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磁共振对跟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经手术及临床综合诊断证实为跟腱完全或不完全撕裂并行磁共振检查患者13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3例术前经MRI诊断为跟腱撕裂(3例)和部分撕裂(10例)患者,手术结果和MRI诊断结果一致,均有不同程度异常MRI改变,跟腱增粗,急性期(伤后48 h内;3例)病变部位呈短T1长T2信号;慢性期(伤后超过7 d;10例)呈略短T1长T2信号,并可见软组织水肿。结论 MRI对于跟腱撕裂的各期病变部位和程度判断准确,直接显示跟腱病变及周围出血水肿,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成像在闭合性跟腱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闭合性跟腱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包括判断损伤性质、损伤程度和疗效随访。方法2003年4月~2005年5月24例闭合性跟腱断裂伤患者经低场强MRI扫描,MRI采用矢状面T1WI、T2WI、GE-STIR和横断面TME,层厚和层距各为4mm。并根据MRI分级诊断标准确定是部分性损伤还是完全性损伤。其中4例4~8周后复查MRI。结果MRI能准确判断跟腱撕裂的程度、部位,跟腱撕裂主要发生在跟腱中部。16例跟腱完全断裂患者在所有序列上显示跟腱连续性中断,跟腱增粗,T2WI断端间呈高信号;8例跟腱部分断裂患者T2WI显示条状高信号。术后随访4例患者见跟腱变细,信号降低。结论MRI能对跟腱撕裂程度及部位做出准确判断,直接显示跟腱内的信号变化并提供丰富的信息,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宽景成像技术在跟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连续动态高频超声对5例疑是受损跟腱部位纵、横向扫查,了解患侧跟腱形态、结构及损伤程度。结果5例患者中4例跟腱完全断裂,1例部分断裂,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结论高频超声宽景成像技术能实时完整显示跟腱病变部位及周围组织,其图像的连续性、完整性优于一般超声。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跟腱断裂为闭合性跟腱损伤 ,临床并非少见。早期明确诊断 ,及时治疗 ,效果良好。我们自 1988~ 1999年收治 2 7例 2 9处自发性跟腱断裂 ,其中 2处陈旧性断裂 ,均行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2 7例 ,男 2 2例 ,女 5例 ,年龄 42~ 63岁 ,平均 5 1岁。有 2例双侧跟腱同时断裂。均行手术治疗。临床表现与诊断 :在剧烈活动后突然感脚跟后剧痛 ,可同时自觉或听到响声 ,即不能做足部运动及站立、行走。检查可见局部肿胀、触痛 ,可及跟腱连续性中断或跟腱位置凹陷 ,趾屈肌力减弱 ,Thambosou氏征阳性。2 .手术方法 :如…  相似文献   

5.
跟腱断裂临床上常见 ,我们从 1980年~ 2 0 0 0年诊治 30例 ,经随访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7例 ,女 3例 ,年龄 12~ 37岁 ,平均 2 4 .5岁 ,左侧开放性损伤 9例 ,闭合性损伤 5例 ,右侧开放性损伤 14例 ,闭合性损伤 2例。其中 1例两侧在不同时间发生闭合性完全断裂。开放性损伤 2 3例 :锐利铁器割裂伤18例 ,玻璃碎片割裂伤 5例 ;闭合性损伤 7例 :高空坠落断裂伤 5例 ,长期运动牵拉劳损、变性断裂伤 2例。完全横型断裂16例 ,大部断裂 7例 ,均在跟腱止点上方 3~ 5 cm处损伤 ;马尾型撕裂 6例 ,在跟腱止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场MR在跟腱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跟腱损伤患者经低场磁共振,四肢专用线圈,多序列检查,分析其低场MRI表现。结果8例正常跟腱矢状面各序列显示呈条带状均匀低信号。3例不完全撕裂,显示跟腱增粗,内部信号不均匀,部分纤维束连续。4例完全性断裂,表现为跟腱局部增粗、断裂,断端回缩呈“杵”状改变或扭曲,T2WI、FS—T2WI上中断处呈高信号。结论低场磁共振能够明确地显示跟腱损伤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其形态及信号的改变对跟腱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组均为闭合性损伤,男4例,女1例,年龄17~50岁,平均33岁。运动性损伤4例,均为单侧,其中完全性断裂3例,不完全性断裂1例。病理性损伤1例,为双侧,其右侧为完全断裂,左侧为不全断裂。5例患者就诊时均行患侧小腿及踝关节正侧位X线摄片,未发现异常。误诊时间:2d~6月不等,平均为40d。误诊疾病:踝关节扭伤2例,小腿肌肉拉伤1例,跟腱陈旧性完全断裂误诊为不完全断裂1例,跟腱腱鞘炎1例。5例均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B超检查而确诊。其中手术治疗4例,非手术治疗1例。讨  论跟腱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损伤,根据病史、跟腱处凹陷和空虚感、Th…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对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7例,均有骶神经损伤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术前均行腰骶部X线片、CT检查及3.0T磁共振常规平扫与SPACE-STIR序列扫描检查,并行手术治疗。对7例患者术前的腰骶部磁共振常规扫描图像、SPACE-STIR序列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术前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为骶神经损伤,其中S1神经根损伤5例,S2神经根损伤2例。术前X线片、CT检查均诊断为骶骨骨折,DenisⅡ型5例,Ⅲ型2例,但不能显示有无神经根损伤。术前磁共振常规平扫不能直接显示骶神经根损伤;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显示骶神经根中断2例,骶神经根受推压移位3例,骶神经根水肿增粗5例,诊断为S1神经根损伤6例,S2神经根损伤1例,其中S1、S2神经根断裂各1例。手术证实S1神经根损伤6例,S2神经根损伤1例,其中S1、S2神经根断裂各1例。SPACE-STIR序列扫描诊断与手术诊断的符合率为100%。结论:3.0T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可直观显示骶骨骨折引起的骶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闭合性动脉损伤的机制、特点,以及64排CT血管成像(CTA)在其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进行CTA检查确诊有血管损伤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A检查能准确判断动脉损伤的程度、部位及侧支循环情况.发现动脉闭塞16例,动脉内充盈缺损4例,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2例.20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探查发现:动脉完全断裂6例,不完全断裂9例,内膜损伤5例;合并血栓形成4例.其中端端吻合12例,直接修补4例,静脉移植4例;伴取栓术4例.受损动脉术后mL流通畅、血运正常.20例手术患者术中所见与术前CTA诊断一致,准确率为100%.4例CTA显示侧支循环良好者行保守治疗,随访无功能异常表现.结论 CTA是诊断闭合性动脉损伤的准确方法,能判断动脉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指导骨科医生治疗,对临床可疑血管损伤者应及时行CTA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重建成像在胰头癌可切除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 0 0 0年1月至2 0 0 4年7月间诊断为胰头癌的4 3例病人进行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三维重建成像检查,并与术中探查结果及手术方式对照。结果 4 3例胰头癌病人根据肿瘤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分为5级:0级11例,Ⅰ级13例,Ⅱ级15例,Ⅲ级1例,Ⅳ级3例,结合手术结果术前预测肿瘤能否切除正确率达95 .4 %。结论 磁共振三维重建成像结果对预测胰头癌病人手术可切除性、病变程度估计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Achillon行微创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7例7足急性跟腱断裂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21~53岁,平均34 2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1 d,平均3.8d.手术切口在跟腱断裂处内侧行2.0~3.5 cm长切口,以Achillon插入行微创手术缝合跟腱断端.术后康复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伤口均获Ⅰ期愈合,所有患者获5~11个月(平均7.2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时患者均正常下地负重,无再发跟腱断裂,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93.2分,患处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为1.2分.结论 对急性跟腱断裂采用Achillon行微创手术缝合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跟腱修复方法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并评价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与早期康复训练相结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26例均为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前B超或MRI检查提示跟腱完全断裂,术中获得证实。所有患者均得到了随访,平均随访20个月(6~48个月)。随访包括常规的临床评价,并按尹庆水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本组优96例,良20例,优良率为92.1%。发生术后感染4例(3.2%),术后跟腱再次断裂6例(4.8%)。结论闭合性跟腱断裂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与早期科学合理的安排康复训练同等重要,对患者的机能重建、缩短重返训练或工作岗位的时间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腓骨长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1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旧性跟腱断裂 ,常因断端间隙较大 ,不能直接缝合。传统的缝合方法易致跟腱过度肥大引起行走乏力和步态缩小以及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 1996年 5月~2 0 0 0年 4月 ,我们采用腓骨长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 12例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男 8例 ,女 4例。年龄 16~ 6 2岁。伤后 3个月~ 2年就诊。开放性损伤 9例 ,闭合性损伤 3例 ;均为完全断裂。手术直接缝合 8例 ,腱膜成形术 3例 ,1例未经治疗。取俯卧位 ,跟腱内侧直切口为第一切口。显露断端后 ,切除断端间隙的瘢痕组织 ,修剪出正常跟腱断端。小腿下部外侧为…  相似文献   

14.
张会生  李延平 《中国骨伤》2001,14(7):436-437
跟腱断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损伤 ,多发生于青壮年。正常成人跟腱长约 15cm ,起始于小腿后中部 ,止于跟骨结节后面的中点。跟腱可在三处断裂 :①在肌肉与跟腱交界处 ;②在跟腱中央 ;③在跟骨附着处。其中以在跟腱中央断裂者最多。跟腱断裂的诊断并不困难 ,但时常有误诊现象发生 ,我院及外院转来 8例误诊病人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均为男性 ,年龄 18~ 46岁。均是在我院和外院误诊为小腿软组织挫伤和跟腱部分断裂治疗无效而来诊 ,经检查及手术证实为跟腱完全断裂。其中跟腱中央断裂3例 ,在跟骨附着处断裂 5例。1 2 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聚酯韧带(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在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对12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进行LARS人工韧带重建手术。男7例,女5例;年龄32~60岁,平均44岁,左侧14例,右侧8例,均为闭合性损伤。结果 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9个月,平均随访18.5个月,所有病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跟腱未发生再次断裂,跟腱皮下滑动良好。采用Amer-Lindholm评定法评定,优10例,良2例。结论 LARS韧带用于重建陈旧性跟腱断裂短期临床效果令人鼓舞,但其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跟腱断裂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及误诊原因、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 4 8例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 ,分析其中 17例误诊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 急性跟腱断裂 2 5例 ,陈旧性跟腱断裂 2 3例 ,其中因误诊导致陈旧性跟腱断裂 17例、术后再次跟腱断裂合并感染及软组织缺损 2例。 17例中误诊为踝部软组织挫伤 8例、踝关节扭伤 9例。 4 8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重建 ,疗效优 2 8例 ,良 18例 ,差 2例。结论 跟腱断裂后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应根据跟腱断裂部位、缺损多少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对疑有跟腱断裂的患者未进行认真的体检是导致跟腱断裂误诊的重要原因。避免误诊、尽早手术及循序渐进的术后康复锻炼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腓骨长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16例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跟腱断裂在小腿和足部肌腱损伤中较常见,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修复较困难。笔者于2001年2月~2007年7月,利用腓骨长肌腱移位重建跟腱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16例,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16~48岁。左侧4例,右侧12例;闭合性损伤15例,开放性1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4):1341-1343
<正>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多发生于体育运动时。目前,临床对于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虽然有研究证明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后患者功能评分、跟腱再断裂等指标无明显差异[1],但是手术治疗还是占多数。由于传统切开手术治疗对跟腱周围软组织造成较大的破坏,术口感染、皮肤坏死、肌腱粘连等并发症较多,所以创伤小、并发症少的微创手术有着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对 198 8年 9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 6 5例跟腱断裂和相关文献[1~ 6] 进行分析 ,着重对其发生机制、误漏诊原因、损伤类型与手术疗效、并发症间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5 7例 ,女 8例。左侧 35例 ,右侧 30例。年龄 7~ 6 6岁。开放性 32例 ,闭合性 33例 ,闭合性中2 2例为新鲜断裂 ,11例为陈旧断裂。致伤原因 :闭合性 33例中 ,除 4例为开放伤漏延误外 ,其余致伤原因为打蓝球起跳 12例 ,打蓝球起跳他人踢伤跟腱 3例 ,踢足球射门 4例 ,打羽毛球起跳 5例 ,起跑 2例 ,踩空拉伤 2例 ,打架他人踢伤 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患者26例,经术前查体和MRI证实,均为新鲜完全性闭合性跟腱断裂。采用Krackow缝合方法修复跟腱治疗,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5年,平均3年。对所有26例患者,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其中优18例,良8例,无感染及无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需早期手术治疗,Krackow缝合方法是一种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较好的方法,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可获得良好的小腿及足踝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