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比较分析早期与延迟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及延迟组,各60例。早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即刻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延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2 h后,且患者症状未得到缓解时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参数同早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h时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比较2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h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HR、RR、MAP、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R、RR、MA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早期组低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早期组高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症状好转时间均短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FEV1、FVC、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早期组高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及症状好转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即常规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无创通气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h、2 h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药物治疗+无创通气组患者在治疗后HR及R减慢、SBP及DBP下降、PCO2下降、PaO2/FiO2升高较A组显著(P〈0.05,P〈0.01).结论 无创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可迅速改善呼吸困难,改善患者氧合,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45例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观察治疗24h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氧合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28d病死率。结果(1)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24h后PaO2、PaCO2及氧合指数较常规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pH值、LVEF较常规组亦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8d病死率治疗组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能改善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状态,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52例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早期加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治疗组经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R)、心率(HR)、血气分析中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等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BiPAP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矣永宁 《现代保健》2012,(30):20-21
目的:探讨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肺阻塞性肺气肿(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7月-2009年5月收治的27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PaO2、PaCO2、SaO2、RR、HR值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pH与BP值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肺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在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共接诊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浓度的鼻导管吸氧或者面罩吸氧,实验组20例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记录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h后患者的心率(HR)、RR、平均动脉压(MAP)及动脉血气分析等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5%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RR、pH、HR、MAP、PaCO2、及PaO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实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可使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及临床症状得到显著地改善,并且无显著的副反应,安全性比较高,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喷他佐辛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80例行宫腔镜患者随机分成:单纯用丙泊酚(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B组);丙泊酚复合喷他佐辛(C组);每组60例。观察诱导前(T0)、诱导后(T1)、术中(T2)及术毕(T3)MAP、HR、SpO2,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丙泊酚总用量。结果三组患者诱导前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与T0,比较MAP、HR、SpO2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2时MAP、HR升高,T3时MAP、HR下降,与B组、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T1、T2、T3时HR、MAP、SpO2变化无统计学差异;2-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丙泊酚用量大于B组、C组(P〈0.05);术中体动发生率A组大于B组、C组(P〈0.05);B组呼吸抑制与A组和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意识恢复时间略快于A组(P〈0.05);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可减少丙泊酚用量,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7,(7):891-892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A组(常规治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39例)和B组(常规治疗,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24 h后的BNP、MAP、HR、PaO_2、PaCO_2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MAP、HR、PaO_2、PaC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A组的BNP、MAP、HR、PaCO_2水平均低于B组,PaO_2水平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配对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物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组内比较:同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SaO2水平均明显升高,且HR、RR的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aO2、SaO2平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aO2、HR、RR和SaO2相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效果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时,效果明显、作用迅速、安全无明显副作用,患者及家属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慎顺雯 《中国卫生产业》2013,(32):146+148-146,148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急诊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所有患者急诊入院后,立即进行急性左心衰竭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呋塞米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75例患者中,显效41例,有效31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75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25例,无效1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1.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a+、K+离子、PaCO2、Pa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a+、C离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a+、K+离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PaO2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PaCO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Pa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孟丽莉 《现代保健》2011,(28):39-40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6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2h后观察血气分析变化,比较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结果无刨呼吸机组治疗后患者PaO2和PaCO2均明显改善,常规组治疗后患者PaO2明显改善,无创组比常规组在PaO2和PaCO2方面改善明显。无创组病死率和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使左心衰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迅速提高,二氧化碳分压下降,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发生急性左心衰,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1年2月所收治的50例发生急性左心衰且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则在该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氧合指数以及生命体征等加以观察,并观察其在一天内病情改善的状况、死亡概率等。结果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改善,插管率等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好转率高,但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于伴随呼吸衰竭的急性左心衰患者来说,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模式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并与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将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CPAP组(n=40)。对照组应用常规吸氧和利尿、扩血管及强心药物治疗,无创正压通气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CPAP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及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分别抽取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法(ECLIA)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CPAP组治疗后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的幅度更大,氧动力学指标(DO2、VO2、PaO2)明显增高(P〈0.05),CVP和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P〈0.05);②两组患者在7天死亡率上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CPAP通气可明显降低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改善氧动力学指标、降低气管插管率、改善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和分析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的辅助治疗情况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自2007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29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法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采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疗效.结果 经过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RR、HR、动脉血气以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法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拟定机械通气治疗方案并应用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62例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试验对象;依据呼吸衰竭类型的不同完成分组;均拟定机械通气方案展开疾病治疗;A1组(25例):呼吸衰竭类型为Ⅰ型;A2组(37例):呼吸衰竭类型为Ⅱ型;就组间血气分析指标结果以及并发症总占比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前,A1组PaCO2水平为(71.46±18.25)mmHg,PaO2水平为(50.45±12.23)mmHg;治疗后分别为(46.37±14.19)mmHg以及(84.35±22.26)mmHg;治疗前,A2组PaCO2水平为(70.35±12.55)mmHg,PaO2水平为(49.42±15.15)mmHg;治疗后分别为(48.83±12.45)mmHg以及(82.35±28.35)mmHg;治疗前,A1组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同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1组PaCO2水平以及PaO2水平同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总占比(8.00%)明显低于A2组(45.95%,P<0.05)。结论本次研究发现,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于临床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随着呼吸衰竭分级的增加,患者表现出并发症的概率呈现出一定程度增加,对此临床针对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需要做到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以使得患者预后显著提升,提高病情转归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对36例急性左心衰竭病人采用无创面(鼻)罩正压通气(Bi—PAP),6例失败者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全部病例同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观察通气前、通气后20分钟、1个小时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及1小时血气分析。结果36例中30例采用BiPAP治疗成功,有6例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也全部成功。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不仅见效快,且抢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院前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acute heart failure syndromes,AHFS)的效果。[方法]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2008年2月~2011年2月院前救治66例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高流量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加用无创通气治疗。1h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呼吸、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均显著降低,血氧饱和度(SpO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PO2值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63.6%)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9%)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患者院前在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可缓解患者的低氧血症,改善氧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冯春微  许少辉  廖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57+3359
[目的]评价无创呼吸机通气(BiPAP)救治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测定动脉血pH值、PaO2、SaO2、PaCO2,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临床症状,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为主抢救治疗急性左心衰2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同时应用呼吸机结合常规药物治疗较之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早期及延迟治疗在急性左心衰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9月—2012年5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性左心衰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延迟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3h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变、病情好转情况、住院时间、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通气例数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3h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好转率、住院时间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较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提高病情好转率,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通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9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再住院率、心脏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R、R、MBP、PaO2及SaO2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有效率(82.61%)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8.70%);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再住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7.39%)。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室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