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教学进行改革试验。结果与传统班相比,翻转班的平时、实验、卷面及总评成绩均显著提高(P<0.05)。卷面成绩与总评成绩的相关系数接近1。平时成绩组成中,翻转班的出勤成绩显著低于传统班,课堂表现和理论作业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班。与传统班相比,翻转班的客观题成绩无差异,但英译汉成绩显著提高;翻转班的主观题成绩显著提高,且论述题成绩亦显著提高(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理论成绩。  相似文献   

2.
免疫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信息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实践表明,基于信息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资源优势,并利用翻转课堂完成集知识、理论、实践为一体的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校2019级临床专业139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班(64人)采用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班(75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后,通过成绩考核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两班教学效果,并对雨课堂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班阶段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P<0.01)。实验班在自主学习环节中课件观看率、慕课观看率和习题作答率三方面均高于对照班(P<0.01)。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学习方式便捷和多样、理解重难点内容、临床应用、增强师生互动及团队合作方面优于对照班(P<0.05),且教学满意度与课件观看率、慕课观看率和习题作答率呈正相关(r=0.506,P=0.0001;r=0.335,P=0.0001;r=0.324,P=0.0001)。结论: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提升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理论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设为对照组(30人),另一个班设为实验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期末考核和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期末考核平均成绩(79.80±8.0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23±9.44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期末考核名词解释平均成绩(11.33±2.55分)和问答题平均成绩(15.27±3.25分)均高于对照组[(9.27±3.29分)和(12.57±3.79分)],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人体解剖学理论教学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理学》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区别及翻转课堂模式的不足之处和解决方法.方法:选取2018至2019学年本院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243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班256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试卷考核、问卷调查比较成绩、预习、复习、课堂表现等指标,对比两种模式的效果.结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绩高于传统教学模式,自主预习、复习的人数多于后者,课堂表现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翻转课堂"应用于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必要性,浅析"翻转课堂"背景下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探索和实践。方法 2015级护理学本科专业5班50人为试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6班为对照班50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班考试成绩为(57.78±14.41)分,与对照班(48.02±14.2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问卷调查结果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人体解剖学"翻转课堂"课程教学模式可取得较传统教学法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时间、场地更灵活,可以应用于护理学本科及其它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以及对学习成果和学习目标的阶段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不同,但又与后者相辅相成.近年来,全国各大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使得形成性考核的方式方法成为研究热点[1-3].云班课作为一个移动教学平台,可集教师的备课、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学习答疑和指导、布置及批改作业等环节于云服务平台.教师可以将各种资源如授课课件、视频、音频、图片、参考资料等上传至云班课,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教师可在云班课上发布丰富的活动如实习作业、每章测试题、答疑/讨论、案例分析、头脑风暴等,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学生应用云班课的学习过程如观看课件、视频、参考资料,完成作业、测试、答疑/讨论、头脑风暴等,在云班课中都有详细的数据记载,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因此,借助于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进行形成性考核具有方便、及时、全面、客观、可信、易量化等优点,受到了教师的青睐[4-6],但在云班课各类活动的权重设计以及折合计算并形成量化的形成性考核方面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将传统讲授式教学和慕课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这种模式将新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前,课上以小组协作学习及教师答疑为主。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现报道如下。1教学对象与方法教学实验组为2015级中医学骨伤班,共74人,对照组为2015级针灸推拿班共115人。2组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模式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潍坊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级为研究对象,两个班为实验班,另外两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采取“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的模式,对照班全程采取传统授课方式。教学结束后通过考试及调查问卷等方法,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学生理论考试主观题得分、总成绩、期中测验成绩、平时成绩及最终学习成绩均高于对照班(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在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具有较大启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新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方式,以适应医学检验学科的发展及教学模式的转变。方法在医学检验本科班《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教学中引入ATDE模式,探讨其在《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注意事项。结果该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和认可。结论 ATDE教学模式能增加学生对《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实验教学改革的新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医学免疫学课程理论性强、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内容抽象等特点,深入挖掘课程相关思政元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和多种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如病例引入式、翻转课堂和角色扮演等,将思政元素与医学免疫学教学有机融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2.
为调动学生对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通过精简传统免疫学实验项目、增加流式细胞术实验、改进吞噬细胞功能检测方法、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改进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更加重视免疫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提高不同学生之间学习成绩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13.
受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无法按时返校上课。本文以"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为例,在中医学五年制专业中开展基于雨课堂结合Zoom直播的智慧教学,从学生学情实际出发,尝试构建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体系,并对此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微课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服务于翻转课堂这一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在新疆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学生的免疫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并从学生实验效果、实验设计水平及调查表统计等方面对教改结果进行评判。结果显示,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学习自律性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长沙医学院2016级护理专业1班与2班各120名学生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卷面讨论分析题成绩和总成绩分别为(24.56±2.18)分、(83.06±2.6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分别为(18.81±2.04)分、(72.21±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且该教学模式能够获得学生较为广泛的认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将《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中的"肝炎病毒"章节以翻转课堂的形式,以学生分组讲授为主体进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颠倒课堂传授和知识内化主体,重新规划课堂时间分配,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师生角色,并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形式,变教师讲授为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从2016级临床医学班级中选择两个实验班,其中一个实验班进行常规教学,作为对照组;另一个实验班采用蓝墨云班课翻转教学模式,作为研究组;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依照“两性一度”标准,如何推进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的改革,是影响医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很难保证现代大学教育“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因此需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研究尝试将对分课堂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通过创设免疫学相关的情境问题,利用对分课堂充分讨论与自主学习,推动具有“两性一度”的高质量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一种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的教学方法,课题组在济宁医学院在线教育中心自建线上课程提供学习资源,将教学病例引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实施"翻转课堂+虚拟仿真"相结合的实验教学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翻转课堂+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方法表示认可,认为该教学方法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验技术的有效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方法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可为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医学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分别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应用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翻转教学模式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更能提高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