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君曼  陈健 《山东医药》1993,33(5):12-13
应用胃胆康冲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9例(均为服用一般健胃西药4~6周无效者)。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胃胆康冲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高效、安全、制作简便、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有效率为95.92%。该药能保护胃粘膜屏障,使胃蠕动增强,减少反流,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为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提供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动力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将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118例作为试验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分别利用13C-辛酸呼气试验进行胃动力检查,利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ylori检查,对比研究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动力及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相比,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排空明显延迟(P0.05);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H.pylori的阳性率为33.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ylori的阳性率为55.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存在胃动力障碍,反流的胆汁可能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3.
霍超瑞 《内科》2007,2(3):369-37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有关。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是促进胃动力作用。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10月,采用舒胆通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65例,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将资料完整的6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表现,中医证型,胃镜胃黏膜病变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方法对符合诊断的93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型,胃镜胃黏膜病理及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3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率为36.6%,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萎缩,肠化生等病理改变有关。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率低于非胆汁反流性慢性胃炎。Hp感染率在脾胃湿热型及肝胃不和型较高。胆汁反流性胃炎肠化生和萎缩性病变在脾胃湿热型和肝胃不和型中较高,而异型增生的发生在脾胃虚寒型中较高。  相似文献   

5.
胆汁反流性胃炎亦称硷性反流性胃炎,可发生于胃手术后,但未作过胃手术者,亦可罹患此病。作者主要依据纤维胃镜所见,确定各种类型的胃炎,并观察到胆汁自十二指肠反流和/或进行胃液分析时,多次抽出胆汁,诊断了4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评价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胆汁反流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胆汁反流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选用。  相似文献   

7.
王淑杰  徐立宏  王燕 《山东医药》2006,46(16):79-8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可由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反流引起。现对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月收治的36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内镜结果及病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0例、女156例,年龄17~80岁、平均43.7岁。均采用FuJinon-250电子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常规在幽门周围的2cm内取黏膜进行病理检查,同时行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查幽门螺杆菌(Hp)。内镜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明显,有红斑、糜烂,病变以胃窦部明显,镜下有胆汁从十二指肠反流至胃窦部,黏液呈胆汁样。合并大小不等糜烂204例(55.7%),胃溃疡60例,十二指肠球炎74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食道炎27例。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胃反流性胃炎患者Hp、病理、pH等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指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内,因其主要成份为胆盐,故亦称为胆汁反流。临床上并不少见。多由消化道手术、胃肠结构异常或幽门功能紊乱所致。 DGR胃炎诊断性检查缺乏明确标准。本文通过对无胃手术史、具有烧灼样痛、腹胀、或有胆汁性呕吐;胃镜有胆汁反流的 36例,行胃窦粘膜病检、快速尿素酶 Hp染色、胃 24h pH监测、肝脏排泄的同位素图测定等检查,对比分析,进一步阐明 DGR与萎缩性胃炎、 Hp的关系,并比较各种检测方法,以期寻求 DGR胃炎的一种诊断方法。 一、对象:选择胃镜检查有胆汁反流的患者 36例,男…  相似文献   

9.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正确判断和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去年胃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104例,本文就其病因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1.临床资料: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我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内镜检查共8 175例,内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104例,检出率1.27%。其诊断标准为:内镜见黏液池呈黄色或黄绿色胆汁样,胃黏膜上可见胆汁淤块,  相似文献   

10.
雷贝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慢性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核素显像与胃镜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评价;中药胃痛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疗效观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胆汁反流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腔内的胃酸(H^+)重新反渗入胃壁,引起自身消化、胃黏膜炎症乃至溃疡。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002—06/2006—05我们采用莫沙必利及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5例,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用纤维胃镜检出胆汁反流性胃炎647例,其中291例合并慢性胆囊炎/胆结石,291例中甲组158例,胃镜诊断后经B超或胆囊造影证实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此组无典型胆系症状,故对某些非特异性上消化道症状者均应查纤维胃镜,如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应检查胆系。乙组65例具有典型胆系症征,并经B超及胆囊造影确诊,手术前行胃镜查出胆汁反流性胃炎52例,其余13例虽幽门完全  相似文献   

13.
许平  陆敏  高玮  徐晓萍  吴英  陈胜良 《胃肠病学》2010,15(8):475-477
背景:胃黏膜胆汁酸水平可直接反映胃黏膜细胞胆汁酸暴露的程度,并体现胆汁酸对胃黏膜的损伤程度。目的:探讨以胃黏膜组织胆汁酸浓度评估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内镜检查和黏膜胆汁酸浓度确诊的4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和20例无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评估幽门螺杆菌(H.pylori)检出率,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并分析胃黏膜胆汁酸浓度与组织病理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无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相比,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H.pylori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胃窦、胃体黏膜组织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胃窦黏膜慢性炎症和肠化生评分显著升高(P0.05),胃体黏膜慢性炎症、炎症活动性、萎缩和肠化生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胃窦、胃体组织病理学改变均与胆汁酸浓度相关(P0.05)。结论:以胃黏膜胆汁酸浓度评估的胆汁反流与胃黏膜病理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无胆汁反流性胃炎相比,胃内胆汁反流主要加重胃体部组织病理学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黏膜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与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标本取自74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其中低反流组42例和高反流组32例,24h胃内胆红素监测及电子胃镜检查未见异常者2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MTL和VIP表达,并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低反流组较对照组胃黏膜MTL表达明显降低(558.93±223.63,787.09±252.97vs 941.50±275.87,均P<0.05);VI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1700.06±486.55.1241.19±359.34 vs 959.00±335.78,均P<0.01).高、低反流组胃黏膜化生性萎缩检出率均较对照组高(50.0%,26.2% vs 7.1%,P<0.01或0.05).化生性萎缩组较浅表性胃炎组胆汁反流程度重(59.3% vs 30.5%,P<0.05).随着胆汁反流程度的加重,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下降(64.3%,47.6%vs 25.0%,P<0.01或0.05).结论:胃黏膜MTL及VIP分泌紊乱可能在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中起作用.胆汁反流是胃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胆汁反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胺碘酮对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氯沙坦治疗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对心脏重塑的探讨;大肠镜检查7395例临床分析;幽门螺杆菌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邦消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动力紊乱性疾病 ,发病率较高 ,而机制不完全清楚 ,有研究认为与胃窦动力低下 ,十二指肠胃反流有关。邦消安是一种促进胃肠运动的中成药 ,有较好的导滞消积 ,保护胃肠功能的作用。本文旨在观察邦消安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及分组1、正常对照组 15例 ,无临床症状 ,胃镜下黏膜呈桔黄色 ,无充血水肿 ,幽门螺杆菌检查阴性 ,排除其他疾病 ;2、胆汁反流性胃炎组 38例 ,幽门螺杆菌检查阴性 ,参考曾锦章等探讨[1] 的标准 ,胃底黏液糊呈现黄色或绿色 ,pH值 >3,胃液甘胆酸>5 .8mg/L。二、方法1、标本的…  相似文献   

17.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 gasritis,BRG)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是由于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人胃内引起的胃黏膜炎症,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对该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通过我院明确诊断1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对其病因做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降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90 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自拟中药方清降汤治疗组55 例,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35 例,并进行治疗前后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 ,对照组总有效率82.9%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清降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方法通过对明确诊断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80例进行性别、年龄、病因等分类,了解病因分类特点。结果胃切除手术、胆囊疾患、糖尿病等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常见病因。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胆囊疾患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原因,防治胆囊疾患是预防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约占胃炎发病总数的12.3%[1]。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进行胃镜检查1266例,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135例,现将临床及胃镜检查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胃镜检查1266例,内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135例,其中男96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