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类具有显著免疫抑制活性的异质细胞群,其通过抑制效应T细胞功能从而介导肿瘤免疫逃逸,促进肿瘤生长.该文就MDSCs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种细胞因子对MDSCs的影响及各种免疫活性细胞与MDSCs间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是一群由髓系祖细胞和未成熟髓系细胞组成的异质性细胞群体。MDSCs参与多种炎症性免疫反应, 如病毒感染、非肿瘤性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等。新近研究发现, MDSCs在抑制哮喘病理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就MDSCs的亚群、分子特征、免疫抑制机制及其与哮喘治疗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对哮喘疾病更精确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群表型异质细胞群,来源于骨髓祖细胞和未成熟髓细胞,在癌症、炎症和感染中大量扩增,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本文就MDSCs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免疫抑制机制和靶向MDSCs的抗肿瘤治疗策略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星形胶质细胞应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并活化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通过神经保护或神经毒性作用影响CNS的组织修复和神经炎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发生机制主要与其表型转化及下游炎性通路的激活相关。探索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征及其对CNS炎性疾病的调控机制可能为CNS炎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见解和潜在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5.
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来源于骨髓祖细胞和未成熟的髓系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MDSCs最初在肿瘤疾病模型中报道,主要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有关,但是近几年的研究表明MDSCs广泛参与炎症免疫应答,如感染、外伤应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相似文献   

6.
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肿瘤微环境的主要成分之一。这些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强效的免疫抑制活性。MDSCs与肿瘤细胞之间通过高度的级联效应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而进一步发展。癌症免疫治疗的精髓是促进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本文就近几年来关于MDSCs协助肿瘤免疫逃逸,肿瘤对MDSCs募集的机制以及中医药对MDSCs调控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是由多种具有抑制功能的细胞构成的群体,是肿瘤免疫逃逸的关键因素.一方面,MDSCs主要通过抑制宿主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减弱对肿瘤的免疫监视,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参与肿瘤免疫逃逸.另一方面,肿瘤细胞又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诱导MDSCs产生及活化,形成恶性循环.基于MDSCs进行相关靶向治疗,将有助于减弱MDSCs对宿主肿瘤微环境的抑制作用,可能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是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异质性、未成熟髓系细胞,对维持肿瘤患者免疫逃逸和耐受,促进肿瘤生长、增殖及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缺少特异性标志物及MDSCs异构性,人MDSCs表型尚未完全明确。人MDSCs能够通过上调关键酶降解氨基酸、诱导氧化应激、辅助性与调节性T细胞、激活PD-1/PD-L1轴、诱导高丰度肠道真菌及高表达抑制性细胞因子等机制抑制免疫应答,作为肿瘤预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应用于临床。检测外周血、腹腔液、肿瘤组织中MDSCs有助于肿瘤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通过抑制MDSCs功能、促进其分化为更成熟的细胞、破坏细胞内在结构链等可降低MDSCs的比例和表型。本文就国内外关于MDSCs临床应用相关分析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可能存在的免疫抑制机制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从MDSCs入手改善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状态,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近来,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1-2]。MDSCs是来源于骨髓的一群异质性细胞,由一些髓系祖细胞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的前体细胞组成,具有显著抑制免疫细胞应答的能力~[3]。小鼠MDSCs的表面标志:粒样MDSCs(G-MDSCs)  相似文献   

10.
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作为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一种异质性细胞群,可在肿瘤患者和荷瘤动物体内大量扩增及聚集,并发挥免疫抑制活性。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MDSCs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综述MDSCs与肝癌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其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潜在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获得足量MDSCs,体外证实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后行体内转输实验,观察疗效及免疫机制。结果与对照PBS组相比,MDSCs处理组体质量呈上升趋势,肌酸激酶(CK)活性明显降低(P<0.001),心脏局部炎症浸润及坏死病灶显著减少,7天生存率高达70%(P<0.01),而心肌病毒滴度无明显改变,却上调了CD4+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结论 MDSCs可显著改善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有望成为心肌炎防治的新型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髓样抑制细胞(MDSC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影响肿瘤侵袭和迁移,并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在结肠炎相关结肠癌(CAC)中也扮演重要角色。阐明MDSCs在CAC中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改进CAC的治疗策略。因此本文综述了CAC中MDSCs的募集、活化以及免疫抑制功能发挥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21(IL-21)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能够调节B细胞的分化及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促进T细胞、NK细胞的增殖、分化,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是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肿瘤的重要致病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举足轻重,具有潜在临床研究价值,可能成为多种疾病治疗的新靶标.作为新的免疫系统调节因子,IL-21在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膀胱癌MB49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对MDSCs细胞扩增、活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用超滤联合蔗糖重水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膀胱癌MB49细胞分泌的exosomes;电镜形态学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MDSCs比例;ELISA检测VEGF和IL-6;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yclin D1、Arg-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STAT3和p-NF-κB的变化。结果 成功分离纯化得到膀胱癌MB49细胞分泌的exosomes。exosomes可促进MDSCs扩增及活化。实验组MDSCs比例明显升高;Cyclin D1及Arg-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STAT3和p-NF-κB的表达也上调。结论膀胱癌MB49细胞来源的exosomes能促使MDSCs细胞扩增、活化。研究和分析MDSCs的免疫抑制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寻找行之有效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中的髓源抑制细胞(MDSCs)的免疫抑制功能及对T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日本血吸虫感染BALB/c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动态比例变化,免疫磁珠分选小鼠骨髓中单核系MDSCs(CD11b+Gr1+Ly6G-)和粒系MDSCs (CD11b~+Gr1~+Ly6G~+)亚群细胞,Write-Giemsa染色进行形态学鉴定; CFSE法检测单核系和粒系MDSCs亚群对CD4~+T、CD8+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4、IL-10、IL-13、TGF-β和精氨酸酶(ArgⅠ)、一氧化氮合酶2(NOS2)的表达。结果:血吸虫感染模型小鼠的MDSCs较对照组小鼠明显增多,以粒系MDSCs(CD11b+Gr1+Ly6G+)亚群增多为主。两个亚群细胞均能降低CD4+T、CD8+T细胞的增殖活性,粒系亚群MDSCs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两个亚群细胞的细胞因子IL-4、IL-10、IL-13、TNF-α、IFN-γ以及ArgⅠ、NOS2的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结论:血吸虫感染模型小鼠体内的MDSCs显著增高,单核系MDSCs(CD11b+Gr1+Ly6G-)和粒系MDSCs(CD11b+Gr1+Ly6G+)亚群均能抑制CD4~+T、CD8~+T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两亚群细胞均能上调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IL-13和ArgⅠ、NOS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胶质瘤是人类大脑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预后不良,由胶质瘤细胞引发形成的局部和全身免疫抑制环境使其能够逃避免疫监视。在人体的免疫抑制系统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早期髓系祖细胞和前体细胞共同组成,是一种异质性细胞群,这些细胞虽在表型和功能上具多样性,但是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免疫抑制特点。在胶质瘤组织中,存在MDSCs的广泛浸润,它们在胶质瘤微环境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导致肿瘤的免疫疗效大大降低。本文将回顾总结脑胶质瘤微环境中MDSCs的表型特征及其在胶质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对更好地了解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并探索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MM)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抑制性细胞(MDSCs)的数量及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MDSCs数量的影响.方法 采集20例MM患者CIK细胞治疗前后和18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用anti-CD33-mAb和anti-CD11b-mAb标记,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SCs比例.结果 MM患者外周血中MDSC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经CIK治疗后,其MDSCs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CIK可降低MM患者外周血MDSCs水平,这一结果揭示了CIK抗肿瘤作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使用共培养系统将肌源性干细胞(MDSCs)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的MDSCs及皮层神经元,以叔丁基过氧化氢(终浓度为200μmol/L)损伤神经元,构建氧化应激损伤的神经元模型.当MDSCs差速贴壁至第5代时,将其随机分为MDSCs和损伤的神经元置于共培养系统中培养(损伤组)、MDSCs和正常神经元共培养(未损伤组)以及MDSCs置于共培养系统中单独培养(MDSCs组),培养7d后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诱导的结果,并用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培养液中该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共培养7d后检测到损伤组与未损伤组均有部分MDSCs分化为表达NSE的神经元样细胞,前者分化率高于后者,MDSCs组未见有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第2天损伤组BDNF的分泌量高于未损伤组,同时,损伤组第2天BDNF的分泌量高于第4天和第6天的分泌量.在不同时间点损伤组与未损伤组培养液中BDNF的分泌量均高于MDSCs组.结论:在共培养条件下,大鼠皮层神经元可诱导MDSCs为神经元样细胞,这与神经元分泌的BDNF有着重要联系,MDSCs也可分泌BDNF.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大鼠慢性骨髓炎疾病中的免疫作用,为骨髓炎的治疗探索新方法。方法 首先建立大鼠慢性骨髓炎模型,并使用吉西他滨抑制MDSCs增长,通过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检测大鼠骨髓及脾脏中的MDSCs比例,ELISA检测外周血中炎性因子变化,分析正常大鼠、骨髓炎大鼠以及吉西他滨抑制后的大鼠外周血中炎性因子水平(TNF-α、PCT、IL-4、IL-10、IL-17、IFN-γ、TGF-β)与骨髓中MDSCs的相关性,分析MDSCs在慢性骨髓炎疾病中的免疫作用。结果 骨髓炎模型大鼠骨髓及脾脏中的MDSCs细胞比例增高,使用吉西他滨组MDSCs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炎性因子水平(TNF-α、PCT、IL-4、IL-10、IL-17、IFN-γ、TGF-β)与MDSCs的细胞比例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 大鼠骨髓炎中MDSCs细胞比例变化与炎性因子水平呈正相关,吉西他滨抑制MDSCs可能通过抑制MDSCs而降低炎性反应,促进机体修复。  相似文献   

20.
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s)是一种先天免疫细胞,其特征是具有控制T细胞反应和抑制炎症的能力。MDSCs在癌症中的作用已被深入研究,但在细菌感染期间MDSCs的作用及其与细菌性疾病免疫调节的关联仍不明确。为此,本文综述了MDSCs参与细菌感染的当前主要观点,分析了细菌病原体诱导的MDSCs与肿瘤衍生的MDSCs的相似性和差异,为针对细菌性疾病设计免疫治疗方法提供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