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ogo—A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入院后均予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控制颅内压、抗感染、静脉营养神经和预防并发症等对症治疗,如有手术指征者及时予手术治疗。亚低温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伤后或术后6h予以亚低温治疗3~5d。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Nogo-A蛋白和MB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亚低温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亚低温组GC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X2=6.97,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GCS评分,促进患者意识恢复,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血清Nogo—A蛋白和MB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Mg2+制剂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入选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亚低温联合Mg2+制剂)和对照组(亚低温)两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不同时间GCS评分变化及疗效与预后。结果①治疗第14天时,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328,P〈0.01);且两组GCS评分较入院时及治疗第3天、第7天时提高更明显。②两组疗效及预后情况比较,治疗组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643,P〈0.05)。治疗组的死亡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x2=4.213,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M矿制剂治疗颅脑损伤,可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病理意义。方法: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2组,亚低温组(31例)入院10h内实验全身降温,治疗24h、72h、2周后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ET的含量。并与常温组(26例)进行比较,结果24h后2组病人血浆EWT含量较正常明显升高,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温组(P<0.01);治疗后72h,2组病人血浆ET均比24h时明显下降,但亚低温组仍明显低于常温组(P<0.01);治疗2周后,2组均恢复正常。结论:血浆ET水平可望民为判断亚低温治疗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抑制血浆ET增加,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性,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降温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病人6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全身降温伴冬眠疗法)和对照组(单纯性冰帽)各3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脱水、抗炎、降颅压等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即使肛温降至33~34℃,持续5~7d。结果亚低温组有效率76.67%,死亡率10.00%;而对照组有效率50.00%,死亡率23.33%,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更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颅内压,控制体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亚低温疗法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3年来收治的73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亚低温治疗组(肛温控制在33-35℃)38例,常温治疗对照组35例。早期动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3个月后根据GOS评估法评定其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伤后早期高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疗法用于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P-选择素在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病变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58例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3分~8分)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的患者64例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3分~8分)未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的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清PAF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同时记录头部CT所示梗死体积及部位,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组急性期血清PAF和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重型颅脑损伤未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组及正常人(P〈0.05),恢复期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可溶性P-选择素及PAF与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探讨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效,方法,将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成二组:选择性脑来低温组22例,采用新型制冷剂为介质的密切贴敷式降温帽及降温带在眠状态下将脑温降至33-35℃,降温3-5d,另设常温对照组23例,予常规治疗,二组均予监测脑温,肛温,颅内压,血压,心率及静脉血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结果:经治疗后选择性脑亚低温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54.5%(12/22),死亡率22.7%(5/22),与对照组相比较(良好率26.1%,死亡率47.8%)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选择性脑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常温对照组,未见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脑组织氧分压(Braintissue oxygen pressure-PbrO2)变化进行监测、分析,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重型脑外伤患者42例,分为亚低温组、对照组.亚低温组于伤后12h内行亚低温治疗(32~34℃),时程3~5天;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两组均持续监测PbrO2,并对不同时段PbrO2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亚低温组和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GCS6~8分)患者于降温前、降温4h时段及复温后的PbrO2无显著差异(P>0.05),但亚低温组在降温24、48、72h时段PbrO2均低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与对照组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患者各时段PbrO2无显著差异(P>0.05).亚低温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GCS6~8分)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也降低了PbrO2;对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无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机理,探究该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间我院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7例(观察组),患者监护救治采用亚低温治疗;选择我院同期相同脑损伤类型患者57例(对照组),患者监护救治行常规降温方式治疗;监测患者颅内压(ICP)、各项生命体征、血电解质、血气指标等,并对监测结果对比分析;按照GCS标准对疗效进行判定。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压较对照组低,且在术后7d更接近正常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预后情况对比,观察组死亡率低,良好率高(分别为3.5%,75.4%),较对照组(12.3%,45.6%)存在显著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型脑颅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具有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显著疗效,可对患者起到总有的脑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吴全理  罗大山  韩方华 《广西医学》2001,23(5):1068-1070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丘脑下部-垂体前叶-甲状腺轴激素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把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50例、对照组48例。亚低温组接受亚低温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两组病例分别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血糖(BS)、颅内压(ICP)、预后等项目。结果:亚低温组的T3、T4、TSH、PRL等基因正常,而对照组的T3、T4、TSH、PRL、死亡率、恢复良好率等,显著低于或高于亚低温组(P<0.01或P<0.05)。结论:亚低温具有保护和稳定丘脑下部-垂体前叶-甲状腺轴通路功能的作用,并显著地改善了预后,是临床救治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低温技术对心肺复苏过程中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心脏停搏患者48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常温组给予常规心脏停搏急救处理。亚低温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4℃林格氏液诱导降温联合头颈部体表物理降温,控制肛温在33℃~35℃。对比两组患者复苏成功后24 h、48 h、72 h动脉血乳酸水平、格拉斯哥( GCS)评分,随访3~6个月,观察脑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亚低温组复苏成功后24 h、48 h、72 h动脉血乳酸浓度显著低于常温组(P<0.05),GCS评分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随访期间,亚低温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常温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早期使用亚低温处理,可以有效减轻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害,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2.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及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采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亚低温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①亚低温组54例,均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32℃~35℃,维持3~8d;②常温组48例,其它治疗同亚低温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d及第8d两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GCS)疗效评估,6个月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估。结果入院第1d,两组GCS评分结果(P〉0.05),第8d亚低温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时GOS标准随访评估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手段之一,伤后24h内接受治疗,疗效确切,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根据病情分为两组:亚低温治疗组(50例)于伤后12 h内控制直肠温度在32~35℃,维持5~7 d。对照组(50例)除不行降温外,其余与亚低温治疗组相同。观察颅内压的变化,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亚低温组患者颅内压明显降低,恢复良好率升高,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亚低温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能降低颅高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唐杰 《四川医学》2011,32(9):1443-1444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同时配合头部局部亚低温疗法,观察治疗的效果及GCS评分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同时配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疗法,对照组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GCS评分变化。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的植物状态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联合组与对照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同时配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疗法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GCS评分,降低植物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部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79例LCI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脱水、抗凝、扩容、对症等治疗的同时将患者头部置于颅脑降温治疗仪(HTI)头盔内密闭,进行头部低温治疗。对照组39例,除不用HTI外,其它治疗方法同治疗组。以两组治疗7d后梗死体积,病死率,生存者预后NDS,ADL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治疗7d后梗死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对照组病死率较高(P〈0.05);生存者预后NDS,ADL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或降低(P〈0.05)。结论头部低温可使LCI梗死体积缩小、提高生存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总结1998年1月-2000年7月在34-35℃范围内亚低温综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例,并与同期常温下治疗同类患者20例作对照分析。观察比较其临床疗效,颅内压(ICP)、血糖、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恢复良好7例(38.9%),死亡5例(27.8%),对照组分别为4例(19.6%)和7例(3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亚低温组伤后早期ICP、血糖显著下降(P<0.05)。两组病人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高颅压,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恢复良好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颅内压监测对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的作用。方法30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评分〈9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2d内均给予降颅内压治疗,其中监测组加用颅内压监测,对比两组患者伤后14d的死亡率。结果监测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压监测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OR=0.63,95%可信区间:0.41-0.94,P=0.020)。结论颅内压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颅内情况变化及指导治疗,可能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必存注射液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人数、觉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的COS评分、病死和植物状态人数之比,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清醒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平均时间较对照明显缩短(P〈0.05),GCS评分和3个月后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状态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果表明:早期行必存注射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可能与必存具有清除自由基、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状态、减少缺血区脑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评分≤ 8分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行常温治疗和亚低温治疗 ,并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伤后第 1天和第 7天 ,血清IgG、IgM、IgA和补体C3均有明显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伤后第 14天 ,亚低温治疗组IgG、IgM、IgA和C3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显著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抑制状态的时间 ,促进外伤后免疫功能的恢复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