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薛鹏  郑红伟  马秀华  陈勇  张斯佳   《放射学实践》2012,27(7):779-781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特征,提高CT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结果:6例中4例病灶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病灶呈圆形、椭圆形(5例)或不规则形(1例),边界清晰,无周围软组织和血管受侵犯征象。6例病灶密度均匀,其中2例病灶内有沙粒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5例肿块无强化,1例无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6例均呈轻度线条样或云絮样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特征,提高CT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结果:6例中4例病灶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病灶呈圆形、椭圆形(5例)或不规则形(1例),边界清晰,无周围软组织和血管受侵犯征象.6例病灶密度均匀,其中2例病灶内有沙粒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5例肿块无强化,1例无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6例均呈轻度线条样或云絮样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15例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患者行MRI扫描,其中l例患者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19例病灶均为单发,位于右侧肾上腺者14例(73.6%),左侧肾上腺者5例(26.3%)。病灶最小者为2.0cm×2.0cm,最大者为10cm×7.0cm。肿瘤边界清楚,CT平扫密度低于肌肉组织,CT值20~30HU,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呈轻度强化。2例(10.5%)肿块边缘见点状钙化。5例行MRl扫描的病例中,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l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呈轻度强化。结论:CT、MRI能很好地显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并能清晰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和肾上腺其他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特征,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均为单发病灶,术前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肿瘤直径2.3~6.4cm,平均3.8cm。6例cT平扫为相对均匀的低密度,低于腹主动脉,近似水样密度,3例合并点状、条状钙化。增强扫描4例动脉期表现为无强化,6例表现轻微强化。所有病例静脉期均为轻度强化,较动脉期呈逐渐强化改变。1例出现细线状、分隔状强化,4例肉眼观类似囊性肿瘤。所有病例边界清楚,肿瘤质地较软,3例瘤体较大沿周同器官间隙呈嵌入性生长,推压或包绕邻近周围血管但血管无狭窄。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瘤体较软,具有特定生长方式,瘤体较大时呈嵌人性生长。肿瘤平扫密度较低,部分肉眼观类似囊性肿瘤,动态增强扫描呈无强化或轻度强化,静脉强化呈渐进强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的动态变化。方法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左侧肾上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接受了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其CT表现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CT平扫显示左肾上腺区有一大小约12cm×11cm×9cm的等低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楚,肿块内有斑片状及条带状钙化影。增强扫描后,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于动脉期肿块边缘有斑片状明显强化灶,于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灶逐渐向中心扩大。结论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在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中具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其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64排螺旋CT表现,重点分析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特点.结果 增强扫描动脉期瘤体实质部分渐进性轻微强化6例,瘤体内其他部位呈均匀略高于囊性密度.6例静脉期强化程度均较动脉期略强,较动脉期平均高6~10 HU.结论 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螺旋CT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例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5例肿块内见多发或单发细小斑点状钙化。6例肿块最大径在5cm以上者,肿瘤受邻近器官及血管不同程度挤压而呈铸形生长。7例增强扫描肾皮质期肿块无明显强化,肾实质期轻度强化,强化程度10~15HU。7例肿块无论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坏死囊变征象。结论:铸形生长、细小钙化、轻度延迟强化及肿块无明显坏死囊变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螺旋CT表现特征,可在术前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部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CT(14例)、MR(6例)平扫和增强扫描及所有病理学资料.结果 20例胸部节细胞神经瘤中,发生于后纵隔17例、侧胸膜2例、右侧整个胸腔1例.14例肿瘤平扫CT值20~40 HU,平均30.5 HU,4例伴有小结节状钙化,1例伴有斑片状脂肪密度影;动脉期增强CT值0~12 HU,平均6.2 HU,延迟期增强10~20 HU,平均14.3 HU.MRI检查5例在T1 WI上为均匀低信号,1例在T1WI上低信号内夹杂斑片状高信号脂肪影;T2WI上6例为不均匀高信号,其中1例呈旋涡状征象;增强后动脉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延迟期逐渐进行性轻度强化.结论 增强后CT及MRI显示肿瘤在动脉期不强化或轻微强化、延迟后逐渐轻度强化是胸部节细胞神经瘤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节细胞神经瘤的CT与MRI表现以及与病理的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节细胞神经瘤的CT与MRI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11例全部行CT检查,其中4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 11例节细胞神经瘤大小范围在3cm×4cm×4cm~6cm×7.8cm× 8.5cm之间.肿瘤形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椭圆形肿块,亦可呈不规则形,沿冠状轴生长,可对邻近大血管包绕1/2以上.CT平扫表现为水样至肌肉样密度,多表现低密度,其内散在点状或结节状钙化,不增强或轻度增强居多.MRI T1WI为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混杂信号,但以高信号为主;动态增强扫描中,肿瘤早期不强化,并呈逐渐强化的特征,肿瘤包膜可强化.结论 节细胞神经瘤的CT与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并与病理中肿瘤富含大量黏液基质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CT诊断胃神经鞘瘤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市第一医院及嘉兴市中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胃神经鞘瘤的患者。6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病灶类大小、密度、部位,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6例胃神经鞘瘤中,1例位于胃贲门部,2例位于胃窦部,3例位于胃体部,CT均表现为胃壁软组织影增厚,突出腔内外,平扫为等低密度,动态增强扫描后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静脉期可见轻度强化,延迟期可见明显明显均匀强化。结论胃神经鞘瘤在CT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可以实现对胃神经鞘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14例RAML患者均经腹部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RAML病灶的数目、形态、密度、是否合并钙化以及强化型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经手术和病理学确诊。结果多数病灶为边界清楚的圆形肿物,单发或多发,CT平扫多呈等或高密度影,本组病例未见瘤内钙化灶。所有患者的RAML病灶在动态增强的皮质期与实质期均表现为均匀的持续性强化。结论乏脂肪RAML病灶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少有钙化。CT观察病灶的形态,密度及强化形式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其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刘保东  何兵 《放射学实践》2008,23(9):1021-1025
目的:分析MSCT与高场MRI在肝门部管壁浸润型胆管癌(I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IHCC的MSCT与高场MRI表现,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及临床综合诊断证实,15中8例行CT、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4例仅行CT扫描,余3例仅行MRI及MRCP检查。CT及MRI检查均包括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5例CT或MRI平扫均见肝内胆管扩张,5例显示扩张的肝管逐渐狭窄变细,10例显示扩张肝管呈突然截断征象,7例显示扩张的左右肝管未能汇合。强化扫描显示肝门部胆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所有病例均见结节样小灶性肿物。15例中12例病变于动脉期即见明显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平衡期亦呈高密度或高信号;3例于动脉期呈边缘环状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强化渐趋均匀。结论:IHCC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MSCT及高场MRI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骨表皮样囊肿(SEC)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SEC的CT及MRI表现。9例行CT平扫;8例行MRI检查,其中6例包含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8例MRI检查中2例行MRI平扫,4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2例只行MRI增强检查;其中7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病变均为单发,起自板障。9例CT平扫示颅骨呈膨胀性改变,7例密度不均,其中5例病变可见钙化;2例病变密度均匀。6例MRI平扫,4例呈以长T1、长T2为主混杂信号,1例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1例呈短T1、长T2信号。6例DWI序列中5例呈高信号,1例呈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重组后,1例呈稍高信号,1例呈高信号,4例呈稍低信号。6例MRI增强检查,2例病变无强化;4例病变内部和/或边缘强化,同时1例邻近硬膜明显强化。结论SEC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股骨颈疝窝X线、CT及MRI影像表现与诊断误区。方法 5例由临床或手术证实为股骨颈疝窝患者均经CT扫描,3例又经X线平片检查,4例又经MRI检查。对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股骨颈疝患者中,CT误诊为骨腱鞘囊肿2例,X线平片误诊为缺血性骨坏死和骨样骨瘤各1例,MRI与CT、X线平片共同正确诊断股骨颈疝窝1例。5例疝窝均位于股骨颈前外侧1/4处,疝窝大小为0.6cm×0.8cm~1.4cm×2.0cm。X线平片示股骨颈区囊状低密度区,边缘清楚且围以硬化边。CT示股骨颈皮质下低密度区,有硬化边缘,其中2例伴发骨皮质细微断裂。4例经MRI检查的患者,其病变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在脂肪抑制T2WI呈更高信号,其中2例病灶边缘围以低信号带。T2WI显示髋关节少量渗液2例。结论股骨颈疝窝具有特征性CT、MRI表现,X线平片、CT、MRI相互结合有助于股骨颈疝窝的确诊。  相似文献   

15.
肝炎性假瘤16层螺旋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炎性假瘤(IPL)的16层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肝炎性假瘤的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分别测量病灶及病灶周边肝组织的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时相CT值,并对其进行比较. 结果 16例患者共发现18个病灶,病灶大多位于肝右叶,CT平扫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无或仅为轻度强化,门脉期表现为轻到中度强化,部分病灶表现周边肝组织环形强化,或(及)病灶中心结节状或纤维条索状强化或(及)门静脉分支穿过病灶等特征性改变.统计学提示IPL病灶在动脉期的CT值增加与平扫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门脉期的CT值增加与平扫及动脉期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病灶周边区域肝组织在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的CT值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增强CT动态扫描显示IPL病灶整体呈少血供表现,以门脉期及延时期的CT表现最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低密度结节(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CT表现的差异,总结出有鉴别诊断价值的CT征象。方法:回顾分析7例甲状腺癌、5例甲状腺腺瘤与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采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绘制三种病变的时间密度曲线,结合病理改变,总结三种病变的CT征象及时间密度曲线的差异。结果:甲状腺癌密度不均匀4例,边界不清5例,病变内见钙化1例,囊变坏死3例。注药后不均匀增强,时间密度曲线为慢升慢降型。甲状腺腺瘤密度均匀4例,边界清晰4例,囊变坏死1例。注药后轻度均匀强化,时间密度曲线为平稳型。结节性甲状腺肿密度一般均匀18例,边界欠清晰12例,内见坏死2例。注药后均匀明显强化15例,时间密度曲线为速升速降型。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可对甲状腺低密度结节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低场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场强(0.35T)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敏感性,并与X线平片及常规CT检查结果比较。方法64例有膝关节外伤史及相应临床表现的患者,于外伤后1d至3个月内均经自旋回波(SE)和快速自旋回波(FSE)磁共振成像,21例又经X线平片检查,10例又经常规CT检查。对所有患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分析,并与X线及CT所见进行了对比。结果在接受X线平片检查的21例中,各种异常见于15例,其诊断敏感性为72%。在常规cT检查的10例中,骨折、隐匿性骨折及半月板损伤分别见于2,3和1例,其诊断敏感性为60%。在MRI检查的64例中,骨挫伤见于40例(66处),合关骨折及隐匿性骨折23处,合并韧带损伤3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23例,仅2例未见异常。MRI诊断膝关节外伤的敏感性为97%。结论MRI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X线平片或常规CT。合理选用磁共振扫描序列与参数,能够准确地诊断膝关节外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的CT表现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10月至2009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肝外胆管癌42例,所有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对MSCT各期中肝外胆管癌的显示率、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中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度以上强化分别为26例、41例和42例。32例根治性手术患者中,MSCT显示肝外胆管癌平均长径18.1±6.3 mm,术后大体标本为20.3±9.5 mm。结论多期MSCT扫描可以较为准确显示肝外胆管癌的位置及范围,在肿瘤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总管癌的MSCT动态增强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且MSCT资料完整的胆总管癌62例,并对M SC T各期中肝外胆管癌的显示率、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 T增强扫描,56例肿瘤动脉期或门脉期明显强化;11例肿瘤延迟期呈延迟性强化。动脉期,37例肿瘤即可被检出,59例肿瘤门脉期清晰显示,61例肿瘤延迟期清晰显示。结论 M SC T增强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特点,是诊断胆总管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