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表格式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对评估、预防、宣教等安全管理环节的系统化改进,提高对普外科患者的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方法将2012年2月-7月收治的患者240例作为对照组,沿用常规的护理表格进行评估、宣教,同期应用询证理论,在借鉴同行实施安全管理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编写普外科护理安全风险管理表格。以2012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248例作为观察组,按照新护理安全风险管理系统表格进行评估、护理措施预防、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系统化的表格式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提高了健康教育知晓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并减少了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加强了护理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个普通病区中684例患者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2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342例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优质护理持续改进。对两组患者的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过程中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实施护士长总值班制度对提高夜间护理质量和安全性的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分析实施护士长总值班制度以来夜间护理质量和安全性的效果,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科主任、护理部、护士长以及护士本人的满意度和不良事件、投诉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士长总值班制度后患者、科主任、护理部、护士长及护士本人的满意度都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而不良事件和投诉的发生情况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总值班制度能有效监控护理质量,加强夜班护士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医患双方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内科》2016,(3)
分析护理漏洞产生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及措施,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用双色球自由抽取法将我院7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可改善其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7,(5)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护理的不安全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4例次,对照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0例次,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6%)显著低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9.6%,对照组为8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真分析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显著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对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临床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行PCI术96例患者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对比其结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PCI术后患者中使用可明显减少不良心血管再发事件,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常规管理措施和系统管理措施在预防和减少重症ICU患者不良护理事件中的效果,探讨重症ICU护理高危因素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自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重症ICU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管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系统管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重症ICU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系统管理措施,能够准确评估各个护理环节工作的风险,并根据评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程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性格色彩学分析(four-colors personality analysis,FPA)结合合理情绪疗法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在我病区住院并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理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FPA性格分析结合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不良事件及合作行为、出院时对心理护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抑郁自评得分、满意度分值、不良事件与合作行为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FPA结合合理情绪疗法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合作行为及患者对心理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较比对照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期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显著,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三级护理查房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我科室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前收治的住院患者136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我科室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三级护理查房后收治的住院患者138例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病情知晓率、专科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以问题为导向的三级护理查房实施后护士的病情知晓合格率和专科知识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士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各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三级护理查房,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廖红珍 《内科》2013,(2):206-20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345例患者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情况,比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满意度由88.12%提高到97.10%,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由8.41%下降为2.60%。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满意度,同时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了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CGA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肌梗死发生率2.13%、心绞痛发作频率(1.00±0.02)次/周、护理差错发生率2.13%、入院时满意度(94.17±1.47)分、住院中为(93.52±2.69)分、出院时为(94.77±3.47)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应用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减少心脏与护理不良事件,预防猝死等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心血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心血管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再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心血管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在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而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1%,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水平、心率频次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结论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还能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医患纠纷,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7.
陈良肖 《内科》2013,8(3):328-328,323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用错药,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法制观念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要求越来越高。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是每一位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活动中的基本要求,也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办法。为进一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笔者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各临床科室发生的154例次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标识管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护理标识管理前和采用护理标识管理后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并依据管理前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6.7%(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共享决策对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决策质量、家属满意度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接收的49例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共享组(n=24)与对比组(n=25)。对比组实施普通护理,共享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应用共享决策,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决策质量评分、左心室舒张末径与家属满意度、不良心血管事件产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决策质量评分、左心室舒张末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决策质量评分均上升,共享组高于对比组(P<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径均下降,共享组低于对比组(P<0.05);共享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比组,不良心血管事件产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共享决策用于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决策质量,让家属更满意,且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20.
《内科》2017,(3)
目的探讨急诊室安全文化课程对提高急诊室护理实习生安全意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岗前培训的护理实习生50人作为观察组,进行安全文化课程的教育及护理不良事件的认识教育;将同一时期行岗前培训但未进行安全文化课程教育的护理实习生50人作为对照组。在实习1年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对护理安全文化知识及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护理安全文化知识和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大伤害的严重影响除外)。结论通过岗前的医疗安全文化培训,能显著提高护理实习生对安全文化知识及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度,增强护理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风险,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护理服务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安全,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