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腹腔内出现过多的液体积聚称为腹水。正常人腹腔内可有少量液体约〈100ml,对腹腔内脏器-官,特别是胃肠道等起润滑作用。病理状态下,腹腔内则积聚过量的游离(多见)或局限(相对少见)液体量超过100ml,可达数百甚至上万毫升。疾病一旦并发腹水,常提示疾病的严重性。导致腹水的病因甚为复杂,目前由于超声等影像学的飞速发展,确定腹水的存在,甚至较为精确地进行愎水定量已非难亨。但医生要对一个腹水病人尽早作出正确的病因诊断,必须掌握熟练的腹水诊断程序和正确的诊断基本思路。其程序和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水(ascites)指病理状态下体液进入腹腔的速度超过腹膜的吸收能力而引起的腹腔内游离液体积聚。腹水患者中绝大多数为肝硬化所致,其他原因包括肿瘤、心力衰竭、结核、感染、自身免疫及其他少见疾病。肝源性及心源性腹水病因明确,诊断并不困难。而腹膜疾病所致腹水因起病隐匿且病因复杂,影像学检查又缺乏特异性,往往容易误诊。不同病因导致的腹水其治疗方案和预后截然不同,所以对腹水病因的诊断,尤其是良、恶性腹水的鉴别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腹水诊断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水(ascites)是指因某些疾病所引起的腹腔内液体积聚过多。由于形成病因多,机制复杂,故其临床诊断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腹水是指腹腔内的液体积聚过多.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液体,一般不超过200ml,这些液体处于正常代谢的动态平衡中.因种种原因动态平衡失调,腹腔内液体积聚过多,便形成腹水.少量腹水不一定会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当腹水超过1500ml才会出现较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5.
腹水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或腹膜自身疾病导致液体从血管与淋巴管内渗入或漏入腹腔,而形成的腹膜腔内病理性液体聚积。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游离液体,一般小于200ml,当腹腔内游离液体超过200ml时则称为腹水。腹水是临床常见的体征,肾脏疾病所致腹水并不少见,腹水亦可导致肾间质水肿,影响肾内血液循环,使肾功能受损。因此,对于能够产生腹水的肾脏疾病,需要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6.
在正常状态下腹腔内约有50ml液体,对肠管起润滑作用。在任何病理情况下导致的腹腔内液量增加超过100ml即称为腹水。腹水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较为常见的有心脏疾病、肝脏疾病、下腔静脉血栓等疾病。肝性腹水是肝功能失代偿期的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7.
腹水     
腹水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很多病因所产生的综合征。腹腔内有游离液体集积,无论其性质为漏出性、渗出性、血性或乳糜性,都称腹水。在内科领域中,腹水是经常见到的现象。现将腹水发生的机制、常见的病因、鉴别诊断及其治疗等,作一简单的综述。正常腹腔内合有100~200毫升的液体,它在腹腔脏器运动时起润滑作用。它的形成与吸收速度相等。如果这个平衡一旦被打破(静脉压升高,血浆蛋白降低),腹腔内即有液体集积,形成腹水。  相似文献   

8.
在正常状态下腹腔内约有50ml液体,对肠管起润滑作用。在任何病理情况下导致的腹腔内液量增加超过100ml即称为腹水。腹水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较为常见的有心脏疾病、肝脏疾病、下腔静脉血栓等疾病。肝性腹水是肝功能失代偿期的症状之一,多合并低蛋白血症和肝细胞  相似文献   

9.
章芳  夏雅仙 《浙江医学》2010,32(7):1119-1122
腹膜腔积液或称腹水(ascites),是指过多体液在腹膜腔内的病理性积聚,可造成横膈受压,导致呼吸困难。正常男性几乎没有腹水,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最多可有20ml的生理性腹水。腹水可发生于慢性肝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肿瘤、结核等多种疾病,不同病因导致的腹水治疗方法和预后截然不同,故病因的鉴别分析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腹水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游离液体过多的积聚,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产生腹水的原因很多,常见于肝脏、心血管、腹膜、肾脏等疾病。依据病因不同,腹水的增长快慢不一,如恶性肿瘤可使腹水迅速增长。少量腹水时常无明显症状,大量腹水时因腹内压显增高,横膈上抬,呈现呼吸急促、心悸等症状,少数病人同时可有胸水。对腹水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闫广伟 《当代医学》2014,(34):47-47
腹水是由常见疾病导致患者腹腔内病理性液体聚积而产生的,病因最常见于肝硬化、肿瘤、结核性腹膜炎等。由于腹水病因的复杂性,本研究在鉴别诊断患者病情和针对不同病因引起腹水的治疗上,系统总结经验,为同行在诊疗腹水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腹水是常见的临床体征,既可以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局部表现,也可以是腹膜自身疾病所致,当腹腔内游离液体超过200ml时则称为腹水.导致腹水的病因多种多样,在西方国家,大约80%的腹水患者的病因为慢性肝病,位于第2位的为恶性肿瘤、心衰、结核等.除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心脏功能不全等心源性,以及肾脏综合征等肾源性因素之外,对于女性患者而言,妇产科疾病并不罕见.因此,在对女性腹水患者病因诊断中,对于能够产生腹水的妇科疾病,特别需要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3.
诚琳 《肝博士》2007,(5):29-29
无论是原发性肝癌还是继发性肝癌均常伴发腹水,这与肝癌患者常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关系密切。腹水是局限性水肿的一种.是指过多的液体在腹腔内积聚。正常情况下,腹腔内有少量液体,约200 ml,起润滑作用,当液体量超过200ml时即可称为腹水。腹水的产生机制较复杂.与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及血管内外液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游离液体的积聚称为腹水。当临床疑有腹水时,应当首先通过物理检查等手段确定腹水有无,然后通过实验室诊断,明确腹水的性质;最后综合临床的其他表现诊断腹水的病因,现按诊断思路,分述如下。一、确定腹水有无确定腹水有无通常采取以下方法。 (一)物理诊断腹水物理检查有如下体征: 1.蛙腹症大量腹水时,病人两侧胁腹膨出,形如蛙腹,故称蛙腹症。  相似文献   

15.
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是指在病理状态下因各种全身性疾病或胸肺疾病本身造成的胸膜腔内贮存过多的液体。对胸腔积液要作出一个正确和全面的病因诊断,必须了解病人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和特殊检查,通过综合分析,最后作出诊断。本文就胸腔积液的诊断思维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腹水是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及时正确地作出诊断至为重要。因此,本文拟就腹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要地讨论,供临床参考。正常人腹腔内即有少量液体(<200 ml),当腹腔内液体增加到1500ml时,临床通过仔细叩诊始能发现。超声波检查对腹水诊断较为敏感,一般200~300 ml腹水即可探出,且可估计腹水量。诊断性穿刺也是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检查手段。腹水检查除常规外,必要时应进行细菌学检查(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培养等)、脱落细胞检查以及一些酶学和生化检查等。  相似文献   

17.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腹腔内约有50ml液体。一般少于200ml,如有过量积液时则称为腹水。腹水形成往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腹水是由于全身性或局部性因素的作用,而导致液体从血管与淋巴管内渗入或漏入腹腔而形成.腹水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各种肝脏、肾脏、结核及肿瘤等疾病均可引起腹水.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腹水的病因诊断水平已有了较大提高,但要明确原因仍有一定困难.现回顾性分析以"腹水待查"收治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及早明确腹水的病因诊断提供临床线索.  相似文献   

19.
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临床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液体的异常积聚,是全身疾病或胸部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不仅要围绕胸部病变展开,更应拓展思路,全面而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作出诊断。下面从思维基础和思维要点两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金瑞 《中国医刊》2003,38(9):22-24
腹水是指腹腔内液体产生和吸收之间失衡 ,腹腔内大量病理性液体积聚。正常情况下 ,人体腹腔内约有 5 0ml液体 ,一般少于 2 0 0ml,如有过量积液时则称为腹水。腹水形成往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1 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1.1 肝输入血流量与输出血流量比例失调 正常情况下 ,肝血流输入道 (肝动脉和门静脉 )与肝流出道 (肝静脉 )的血管床大致相等 ,肝硬化时 ,肝小叶结构破坏 ,导致肝内血管床压迫、扭曲、狭窄、改道。最终使肝血管床及肝流出量大大的减少。由于肝静脉壁薄 ,故受累最明显 ,而门静脉次之 ,肝动脉受影响最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