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黄涛  马淑娴  邵毅 《眼科学报》2022,(5):435-442
眼睛由屈光系统和视觉神经系统两大部分构成,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眼部各组织的发育或功能异常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目前主要通过动物实验或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探究眼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手段,但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体外细胞培养不能完全反映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特征,而动物模型的物种和遗传背景具有异质性。近年来,随着原代组织、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体外三维结构类器官和器官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出了与在体器官的结构、功能更为相似的器官克隆模型,能够提供更敏感、定量、规模化的表型分析,更好地应用于眼的发育、生理结构、疾病机制、个性化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目前,眼科的微流控器官芯片与类器官技术在角膜、晶状体、泪腺、视网膜结构发育和疾病模型均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组以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为主要病理特点,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的致盲眼病。目前对该病的治疗及预防仍是眼科界棘手的问题之一。细胞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干细胞以其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成为构建各种细胞、组织、器官的重要来源。骨髓干细胞不仅来源丰富、容易获取,并且自体移植还避开了伦理学和免疫排斥两大问题,体现了更好的临床应用性。本文综述利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院1854例住院盲目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致盲眼病的治疗效果,探讨防盲治盲的策略和方向。方法:选取2010-09/2013-08在我院眼科住院患者5473例,其中盲目患者共计1854例,占住院患者的33.88%,按照国际WHO制定的最佳矫正视力<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者为盲,并排除小于3岁不能配合视力检查的患儿为纳入标准,对盲目患者的年龄和致盲病因进行分析,统计各年龄段的主要致盲眼病,记录各盲目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视力;并计算出各致盲眼病的脱盲率,对各致盲眼病经过治疗后未脱盲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盲目患者中,右眼盲728例,左眼盲767例,双眼盲359例,共计盲眼2213眼,盲目患者年龄以60~80岁居多,致盲眼病的前3位依次为: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在2213眼盲眼中,进行治疗者有2172眼,其中1762眼(81.12%)脱盲,410眼(18.88%)未脱盲,在所有未脱盲眼病中,前3位依次为:糖尿病视网膜病、青光眼和视网膜脱离。结论:近年来,致盲眼病的病因构成已发生了变化,但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及青光眼仍是致盲眼病的高发病因,虽然白内障的脱盲成功率较高,由于其致盲率较高,所以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青光眼及视网膜脱离等疾病的治疗是今后防盲治盲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细胞治疗是退行性眼病患者眼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目前,应用于临床退行性眼病细胞治疗的供体细胞有多种来源,其中常规来源的成熟供体细胞受困于多种制约因素,应用局限性很大.干细胞因为其多潜能性正成为新来源.近年来,利用干细胞分化重组眼组织取得重大突破,可以很容易地在体外重组获得具有类似新生儿眼组织的三维视网膜组织,克服了眼病细胞替代疗法治疗的瓶颈.本文将对细胞替代疗法治疗退行性眼病进行简要综述,并介绍干细胞体外重构视杯组织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前常见的主要致盲性眼病如角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连接蛋白43(Cx43)作为脊椎动物体内最常见的缝隙连接蛋白,广泛分布于眼组织中,参与胚胎发育、代谢调节、组织稳态等生理过程及炎症、氧化应激、上皮-间充质样细胞转换、血管渗漏与新生血管形成等病理过程。Cx43在各种致盲性眼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就其在上述主要致盲性眼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靶向Cx43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李青兰 《眼科新进展》2011,31(4):397-400
许多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都会引起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损伤,从而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目前对于此类疾病,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对细胞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移植被认为是治疗视网膜疾病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将给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就眼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Shi SY  Pei CW  Chen XL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12):1147-1150
视网膜细胞变性和新生血管形成存在于多种常见眼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严重损害患者视力,甚至致盲.多项研究结果表明Noah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多种器官和组织的发育及细胞分化过程,因此,有必要就Notch信号通路的组成及其在视网膜细胞发育和血管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视网膜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疾病由于其不可逆转的致盲性而影响人类生存质量.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基于干细胞移植的细胞替代疗法为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近年来眼组织来源的视网膜干细胞或祖细胞、非眼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视网膜损伤疾病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它们不仅可以被诱导分化为各种视网膜神经元细胞、胶质细胞,而且移植到体内可以整合到损伤视网膜,甚至可以发挥正常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角膜类器官是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或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得到的类角膜组织结构, 与人体角膜具有相似的解剖学特征和基因表达谱。虽然角膜类器官存在培养难度大、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 但由于其能更真实再现角膜的生理环境以及各层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汇总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总结角膜类器官在角膜发育及角膜病发生机制、角膜移植供体和角膜类器官芯片等研究方向中的应用, 以期为临床进一步开展持续研究提供参考, 使角膜类器官可更广泛应用于疾病模型、药物筛选、个性化医疗等更多角膜病医疗领域。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虽不能预防但可治疗,经济而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减少白内障盲。据初步统计,我国现有500万白内障患者中,每年有近40万人致盲。根据西藏自治区最新眼病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白内障是我区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患病率为14.6%。按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推算,约有3万名盲人,其中白内障致盲占46.8%,即全区约有14040名白内障致盲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新生的白内障患者也逐年增加,我区的防盲治盲工作任务将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1.
《眼科》2005,14(Z1):36
国际防盲组织将眼科致盲性眼病分两大类,即可治愈盲与可避免盲.可治愈盲主要为眼前节疾病,如角膜混浊、白内障等,这些眼病通过手术可以治愈,这类致盲眼病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所占的比例愈来愈低.可避免盲主要为眼后节疾病,最常见的致盲眼病如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这类眼病的特点是:早期无症状,视功能损失不可逆,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其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预后取决于眼病发现的早晚.这类眼病是防盲的重点,深入社区在"健康人"中筛查是早期发现可避免盲眼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眼组织工程是利用特定生物学活性的组织、细胞或支架材料在体外或体内构建成为眼部的组织和器官,用以维持、修复或诱导组织再生,使眼部组织器官功能得到改善或提高的一个科学方向.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平均寿命的延长,眼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正逐渐成为眼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相关产品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眼科医用替代类医疗器械的热点.大力发展中国的眼组织工程基础研究,不断革新眼组织工程技术是促进中国眼组织工程产业发展的基础,包括将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向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等方面转化的研究,将大大提高中国在此领域的国际地位和研究市场竞争能力,为中国眼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青光眼又称水眼,是房角发育异常,房水排出障碍而致眼压升高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儿童主要致盲眼病之一。一般认为,水眼占所有存活儿的1/5,000~1/10,000,据估计占眼病患者的0.5%,占总人口的0.008%。现将本院19年收治的59例91眼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浅谈目疾与肝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通过经络,与脏腑腑及其它器官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当脏腑功能失调时,反映于眼部的病例很多。眼的疾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影响相应的脏腑或波及其他组织,在研究眼部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诊治眼病时,应以整体观念,根据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全面观察分析,辨证施治,现仅以眼病与肝胆的相互关系为主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眼组织的异常发育和功能障碍有关,其中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可使眼组织纤维化进而使其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在眼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中,可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调节,是介导组织发生纤维化的关键信号通路。有研究发现,TGF-β信号通路可在青光眼、眼眶纤维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眼病中发挥作用。本文就TGF-β信号通路介导的眼组织纤维化在眼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小儿眼病的常见症状任华明人们认识外界,80%的信息是由眼睛获得的。婴幼儿初次面对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一切都需要从头去认识,学习,一双明亮而健康的眼睛是十分宝贵的。如同全身其他器官一样,小儿的眼睛也在迅速生长发育中,许多眼病不及时处理就直接影响视觉发育,...  相似文献   

17.
张敬学 《眼科研究》2011,29(7):665-668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视网膜各级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性异常,最终造成患者视力的不可逆性损害,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干细胞替代治疗方法的出现为此类致盲性眼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其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在研究中发现,干细胞的眼部移植仍存在着一些难点,如移植后细胞的移行能力、存活效率以及向目的细胞的分化能力等。因此,最近研究显示,视网膜组织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有助于解决或弥补以上问题。针对目前干细胞和组织工程视网膜的研究状况,对视网膜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体内移植技术等研究进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戎欣  侯慧媛  郭庚  张晖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7):1223-1226

进行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在一些致盲性眼病中屡见不鲜。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损伤修复方法,然而最近研究显示干细胞移植为受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和替代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就干细胞移植为基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作为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视力丧失与房水排出通道受阻进而引起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有关。眼淋巴引流通路与房水排出系统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探讨眼部淋巴管的生成发育以及明确眼部淋巴管的标志物对于研究青光眼房水流出是否包括淋巴管通路具有重要作用。房水排出系统与眼淋巴引流通路的关系:(1)小梁网内皮细胞中平足蛋白呈...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主要表现之一,是一种潜在的致盲性眼病.糖尿病对角膜各层组织结构、代谢及功能均有重要影响.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就糖尿病性角膜各层组织结构改变以及角膜神经改变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