者的同时,正确评估家属和社会支持系统,并加强其健康教育,最终提高照顾患者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对53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6例(67.92%)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家庭功能障碍。不同家庭功能患者ASLEC总分及受惩罚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极应对与家庭功能中的合作度、亲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家庭关怀度指数总分与ASLEC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P〈O.01)。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家庭功能有关。在对患者心理治疗和护理干预的同时,应对家庭成员进行相关干预,以提升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6.
A growing number of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marital quality among patients undergoing medical procedure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and the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family and marriage life among hemodialysis patients. A total of 114 participants, including 38 patients and their spouses and 38 healthy controls, completed a survey package 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stress, family functioning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We found that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spouses were less flexible in family adapt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controls. Patients and spouses had more stress and instrumental social support compared with healthy people. Stress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marital satisfaction. Instrumental support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family or marital outcom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arital quality and support outside of family was positive in healthy individuals but was negative in patients and their spouses. Family adaptability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upport within family as perceived by patients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emotional support as perceived by spouses. In conclusion, findings suggest that social support may promote adjustment depending on the source and typ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ypes and sources of social support in studying married couple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对53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6例(67.92%)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家庭功能障碍.不同家庭功能患者ASLEC总分及受惩罚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极应对与家庭功能中的合作度、亲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家庭关怀度指数总分与ASLEC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家庭功能有关.在对患者心理治疗和护理干预的同时,应对家庭成员进行相关干预,以提升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以寻找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EROTCQLQ-C30)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分别对31例住院肺癌患者(患者组)和31名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患者最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为面对或斗争、回避、屈服或接受;屈服或接受应对方式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但首要采用积极面对;在护理工作中,指导患者尽量避免屈服心理,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以寻找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EROTCQLQ-C30)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分别对31例住院肺癌患者(患者组)和31名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患者最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为面对或斗争、回避、屈服或接受;屈服或接受应对方式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但首要采用积极面对;在护理工作中,指导患者尽量避免屈服心理,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