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1-12月在上海市某医院就诊的CHF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 对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985例CHF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CHF患者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石河子市慢性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治疗及患者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搜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80例慢性哮喘患者,引用胡平等编制的哮喘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调查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0例慢性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总分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为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患者,实验组为采用个性健康教育方法护理的血液透析患者.发放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分析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临床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针对我院从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的效果对其分为效果良好组和效果不佳组,每组各90人。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因素分析,采取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在情绪抑郁、社会支持、糖尿病知识、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和文化程度的比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O.OS)。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自身知识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患者的自我管理有着较为关键的影响,对于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调控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经汉化、调适具有较好信效度糖尿病自我管理问卷(DSMQ),及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自行设计影响因素问卷,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饮食控制(2.04±0.59);随诊(2.00±0.46);血糖监测(1.71±0.77);遵医用药(2.35±0.57);体育锻炼(1.83±0.66)。性别、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并发症、感知益处、感知障碍、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影响自我管理行为,解释总变异48.3%。结论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不容乐观,遵医用药最好,血糖监测最差,性别、婚姻状况、感知益处等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再入院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再入院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岛市某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出院前的人口学资料、心功能分级数据及相关生理生化检测结果,并对患者开展出院1年内的再入院跟踪随访。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再入院情况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 229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出院后随访1年期间,死亡9例,失访4例,最终纳入2 216例。其中男性占59.61%,女性占40.39%;年龄49~91岁,病程0.1~13年,5~<10年所占比例较高(35.29%)。随访1年期间再次入院973例,再入院发生率43.91%。其中出院后随访3个月内再入院372例(16.79%),6个月内889例(40.12%)。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年龄(HR=1.895)、独居(HR=1.793)、病程(HR=3.053)、出院时心功能分级(HR=11.462)、LVEF≤35%(HR=3.518)、合并肾功能不全(HR=6.801)、营养不良(HR=5.058)、脑钠肽升高(HR=6.190)、贫血(HR=6.373)、抑郁(HR=3.435)、服药依从性(HR=0.107)、低钠限水饮食(HR=0.159)和规律有氧运动(HR=0.209)均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内再次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短期再入院风险较高,且主要集中在出院后3~6个月,应重点关注高龄、独居、病程长以及合并肾功能不全、贫血等高危人群,鼓励患者出院后坚持低盐饮食和规律有氧运动的生活方式,培养患者良好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保持良好心态,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再入院风险,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慢性病健康管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盐城市亭湖区、盐都区、大丰区分别选取1所三级医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场所,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对其231例门诊慢性病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处于较差状态的有92人;处于一般状态的有100人;处于良好状态的有39人;处于优秀状态的有0人。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年限、医疗保险类型、参加健康教育次数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可通过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打造慢性病患者精准化卫生服务、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1年内再入院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随访1年,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该人群出院1年内再入院的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对再入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有效纳入98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479例患者出院1年内再入院治疗,再入院率为48.8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587)、BMI≥28.0 kg/m2(OR=3.177)、病程(1~<5年OR=1.562,≥5年OR=2.538)、出院时心功能分级(Ⅲ级OR=1.505,Ⅳ级OR=2.097)、独居(OR=2.583)、合并高血压(OR=1.491)、合并冠心病(OR=3.107)、合并血脂异常(OR=3.002)、服药依从性差(OR=5.149)、不能规律复诊(OR=1.893)、未能坚持低钠饮食(OR=1.491)、未能坚持限制饮水(OR=2.010),自我感受负担(中度负担OR=3.965,重度负担OR=4.590)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疗效.方法:筛选本院自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模式,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情况.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量表,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3月我院精神科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9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较差,平均得分(52.56±7.79),且其结果受患者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是否首次发病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及其主要照顾者应教会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稳定患者病情,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上海市奉贤东部地区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使用现状,为本地区进一步规范合理使用β受体阻滞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在本院住院的CHF患者,并调查其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情况。结果完成此次调查共136个病例,其中低年龄组(〈70岁)的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为14.3%,高年龄组(≥70岁)的使用率为11.1%。结论上海市奉贤东部地区CHF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严重不足,亟需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2.
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它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连锁、动态的发展过程。一个世纪以来,从心肾学说、血流动力学学说、神经内分泌学说到心室重塑学说,人们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自从脑钠肽被成功、迅速应用于临床以来,涌现出许多新的生物标记物,被认为对心力衰竭进行危险分层、延缓病情进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生存率等有重要意义。现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指标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57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57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中,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率为31.58%(18/57)。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高表达、合并基础疾病、低pH值是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OR>1, P <0.05)。结论 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失败与血清NT-proBNP高表达、合并基础疾病、低pH值密切相关,临床需对上述危险因素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6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肾功能.结果 护理后6个月,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cr、BUN、PR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更符合慢性心衰患者需要的管理模式,帮助患者控制症状,减少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减轻医疗负担,本文就目前可及的资源状态下发展社区心衰患者管理提出相应护理服务措施,以便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持续性、经济可及性和个性化的服务,使患者长期处于有效监控下,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完善心衰患者的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剂量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功能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即生脉注射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生脉注射液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仅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用药前后心功能改善程度及血浆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是患者血浆P-选择素、vWF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vWF和D-二聚体水平均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状态,大剂量生脉注射液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衰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种流感疫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于本院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种流感疫苗,随访1年,比较两组再发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心衰加重及再次住院情况.结果 经本文研究,对照组上呼吸道感染19例(76%),肺部感染12...  相似文献   

18.
欧阳霞  詹春霞  梁伟玲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43-174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某三甲医院门诊60岁以上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常就诊的医院以三级医院为主,占85.44%,对卫生服务需求表示不需要的占41.99%;卫生资源配置、医疗保健制度、社会经济状况等是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大卫生服务宣传力度,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卫生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建立有效的慢性病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 LVEDD、 LVPWd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情绪控制、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状态与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运动,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前后以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但康复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运动能够更好地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