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肝移植围术期的用血原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输血治疗曾经是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治疗手段。时至今日,尽管已经有许多实验和临床证据表明不适当的和过量输血会导致不良的临床预后,然而血红蛋白〈100g/L或血细胞比容〈0.30的输血指征仍然被广大的临床医生普遍接受和应用。肝脏移植是最大型的腹部外科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患者凝血功能不良,大多数患者术前因合并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营养不良、感染等诸多因素而已经存在贫血,因此术中需输入大量红细胞和血浆等血液制品。在肝移植开展的早期阶段,每例肝移植手术消耗的血资源均在10^4水平,随着外科技术和相关麻醉水平的提高,肝移植手术的输血量已经减少,但在多数情况下肝移植手术过程中仍要输入超过10U的红细胞,而且在多数医疗机构还得持着较为开放的输血标准。由于肝移植手术平均输血量大,除了存在血源紧张问题外,输血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包括我们已知的输血相关疾病传播、输血反应等,还包括我们未予足够重视的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输血对微循环和免疫的不良影响等均是不争的事实。众多临床资料已证明,肝移植术中大量出血和大量输血是影响肝移植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科学地选择输血指征不仅可以优化血资源的利用,更可以改善肝移植手术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输血量及其特点,总结和积累在肝脏移植方面的输血经验。方法统计我院2006~2011年130名肝移植患者的输血资料,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全部输注了悬浮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输冷沉淀84例,占64.6%;输血小板85例,占65.4%。结论本文统计的新鲜冰冻血浆的用量比相关报道有所增加,悬浮红细胞、冷沉淀的用量差别不大,血小板的用量比文献报道的用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3.
4.
原位肝移植围术期凝血指标及血小板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肝脏移植手术已成为目前治疗晚期肝病的惟一有效措施。研究手术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出、凝血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2 0 0 0—2 0 0 3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终末期肝硬化原位肝移植患者10 0例,其中男97例,女3例;年龄2 5~6 3岁。供肝均来自颅脑损伤死亡者,热缺血时间5~10 min,冷缺血时间3~12 h,用器官保存液( UW液)灌注保存。1.2 方法:手术开始后,分别于无肝前期,无肝期15、30 min,开放期15、6 0 m in及术毕各时段从桡动脉采血。采用STA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法国)和东亚全自动血球计数仪( K 4 5 0 0型,…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是一个创伤性较大、操作复杂且要求极高的外科手术。由于肝脏本身病变所致的凝血功能紊乱能否得到正确纠正,除供肝的质量外,其常常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本例通过各种成分血的合理使用,使凝血功能得以纠正,为移植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为肝移植手术的成分输血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李智 《护理研究》2005,19(3):510-510
肝移植手术是目前许多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根本治疗手段。成功的肝移植依赖于富有经验的外科医师、麻醉师、肝脏病专家、护士及技术员的默契配合。肝移植病人大多肝功能衰竭、凝血机制障碍,导致术中容易出血,且该手术血管吻合口多,因此,术中会使用型号不同、数量繁多的血管滑线。又由于该手术难度大,经过环节多,手术切口大,持续时间长,因此,在手术中有效使用、保管、清点血管滑线及针头,  相似文献   

7.
冯晴  徐健  宋翔宇  江涛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1):1172-1172
自血回输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但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鲜见报道.作者对6例肝移植患者进行了术中自血输血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虽然随着手术技术、麻醉处理水平及围手术期管理的进步,肝移植的生存率不断提高,但肝外科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率达到1%~3%。而且我国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者占85%~90%,术后有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倾向,因此探索改善术后凝血功能的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研究凝血因子在肝移植手术过程中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对肿瘤手术患者多临床检验指标及预后的影响,以便为有效干预大量输血引起的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肿瘤切除术且术中输注红细胞>10 U的20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输血量不同分为A组:10~15 U,144人;B组:>15~25 U,48人;C组:>25 U,16人。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肝功能、凝血、电解质、血小板计数指标数据及短期预后的情况。结果 A、B、C 3个组大量输血(量)不同肿瘤手术患者术前ALT、AST、TBIL相近(P>0.05);AST(U/L)手术前后比较:105.33±238.18 vs 113.50±185.04 vs 291.25±457.33(P<0.05);术后PT(s)为14.12±2.10、14.79±2.67、16.10±4.06,INR为1.25±0.20、1.31±0.26、1.44±0.38,APTT(s)为30.52±5.63、34.57±12.80、34.80±10.49,均较术前明显延长(P<0.05);Plt(×109...  相似文献   

10.
肝脏晚期病变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和手术创伤对机体的干扰 ,使机体围术期常出现严重的循环、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本文着重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不同时期患者血浆电解质及酸碱的变化及处理 ,以指导临床工作。1 对象和方法本组原位肝移植 2 3例 ,均系 2 0 0 1- 0 7~ 2 0 0 2 - 0 6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的晚期肝病患者。其中男 18例 ,女 5例 ,年龄 31~ 6 8岁 ,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 2mg/ kg,芬太尼 3~ 5μg/ kg,维库溴胺 0 .1mg/ kg,维持为异氟醚或地氟醚吸入 ,芬太尼与维库溴胺间断静注。转流方法 :无肝期采用体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资料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肝硬化患者肝脏移植术中红细胞输注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3-2010年肝脏移植中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328例,根据红细胞输注量将移植受体分为无红细胞输注组、一般输注组(8I细胞输注量〈12单位)和大量输注组(红细胞输注量≥12单位)3组,比较各组患者资料,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选择预示术中红细胞输注指标。结果术中红细胞输注量与患者ChildPugh评分和MELD评分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7和0.250,P〈0.01),不同红细胞输注组的年龄、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术前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红素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ChildPugh评分、术前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红素和肌酐水平对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有预示作用。结论患者术前的肝肾功能是影响肝硬化患者肝脏移植术中红细胞输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肝脏合成功能受损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35例原位经典肝移植患者在围术期的用血情况,为原位肝移植合理输血和备血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院2010~2013年进行的13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各阶段的输血率、输血量、红细胞与血浆的比例,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术中输血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35例肝移植患者中,术前、术中和术后输血率分别是15.6%、100.0%、80.0%;围术期人均用血总量为4 808.8ml,术前、术中和术后分别占3.2%、72.0%和24.8%,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红浆比例分别为0.59∶1,0.95∶1,2.43∶1。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术中红细胞的输注量与上腹部手术史、血红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相关。结论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血液的需求主要在术中,术前以应用血浆为主,术中和术后以应用红细胞为主。对于有上腹部手术史、血红蛋白低和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低的患者,手术备血时建议多备一些。  相似文献   

13.
自体血液回收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肝移植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对9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中应用Cell Saver5型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输血。记录术前、术后1d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中根据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及时补充各种血液成分和鱼精蛋白。同时记录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及回输浓缩红细胞量。结果 术中平均每例出血9145ml,平均每例回收血量6688ml,平均每例回输浓缩红细胞量3651ml。术中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仅术后24h血小板计数略低于术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肝移植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可为患者及时提供浓缩红细胞,避免大量异体血输入,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行非血缘脐血移植术(UCBT)后患者成分输血及剂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9例行非血缘脐血移植的血液病患者移植后60天内输血信息,将患者分为低剂量输注组: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量总计<18 U;高剂量输注组: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量总计≥18 U。分析患者的移植前临床资料、移植后植入情况、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以及一年内生存率与临床输血情况的关系。结果29例患者移植后60天内平均红细胞输注量为(10.97±11.80)U,平均血小板输注量为(7.12±5.06)U,血小板与红细胞的输入量呈显著正相关;高低剂量输注组移植前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与血小板输注量呈正相关(P<0.05);移植后发生Ⅱ~Ⅳ级aGVHD的患者输注红细胞与血小板显著高于0~I级aGVHD的患者;低剂量输注组一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高剂量输注组(P<0.05)。结论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移植后60天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量与供体植入,移植后aGVHD发生以及移植后生存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Uncontrolled and massive bleeding with derangement of coagulation is a major challenge in the management of both surgical and seriously injured patient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rauma-induced or -associated coagulopathy is tissue injury in the presence of shock and acidosis provoking endothelial damage, activa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coagulation disbalancing. Furthermore, the combination of ongoing blood loss and consumption of blood components that are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coagulation worsens uncontrolled hemorrhage. Additionally, therapeutic actions, such as resuscitation with replacement fluids or allogeneic blood products, can further aggravate coagulopathy. Of the coagulation factors essential to the clotting process, fibrinogen is the first to be consumed to critical levels during acute bleeding and curr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normalizing fibrinogen levels in bleeding patients improves clot formation and clot strength, thereby controlling hemorrhage. Three different therapeutic approaches are discussed controversially. Whole blood transfusion is used especially in the military scenario and is also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he civilian world, although it is accompanied by a strong lack of evidence and severe safety issues. Transfusion of allogeneic blood concentrates in fixed ratios without any targets has been investigated extensively with disappointing results. Individualized and target-controlled coagul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point-of-care diagnostics with respect to the huge heterogeneity of massive bleeding situations is an alternative and advanced approach to managing coagulopathy associated with massive bleeding in the trauma as well as the perioperative setting.  相似文献   

17.
杨松  郑祥德 《华西医学》2006,21(1):98-100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血液保护中的作用。方法:运用ZITI-2000型血液回收机进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共116例,比较回输后HR、MAP、SPO2的变化;随机选择其中部分病例于术前、回输前、回输后、术毕24h采血测定HB、Hct、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回收原血和回输血的RBC、HB和Hct。结果:(1)平均每例回收血3379ml、回输血1235ml,异体输血率为25·8%。(2)术中自体血回输后HR减慢(P<0·01),MAP上升(P<0·01)。(3)HB和Hct在回输后升高(P<0·01);Plt在回输后择期病例低于术前(P<0·01),急诊病例无显著变化,但术毕24h两者均比术前升高显著(P<0·01)。(4)急诊病例FIB、PT和APTT于术后24h增加(P<0·01);择期病例在回输前和回输后FIB降低(P<0·01),而PT、APTT则延长(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5)回输血与回收原血比较RBC、HB和Hct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后循环功能较稳定,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可节约血源和避免输血并发症。但出血量较大时,还不能完全避免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原位猪肝移植无肝期前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共行 5 5例原位猪肝移植 ,在无肝期前和无肝期后 (包括无肝期和新肝期 )检测体温、血流动力学、血气、生化、肝肾功变化情况。结果平均动脉压 (MAP)、中心静脉压 (CVP)以及心排出量 (CO)在无肝期后下降明显 (与无肝期前相比 ,P <0 .0 5 )。无肝期后出现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低体温 ,供肝复流后出现一过性高血钾。新肝期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 (ALT)、总胆红素 (TB)升高明显 (与无肝期前相比 ,P <0 .0 1)。结论 猪原位肝移植术中受者经历了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明确以上危险因素的发生发展 ,并给予正确的护理 ,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延长术后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0.
自身输血在产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选择30例孕妇进行自身输血研究。分娩前1~6天采血150~350ml,分娩当日或术中回输。结果:采血过程无严重副反应,采血后孕妇和胎儿生命体征无异常,产后或术后母婴健康。血回输后产妇血液指标的增高程度,试验组较对照组稍高。认为孕妇自身输血安全、有效,值得在我国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