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神经元损伤对p38MAPK信号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大鼠脊髓前角神经元,培养细胞分3组:对照组继续正常培养,模型组及干预组用谷氨酸钠诱导神经元损伤,干预组在加入谷氨酸钠的同时加入p38MAPK阻滞剂.24 h后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细胞中ERK1/2、JNK和p38的活性.用原位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干预组MDA含量、ERK1/2和P38活性明显增高(P<0.05),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P<0.0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38MAPK信号系统在脊髓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导致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阻滞剂能起到抗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脑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其主要作用是参与炎症调节和细胞凋亡。脑缺血时,p38 MAPK被激活,其表达水平以及上游和下游蛋白磷酸化水平均发生改变。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介导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存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诱导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模型,探讨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此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不同时间时U937细胞的凋亡率;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预先用不同浓度的SB203580(p38 MAPK途径抑制剂)处理U937细胞,采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分析感染30min后U937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诱导U937细胞凋亡,并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也逐渐增高。p38 MAPK在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15min后表达明显增高,30min时达高峰,随后,逐渐降低。总的p38 MAPK水平在整个实验期间内几乎无变化。用SB203580抑制p38 MAPK通路,引起抑制剂浓度依赖性的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呈时间依赖性诱导U937细胞凋亡,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一氧化氮(NO)供体NOC-18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作用于细胞24 h,用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W estern b lot测定p38、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B203580显著降低了NOC-18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率(P<0.05);NOC-18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p38 MAPK的磷酸化,而SB203580能抑制其磷酸化(P<0.05)。结论p38 MAPK通路参与了NO诱导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5.
介绍 abl,bcr基因及bcl-abl融合基因结构,概述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p210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发病中的作用。CG157148是一种酪氨酸激酶特异性抑制剂,抑制p210活性。近年来体外实验及小规模临床试验证实CG157148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治疗CML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筑巢式RT—PCR(RT—nest-PCR)法检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URD)后微小残留病变(MRD),并探讨它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RT-nest—PCR法和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和Ph染色体。结果:20例CML行URD患者术前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均为阳性,移植术后30dPh染色体皆转为阴性,bcr/abl融合基因完全转阴时间为1~3个月,中位时间2个月;在随防的18例CML患者中,有16例患者bcr/abl融合基因完全转阴后没再转为阳性。在1例复发的CML患者中可见到血型、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动态变化,另1例CML患者在移植成功后的21个月和36个月检测到bcr/abl融合基因,经随访未见临床和血液学复发征象。结论: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是目前观察CML患者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微小残留病变最敏感的方法之一,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CML患者体内残留病变,患者能长期无病生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p38分型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胃癌耐药形成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共沉淀法及Western bolt法分别研究长春新碱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及胃癌多药耐药SGC7901/VCR细胞内p38MAPK活性及量的变化。结果 胃癌多药耐药SGC7901/VCR细胞及亲本SGC7901细胞内均存在活性p38MAPK,长春新碱处理此两种细胞均可引起p38MAPK活性增强,后者反应迅速,可在2min内刺激p38MAPK活性增高,而前者反应较慢,至30min时才观察到p38MAPK活性增高。结论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可能与和长春新碱的抗肿瘤活性相关,肿瘤细胞内p38MAPK对长春新碱刺激的反应速度可能与胃癌长春新碱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两种关键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状态与白血病细胞株K562对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将K562细胞分为5个组,经U0126、LY294002、雷帕霉素处理的细胞分别为抑制剂A、B、C组,经佛波酯(PMA)刺激的细胞为激活剂组,未作处理者为对照组。采用磷酸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的p-Akt T308、p-Akt S473及p-ERK1/2。将各组细胞分别与DNR、Ara-C作用48 h,采用AnnexinⅤ/PI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抑制剂A组p-ERK1/2表达及抑制剂B组p-ERK1/2、p-Akt T308、p-Akt S473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激活剂组p-ERK1/2、p-Akt S473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抑制剂C组p-ERK1/2、p-AktT308、p-Akt S473表达及激活剂组p-Akt T308与对照组相近(P均>0.05)。DNR和Ara-C作用后激活剂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DNR作用后,抑制剂A、B、C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ra-C作用后,抑制剂B、C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抑制剂A组与对照组凋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状态下,K562对DNR、Ara-C的敏感性降低,抑制Ras/PI3K/PTEN/Akt/mTOR通路能增强K562对DNR、Ara-C的敏感性,Ras/Raf/MEK/ERK通路激活可能与DNR耐药有关,但抑制该通路对Ara-C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无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ergl基因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细胞的表达及其对CML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测定33例初治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的骨髓细胞hergl基因的表达,检测特异性抑制剂处理后CML细胞株K562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①在初发CML病例中,hergl mRNA的表达率是72.7%(24/33),高于正常对照(20%)(P〈0.01)。CML加速期和急变期的hergl 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75%和90.9%,高于正常对照(P〈O.01),但是hergl的表达与CML的临床分期并无相关性(P〉0.05)。②E-4031(1μmol/L)可呈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不诱导明显凋亡。③E-4031阻滞K562细胞周期于G1期。结论:CML细胞hergl基因表达失调IHERG抑制剂E-4031对K562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具有调控作用,hergl基因可能与CML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诊断、治疗及微小残留病变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145例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abl和bcr-abl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批内差及批间差均小于4%;11例不同分期的CML患者同时检测外周血和骨髓中bcr—abl水平,8例外周血较骨髓低,3例较骨髓高;急变期的bcr—abl表达情况较加速期和慢性期均明显增高。结论RQ—PCR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准确可靠,对于评价疗效、监测微小残留病变以及预测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CRKL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ODN)对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探讨CRKL基因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发病的影响。方法:应用CRKL基因反义寡核苷酸作用于K562细胞,通过^3H-TdR掺入,流式细胞术,Rt-PCR等方法观察K562细胞形态学,细胞周期,细胞动力学及基因表达等变化。结果:CRKL基因ASODN对K56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可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结论:CRKL基因在CML的发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其主要作用是参与炎症调节和细胞凋亡.脑缺血时,p38 MAPK被激活,其表达水平以及上游和下游蛋白磷酸化水平均发生改变.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介导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存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S)对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与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DM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GS处理K562与K562/ADM细胞后,用MTT比色法检测生长增殖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分析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GS对K562及K562/ADM细胞均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同一浓度下GS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K562细胞。不同浓度GS对K562细胞的Bax蛋白呈强阳性表达,Bcl-2蛋白实验组同对照组比较颜色无明显变化;而在K562/ADM细胞中,Bcl-2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均强表达,但Bax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K562细胞对GS的反应比K562/ADM细胞敏感;GS诱导K562细胞Bax蛋白高表达可能是GS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而K562/ADM细胞的耐药性和凋亡抑制可能与Bcl-2蛋白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丹参酮ⅡA介导p38MAPK信号转导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 揭示其抗肝癌的部分机制.方法: 4、8、16 mg/L丹参酮ⅡA分别作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48 h后, 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 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特征性DNA条带; 流式细胞仪法(Flowcytometry, FCM)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 荧光定量PCR检测Fas和Caspase-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并比较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后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凋亡和Fas和Caspase-3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丹参酮ⅡA作用48 h后,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经Hoechst染色的典型凋亡细胞.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细胞DNA呈规律性的梯状条带. 4、8、16 mg/L浓度丹参酮ⅡA作用人肝癌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83%±1.51%, 17.86%±2.70%和29.24%±7.58%, 与对照组6.30%±2.08%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后, 凋亡率和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 P<0.01). 8 mg/L丹参酮ⅡA作用人肝癌细胞48 h后Fas mRNA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明显上升; 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后, 丹参酮ⅡA作用人肝癌细胞的Fas mRNA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丹参酮Ⅱ A 能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 阻滞肝癌细胞于G0/G1期. 通过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上调Fas、Caspase-3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体外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1—3组,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0、5、10、40μg/L的重组人LIF,继续培养6、12、24、48h;应用MTT法、Hoeehst染色法观察各组K562细胞增殖活性、凋亡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观察3组和对照组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观察1~3组不同时间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6h〉12h〉24h〉48h(P均〈0.05);观察1—3组不同时间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6h〈12h〈24h〈48h(P均〈0.05);观察3组各时间点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6h〈12h〈24h〈48h(P均〈0.05)。结论LIF能以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机制可能为上调p53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l mRNA的方法;探讨CML 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可同时检测b2a2和b3a2两种亚型.GAPDH的mRNA作为内参照。检测14例CML患者的22个外周血和骨髓样本中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并对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患者进行动态监测。结果:bcr/abl及GAPDH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为0.999;灵敏度为10^-6;14例初诊患者的mRNA表达水平范围为2.81~145;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患者的bcr/abl mRNA表达水平随临床治疗而变化。结论:实时定量PCR检测CML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敏感可靠,重复性好;其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与临床疾病进展关系相一致,有助于反映白血病细胞负荷、评价疗效及判断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抑制剂组,每组6只.抑制剂组于术前30 min腹腔注射p38MAPK抑制剂SB 203580(5 mg/kg体重).采用夹闭冠状动脉30 min后再灌注2 h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采用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38MAPK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单纯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心肌组织中p-p38MAPK的蛋白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38MAPK mR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率也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组织中p38MAPK mRNA及p-p38MAPK蛋白水平和心肌细胞凋亡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心肌组织p38MAPK mRNA及p-p38MAPK蛋白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均降低,(P<0.05~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38MAPK的激活主要发生于再灌注过程;p38MAPK的活化可使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增加;抑制p38MAPK的活化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大鼠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82例AD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p38 MAPK表达及激活情况;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B203580组、模型组及SB203580组采用20μmol/L的β淀粉样蛋白(Aβ25~35)构建PC12细胞损伤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流式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B淋巴细胞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53、酶切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 p38MAPK在AD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p38 MAPK在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Caspase3活性均显著提高,Bax、p53、酶切Caspase3表达量上调,Bcl-2表达量下调(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SB203580组细胞活力上升,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Caspase 3活性均显著降低,Bax、p53、酶切Caspase 3表达量上调,Bcl-2表达量下调(均P<0.01)。结论pp38 MAPK在AD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p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能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抵抗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人食管腺癌SEG-1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相同浓度的EGF(100g/L)按时间梯度刺激SEG-1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时间点总p38MAPK蛋白、磷酸化p38MAPK蛋白、u-PA蛋白表达,并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时间点u-PAmRNA表达.用p38MAPK特异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细胞后,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结果:EGF可明显增强SEG-1细胞(u-PA)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可激活p38MAPK蛋白的磷酸化,具有时间依赖性.SB203580能明显抑制EGF诱导的p38MAPK蛋白的磷酸化,用其阻断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后,EGF对u-PAmRNA和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受到显著抑制,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EGF可通过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SEG-1细胞表达u-PA.  相似文献   

20.
唐梅  王翠英  李敏 《心脏杂志》2011,23(5):579-583
目的:研究老年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凋亡与p38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明确以p38为靶向的信号转导在VSMCs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将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25 μmol/L)作用于大鼠VSMCs,运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SB203580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p38通路相关蛋白p38α、MKK3、GADD153和c-myc的表达及相关蛋白磷酸化活性。结果: SB203580可以时间、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VSMCs增殖促进其凋亡。加入SB203580的VSMCs中p-p38α、GADD153和c-myc表达的水平,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1)。结论: 阻断p38信号转导通路可能通过下调其下游靶基因GADD153和C-myc的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