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惠阳 《眼科》2014,23(5):354-356
临床型研究生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提高其科研能力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临床医生的目标之一。为达到此目标,我们认为短期的基础科研培训与实践仍有其必要性。基于课题的基础研究可显著提高临床型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是适合临床研究生实际情况的科研培养模式。本文将在以往基于课题培养眼科临床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体会的基础上,探讨该模式的优点及局限性。(眼科,2014, 23: 354-356)  相似文献   

2.
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是培养眼科医师的必要环节。我国规培模式日臻成熟,但眼科规培过程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规培协调问题、师资激励、规培学员类型多样、研究生和规培“双轨制”、如何开展显微手术技能培训等,很多具体方案和措施仍在摸索中。眼科专科医院学科体系建设相对完善,配备更充足的教学资源,有一定的规培经验,是眼科规培的主力军。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结合国家要求创建了一套规培模式,注重规范化、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并通过借鉴香港及海外住院医师培训经验,丰富理论培训形式,优化操作培训环境,突出外语和科研能力训练,强调系统性临床思维。本文基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五年来开展眼科规培的实践经验与思考,总结当前眼科专科医院规培现状,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眼肿瘤眼眶病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边缘性科学,与眼科学其他专业存在着明显差别。眼肿瘤眼眶病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既具有眼科常规专业的培养共性,也具有针对眼肿瘤眼眶病专业的培养个性。对眼肿瘤眼眶病硕士研究生应在临床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培养,前者主要包括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后者主要包括阅读文献能力的培养、科研选题能力的培养、基本实验室操作能力的培养、科研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演讲能力的培养等。(眼科,2016, 25: 351-354)  相似文献   

4.
李树宁 《眼科》2014,23(4):280-281
眼科临床型研究生教学需要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授课中眼科临床病例的引入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围绕病例进行分析,教师可围绕眼科临床病例展开需要授课的疾病相关的知识点,根据临床病例可以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从而提高临床型研究生的临床分析能力。(眼科, 2014, 23: 280-281)  相似文献   

5.
针对眼科八年制学生的培养要求,结合自身从事眼科八年制学生的教学经验,就眼科基础理论学习、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显微手术技巧学习、眼科亚专业兴趣培养及基本实验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提高眼科八年制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眼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结合自身从事研究生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了研究生期间各阶段的培养要点,剖析了研究生在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临床工作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提高眼科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师生共同参与主讲的教学相长式业务学习对眼科学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为眼科学研究生教育探讨新的模式。

方法:对泸州医学院2010~2014级的31名眼科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及47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明确新的业务学习模式是否可提高眼科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结果:开展教学相长式业务学习可提高眼科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结论: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助于眼科学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眼科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期间的科研培训现状及需求,为今后开展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相关课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在2021年7月间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42名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从科研现状、科研能力及科研需求3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中科研能力通过常规科研技能掌握程度和软件的使用情况来评分,最后将各项得分汇总得到的分数为科研能力得分。对科研现状及可能能力得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他数据按数据类型选择对应的分析方法。结果:共42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医师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男20名,女22名,平均年龄25岁。有90.5%的住院医师参与过科研工作,而科研内容主要来自及导师布置(90.5%)。只有14.3%的住院医师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得分在18分及以上)。此外,有92.9%的住院医师认为临床研究有助于临床技能的理解,97.6%的参与者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临床研究方法的继续教育培训。结论:眼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普遍偏低,目前的规范化培训不能满足住院医师科研能力培养的需求,在课程设计及内容安排上需要更广泛更具实际意义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石砚  王宁利 《眼科》2018,27(2):157
提高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临床医生的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一目标,对其科研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临床型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能发挥其自身优势,是培养其科研思维的最佳方式,本文在以往课题组基于临床需求形成科学研究的体会上,具体介绍如何从临床需求形成有意义的临床问题、获得突破口,并最终获得能服务于临床的科研成果。(眼科,2018,  27:157-159)  相似文献   

10.
王华  彭晓燕  李建军 《眼科》2014,(6):427-428
2012年始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进行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训练改革,侧重提高学生临床基本能力。以往只进行2个月集中眼科知识培训,改革后学生在第一年轮转临床的同时,利用每周2次,每次1小时的晨会时间进行临床基础知识课程的培训,使临床实践与理论结合更紧密,印象深刻,学生可以尽快掌握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1.
张新媛 《眼科》2013,22(5):348-350
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医学高层次人才的梯队建设。现代医学研究生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强调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对来源于临床实践的具体问题进行凝练,并将目前所获得的最佳、与疾病相关的循证证据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使患者受益。本文结合目前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提出在研究教育体系中积极推广PICOT( P: population, I: intervention,C: comparator,O: outcome, T: time)原则的理解与解读,重视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对现代医学研究生教育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眼科,2013,22: 348-350)  相似文献   

12.
眼科显微手术技能培训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思明  李敏  李莉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7):1370-1371
目的:探索一种眼科专科医师显微手术技能培训模式,使年轻的眼科医生了解并掌握眼科显微手术的基本特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适应眼科临床工作的需要。 方法:对尚未熟练掌握眼科显微手术的本院眼科医生、进修医生和实习研究生进行眼科显微手术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并建立起严格的培训制度。 结果:培训者46名基本显微手术操作比较准确和熟练,能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应用手术显微镜完成翼状胬肉切除、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等手术操作。 结论:利用眼科显微手术培训平台进行显微手术技能培训,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种培训模式,能达到掌握眼科显微手术操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导师的能力和水平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眼科学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动手实践机会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导师队伍教学主动性不强、活力欠佳等问题,中山眼科中心逐步建立了“行政+专家”的双重教学管理架构,引导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推动研究生课程改革、科研创新能力培训、教学信息化建设、教学质控与学生管理等各项教学改革与决策,通过不断完善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共同治理的长效机制,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现高质量的眼科学研究生培养。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教学体制改革已全面启动,如何适应研究生教学体制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眼科硕士研究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临床工作阶段以及科研工作阶段三方面探讨了适应教学改革,提高眼科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丰菊  宋彦铮  孙明甡 《眼科》2014,(6):424-426
七年制医学研究生培养是打造高级医学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如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提升学生综合技能是培养的关键点。因此在眼科学七年制研究生教学中需要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使其能够具有敏锐的科研嗅觉和严谨的临床诊疗思维,以适应我国眼科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浅析眼科博士研究生临床带教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该专业的高级专业人才,这需要从医疗、科研、教学全方位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目前,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常常重视临床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教学能力的培养。根据我科博士研究生临床见习带教的效果,总结分析了培养其教学能力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改良的PBL教学模式在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改良的PBL教学方式(SEC3模式,即系统专业课(传统PBL教学)-实验室培训-临床实践-回顾性检讨-临床工作),对眼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临床前强化培训,探讨改良的PBL教学模式对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适应性的作用。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学系专业学位研究生31人,随机分成两组。I组采用传统模式,在临床工作中学习眼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II组采用改良的PBL模式进行为期1mo的教学,同时参与临床工作。两组研究生带教教师相同。3mo后,利用问卷、专业知识笔试、基本临床操作考核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组学生对于临床常见住院病种的掌握程度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在眼科基础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基本临床操作方面,II组显示出了比I组显著的优势。结论:改良的PBL教学模式是传统PBL教学模式的发展,比传统PBL模式具有更好的知识系统性与接受性。相对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PBL还可以调动学生的自我学习兴趣。不仅仅适用于本科阶段临床教学,对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帮助很大,尤其对于眼科等本科阶段为考查科目的学科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董喆  陈凤华  彭晓燕 《眼科》2013,22(1):67-69
目前眼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医疗环境总体状况不利、眼科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尚需提高、眼科住院医师的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有待加强。在现阶段的医疗环境下,为顺利完成眼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培训,眼科住院医师应加强眼科理论基本功的掌握,充分利用眼科手术与诊断治疗操作的辅助教学系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临床技能操作,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眼科技能训练。(眼科,2013,22:67-69)  相似文献   

19.
李冬梅  周金琼 《眼科》2016,25(2):135
Workshop 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老师启发、辅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采用小班授课、小组合作形式,注重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眼科研究生手术技能的培训中应用Workshop教学法,通过设定一定的学习任务,将理论知识讲解与小组实践操作训练相结合而进行,从手术器械、耗材、设备的识别开始,到常用器械的规范操作、显微镜下离体猪眼球的解剖、常用手术切口的设计、显微缝合、制作巩膜瓣、撕囊练习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及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其独立思考及实践操作能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眼科,2016,25:135-137)  相似文献   

20.
董喆  宋旭东 《眼科》2016,25(6):425
在临床医学中,眼科学是相对独立的学科,严密精细是眼科诊断治疗的特色,眼科医生既要着眼于局部,又要放眼于整体。因此在眼科研究生的培训中,我们不仅改进教学方法、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研究生的理论培训,还要更好地完善临床技能培训,让研究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培训具备独立思考和应对的能力,并掌握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获取前沿知识的技能。(眼科, 2016,25: 425-4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