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58例急性肺栓塞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评估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APE)的最佳治疗方案。评估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UK)2小时连续静脉溶栓法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58例经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过扫描(ECT)或选择性肺动脉造影(CPA)确诊为APE的患者,采用rt-PA或UK2小时连续静脉滴注法(简称2小时法)或UK小剂量每日1次3 ̄7日法溶栓及单纯抗凝法,栓子切除法治疗。比较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溶栓治疗41例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肺栓塞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肺栓塞 (PE)是指肺动脉及其分支被栓子阻塞导致肺实质血供受阻的病理过程。栓子通常为血栓 ,主要来源于下肢静脉或盆腔静脉或右心。气体、脂肪、骨髓、异物、羊水或肿瘤细胞也可栓塞肺血管但较少见。PE的危害严重、诊断困难 ,但可有效治疗 ,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重视。PE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但由于老年人常患有基础心肺疾病 ,常存在与PE类似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异常 ,致使PE的诊断困难 ,误诊漏诊率很高。原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人 ,PE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常更严重 ,抗凝治疗虽可显著减低PE的死亡危险 ,但治…  相似文献   

3.
肺栓塞是由于肺动脉分支被栓子堵塞而引起的,最常见的栓子是来自静脉系统的血栓.血栓引起的肺栓塞称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目前PTE的防治已成为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溶栓是PTE治疗的重要措施,其适应证为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大面积PTE.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犬冠脉内灌注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后再灌注L-精氨酸(L-Arg)和单独灌注L-NMMA前后冠脉血流动力学、冠脉血流储备以及冠脉对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反应的变化,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冠脉前降支(LAD)伴行静脉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L-Arg完全逆转了灌注L-NMMA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回升,下降的基础冠脉流量(CBF),从20±8ml/min回升至28±7ml/min,P<0.05),降低的冠脉储备恢复,从51±10ml/min升至94±15ml/min,P〈0.01),ET-1的含量不再升高,从15.5±3.0ng/L下降至5.0±2.0ng/L,P〈0.01),Ach介导的CBF增加不再受到抑制(P〈0.01)。结果提示提供外源性L-Arg可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由于NO抑制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ET-1升高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是血栓栓塞引起的冠状动脉急性血流中断。溶栓治疗是通过溶解血管中的新鲜血栓使血管再通,从而部分或完全恢复组织和器官的血流灌注。溶栓治疗不但能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而且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现从溶栓治疗的现状、常用药物、适应证与禁忌证,以及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比较等方面对溶栓治疗在现代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29例急性肺栓塞临床观察及治疗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观察溶栓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9例肺栓塞患者根据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检查、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或超声心动图确诊。对其中23例肺栓塞患者行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29例次;6例肝素抗凝治疗,以临床及核素检查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男性患者中以年轻超力型发病者较高,女性患者以更年期以后发病明显增高。院外误诊率高达75.9%。临床上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者多见;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29例次,总有效率为65.5%。根据本组有限病例观察溶栓效果与栓塞的面积未见差异,而与发病开始到溶栓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P<0.05)。肝素抗凝6例,1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结论应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警惕性,减少误诊率;尿激酶或rt-PA对急性肺栓塞溶栓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溶栓时间越早越好;对有溶栓适应证的患者应首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7.
应用体外反搏(ECP)治疗40例冠心病患者,按病情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稳定型心绞痛22例。观察ECP前后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01(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PAI-1),结果显示,反搏后ET-1含量、PAI-1活性明显下降;t-PA活性明显回升。提示ECP治疗冠心病除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因素外,还可改变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活性,从而对E  相似文献   

8.
肺栓塞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肺栓塞 (PE)的病因、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PE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结果 :2 2例中接受治疗 2 0例 (90 .9% ) ,其中 2例行导管介入碎栓及溶栓术 ,1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1例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治愈或改善 18例 (81.8% ) ,无效 2例 (9.1% ) ,2例未经治疗者死亡。结论 :PE主要由体循环静脉内血栓引起 ,源自下腔静脉系统最常见。PE常因症状无特异性 ,临床易出现误诊、误治。对易感患者应重视预防PE的发生 ,术后或因病卧床的患者早期活动、预防性抗凝治疗等均可有效地降低PE的发病率。对确诊者应立即给予抗凝、溶栓、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肺动脉介入等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尿激酶和前列腺素E1联合溶解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静脉内联用尿激酶(UK)和前列腺素E1(PGE1)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溶栓效果。方法:将89例经静脉造影确诊为DVT患者分为联合溶栓组[UK+PGE1n=51,第1组(病程<2周):先静脉注射UK10万IU,接着静脉滴注UK(3万IU/h)及PGE1(100μg/d)持续2~3天,之后持续静脉滴注肝素钠5~7天,再服用华法林(使凝血酶原时间为基础对照的1.5~2.0倍)3~6个月;第2组(病程>2周):静脉注射UK10万IU后,静脉滴注UK20万IU及PGE1100μg,每日1次,连用7~10天,再服华法林3~6个月]和常规治疗组(肝素,n=38,剂量同上)。以血管造影为标准判断溶栓效果。结果:联合溶栓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其疗效与病程长短关系密切,病程小于2个月者疗效显著(显效率75%,总有效率96.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内联用UK和PGE1治疗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溶栓抗凝疗效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大面积或次大面积PTE的病人35例,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溶栓抗凝治疗前及治疗后24h、2周、3个月、6个月右心系统血栓大小、右房室内径、肺动脉和三尖瓣反流频谱、下腔静脉内径的变化。结果溶栓抗凝治疗前发现右心系统血栓29例,右房、右室扩大,右室壁运动幅度降低,右室射血分数降低,肺动脉内径增宽,下腔静脉呼吸变化率减低,肺动脉频谱形态为肺动脉高压型改变,呈双峰或直角三角形,右室射血前期与右室射血时间比值(RPEP/RVET)增大,且均有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溶栓后各时间段复查,18例血栓逐渐减小消失,9例仅余附壁小血栓,2例血栓大小未见明显变化,回声增高。溶栓后24h,右房室缩小,右室壁运动增强,肺动脉内径缩小,肺动脉压力降低,溶栓后2周继续好转,溶栓后3个月肺动脉压力属正常范围,溶栓后6个月与溶栓后3个月测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肺动脉血流频谱形态恢复正常。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作为判断PTE疗效、长期随诊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体外反搏(ECP)治疗40例冠心病患者,按病情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稳定型心绞痛22例。观察ECP前后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剂(PAI-1)的变化。结果显示:反搏后ET-1含量、PAI-1活性明显下降;t-PA活性明显回升。提示ECP治疗冠心病除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因素外,还可改变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活性,从而对ECP治疗冠心病的机理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1例急性肺栓塞采用~(99m)Tc-P357标测肺动脉内新鲜血栓,并进行肺动脉造影,显示大块新鲜血栓堵塞于左、右肺动脉干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肺动脉压中度升高。选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再次行肺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大块血栓基本溶解,部分肺动脉的小分支内仍有残余血栓,肺动脉压降至正常。本例表明,急性肺栓塞如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迅速逆转大面积肺栓塞所致的血液动力学障碍,~(99m)Tc-P357是最先进的、准确的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检测手段,rt-PA是一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13.
肺血栓栓塞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大面积肺栓塞 (MassivePE)是引起肺栓塞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肺栓塞在药物溶栓和抗凝方面有很大的进展 ,但仍有部分病例因溶栓、抗凝禁忌而不能接受治疗 ,是肺栓塞治疗领域里的一个难题。很早以前人们就意识到 :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是肺栓塞的病理基础 ,去除栓子可能是肺栓塞最直接的治疗手段。 196 0年Greenfield等[1] 首次报道了利用右心导管真空抽吸实验动物狗肺动脉内的血栓栓子 ,并于 1971年将此项技术成功的用于 2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病例[2 ] 。从此开…  相似文献   

14.
观察了犬冠脉内灌注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后再灌注L-精氨酸(L-Arg)和单独灌注L-NMMA前后冠脉血流动力学、冠脉血流储备以及冠脉对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反应的变化,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冠脉前降支(LAD)伴行静脉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L-Arg完全逆转了灌注L-NMMA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回升,下降的基础冠脉流量(CBF),从20±8ml/min回升至28±7ml/min,P<0.05),降低的冠脉储备恢复,从51±10ml/min升至94±15ml/min,P〈0.01),ET-1的含量不再升高,从15.5±3.0ng/L下降至5.0±2.0ng/L,P〈0.01),Ach介导的CBF增加不再受到抑制(P〈0.01)。结果提示提供外源性L-Arg可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由于NO抑制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ET-1升高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5.
正肺栓塞是呼吸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既往对肺栓塞误诊、漏诊率较高,部分发病早期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诊治而发生猝死,80%肺栓塞患者是由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所致,既往针对此类肺栓塞患者多采取介入溶栓治疗并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长期抗凝治疗,以防再次形成血栓并发致命性肺栓塞,近年来,肺栓塞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肺栓塞的介入诊疗措施已趋于无创、微创,疗效肯定,但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作为人  相似文献   

16.
<正>肺栓塞(PE)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最常见的血栓来自下肢静脉和盆腔静脉。老年人慢性疾病增多,常因制动或疾病本身而导致血流缓慢或血液高凝状态,使PE的发病率升高,且病死率也随之上升,也是老年患者发生猝死的常见原因。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1一般治疗急性PE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首先是支持治疗以稳定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适当使用镇静、镇痛、抗炎治疗。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绝对卧床至抗凝治疗达到一定强度,即保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一般在2.0左右,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对有  相似文献   

17.
SLE病人PBMC分泌IL—6活性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了SLE病人PBMC分泌IL-6的能力,我们采用MTT比色法,用IL-6依赖细胞株(7TD1)分别测定了15例活动期,15例非活动期SLE病人和15例正常对照者PBMC培养上清IL-6的活性水平。结果表明SLE患者PBMC自发分泌IL-6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2或P〈0.001),活动期患者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01)。pHA-M刺激培养体系后,SLE患者及正常人PBMC培  相似文献   

18.
任晖  郑时康  祝鹏  李静  巩洁  谢静  张军康 《心脏杂志》2012,24(4):510-513
目的:观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51例采用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同时常规抗凝治疗为观察组;33例常规抗凝、溶栓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临床变化并进行3~46个月随访。结果: 观察组在出院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 vs. 58%,P<0.01),随访3个月治疗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98% vs. 79%,P<0.01);观察组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4% vs. 27%,P<0.05),静脉血栓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 vs. 15%,P<0.05);观察组在肺动脉栓塞发生率上有显著降低(观察组0%,对照组12%,P<0.01)。结论: 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优于传统溶栓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减少肺栓塞的发生,但应严格掌握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指征。  相似文献   

19.
肺血栓栓塞症 (PTE)是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的急、危重症之一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PTE治疗的最大进展之一是急性期的溶栓治疗 ,国内外研究重点多在溶栓后即刻的肺血流恢复及血液动力学改变 ,而对溶栓后远期的观察研究甚少 ,国内也尚无PTE治疗后的临床病程资料。为此 ,我们对41例急性PTE患者在溶栓及抗凝治疗后 7、30及 180d进行了随访观察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我科在 1997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共收治PTE患者 6 5例 ,排除病程超过 2周的PTE患者 2 0例及在慢性PTE基础上发生急性PTE患者 4例。我们前瞻性观…  相似文献   

20.
氨力农对双瓣置换病人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氨力农对双瓣置换病人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3例风心病双瓣主病人,术后持续应用氨力农8-10μg.kg^1.min^-1,测定用药后体循环压和肺循环压及其阻力、心排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以23例同期风心病双瓣置换术病人作对照,结果:氨力农用药后心脏指数(CI)显著升高(P〈0.05),平均升高33.3%,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均显著降低(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