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cute pancreatitis ( AP) is a common surgicalabdomen,which has a high mortality,especiallyhemorrhagic necrotic pancreatitis.Many things areunknown for its pathogen,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treatment.Restraining secretion of pancreatin so asto decrease its complication is used now in clinicalpractice[1] .A lot of in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vagushas directdomination on exocrine of pancreas[2 ] .The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vagotomy ( VG) had effect on AP in rats.1 M…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变化对胰腺移植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杂种长白猪24只,分为对照组、移植组和免疫抑制治疗组。移植组为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抑制治疗组在进行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手术同时应用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MMF)+甲强龙三联治疗方案。术前1d和移植手术后1、3、5、7d采猪静脉血。检测血糖、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4在CD4^+细胞中的表达,并取移植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及进行评分。结果①术后1~7d移植组IFN-γ表达呈进行性上调,免疫抑制组轻度上调,在术后1、3、5、7d移植组与免疫抑制组IFN-γ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移植组IL-4的表达呈进行性下调,免疫抑制组IL-4表达进行性上调,在术后3、5、7d移植组和免疫抑制组IL-4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和免疫抑制组血糖、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移植组相比,免疫抑制组术后5d和7d胰腺排斥反应程度较轻(P〈0.05)。结论监测Th1(IFN-γ)和Th2(IL-4)型细胞因子变化可以早期发现胰腺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治疗可以下调Th1(IFN-γ)细胞因子表达,上调Th2(IL-4)型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肺组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及模型组40只,分别用生理盐水和博莱霉素(5 mg•kg-1)气管内灌注,于第7、14、21和28天处死,取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中IGF-Ⅰ和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经博莱霉素诱导4周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病理符合肺纤维化改变;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可见肺间质胶原纤维生成,证实肺纤维化模型形成。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肺组织中表达IGF-Ⅰ、TGF-β1阳性细胞分布于肺间质,阳性细胞百分率和表达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第1、2和3周IGF-Ⅰ的表达逐渐增强,第4周出现下降,但第1周分别与第3周和第4周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TGF-β1的表达高峰出现在第2周,第3周开始出现下降,但至第4周时,TGF-β1的表达水平仍高于第1周,第1周分别与第2、3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GF-Ⅰ和TGF-β1的高水平表达,促进了肺纤维化的形成;IGF-Ⅰ和TGF-β1共同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形成,并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锁阳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血细胞分型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和锁阳组(200 mg/kg),每组各15只.前6周,正常对照组大鼠用花生油,其余组大鼠2次/周,以3 mL/kg的剂量,用CCl4与花生油(4:6)混合液,皮下注射复制肝纤维化模型.6周后,秋水仙碱组与锁阳组大鼠分别以相应剂量,1次/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容生理盐水,持续6周.12周末,大鼠麻醉后处死,取血清,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外周血常规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锁阳组大鼠白细胞数目(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LYM%)、红细胞数目(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阳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血细胞分型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胡建山  李溥  任一  刘毅  龙宪军 《右江医学》2012,40(3):302-305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骨愈合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非手术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再根据年龄划分为儿童、成年、老年样本群。治疗组采用21金维他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期间两组均排除其他促进剂,抑制剂药物以及影响骨愈合的辅助治疗,不改变患者正常的膳食习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3周、第8周、第12周取晨间空腹静脉血液4ml,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Fe、Cu、Zn、Mn含量,同期摄X线片判断骨愈合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成年、老年三种不同年龄段治疗组及相应各对照组第3周、第8周、第12周血清微量元素Fe、Cu、Zn、Mn含量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分别与相应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骨痂积分与血清微量元素Fe、Cu、Zn、Mn含量有相关性。结论对微量元素代谢正常的骨折患者补充微量元素,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提示临床上在采用补充微量元素治疗骨折患者时,要考虑患者的微量元素代谢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微量元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表达与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关系。方法??80 只 SD 大 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在第 3 天、第 1、2、4、8 周 5 个时间点检测两组皮肤组织中的糖和糖基化终末产 物(AGEs)的含量, 免疫组织化学和 Western?blotting 检测皮肤中 pEGFR 的表达, 并对皮肤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糖尿病模型复制成功的模型组大鼠毛色暗黄,体重下降 ; 皮肤中糖及 AGEs 含量增加,在第 2、4 和 8 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pEGFR 在皮肤组织的细胞膜和细胞内均有表达,在细胞核中也有少量表达, 可见模型组大鼠在 2 周后染色区域减少且浅染, 随着病程的发展, 浅染区域越来越少, Western?blotting 结果显示皮肤组织中有 pEGFR 的表达, 光密度(OD)值显示其表达下调, 在第 4 和 8 周时与对 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在 2 周后表皮变薄,其厚度在第 4 和 8 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真皮具有萎缩、 炎症细胞浸润现象。结论??糖尿病皮肤中 pEGFR 的表达下降,是导致皮肤病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输精管复通对生精细胞中Bcl—2及Bax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Bcl-2及Bax基因在输精管复通后大鼠生精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作者建立了大鼠输精管结扎和复通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及Bax基因在大鼠输精管复通后生精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输精管复通组Bcl-2基因表达逐渐增强,复通后8周显著地强于输精管结扎组,到12周同假手术组;而输精管复通组的Bax基因表达无改变,与输精管结扎组无差异,都显著地强于假手术组。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花黄素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用改良Allen法制备脊髓损伤(SCI)模型后随机均分为2组,红花黄素组腹腔注射红花黄素40 mg/kg,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共14 d。第1、2、34、7、d取损伤的脊髓组织测定其SOD、MDA含量,观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改良BBB评分法进行行为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红花黄素组SCI后各时间点SOD活性均显著增高,MDA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2,周后BBB评分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红花黄素能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局部自由基生成、脂质过氧化和细胞凋亡,对大鼠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4)对大鼠睾丸组织结构及生精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另设3个小组(1 d组、1周组和2周组),每组9只。实验组背部皮下注射体积分数60%CCl4-橄榄油溶液(0.03 mL.kg-1)。1 d组于实验第1天注射,1周组实验第1天和第4天注射,2周组实验第1天、第4天、第8天和第11天注射。对照组于实验的第1天、第4天、第8天和第11天背部皮下注射橄榄油(0.012 mL.kg-1)。实验第14天处死大鼠,取睾丸、附睾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睾丸的组织结构和生精细胞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睾丸生精细胞p53蛋白的表达。结果HE和天狼猩红染色显示,对照组和1 d组大鼠睾丸基膜完整,间质偶见少量纤维,生精细胞在管内排列紧密有序,可见许多精子生成;1周组和2周组部分大鼠睾丸基膜增厚,间质纤维化明显,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生精上皮层数减少,精子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睾丸和附睾脏器系数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和1 d组偶见p53蛋白阳性细胞;1周组和2周组p53蛋白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和1 d组明显增多,精子数目明显减少(P<0.05),2周组p53蛋白阳性细胞率较1周组明显增多,精子数目明显减少,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l4可使大鼠睾丸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生精细胞p5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Bcl-2及Bax基因在输精管复通后大鼠生精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作者建立了大鼠输精管结扎和复通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及Bax基因在大鼠输精管复通后生精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输精管复通组Bcl-2基因表达逐渐增强,复通后8周显著地强于输精管结扎组,到12周同假手术组;而输精管复通组的Bax基因表达无改变,与输精管结扎组无差异,都显著地强于假手术组。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说明在输精管结扎后,以及输精管复通后均发挥了抗凋亡的作用,而Bax基因蛋白表达在输精管复通前后的一致性,说明其对生精细胞凋亡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大鼠胚胎胰腺组织蛋白提取物诱导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A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为临床胰岛移植寻找新的细胞来源。方法:将新生SD大鼠的胚胎胰腺匀浆后提取胎胰蛋白,重建胰腺微环境,诱导hASCs向胰腺方向分化。诱导组为胎胰蛋白培养组,对照组不添加胎胰蛋白,其余培养条件相同,诱导20 d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组胰腺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悬液胰岛素水平,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C-肽蛋白表达。结果:在胎胰蛋白诱导过程中,hASCs重要标志基因Oct3/4及Nanog的表达持续降低,说明hASCs逐渐失去全能干细胞的特性;在诱导的第6天开始检测到PDX-1和CK-19的表达上调,诱导细胞出现了胰腺方向的分化,12 d开始检测到胰岛素的阳性表达。所获分化细胞基础相分泌胰岛素量为(287.17± 15.67) mIU•L-1,高糖刺激下为(401.09±28.94 )mIU•L-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1.04) mIU•L-1 (P<0.01);免疫荧光检测,诱导组可见C肽阳性细胞,对照组未见C-肽阳性细胞。结论:模拟的微环境可诱导hASCs分化为有功能的胰岛素产生细胞,具有替代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化学去细胞尿道修复尿道缺损的效果.方法 取SD大鼠尿道20根,每段长1cm,采用化学去细胞法处理大鼠尿道的细胞成分,保留细胞外基质,制备去细胞尿道.将10只Wistar大鼠尿道制成1cm整段缺损模型,用SD大鼠去细胞同种异体尿道移植修复大鼠尿道的整段缺损.术后3周进行大鼠尿动力学检测及VG染色.另取10只Wistar大鼠异体移植及10只Wistar大鼠自体移植作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术后尿道压力、膀胱最大容积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G染色结果显示,去细胞处理组吻合口断端被染成红色,肌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一,再生肌纤维长入远端尿道.异体移植对照组肌纤维形态均一,肌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一未见肌纤维长入远端尿道.结论 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尿道,可修复大鼠尿道损伤.  相似文献   

13.
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对肾病大鼠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阿霉素肾病大鼠不同时期血浆及肾局部内皮素 (Eendothelin ,ET)、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的变化对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4 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病组及激素组。在实验第 1天 ,1周末 ,4周末 ,8周末应用生化法测定血浆及肾局部NO浓度及 2 4h尿蛋白排泌值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肾局部ET浓度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小球系膜细胞中CyclinD1,P2 7及PCNA阳性细胞率。结果 :第 1周末肾病组与激素组大鼠尿蛋白显著增高。第 4周末及实验末肾病组大鼠血浆及肾局部ET、尿蛋白、系膜细胞CyclinD1及PCNA阳性细胞率显著增高 ,P2 7阳性细胞率及血浆及肾局部NO显著降低 ,激素组大鼠血浆及肾局部ET、尿蛋白、系膜细胞CyclinD1及PCNA阳性细胞率较肾病组显著降低 ,P2 7阳性细胞率及血浆及肾局部NO显著增高。结论 :阿霉素肾病模型中 ,NO合成不足导致ET分泌增加 ,应是导致系膜细胞增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6-羟基多巴胺(6-OHDA)两点单侧注射前脑内侧束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从行为学角度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10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4),生理盐水对照组(n=35)和模型组(n=55)。模型组SD大鼠以6-OHDA立体定向两点单侧注射至前脑内侧束。术后不同时间点(第7、14、21、28天)进行行为学分析(姿势不对称性、前肢始动不能试验);术后第1周开始,每周1次腹腔注射阿朴吗啡(Apo)诱发大鼠旋转行为,连续6周,分别计数阳性大鼠例数。结果模型组大鼠姿势不对称性和前肢始动不能试验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其行为学不对称性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至28 d后趋于稳定。第1、2、3、4周Apo诱发模型组大鼠旋转行为的阳性例数分别为9、12、12、1。结论前脑内侧束单侧注射6-OHDA诱发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与PD患者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Apo诱发的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次数随损毁时间延长而增加,与其行为不对称性随时间延长加重的表现一致。实验为深入研究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升白胶囊对辐射所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以及升高白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贞芪扶正胶囊组、升白胶囊大剂量组、升白胶囊小剂量组,每组12只。经低能X射线照射制备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造模后第8d、第14d取血及股骨进行检测。观测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和骨髓DN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白细胞(WBC)数、BMNC数及骨髓DN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贞芪扶正胶囊组与升白胶囊大剂量组第8d、第14dWBC数及升白胶囊小剂量组第14dWBC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贞芪扶正胶囊组、升白胶囊大剂量组BMNC数及骨髓DNA含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升白胶囊小剂量组骨髓DN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升白胶囊对低能X射线照射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有显著升高作用,其机制与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刘国华  沈冰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2):104-105,F0003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颅内胶质瘤动物模型及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在体外培养C6细胞,借用立体定向仪将C6细胞接种于大鼠右侧尾状核区,观察大鼠生存状态,分别在接种后9、15及21天处死,解剖各组荷瘤大鼠,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检测不同时期胶质瘤PCNA的表达。结果此模型胶质瘤生长特性及组织学特征与人类极为相似,不同时期胶质瘤中PCNA均呈高表达,接种后9天组尤其明显。结论该方法建立的胶质瘤模型成瘤率高、重复性好,PCNA在各期均高表达说明胶质瘤增殖活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割穹隆海马伞大鼠海马与正常海马内Lhx8 mRNA表达的差异。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1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组分别为切割穹窿海马伞后3、7、14、21和28 d组。取各组大鼠的海马组织,提取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穹隆海马伞切割后海马内Lhx8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海马内Lhx8 mRNA的表达量在切割后第3 d开始升高,7 d时达到最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于28 d时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切割穹窿海马伞后海马中Lhx8 mRNA表达的增高可能与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再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切割穹窿海马伞大鼠海马与正常海马内Brn-4 mRNA表达的差异。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切割穹窿海马伞后1、3、7、14、21及28d组。取各组大鼠的海马组织,提取总RNA,采用RT-PCR/Southern杂交方法分析穹窿海马伞切割后海马内Brn-4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海马内Brn-4 mRNA的表达量在切割后第3d开始升高,14d达到最高水平,随后下降,28d左右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切割穹窿海马伞后海马内Brn-4mRNA表达明显上调,可能与促进海马内移植的或自体的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预防大鼠肝内纤维组织形成的动态变化。方法5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6只)、EGb防治组(16只)和秋水仙碱组(16只)。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法建立慢性肝损伤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或药物灌胃治疗,于第4、8周随机各处死8只大鼠,动态观察EGb对慢性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肝纤维化、肝病理组织学及脂质过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EGb防治组肝功能指标ALT、AST、白蛋白(ALB)、AKP明显改善(P〈0.05或P〈0.01);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较模型组降低,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VG染色示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EGb综合效果优于秋水仙碱。结论EGb对慢性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显著减轻纤维化。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兔眼碱烧伤后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关系。方法:56只兔随机分成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及对照组。实验组用N aOH碱烧伤法诱导CNV模型,按碱烧伤后24h、3d、1周、2周、3周、4周,2月、6月处死兔取出角膜,进行CNV的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法评价VE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兔碱烧伤后1d开始出现CNV,2周达高峰;碱烧伤后1d出现VEGF表达,持续升高至碱烧伤后1周,随后表达水平开始下降。对照组中未出现CNV及VEGF不表达。结论:碱烧伤后兔眼VEGF的表达与CNV的形成有密切相关性,并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