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一种较为少见的并发症,若未能对其进行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能会导致患者肢体的不可逆损伤,甚至是截肢等严重后果。现结合已有文献,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患,女性,57岁,主诉“活动时胸痛2年,加重3天”。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3级、2型糖尿病人院。既往有高血压史30年,糖尿病史5年及脑血栓5年。查体:血压134/73mmHg(1mmHg=0.133kPa),心率65次/min,律齐,无器质性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入院后胸痛发作时心电图V2~V6 Ⅰ、Ⅱ、aVL ST段下移大于2mV,心脏彩色超声显示心脏内部结构正常,左室射血分数61%。肝功能及肾功能正常,出血凝血时间正常。 相似文献
3.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筋膜室内的内容物增多或容积减少而使其内的肌肉和神经缺血,导致肌肉发生缺血性肌挛缩,甚至神经麻痹、肌肉坏死的一列症状。骨筋膜室综合征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 ACS )常由骨折引起,早期诊断和治疗往往较及时。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 CCS)以剧烈运动后复发性疼痛为特征[1],因此又被称为慢性劳累性骨筋膜室综合征。 CCS在日常生活中更常见,常不伴有骨折,常常被忽视。现将CCS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6.
早期复极综合征伴骨筋膜室综合征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7岁。缘于患者用力推车时突然感左小腿疼痛,同时出现心前区闷痛,伴头晕、大汗、面色苍白,约5min心前区闷痛自行缓解,当即由家人送入我院急诊治疗,当时血压130/90mmH(1mmHg=0.133kPa),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78次/min,心音有力。床边心电图示:心率6次/min,STV1~4抬高,其中V2、V3导联ST段抬高超过0.3mV,Tv2~5高尖(图1)。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10余年,服药后近期血压控制在120/70mm-Hg左右,冠心病5年。急诊科当即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于2005年7月31日18:40以“前间壁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转入病房。入院后体验:血压120/80mmHg,神清,… 相似文献
7.
8.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严重时可因肌红蛋白尿而引起肾功能衰竭。2000—06/2006—06我科共收治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26例,现将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36例,根据CIN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CIN组45例和非CIN组29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产生CIN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糖尿病、原有肾功能不全、急诊PCI、LVEF〈40%、3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服用二甲双胍、造影剂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原有肾功能不全、高龄、急诊PCI和服用二甲双胍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CIN与多种因素有关,对具备CIN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应在术前积极做好评估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合并多种疾病的情况日趋常见。临床医师面对的急诊手术患者的病情越来越复杂,对麻醉医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报告1例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伴肠梗阻老年患者急诊行上肢手术的麻醉管理策略。1 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急性肠梗阻”收入院。患者2021年7月11日起进食后感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1次,伴腹胀、无停止排便排气;7月14日凌晨来本院就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本中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详细特征及趋势,以便更及时、有效地救治患者。方法对在我中心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2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病例的临床特征、介入治疗时间窗、治疗情况及近期预后。结果平均年龄增大、高龄及高危患者增多,治疗时间窗中各时间段(发病→急诊科→导管室→首次球囊扩张)均有缩短,其中导管室→首次球囊扩张时间缩短显著;药物支架、远端保护装置、血栓抽吸器、预防性冠状动脉联合注射防止无复流药物在近两年增长迅速,无血流发生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显著下降,同时溶栓后介入治疗较直接介入治疗各种严重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急诊介入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各种新型辅助技术的使用可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尔硫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并接受PCI的患者共53例,随机分为地尔硫组和对照组,地尔硫组于PCI后即刻给予地尔硫5μg·kg-1·min-1,持续24h。观察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2组术前,术后即刻、24、48、72h血压、心率、心肌氧耗指数变化,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①2组在观察期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尔硫组(2·6±1·2)次,对照组(2·8±1·5)次]。②2组在术前和术后即刻血压、心率并无显著差异,但术后24h地尔硫组较对照组血压、心率均有明显降低[地尔硫组:血压(122·8±16·6)/(72·5±6·7)mmHg,心率(67·4±8·5)次/min;对照组:血压(135·6±18·9)/(86·2±9·7)mmHg,心率(78·9±10·6)次/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一直保持到术后72h,地尔硫组可有效降低心肌氧耗指数。③2组在术前和术后即刻CRP、NT-proBNP并无显著差异,但术后较术前CRP、NT-proBNP水平升高[地尔硫组:术前CRP(20·4±4·3)mg/L,NT-proBNP(254·2±31·7)ng/L,术后即刻CRP(39·8±8·6)mg/L,NT-proBNP(448·9±51·2)ng/L;对照组:术前CRP(18·6±5.2)mg/L,NT-proBNP(210.5±29.8)ng/L,术后即刻CRP(41.2±9.1)mg/L,NT-proBNP(502.6±57.4)ng/L]。术后24h地尔硫组较对照组CRP、NT-proBNP均有明显降低[地尔硫组:CRP(25.2±3.2)mg/L,NT-proBNP(202.5±21.4)ng/L;对照组:CRP(39.7±8.5)mg/L,NT-proBNP(482.3±49.7)n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直保持到术后72h。结论:地尔硫可降低ACS患者PCI后的心率、血压和心肌氧耗指数,并可显著降低PCI后CRP和NT-proBNP水平,有可能改善ACS患者PCI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A case is presented of iliac artery perforation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is resulted in retroperitoneal bleeding complica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nd multi-organ failure, which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abdominal de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14.
《Acute cardiac care》2013,15(4):238-240
A case is presented of iliac artery perforation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is resulted in retroperitoneal bleeding complica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nd multi‐organ failure, which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abdominal de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急诊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7例,男72例,女15例。年龄37~82岁。其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62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行急诊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分析其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处理以及并发症和预后。结果87例患者共成功置入支架169枚,其中直接支架术53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术116次。单纯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22次。有16例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指导冠状动脉内介入。手术成功率96.5%,住院期间死亡1例。随访5~22月,生存率98.8%,无事件生存率86.0%。院外猝死1例,心肌梗死1例,心绞痛再发10例。结论急诊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8.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翔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7,5(4):270-27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PCI)后患者调脂疗效及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57例入选的ACS患者行PCI术后按辛伐他汀不同的剂量分为10mg(A组)、20mg(B组)、40mg(C组)3组,每组各19例。分别于服药后12、24周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同时观察心脏不良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例均按时随访。不良反应C组明显高于B组,A组无不良反应。血脂下降程度24周时A、B、C组分别为总胆固醇(TC)10.1%、16.8%、19.1%,A、B两组比较,P<0.05,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8.9%、19.4%、28.7%,各组比较,P<0.05;hs-CRP在服药后24周分别下降19.8%、38.4%、51.2%,三组比较P<0.05。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A组偏高,但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辛伐他汀减少ACS患者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一定范围内与剂量呈正相关,但40mg/d与20mg/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明显增多,收益与风险不成比例。②常规剂量辛伐他汀可达到ACS患者PCI术后调脂目标。③调脂程度与hs-CRP下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对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慢性肾脏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急性冠脉征接受介入治疗患者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于全国20个中心的1854例在2007年2月1日以前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病史采集、肾脏损伤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检测。结果在1793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中,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10.6%,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为10.0%,血尿或非感染性白细胞尿的患病率为7.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22.8%,知晓率为1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性别、既往慢性肾脏病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贫血、高尿酸血症、尿蛋白阳性以及年龄每增加10岁均是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60ml.min-1.1.73m-2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肾脏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患病率高,但临床中自我知晓率明显偏低,对所有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而住院的患者尤其那些合并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进行eGFR估算。 相似文献
20.
国产替罗非班在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高龄(≥70岁)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108例行PCI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0岁,42例)和非高龄组(<70岁,66例),分析两组基础资料特征、即刻手术成功率、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观察住院和随访30天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猝死)。结果高龄组甘油三酯、脂蛋白a高于非高龄组,体重指数和吸烟比例低于非高龄组(P均<0.05);高龄组多支病变比例高于非高龄组(71%比39%,P<0.01);两组PCI即刻成功率均为100%。高龄组发生小出血5例、血小板减少6例;非高龄组小出血2例,血小板减少2例;两组均无大出血发生。高龄组血小板减少及总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非高龄组(P均<0.05),小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住院和随访期间再发心绞痛5例、心肌梗死1例、心力衰竭2例、猝死0例;非高龄组再发心绞痛7例、心力衰竭1例,无心肌梗死和猝死。两组间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非ST段抬高ACS患者PCI中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