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名  冯鹤礼 《健康文摘》2008,(12):29-29
摩腹养生法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药方》指出:“摩腹数百遍,则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他身体力行,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为养生方法之一,故得以高寿而终。南宋诗人陆游.也深谙摩腹养生之道。作“解衣摩腹西窗下.莫怪人嘲作饭囊”、“徐行摩腹出荆扉”诗句诵之。他一生多坎坷.能享年85岁.坚持摩腹是一条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摩腹养生     
疾病的初期往往不易被人们察觉,以致错过早期诊治的机会而酿成大祸。倘若每日能抽出点时间进行适当的自我按摩,就可以调节机体的功能,达到增强体质、疏通经络、防病抗衰、延年益寿的效果,如摩腹养生法就是其中之一。摩腹养生法是一种古老而又时兴的健身方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名医孙思邈就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为自己的养生之道。其实,摩腹就是一种简便易行,适宜于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方法,一般可选择在临睡前及起床前进行。方法是排空小便,取仰卧姿势,全身肌肉放松,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先用右手掌心贴附在  相似文献   

3.
谈多刚 《现代养生》2002,(12):11-11
南宋著名的诗人陆游云:"解衣摩腹西窗下,莫怪人嘲作饭囊.""解衣许我闲摩腹,又作幽窗梦一回."深谙养生之道的陆游,摩腹使他获益匪浅,祛病强身,活到90多岁,也有人考证他活到104岁.  相似文献   

4.
摩腹     
按摩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是一项防病治病的健身方法。中医学认为,在人体内有一种痼饥,食物无法解其饿,需要按摩来解除这种“皮肤饥饿”,这种天生的需要如得不到满足,便会出现诸如食欲减退,智力下降及其他不正常的现象。 按摩可达到调节神经的作用,它可改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营养代谢,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消散瘀  相似文献   

5.
赵朴初摩腹     
赵朴初,著名社会活动家和书法家,在93岁高龄时逝世.长寿者大都有自己的一套养生之法,从赵朴初的一封书信里可以看到端倪:“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辈人中,堪称健者.蔬食已七十年,每餐两菜一汤,饭二两左右;每晨起床前摩腹二百次左右,消化系统良好,所谓养生之道唯此而已.”  相似文献   

6.
王琦 《健康向导》2010,16(4):48-49
<正>同样吹空调,有人觉得凉爽,有人马上感冒;同样吃火锅,有人吃得畅快,有人脸上起痘。有人减肥用大黄,有人越用身体越虚弱;有人总是面色红润,有人怎么养都是脸色发暗……似乎每个人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体质差异,不同的遗传背景和不同生活环境,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体质,也就造就了不同的身体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7.
8.
正"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时一念不容差。身如病鹤常停料,心似山僧已弃家。高枕时时闻解箨,卷帘片片数飞花。饭余解带摩便腹,自取风炉煮晚茶。"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这首诗道出了一个重要的养生方法——太极摩腹法。摩腹法在陆游多处诗词里提及":解衣摩腹西窗下""解衣许我闲摩腹""摩挲便腹一欣然"。陆游享寿85岁,他一生历经坎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得此高寿,跟他坚持摩腹是分不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学把肚脐及其周围称为"脐腹",属于脾;肚脐两侧称为"少腹",属于肝;肚脐以下称为"小腹",属于肾;肚脐以上称为"脘腹",属于脾胃。经常练习推少腹、揉脐腹、摩脘腹,除了能够帮助消化、缓解便秘、疏肝理气外,还可以保健腹脑、降脂减肥。  相似文献   

10.
揉腹养生     
所谓揉腹,就是在睡前、醒后,仰卧床上,意念集中于肚脐,先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累了再换左手,方向相反。揉摩次数不限,只要用力适度,此法有益无害。揉腹养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南北朝齐梁时期,达摩撰写的《易筋经》中就有揉腹之法,当时在民间广为流传。唐代以后,更受到养生家们的重视。唐代长寿达102岁的大医学家孙思邈在他著的《千金要方》中说:“每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令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养生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多数人关注的焦点.如何养生,其实很简单,第一步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每一个人的体质都不同,但万事万物都不离阴阳.人的体质也分阴阳,把握住阴阳就把握住了体质偏性,也就把握住了怎么养生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13.
杨琪东 《长寿》2010,(6):50-50
肾为先天之本,肾的强健与否通过经络直接影响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对整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耳为肾之外窍,通于脑,是全身经络汇集之处。经常摩耳,可以疏通经络、流通气血、平衡阴阳、增强听力,从而达到摄生防病、保健养生之目的。摩耳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吃完饭,人易犯懒.可坐着不动也不好。到底该做些什么?古语道: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古代有“腹宜常摩,可去百病”之说,认为腹部按摩在养生保健方面有奇效。中医学认为,人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揉腹可通和上下,去旧生新,充实五脏。现代医学则认为,摩腹可增加腹肌和胃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强胃肠内壁肌肉的收缩能力,使肠胃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更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并能促进小肠的蠕动功能,可有效地预防便秘,对老年人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6.
17.
《家庭医学》2020,(4):48-49
<正>在古代就有"腹宜常摩,可去百病"之说。中医学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揉腹可通和上下,去旧生新,充实五脏。现代医学则认为,摩腹可增加腹肌和胃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强胃肠内壁肌肉的舒缩能力,使肠胃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更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并能促进小肠的  相似文献   

18.
杨锋 《药物与人》2010,(1):65-65
摩腹养生是中医园地中盛开的一朵健身奇葩,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摩腹数百遍,则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  相似文献   

19.
摩胸能调节胸腺的应急系统,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推迟衰老,继续发挥免疫力作用;另外,按摩胸部,能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背部是督脉所在,脊柱两旁的是太阳膀胱经,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背部摩擦,能激发和增强经络之经气,促进气血流通,调和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20.
摩胸能调节胸腺的应急系统,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推迟衰老,继续发挥免疫力作用;另外,按摩胸部,能活血化疼、疏通经络。背部是督脉所在,脊柱两旁的是大阳膀胱经,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背部摩擦,能激发和增强经络之经气,促进气血流通,调和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