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61例病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4—10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66例病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查看和询问病史以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说明检查的原因、目的、方法、时间、注意事项、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常规的肠道准备方法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如充分术前评估、个性化心理护理、严密监督肠道准备过程、加强胶囊运行速度的实时监控,对胶囊在胃内滞留时间过长或胶囊运行速度过快的患者进行体位变换等指导,确保胶囊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全小肠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率及病变检出率的差异。结果两组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检查成功率及病变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成功和病变检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OMOM胶囊内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3月-2009年12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55例病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0年11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61例病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内镜检查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严格的评估掌握适应证排除禁忌症,规范化的宣教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充分的术前肠道准备及术中、术后的有效指导和配合方面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肠道清洁度以及病变的检出率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肠道清洁度以及病变的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供良好的肠道准备条件,提高肠道清洁效果,提高全小肠的检查率及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陆锐明 《广西医学》2012,34(6):747-748
目的 探讨小强度运动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对胃运转时间(GTT)、小肠运转时间(SBTT)的影响.方法 行胶囊内镜检查的6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小强度运动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小强度运动组患者于吞入胶囊内镜后进行散步,每次持续30 min以上,每隔60 min进行1次,直至胶囊内镜检查结束.对照组患者吞入内镜后安静休息,避免情绪波动.记录两组胶囊内镜的GTT、SBTT、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并观察黏膜清晰度.结果 小强度运动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91.3%(31/34),对照组为87.9%(2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强度运动组GTT、SBTT分别为(30.54±17.21)min、(223.52±87.14)min,对照组分别为(35.37±24.53)min、(290.45±93.73)min.小强度运动组G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强度运动组SBTT短于对照组(P<0.05).小强度运动组与对照组黏膜清晰度评分分别为(0.86±0.36)分、(0.90±0.4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强度运动能缩短胶囊内镜SBTT,但对GTT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胶囊内镜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安全、便捷的消化道影像无线检查诊断系统,可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克服了传统内窥镜体积大、检测过程痛苦等缺陷[1]。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做好受检者的肠道准备是获得清晰图像、保证有效检查结果的关键[2]。我科自2011年  相似文献   

5.
梁权  易小敏  黄一鲜 《广西医学》2010,32(1):120-121
目的了解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贫血48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干预。结果48例患者检出阳性病例45例(93.75%)。其中慢性胃炎伴黏膜糜烂9例,小肠克罗恩病2例,小肠息肉2例,小肠肿物性质待查4例,空肠活动性出血3例,小肠炎症16例,小肠多发性溃疡5例,小肠寄生虫感染4例,未发现异常3例。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的检查方法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胶囊内镜的检查成功率及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影响胶囊内镜检查质量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找出影响胶囊内镜检查诊断中的各种因素,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通过所引进GIVEN图像诊断系统,对37例患者检查过程中影响胶囊内镜检查质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9次检查,36次成功,1例因胃肠动力障碍;1例充电电池电量不足;1例光盘内存不足而影响胶囊内镜检查质量.结论胶囊内镜是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和小肠疾病的全新的检查方法,探讨检查质量因素及提出解决方法对胶囊内镜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找出影响胶囊内镜检查诊断中的各种因素,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通过所引进GIVEN图像诊断系统,对37例患者检查过程中影响胶囊内镜检查质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9次检查,36次成功,1例因胃肠动力障碍;1例充电电池电量不足;1例光盘内存不足而影响胶囊内镜检查质量。结论:胶囊内镜是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和小肠疾病的全新的检查方法,探讨检查质量因素及提出解决方法对胶囊内镜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影响胶囊内镜检查质量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找出影响胶囊内镜检查诊断中的各种因素,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通过本院所引进GIVEN图像诊断系统,对10.5例患者检查过程中影响胶囊内镜检查质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7次检查,98次成功,4例因胃肠动力障碍;1例幽门不全梗阻病人胶囊滞留于胃部;2例充电电池电量不足;1例光盘内存不足而影响胶囊内镜检查质量。结论:胶囊内镜是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和小肠疾病的全新的检查方法,探讨检查质量因素及提出解决方法对胶囊内镜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胶囊内镜检查对消化道转运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胶囊内镜所获取的图像在无创、生理条件下记录胃肠转运时间,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方法对178例连续入选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分析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各项临床参数对消化道转运时间的影响,同时分析胶囊未完成全小肠检查的原因。结果124例患者完成全小肠检查,胶囊内镜检查中胃平均排空时间为44.5 m 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为286 m in;年龄对小肠通过时间有影响(P<0.05),性别、体质量指数对消化道转运时间无影响(P>0.05)。年龄、小肠克罗恩病、小肠新生物为影响胶囊内镜未完成全小肠检查的因素。结论对年龄>60岁、有肠道克罗恩病史或疑诊肠道克罗恩病、怀疑小肠存在新生物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前,应口服促肠道动力药以提高胶囊内镜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胶囊内镜所获取的图像在无创、生理条件下记录胃肠转运时间,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方法对178例连续入选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分析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各项临床参数对消化道转运时间的影响,同时分析胶囊未完成全小肠检查的原因.结果124例患者完成全小肠检查,胶囊内镜检查中胃平均排空时间为44.5 m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为286 min;年龄对小肠通过时间有影响(P<0.05),性别、体质量指数对消化道转运时间无影响(P>0.05).年龄、小肠克罗恩病、小肠新生物为影响胶囊内镜未完成全小肠检查的因素.结论对年龄>60岁、有肠道克罗恩病史或疑诊肠道克罗恩病、怀疑小肠存在新生物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前,应口服促肠道动力药以提高胶囊内镜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服多潘立酮对胶囊内镜检查中胃肠转运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及诊断率的影响。方法 20例患者随机分为服药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所有患者检查前一天晚餐进流质后禁食。两组患者均在检查前5小时行肠道准备。服药组检查前15分钟口服多潘立酮10 mg,对照组检查前不服用任何药物。结果服药组平均胃排空时间为(27±18)min,对照组为(55±2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全小肠检查者通过时间,服药组平均为(230±115)min,对照组平均为(290±11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90%,对照组7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组诊断率80%,对照组诊断率50%,两组胶囊内镜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给予口服多潘立酮可以缩短胃排空时间,可能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对老年、体质弱、胃动力不足的受检者,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多潘立酮可望提高胶囊内镜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胶囊胃镜与普通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内镜组,60例)和观察组(胶囊内镜组,60例),比较两组不同出血时间者的病灶检出率、不良情况发生率、不适感程度及干预前后的应激状态。结果:观察组不同出血时间者的病灶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及总不适感率低于对照组,而干预初始及干预15min时的应激状态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胶囊胃镜在上消化道不明出血中的综合应用价值高于普通胃镜,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检查前3d前开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3次/d,肠道准备前半小时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10mg,对照组按常规行肠道准备,观察胶囊内镜通过情况及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平均胃排空时间(32±16)min,对照组(63±2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3,P<0.05)。完成全小肠检查者通过时间观察组(228±43)min,对照组(303±5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1,P<0.05)。全小肠检查完成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05,P<0.05)。观察组胶囊内镜诊断阳性率为28.6%,对照组为2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428,P>0.05)。观察组出现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字2=5.229,P<0.0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给予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可能缩短胃肠排空时间,从而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可能减少肠道准备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泻、便秘13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13例患者胶囊内镜检查,除2例未发现病变外,11例检出疾病,病种有胃窦息肉、糜烂性胃炎、结肠息肉、空肠出血性病变,小肠出血性炎症及小肠肿瘤,且顺应性较好,无不良反应。结论:胶囊内镜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苦、无不良反应,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可以观察全消化道,无需住院等优点,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胶囊内镜与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对疑诊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按检查方式将疑诊小肠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即胶囊内镜检查组,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组,分析统计各组病变检出情况,计算检出率,阳性率。同时分析部分病例进行胶囊内镜结合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病变一致率。结果胶囊内镜组检出率89.1%(49/55),阳性率60%(33/55);双气囊内镜组检出率76.9%(103/134),阳性率69.4%(93/1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行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9例患者中,发现胶囊内镜假阴性率为11.1%(1/9),胶囊内镜阳性结果经小肠镜证实率为62.5%(5/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穿孔、过敏、胶囊滞留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与阳性率,在本试验中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的结合可提高小肠病变的检出,在临床实践中,可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化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入选我院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28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出血类型及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128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83例(64.8%)获阳性结果。根据出血类型分为显性出血者82例,隐性出血者46例,组间阳性诊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血管发育异常为最常见病因,其次为小肠恶性肿瘤。结论: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检查中安全、无创,患者痛苦少,且阳性诊断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无痛胃镜下使用圈套器将胶囊内镜推送入十二指肠降部操作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行胶囊内镜检查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9例患者吞服胶囊后每20 min实时监测胶囊内镜在体内的运行位置,发现超过60 min胶囊内镜仍停留在胃内,则在无痛胃镜下用圈套器将胶囊内镜推送入十二指肠降部;对照组38例患者吞服胶囊后回病房,检查8~10 h之后,指示灯完全停止,此时拆卸胶囊内镜检查设备,检查结束.对比两组小肠完整检查成功率和胶囊在胃和小肠的停留时间.结果 研究组小肠完整检查成功率100%,对照组小肠完整检查成功率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胶囊内镜在胃内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胶囊内镜在小肠内停留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胃镜下使用圈套器辅助推送胶囊内镜进入十二指肠降部可以提高小肠完整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尤其是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00例M2A胶囊内镜检查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电话随访。 结果: 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或腹部不适和腹泻患者中,胶囊内镜检查异常病变发现率分别为67.6%、42.9%和44.4%,临床确诊率为60.0%、80.0%和72.2%,胶囊内镜检查准确率为75.0%、92.9%和84.6%;对小肠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77.3%、87.5%和66.7%,特异性为50.0%、95.0%和90.0%,阳性预测值为94.4%、87.5%和66.7%,阴性预测值为16.7%、95.0%和90.0%。使用甲氧氯普胺(10 mg肌注)组患者的胶囊内镜胃通过时间明显短于未使用组(15.0 min vs 30.5 min,P=0.019)。 结论: 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疾病方面是一种无创、安全且有效的检查方法,甲氧氯普胺有助于缩短胶囊内镜的胃通过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来自门诊和住院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腹痛腹胀腹泻等患者共56例。所有患者进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前均行胃镜、肠镜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发现可解释疾病的病因。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检查,56例检出小肠疾病40例(71.4%),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组26例检出小肠疾病23例88.4%(23/26),腹痛腹胀腹泻等组30例检出小肠疾病17例56.6%(17/30)。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率高,操作简单、安全,且价格低、无创伤。可作为小肠疾病的常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李秋琳 《微创医学》2014,(6):714-71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52例疑诊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并总结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50例患者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检查成功率为96.2%。2例胶囊滞留,经外科手术取出。共发现小肠病变31例,阳性率59.6%。其中,可疑肿物2例、血管性出血2例、溃疡或多发黏膜糜烂14例、寄生虫6例、小肠淋巴滤泡增生3例、小肠憩室1例,新鲜出血影响视野观察3例。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高,安全性好,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