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声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勤  蔡运昌  李保罗  田翔  俞杉 《贵州医药》2003,27(7):598-601
目的 采用无创性血管超声检查方法探讨各级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88例,根据血压值级别分为三组,所有受检对象均用二维超声测量基础肱动脉内径(D),并用脉冲多谱勒测量基础平均血流速度(V)。阻断前臂血流5分钟后开放血流,再重复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的D及V,测算肱动脉内径变化、内径变化率及血流量变化、血流量变化率,并与正常组相比较。结果(1)基础状态下各组间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差异无显著性;(2)反应性充血后上述四参数均为Ⅱ级组<Ⅱ级组<Ⅰ级组<正常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01);(3)高血压病人血流量变化率与平均血压值呈显著负相关(r=-0.60,P<0.001),内径变化率与平均血压值亦呈显著负相关(r=-0.62,P<0.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血压值升高,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显著加重;无创性超声是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简便、实用、价廉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黄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和利尿剂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2组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肱动脉内径等参数改变,观察黄芪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作用及对CHF患者的疗效。结果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心功能分级≥Ⅲ级的患者人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2组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FMD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治疗后NMD、Vmean、PI、RI等参数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CHF有显著疗效,并且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超声观察尿微量白蛋白(MA)对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伴MA尿的2型DM组(DM-MA组)21例、尿白蛋白正常的2型DM组(DM-NA组)21例和健康对照组(NC组)18名。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试验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试验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DM-MA组及DM-NA组患者其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DM-MA组患者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低于DM-NA组患者(P<0·05)。含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尿MA对内皮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莉  霍亚南 《江西医药》2008,43(2):172-174
内皮细胞是人体大血管壁的第一道屏障,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上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细胞可分泌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前列环素(PGI2)、血管紧张素(Ang)、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黏附分子(如ICAM-1、VCAM-1)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着血管的舒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血管舒张反应用于血管内皮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患者157例和健康体检者157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肱动脉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血管舒张反应前后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和血流量变化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可以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准确、无创的评价,而且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山莨菪碱舒张微血管作用与血管内皮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舒张微血管作用与内皮细胞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大鼠肠系膜血管床后给予山莨菪碱 ,观察去除血管内皮、给予NO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和ATP敏感性钾通道 (KATP)开放抑制剂格列本脲后对血管张力变化的影响。结果 山莨菪碱对肠系膜血管床的舒张作用在去除血管内皮后 ,以 1μmol·L- 1的吲哚美辛、10 μmol·L- 1的L NAME或 1μmol·L- 1的格列本脲预处理后均显著减弱。结论 山莨菪碱的舒张微血管作用有内皮依赖性 ,且与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前列环素和KATP开放均有关  相似文献   

7.
梁勤  蔡运昌 《贵州医药》2003,27(4):378-381
血管内皮及内皮释放的介质是目前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逆转失调的内皮功能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新趋势。内皮细胞对维持正常的血管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内皮本身是一个有生理活性的器官,它调节着动脉壁的平衡,在调节血管的舒张及收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内皮功能的临床诊断对于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常见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判定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是形成高血压  相似文献   

8.
刁燕春 《北方药学》2014,(11):30-30
目的:对复方丹参滴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40例具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其进行治疗,用药方法为口服,每天服用剂量为40粒,每天分两次服用,以3个月为1疗程,3个月后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对其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检测,观察其是否有所改变。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如TXA2和PGI2以及ET还有NO水平等均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可通过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改善TXA2和PGI2以及ET还有NO水平从而对患者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尿酸对超重合并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81例超重合并高血压患者、检测尿酸,分为高尿酸组(男≥390umol/L,女性≥310umol/L)、低尿酸组,测定二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HOMA-IR,并行肱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结果高尿酸组LDL高于低尿酸组,与低尿酸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尿酸组空腹胰岛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低尿酸组,两组对比呈显著性差异(P〈0.01),高尿酸组加压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平均增加(9.5±1.5)%低于低尿酸组(12.1±2.2)%(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超重合并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障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健康青年(17~25岁)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者各30名的血流介导的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各组血浆NO、ET、AⅡ。结果三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被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吸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NO在主、被动吸烟组减低,ET及AⅡ在主、被动吸烟组升高。结论被动吸烟导致健康青年成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可能与血浆NO减少,ET、AⅡ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以隔夹脊和隔俞为主穴针灸治疗呃逆的疗效.方法:依据中医"辨证施治"采用针刺、拔罐、灸法、TDP等综合治疗.结果:30例中治愈28例有效率93.3%,无效2例.结论:针灸治疗呃逆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时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5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针灸推拿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应用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期间,通过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学会保护颈椎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情况.方法:将56例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采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康复及针灸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患者上肢疼痛VAS评分、简化Fugl- meyer评分、BI评分进行分析.结果:经相应...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针灸治疗和中成药口服治疗,均治疗8周。结果:两组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2%、73.1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75.9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能显著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和关节疼痛强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独口服中成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RGDS的抗血小板聚集及舒血管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小板聚集是正常止血的要素,并依赖于膜糖蛋白Ⅱ_b/Ⅲ_a(GPⅡ_a/Ⅲ_a)复合物与血浆粘附糖蛋白(包括纤维蛋白原 von Willebrand 因子和 fibronectin)的相互作用。研究 GPⅡ_b/Ⅲ_a 受体与纤维蛋白结合确定了在介导其自身与 GP Ⅱ_b/Ⅲ_a 接触的纤维蛋白分子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一种序列是 Arg-Gly-Asp(RGD),该序列不仅出现在纤维蛋白 Aα链中,也出现在 fibronectin 和 von Willebrand 因子中。为了阐明其生物学效应本文合成了RGDS,并进行了与抗栓有关的生物学评价。本研究提供的数据证实 RGDS 明显抑制 PAF或 ADP 诱发的血栓形成(对 PAF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67%,RGDS 浓度为9.6×10~(-7)mol/L;对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87%,RGDS 浓度为9.6×10~(-7)mol/L)。该观察与 RGDS 延缓血栓形成的发现相符。虽然 RGDS 对 ADP 比对 PAF 更敏感但它对 PAF 的抑制仍十分明显这些结果均属首次报道。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 RGDS 有舒血管作用,而且它对大鼠主动脉肌条的舒张作用不可忽视(与对照相比1×10~(-5)mol/L 的 RGDS 在 NE 处理的鼠动脉肌条上的舒张幅度为8.08±5.0%,P<0.05)。对组织内 cGMP 的累积水平(与对照相比1±10~(-5)mol/L 的RGDS 引起 cGMP 水平增高4.68±1.9pmol/mg,P<0.05)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体内 cGMP 的水平可能是 RGDS 发挥生物学作用的机制之一。RGDS 的舒血管和抗血小板聚集两种作用均可作为设计与合成新型抗栓剂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针灸科就诊的10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2个月后疼痛症状积分以及麻木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症状积分与麻木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疼痛症状积分、麻木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针灸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以及麻木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已经证实纤维蛋白分子内两个区域内的氨基酸序列可以介导纤维蛋白与GPIIb/Ⅲa受体的结合。除单克隆抗体我,用合成的含RGD和APLRV的小分子多肽可以封闭GPIIb/Ⅲa的这种结合功能,我们的初步研究发现,RGDS除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外,还显示舒血管作用,为了证实RGDS相关多肽的舒血管作用,研究了RGDF,APLRV,APLRVRGDS,APLRVRGDF,在体外用NE预处理大鼠的动脉肌条后观察了上述合成多肽的舒血管作用,检测了三种剂量(10^-5mol/L,10^-6mol/L,10^-7mol/L)下收缩的肌条舒张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IL-6、TNF-α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对机体炎性细胞因子进行降低,与常规治疗进行互补,使得患者机体康复进程加快,能够对患者生存质量以及预后改善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认知能力(MMSE)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试验组各项指标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取针灸治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