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明 《辽宁医学杂志》2007,21(3):224-225
目的 评价超声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6例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患者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56例患者中,动脉硬化闭塞症28例(50%),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6(28.6%)例,动脉血栓8例(14.3%),其他病因4例(7.1%).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管壁、管腔及周围有无异常回声,动脉狭窄部位的血流及频谱等状况.与临床追踪结果对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6%(54/5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糖尿病患者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超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及其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观察肠系膜上动脉主干管腔内径、有无斑块,检测主干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组比较,肠系膜上动脉主干管腔内径有增宽,管腔内斑块发生率较高,血流频谱形态有改变,各血流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均增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反应糖尿病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斑块发生率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可较准确地提供血管疾病的解剖及功能信息^[1],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测方法。我们通过对46例(84条血管)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彩超与动脉造影对比分析,探讨彩超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上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不同类型声像图特征。方法对已证实的24例上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动脉栓塞与手术结果比较符合率100%,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发性大动脉炎(头臂型)与血管造影对比分析符合率分别为100%、100%、75%。结论上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不同类型声像图各有特征,CDFI对病因分析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提供可靠依据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丹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5):355-35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需要进行下肢动脉检查者51例,分别行股动脉至足背动脉扫查,观察血管的走行、管径、内中膜厚度、有无斑块及斑块的分布、大小、彩色血流束和频谱形态。结果51例中,动脉硬化4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动静脉瘘3例,动脉栓塞2例。不同的动脉疾病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频谱多普勒(PW)上具有特异性。结论不同的动脉疾病有其特征性的二维和多普勒表现,因此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8例经X线钡餐透视证实为SMAS患者及38例正常人的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O)夹角、十二指肠在SMA与AAO夹角处内径(d)、夹角前内径(D)及D/d比值.结果 38例患者中36例CDFI清楚显示SMA,2例因肠胀气SMA显示不清,SMA显示率为94.7%.36例中4例SMA与AAO夹角在 20°~30°之间,18例在15°~20°之间,14例﹤10°.34例十二指肠于SMA与AAO夹角处受压变窄,近段扩张,呈漏斗形征,d﹤10mm,D>30mm,D/d比值3.0.2例未记录十二指肠受压征象及D/d比值.38例正常人均显示SMA与AAO夹角﹥30°,无十二指肠受压征象,d﹥10mm,D﹤30mm,D/d比值﹤3.0.结论 SMA与AAO夹角小和十二指肠受压征是超声诊断SMAS的重要征象,有助于SMAS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动脉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狭窄与闭塞的声像图特征。结果:下肢动脉狭窄22支,显示病变处管壁增厚或管壁附着大小不等的硬化斑块突向管腔,彩色多普勒血管显像(CDFI)显示血流变细;下肢动脉闭塞11支,显示管腔内充填硬化斑块或中低回声血栓,CDFI显示血流中断,充盈缺损。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观准确地显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为临床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闭塞前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下肢股-腘动脉型闭塞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特征,并与正常参考值作对比分析.结果:二维灰阶显像可清晰显示血管腔内充填的中高回声硬化斑块或中低回声实质性血栓结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血流中断,闭塞段血流信号消失,闭塞前段可见红色血流内间有小股蓝色血流,脉冲多普勒(Paulse waveform,PW)频谱分析得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为: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为(54.66±22.43)cm/s,较正常值明显减低(P<0.001);收缩期加速时间(AT)为(0.12±0.03)s,较正常值明显延长(P<0.001);阻力指数(RI)为0.92±0.21,较正常值增大(P<0.005);搏动指数(PI)为6.38±3.24,较正常值增大(P<0.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应用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及诊断准确的特点.通过对受累血管的直观显示、频谱形态的分析,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可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提供充分的诊断依据,动态评价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使用彩超进行诊断,并通过放射线胃肠钡餐透视进行进一步确诊.结果:本研究中超声显像诊断符合率达到100%.在十二指肠通过段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距离与夹角均变小,患者饮水后十二指肠下水平部近端呈显著扩张,而且反复的逆蠕动较强烈.患者在处于左侧卧位或俯卧位时其十二指肠潴留现象消失.结论:通过彩超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具有无损伤、准确性高以及实时等优点,而且能够方便地显示出肠管的形态并易于判断血管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6例临床怀疑为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患者患处血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诊断并明确定位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3例,下肢DVT72例(其中左下肢DVT57例,右下肢DVT12例,双下肢DVT3例),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1例,动脉阻塞7例。结论在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简便、无创、可重复、准确而快速等特点,在临床血管外科中越来越显现出其独特的功能所在,可望成为诊断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u B  Zhang J  Wang L  Li X  Yang D  Duan ZQ  Xin SJ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25-27
目的分析总结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夹层的诊断治疗经验,探讨临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2例及既往文献发表的69例孤立性SMA夹层病例临床资料,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预后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孤立性SMA夹层极为少见,绝大多数诊断的确立采用CT及血管造影,近年报道中常规手术治疗病例数明显减少,而保守及介入治疗病例数明显增加。对2例孤立性SMA夹层通过CT动脉造影检查得到了早期诊断,分别采用保守及腔内修复治疗,随访至今7个月,获得良好效果。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后至关重要,应综合患者症状、SMA的血流状况、腹膜炎体征的出现等因素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水交换法结肠镜检查和注气法结肠镜检查对老年缺血性肠病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复查结肠镜的已确诊缺血性肠病的老年患者46例,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成2组:水交换法结肠镜检查组(Ⅰ组)和注气法结肠镜检查组(Ⅱ...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2岁62例临床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小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结果:6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皮髓质界限清楚,淋巴门结构未见破坏。彩色多普勒血流量显像(color Doppler flowi maging,CDFI)显示肿大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增多,可探及低速低阻力型动脉频谱。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便捷,能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作为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畸形共干部真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总结手术中瘤体显露、切除以及血管重建的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2月至2006年12月6例临床资料。均在全身麻醉下于腹腔干上方主动脉放置阻断带,游离并牵开胰腺体尾部,阻断共干部动脉瘤起始部和远端动脉分支,切除动脉瘤,缝扎腹腔干起始部和胃左动脉远端,分别行肾下主动脉与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结果行动脉瘤切除、肾下主动脉分别与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5例,联合动脉瘤和脾脏切除、肠系膜上动脉成形、肾下主动脉与肝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1例,术后恢复顺利,切口愈合良好,无肝脏、脾脏或肠管缺血等并发症,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观察1年2个月至8年。5例行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转流者,均未发现吻合口阻塞或明显狭窄;1例主动脉-肝动脉转流、肠系膜上动脉成型者,手术后6个月和1年时均发现修复成型处略有狭窄,而主动脉和肝动脉吻合口通畅,随访1年2个月无肠管或肝脏缺血表现。结论在主动脉、共干腹腔干起始部及其分支阻断或控制下,切除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畸形共干部动脉瘤,同时行肾下主动脉与内脏动脉(肝动脉、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S)技术评价孕中晚期胎儿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肠系膜上静脉(SMV)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三维容积探头采集100名正常孕中晚期胎儿(22+0~24+6周50例、30+0~32+6周50例)的腹部3-DPDS血流图像,分析SMA和SMV的三维超声形态特征,同时回顾性比较分析4例中肠扭转胎儿(26+3~32+1周)的临床及影像数据。结果: 3-DPDS对健康组SMA和SMV的显像成功率均为93%(93/100),中肠扭转组中SMA和SMV的显像成功分别为4例和3例。健康组中SMV主干均位于SMA主干右侧与之平行,3例肠旋转不良致中肠扭转的胎儿可显示特征性的SMV缠绕SMA的空间关系。结论: 3-DPDS可以直观地显示中孕期胎儿SMA与SMV的空间位置关系,对中肠扭转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下肢动脉闭塞症彩超探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信武  蒋米尔 《上海医学》1999,22(12):725-727
目的 评价彩超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为参照标准与彩超探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彩超探测54条下肢动脉闭塞≥50%的特异性为97.95%、敏感性为96.97%、阳性预测值为86.36%、阴性预测值为92.70%、精确性90.12%,其了彩超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与动脉造影检查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彩超可较准确地提供下肢动脉疾病的解剖及功能信息,并具有很好的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对急性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因临床怀疑为急性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患者进行血管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诊断并明确定位上肢或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DVT)形成12例(其中11例下肢DVT,1例上肢DVT),急性动脉阻塞6例。13例超声排除DVT诊断中6例检出引起肢体肿胀或疼痛的其它原因。超声诊断后,立即对患者进行治疗,复查血栓部位部分或完全再通。而超声排除DVT诊断的13例患者不予溶栓抗凝治疗,在临床随访中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 超声可作为诊断急性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完善冠心病防治规则.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确诊的36例老年(65~74岁)冠心病患者与31例中青年(35~50岁)冠心病患者的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年龄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36例中19例(52.8%)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对照组31例中3例(9.7%)肠系膜上动脉病变(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者24例(66.7%),对照组多支血管病变者7例(22.6%)(P<0.05).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者31例(46.2%),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19例(19/22,86.3%);单支血管病变36例(53.7%),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例(3/22,13.6%)(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年龄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有紧密相关性,年龄越大,冠状动脉损害越严重,肠系膜上动脉损害多在冠状动脉损害较严重时发生,应重视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高危单侧主髂动脉闭塞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6年10月应用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高危重症单侧主髂动脉闭塞症9例。术前均有静息痛。踝肱指数为0.25±0.15。结果:9例均行股-股动脉耻骨上人工血管转流术,一期行患侧股-腘动脉转流术2例,腘动脉切开取栓术4例,股总动脉和股深动脉开口内膜剥脱术5例,均获得成功,无重要脏器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术后1周踝肱指数为0.67±0.15,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平均随访12个月(4~30个月),1例术后17个月出现静息痛,2例残余有轻度间歇性跛行。结论: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在治疗高危重症单侧主髂动脉闭塞症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I solated dissection of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without involvement of the aorta is rare.1 In the past,treatment methods were mainly aimed at by-pass surgery and arterial neoplasty as well as medical therapy. Recently, we have done endovascular stenting in two cases who suffered from 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 and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Our approach may help to establish a new way to treat this kind of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