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世界近视患者占世界人口的近四分之一。成人近视患者中,青年人的患病率较老年人高,老年人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亚洲地区儿童近视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全球其他地区。近视发生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是近视发病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人体测量参数(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光照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性别、阿托品治疗、年龄、睡眠时间等因素也与近视的发生发展相关。本文从近视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两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视是危害青少年视力最主要的病因,其发病原因复杂。近年来,在全球各个地区针对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这些研究中大多数为横断面研究,纵向队列研究相对缺乏。总的来说,近视的发生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暴露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近视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前常用的近视矫正方式有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以及屈光手术三种.框架眼镜安全廉价,可作为中低度近视且无屈光参差患者的首选,而高度近视或屈光参差近视患者配戴角膜接触镜(包括角膜塑形镜、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软性角膜接触镜等)更易获得良好的双眼视功能.在减少屈光参差对近视者双眼视功能损害方面,屈光手术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闫瑾  王莉  杨扬 《眼科新进展》2015,(9):896-900
近视是发病率最高的眼部疾病之一。高度近视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及各种视觉功能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白内障和青光眼等。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对近视在全球各个地区的分布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调查,这些研究中大多数为横断面研究,纵向队列研究相对缺乏。近半个世纪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视的患病率明显增加,不同种族和地区的患病率各不相同,其中经济水平较发达、工业化速度较快的东亚地区人们近视患病率增长最快。近视的发生与环境危险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密切相关。许多学者对近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以下结论,即近视的发生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暴露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对近视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提供预防近视的科学依据。方法:对83例109只先天性白内障眼球的各屈光因子进行生物学测量,确定其屈光状态,并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先天性白内障的近视发和生率是61.27%,眼轴长度为近视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OR=138.699。结论:尽早去除先天性白内障所造成的形觉剥夺,保持或恢复视觉发育敏感期正常的视觉环境,有利于预防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形觉剥夺(或视网膜的影像模糊)是近视发展的危险因素,但基本的模糊图像的视觉处理的机制还不很清楚.测试近视发展不同阶段儿童在不同对比度下的视觉分辨力,探讨学龄儿童近视发展的可能因素.方法 筛选年龄8~13岁的儿童78人,等效球镜-0.50-5.00 DS,矫正屈光不正,视标背景亮度为250 cd/m2状态下,检查四种对比度视力(100%、25%、10%、5%).根据前半年的近视进展情况是否重配矫正眼镜,研究对象被分为三组:(1)无进展未重配,(2)稍有进展未重配,(3)有进展重配.根据后半年的近视进展情况,研究对象被重新分为重配和未重配两组.对各组对比度视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对比度从100%到5%,平均对比度视力明显下降(F=129.872,P<0.012).对比度视力的下降程度在三组不同近视进展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38,P<0.032),无进展未重配、稍有进展未重配和有进展重配的平均LogMAR视力分别为0.225±0.098,0.243±0.095和0.266±0.118.后半年重配组相对于未重配组的四种对比度视力均下降(F=1.873,P<0.009),低对比度视力下降更明显(F=4.538,P<0.001).研究发现近视进展和对比度视力下降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不同对比度情况下,近视进展期儿童视觉分辨力相对较差,对比度视力与屈光不正程度数无相关.非光学系统的视觉神经系统改变可能是近视进展期儿童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媛媛  张晓峰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2):2179-2182

近年来我国近视患病率不断增加,而且呈现发病早、进展快、高度近视比例增加的趋势。高度近视并发症较多,如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和黄斑变性等,严重者可导致视力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因此,如何早期预防近视、有效控制近视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对青少年儿童近视成因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视性屈光参差与双眼视功能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林  孙省利  卢炜 《眼科》2006,15(5):324-326
目的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对成人双眼视功能的影响。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100例,不伴有斜视和弱视。方法测定屈光参差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矫正前后同视机双眼视功能和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近立体视功能,分析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主要指标屈光参差度及双眼三级视功能。结果(1)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戴镜后双眼视功能明显好于裸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2)具有正常立体视功能者的屈光参差度小于(3.329±0.137)D;具有次正常立体视功能者的屈光参差度小于(4.145±0.217)D;无立体视功能者的屈光参差度大于(5.271±0.351)D。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有显著性影响,屈光参差度越大,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也就越大。(眼科,2006,15:324-326)  相似文献   

9.
鲁诚  魏盟  魏承丽  任静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7):1298-1300
目的::了解近视性弱视和远视性弱视对双眼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50例经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0.9以上的弱视患儿行双眼视功能检查。测量同时视、融合范围及远近立体视。根据患儿的屈光状态将患儿分为A组(近视组)20例、B组(远视组)30例。比较A、B两组同时视、融合和立体视差异。结果:近视组中存在同时视的15例(75%),集合融合范围正常的6例(30%),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的16例(80%),有正常远立体视的7例(35%),有正常近立体视的6例(30%)。远视组中存在同时视的26例(87%),集合融合范围正常的7例(23%),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的20例(67%),有正常远立体视的15例(50%),有正常近立体视的7例(23%)。50例患儿中存在正常远立体视的为22例(44%),正常近立体视13例(26%)。同时视在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4,P>0.05);集合性融合和分开性融合在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565,P>0.05;χ2=0.740,P>0.05);远近立体视两组患儿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95,P>0.05;χ2=0.295, P>0.05)。结论:近视及远视因素对弱视患儿双眼视功能发育影响的差异不显著。弱视治疗后矫正视力正常的患儿短期内双眼视功能仍未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16对同卵双生子近视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视的真正原因尚未定论,多数认为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低度近视为多因子遗传,对近视发展原因是个值得探讨问题,部分人认为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对16对同卵双生子近视加深程度进行观察和初步探讨。1 对象与方法多年门诊随机选择16对(32人)同卵双生子的单纯近视,年龄在11~15a,父母无近视,身体素质各方面均与同龄人相仿,原有视力正常记录,发现视力下降1a以内,初诊排除其他眼疾,用10g·L-1阿托品滴眼每日三次,3d后专人检影验光,3wk后复光,以后每年用5g·L-1复方托品酰胺,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远、近视性屈光参差对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

方法:对238例屈光矫正后的屈光参差者和30例正常者进行近立体视和同视机三级视功能检查,并记录其结果。

结果:近视性屈光参差远、近立体视及融合功能正常者的例数高于远视性屈光参差者。远视性屈光参差组有正常立体视者少,低度屈光参差组以亚正常立体视者为主,而高、重度屈光参差组多无立体视; 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多有正常立体视或亚正常立体视。

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双眼视功能总体优于远视性屈光参差,但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关系应按性质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近视患者表现出更显著的暂时性近视反应,其中迟发型近视的暂时性近视反应消退时程延长;进展型近视则表现出比其他近视更显著的暂时性近视反应幅度.研究推测,暂时性近视通过反复累积,增加视网膜离焦,进而引起眼轴增长,发生永久近视.目前,近距离工作后的暂时性近视被认为是近距离工作诱导近视进展的一个可能原因.本文综述了暂时性近视的概念、测量方法,近年来对于暂时性近视测量的一些结果和暂时性近视导致近视进展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角膜塑形镜通过本身逆几何的特殊设计,可以改变角膜形态和控制眼轴的增长,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和矫正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因此,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的实验表明,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屈光度数的控制以及对近视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改善,也有明显的效果。本文通过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屈光度数增长的机制和效果、对屈光参差患者的治疗、对眼调节参数的影响和对双眼视功能的改善等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设计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3~12年级学生2103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4年9~12月对怀化市鹤城区6所学校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非睫状肌麻痹下自动验光和问卷调查。近视定义为等效球镜度(SE)≤-0.50 D。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与近视发生相关的33项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主要指标近视患病率。结果在入选的2103名学生中,2064名(98.1%)(平均年龄12.5±2.8岁,范围7~18岁)参与了调查。近视患病率为46.3%(95%CI:44.1%~48.5%),小学生为22.1%(95%CI:19.3%~24.9%),初中生为53.8%(95%CI:50.0%~57.6%),高中生为74.4%(95%CI:70.8%~78.1%)。近视患病率随着年级增高呈增长趋势(χ~2=425.626,P=0.000)。女生近视患病率50.4%(95%可信区间:47.2%~53.6%)高于男生42.8%(95%可信区间:39.9%~45.7%)(χ~2=12.043,P=0.001)。乡村小学和城区小学的近视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140,P=0.708)。近视学生中69.2%(660/954)配戴眼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视的危险因素为父母近视、更长的近距离用眼时间、更短的近距离用眼距离、更少的睡眠时间、照明过暗。课桌高度合适、户外活动、几乎不看电视或玩电脑、无不良用眼行为和习惯是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怀化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乡村学校的近视防治工作亦刻不容缓,视力保护的关键年龄在9岁以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后,是否能较理想的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方法 随机抽取年龄在17周岁以下的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近视青少年55人110眼,测量他们戴用渐进多焦点眼镜一年后的屈光度。其屈光度变化量与55名110眼年龄相匹配的戴用单焦点眼镜的近视患者一年间屈光度变化量相对照,分析其变化。结果 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近视青少年近视增长速度明显低于配戴单焦点眼镜的近视患者(U=14.797,P<0.001)。结论 渐进多焦点眼镜能较好的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增长速度。因此,也受到广大青少年近视患者及家长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王爽  徐亮 《国际眼科纵览》2004,28(5):316-319
本文从C/D值、盘沿面积、盘周萎缩区、视网膜血管直径以及视盘出血等方面综述了青光眼视神经损伤进展的视盘形态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孙笑笑  张钰  陈跃国 《眼科新进展》2021,(11):1052-1056
目的 探究角膜塑形镜(OK镜)对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至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视光中心就诊的60例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资料,随机分为OK组(配戴OK镜)和SP组(配戴普通框架眼镜),每组各30例。基线时(配戴OK镜或框架眼镜前)和戴镜后6个月、12个月时,分别对受试儿童进行远距斜视度、远距融合范围、远近距立体视的检查。比较OK组和SP组儿童双眼视功能参数的差异,以及两组儿童双眼视功能参数随戴镜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基线时相比,戴镜后6个月、12个月时,OK组儿童的远距融合范围、远距集合范围显著减小,近距立体视显著提高(均为P<0.05),而远距斜视度、远距融合点、远距散开范围、远距立体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基线时相比,戴镜后6个月、12个月时,SP组儿童的近距立体视均显著提高(均为P<0.05),而远距斜视度、远距融合点、远距融合范围、远距集合范围、远距散开范围、远距立体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K组和SP组儿童基线时和戴镜后6个月时的远距斜视度、远距融合范围、远距融合点、远距集合范围、远近距立体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后12个月时,OK组儿童的远近距立体视均优于SP组(均为P<0.05),而两组儿童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配戴OK镜后,远距融合范围减小,近距立体视提高。与框架眼镜相比,OK镜改善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远近距立体视的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18.
韩国Sungkyunkwan大学Park等在2013年12月IOVS杂志上发表了近视性视盘倾斜对儿童近视进展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既往研究发现近视与近视性视盘倾斜具有相关性,但近视性视盘倾斜如何影响近视进展尚无相关研究。为明确视盘倾斜仅恰巧与近视进展同时发生还是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Park等比较存在近视性视盘倾斜儿童与不存在近视性视盘倾斜儿童的近视进展。  相似文献   

19.
背景关于双光镜是否能够延缓学龄儿童近视的发展一直存在争议,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双光镜的效果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系统评价双光镜和单焦点眼镜在延缓近视学龄儿童近视进展中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1966-2010年10月)、EMBASE(1974-2010年10月)、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年10月)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关于双光镜治疗近视的随机对照试验,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书籍,对检索所得文献进行双人筛选、评估和数据提取,针对屈光度进展量和眼轴长度进展量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3项符合标准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被纳入。在最长随访期时,双光镜和单焦点眼镜延缓近视学龄儿童屈光度进展量的加权平均差为0.22D(95%CI:-0.24~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在6、12、18、24个月和〉30个月时的差异量分别为0.15(95%CI:-0.09~0.38)、0.17(95%CI:-0.05~0.39)、0.42(95%CI:-0.14~0.98)、0.23(95%CI:-0.21~0.66)和0.03(95%CI:-0.40~0.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延缓近视学龄儿童眼轴长度进展量的加权平均差为-0.17mm(95%CI:-0.26~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结论基于现有研究,双光镜和单焦点眼镜相比在延缓近视学龄儿童的近视进展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目前的高质量研究数量较少,上述结果仍需更多大样本的研究讲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近视防控门诊7~14岁儿童干眼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1-12/2022-02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近视防控门诊的7~14岁儿童222例,收集纳入儿童的一般资料,通过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和Keratograph 5M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纳入儿童干眼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干眼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近视防控门诊儿童干眼的患病率为27.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过敏性结膜炎(OR=2.31,95%CI=1.12~4.78,P=0.02)、屈光不正(OR=5.57,95%CI=2.40~12.94,P<0.01)、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总时间>2h(OR=2.74,95%CI=1.11~6.78,P=0.03)、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打游戏时间>2h(OR=2.33,95%CI=1.12~4.84,P=0.02)、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h(OR=4.28,95%CI=2.02~9.07,P<0.01)、每天睡眠时间<8h(OR=3.23,95%CI=1.44~7.27,P=0.01)均是儿童干眼发生的危险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