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准确统计分析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不仅是临床细菌实验室的要求,而且是医院内感染监测必不可少的内容。本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点,可快速、中种细菌的检出率,对细菌感染趋势进行追踪,通过统计分析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生不进行抗感染治疗。为提高临床细菌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为医院感染监测方案的制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常见细菌分布特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细菌的变异,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统计2013年春季医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成功的各类细茼分布特征、药物敏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占了大部分,且耐药情况复杂结论加强细菌监测,必须谨慎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常见细菌分布特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细菌的变异,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统计2013年春季医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成功的各类细菌分布特征、药物敏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占了大部分,且耐药情况复杂。结论加强细菌监测,必须谨慎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分析某二甲医院呼吸内科普通病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中细菌分布、主要细菌对药物敏感性,以协助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院瘫痪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瘫痪患者医院感染病例,对其感染部位细菌学和耐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瘫痪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为主。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致病菌有较强的耐药性,并呈高度交叉耐药的特点。结论 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细菌耐药试验及PK/PD(药动学/药效学)理论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医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监测148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探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患者感染状况、使用抗生素及其他方面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科从2005年10月~2006年9月,对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患者进行了目标性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肠球菌属细菌的耐药变化,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2008年临床分离之肠球菌属细菌进行耐药趋势分析。结果906株肠球菌属细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占87.86%,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HLGR)肠球菌分离率为61.41%,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分离率为0.44%,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4.07%,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83.33%,对相同抗生素的耐药率屎肠球菌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结论肠球菌对f临床常用抗生素以万古霉素最敏感,但青霉素类药物仍不失为治疗粪肠球菌的首选;对于屎肠球菌、HLGR、VRE等感染的治疗,应全面考虑肠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水平,采取联合用药;而实验室对于肠球菌属的正确鉴定、分型、耐药监测以及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中有效控制抗生素疗程、缩短平均住院日也是控制肠球菌耐药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的下呼吸道感染及其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临床感染现状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API 20 NE 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以K-B不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下呼吸道感染在临床多科室均可发生,其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亚胺培南最低,为1.6%,其后依次为复方磺胺(29.4%),阿米卡星(35.4%),环丙沙星(45.4%),头孢他啶(48.3%),庆大霉素(57.4%),头孢噻肟(60.0%),哌拉西林(61.5%),氨曲南(80.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日趋严重,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普遍较高,应加大其耐药性的监测力度,防止医院内感染和耐药性播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医院感染管理系统,提高医院感染信息管理水平。方法与医院H IS、LIS、PACS等各种信息系统相连接,分别开展了医院感染疾病监测、细菌耐药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消毒灭菌及各项卫生学监测等。结果全面开展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前瞻性监测,可实时和每月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上报、反馈,并做到管理信息公开和共享,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种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重症细菌性感染、多重耐药株感染、医院获得肠杆菌属细菌的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目前,已有两代产品应用于临床,分别以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为代表,本文对该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和合理用药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临床常见耐药细菌及其天然抗生素增效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珍  薛璇玑  张新新  詹冠群  郭增军 《中草药》2020,51(22):5868-5876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以临床常见耐药细菌及其天然抗生素增效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各种天然产物与临床中常使用的抗生素联合使用以降低各种细菌的耐药性及产生作用的机制等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了临床中常见的耐药细菌及降低其耐药性的天然抗生素增效剂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天然产物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和新颖性,可作为抗生素增效剂,为降低各种细菌的耐药性以及为临床治疗各种病菌引起的感染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小儿呼吸道急性感染的病原学分布有其-定的特点,临床应结合其特点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疾病病原学信息的测定,抗生素应用及细菌耐药网络的监测,本文就儿童呼吸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控制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我们对传染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组织,落实各项监测工作,是揭好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1.l建立全院感染监控系统。具体工作由感染科负责,各种配一名有经验的主治医师和一名护师兼职监控,由上至下形成网络。1.2积极开展各项监测工作。如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空气微生物学监测,无菌物品微生物监测、紫外线强度监测、消毒液有效浓度监测、高压锅灭菌效果监测、医院医源性感染质量检查、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指导,疫情登记报告等。1.3在进行医院医源性感染质量检查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中医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中医医院2001年1-12月住院的3010例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发生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174例次发生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78%;医院感染主要部位是泌尿道;病原菌以真菌多见。结论:要降低医院感染率必需做到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加强医务人员宣传教育,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提高病原菌标本送检率。  相似文献   

15.
<正>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G+)球菌是医院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使得对于原来用于治疗该类细菌的抗生素耐药,在临床已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解G+球菌的分布、治疗以及中医辨证施治情况,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本研究回顾性统计分析了东直门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220例  相似文献   

16.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实时监测与回顾性监测相结合,按统一表格填写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并上报,感染科专职人员对当月出院全部病历逐个查阅,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核查补漏。结果:共调查2007年7、11月,2008年1月9990例出院患者,其中感染病例755例,内科感染率为7.4%,外科感染率为7.7%;其中内科在下呼吸道、败血症的感染均高于外科(P〈0.05);而外科在泌尿道、切口、颅内脓肿感染均高于内科(P〈0.05)。结论:加强对高危、重点科室的感染监测,增强临床医师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意识,规范抗生素使用行为,是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负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发展对疾病诊断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检验结果.要求临床微生物室不仅要完成常规微生物检验任务,而且还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医院的感染监测控制和预防工作,特别是应具备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能力,为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提供有力依据[1].目前,开展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加强微生物室监测能力,但是很多基层医院微生物室建设步伐还缓慢,与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检验医学技术极不相符,更不利于院感控制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河北中医》2014,(10):1565-1565
8月12日,英国驻华使馆、国家卫生计生委所属医院管理研究所共同启动了控制抗生素耐药性合作项目,旨在探讨如何监测和遏制耐药感染,共同应对耐药超级细菌和滥用抗生素的全球性挑战。  相似文献   

19.
陈惠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5):126-127
目的:探讨我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住院的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与患儿生理特点,抗生素应用密切相关。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医院感染、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是防止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同时也是滥用最严重的一类药物。监测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制定抗生素的临床合理使用制度,是控制医学感染发生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对2003年8—10月本院住院手术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上述时期手术患者528例,其中女227例,男301例;年龄8个月~86岁;平均住院时间13.2d。1.2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国家卫生部卫医发[2001]2号文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执行;抗生素应用是否合理的评价标准[1]参照解放军总医院编写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