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与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性,探讨呼吸机管道更换的最佳间隔时间.方法 150例ICU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4组,A组(n=38例):每间隔2 d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B组(n=37例):每间隔5d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C组(n=40例):每间隔7 d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D组(n=35例):每间隔10d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比较各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及VAP发生率.结果 各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C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每间隔7 d更换呼吸机管道比每间隔2 d、5 d和10 d更换更为合适,可明显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管道更换周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是一种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 ,它使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上升 ,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而且伴随着患者住院费用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的增加。我们回顾了我院重症监护室 (ICU)中呼吸机通气管道更换周期对VAP发生率的影响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道的更换周期分别为 1d、2d及 7d时对VAP发生率的影响。对象与方法  (1)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在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的患者 90例 ,其中男 5 1例 ,女 39例 ;年龄 2 8~ 93岁 ,平均年龄(5 8± 9)岁 ,其原发疾病情况见表 1。…  相似文献   

3.
潘美成 《内科》2009,4(5):698-699
目的探讨既有利于减少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又有利于降低相关医疗费用的更适合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路的更换时间。方法对72例需呼吸机支持的老年患者,分为9天组、7天组、5天组各24例,更换管路周期分别为9天、7天、5天。同时观察3组患者发生VAP情况。结果5天组、7天组VAP的发病率明显低于9天组,7天组和5天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与VAP发生率相关,建议每7天更换1次,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VAP)对机械通气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展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VAP组(n=27)和对照组(n=4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抗生素应用情况及治疗结束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VAP组多重耐药菌分离率及混合感染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27例VAP组患者中有12例接受了合理抗生素用药,41例对照组患者中有38例接受了抗生素合理用药,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VAP组的机械通气时间(14.2±7.3)d明显大于对照组的(9.1±6.5)d(t=3.011,P=0.000);VAP组的住院时间(17.1±7.9)d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0.2±6.9)d(t=3.802,P<0.05)。结论早期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有助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进展,降低其转为肺炎的危险度,对提高患者预后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无创呼吸机管道和面罩不同消毒时间对细菌菌落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志坚  刘航  梁碧芳 《内科》2008,3(2):201-202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管道和面罩的清洗、消毒和更换时间。方法选用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病人的呼吸机管道和面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第1~4天管道连续4d消毒,对照组第1~4天连续4d不消毒。结果细菌数随日期的增加而菌落数明显增多,消毒物品细菌菌落数明显少于非消毒物品(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面罩和管道的结构和与患者紧密接触,即使无创呼吸机管道对人体无创伤,也应每24h更换消毒1次。  相似文献   

6.
密闭式吸痰预防VAP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67例同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行开放式吸痰,B、C组接受密闭式吸痰(吸痰套更换周期分别为1d和2d)。结果A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52.0%(13/25),显著高于B组20.0%(4/20)和C组22.7%(5/22),P<0.05;B组和C组患VAP的时间分别为行机械通气后(9±2)d和(8±3)d,P<0.05;各组发生VAP患者中,感染相关的器衰竭评分(SOFA)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 IS)分值于插管后第4天开始A组明显高于B、C组,至第8天B、C组分值升高,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认为密闭式吸痰可以减少VAP的发生,且使发生时间延迟;密闭式吸痰套每天更换1次与每2天更换1次对VAP发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成本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ICU2004年5月~2006年3月机械通气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SSD组(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50例,对照组(未引流组)50例,记录发生VAP的时间、细菌培养的结果,呼吸机通气日,ICU住院日。结果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病原体有一致性和相似的构成比,SSD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可以明显降低VAP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张巍  夏志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99-1900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通气组(n=34)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对照组(n=34)则采取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结果序贯通气组VAP发生率、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42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89例)和非VAP组(25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分别筛选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为26.0%(89/342);影响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胃肠道反流及误吸、机械通气时间及APACHEⅡ评分(P0.001)。结论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具有较高的VAP发生率,应结合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晚期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2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晚期早产NRDS患儿158例,按照VAP发生情况分为VAP组67例和非VAP组91例。收集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包括自身因素(是否多胎、产次、胎次及有无孕期并发症、出生窒息史、出生抢救史)和医疗环境因素(呼吸机类型、机械通气时头部位置、是否重复插管上机、吸痰次数、有无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及机械通气时间);并分析VAP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是否多胎、产次、胎次及孕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患儿出生窒息史和出生抢救史所占比例高于非VAP组(P<0.05)。两组患儿呼吸机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患儿机械通气时头部位置为平卧所占比例、重复插管上机率高于非VAP组,吸痰次数多于非VAP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使用率低于非VAP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非VAP组(P<0.05)。67例VAP患儿送检呼吸道分泌物样本共检出8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4株(占75.3%)、革兰阳性菌12例(占14.1%)、真菌9株(占10.6%)。结论晚期早产NRDS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发生VAP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出生窒息史、出生抢救史、机械通气时头部位置、重复插管上机、吸痰次数、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及机械通气时间等,应给予针对性干预并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合理调整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75例机械通气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营养支持的途径、深静脉置管、使用制酸药、通气时间、气管套管的更换时间、呼吸机回路的更换以及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等因素对VAP发生的影响。结果完全性肠外营养较肠内或部分肠内更容易发生VAP(P〈0.01);机械通气时间〉4天,气切套管更换时间〉7天,呼吸机回路消毒更换时间〉3天,易发生VAP(P〈0.05);有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者,发生VAP的危险性显著增高(P〈0.05);深静脉置管、使用制酸药等因素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机械通气病人尽可能使用肠内或部分肠内营养;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注意更换气切套管和呼吸机回路;防止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可增加患者病死率.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是预防VAP的策略之一.更换呼吸机管路的间隔时间与VAP的关系尚不十分明了,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推荐更换呼吸机管路的间隔时间分别是8 h、24 h和48 h.后来的研究发现,延长呼吸机管路更换间隔时间并不增加VAP发生率.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呼吸机管路更换间隔时间延长到7 d甚至更长,但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与VAP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晓丽 《内科》2012,7(6):667-669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的效果。方法行机械通气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结果机械通气≤3 d和通气在4~7 d的患者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7 d的患者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P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7%VS 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VAP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套管在呼吸机治疗中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使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套管,并持续进行气囊上分泌物冲洗吸引,A组使用普通气管切开套管,按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与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A实验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6例,发生率18.7%,B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14例,发生率43.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A组平均为120.1±70.5小时,B对照组为190.1±97.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套管行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有利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丰县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2006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并发VAP患儿100例为VAP组,以同期行机械通气而未发生VAP的新生儿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前及机械通气1 d、2 d、4 d、8 d时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1 d时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患儿机械通气2 d、4 d、8 d时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TNF-α、IL-6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对判断VAP的发生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发生率日趋增多,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真菌感染,严格无菌操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是控制VAP发生的根本措施。本文对国内外VAP的病原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治及预防研究作一综述。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发生与机械通气密切有关,故又称通气机相关肺炎(VAP)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诊断标准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在机械通气48h后,凡符合下列三种条件者可诊断为VAP:(1)发热>38.5℃;(2)血象WBC升高>10×1…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导致机械通气失败的主要因素。为探讨早产儿VAP发病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方法,2002年6月~2006年6月,我们对机械通气时间≥48h的66例早产儿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早产儿66例,男39例、女27例,胎龄(25.3±36.4)周,体质量(0.75±2.7)kg,通气时间4  相似文献   

18.
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指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肺炎。常发生在机械通气后 4 8h,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VAP分早发性 (≤ 4 d)与晚发性 (>4 d) ,晚发性VAP更影响病人的预后。以下对我院近年确诊的 4 6例晚发性VAP进行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4 6  相似文献   

19.
呼吸机管道系统更换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总被引:86,自引:0,他引:86  
院内获得性肺炎 (NosocomialPneumonia)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 ,死亡率高达 2 0 %以上[1] ,发生率约占住院患者总数的 0 5 %~ 1% [2 ] ,在ICU病房的发生率可高达 10 %~6 5 % [1] 。院内获得性肺炎多发生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 ,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的建立和较长时间使用呼吸机 ,是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要素[3 ] ,其发生率是普通患者的 4倍以上[4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Pneumonia)是指在使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 ,是机械通气的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ICU机械通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对两组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3.85‰,与对照组26.42‰相比,相对更低(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