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拟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患者40例,分为两组:硬膜外组(E组)和局麻组(L组),每组20例。E组选L_2-L_3间隙以0.25%罗哌卡因行连续硬膜外麻醉。L组直接侧卧位定位以0.5%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术中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镇痛效果,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术前及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刺激脊神经根钳取髓核时,E组镇痛效果良好,VAS评分更低(P0.05);两组术后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但两组间术前及术后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神经根损伤并发症。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不影响临床疗效,镇痛效果优于局部麻醉。  相似文献   

2.
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海滨 《西部医学》2006,18(1):71-72
目的观察0.25%罗哌卡因复合1%利多卡因肌间沟臂丛阻滞的临床效果,提供一种安全、快速的上肢手术麻醉方法。方法上肢手术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各40例。罗哌卡因组用0.2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组用0.2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并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脉搏(P)、血氧饱和度,评价麻醉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起效和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罗哌卡因组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且运动感觉阻滞分离,术者和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杨柏竹  杨璐璐 《河北医学》2022,28(2):282-287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单纯布比卡因腰麻对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老年患者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实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149例老年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75),对照组采用单纯布比卡因腰麻下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观察组采用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对包皮环切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90例单纯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A组)和罗哌卡因组(B组)以及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混合组(C组),每组30例,分别用1%盐酸利多卡因、0.5%盐酸罗哌卡因以及二者按1∶1比例进行调配麻药,分别对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并行包皮环切术,术后使用数字疼痛量表对患者疼痛症状进行评分。结果三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评分B组(1.23±1.88)和C组(-0.2±0.76)要明显低于A组(1.43±2.25),从麻醉起效时间上看,A组、C组明显快于B组。结论包皮手术中,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与单纯应用利多卡因以及罗哌卡因麻醉比较,前者镇痛效果较好,且麻醉起效快,更加利于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106-109
目的比较不同硬膜外麻醉给药方案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患者硬膜外给予0.25%罗哌卡因10 mL,B组患者硬膜外给予舒芬太尼5μg和0.25%罗哌卡因10 mL。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手术切皮(T1)、扩张通道(T2)、刺激神经根(T3)、摘除髓核(T4)手术结束(T5)等各时段的血压、心率、VAS评分。并随访记录术后1个月VAS评分,患者满意度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疗效满意情况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B组患者在T3及T4时间点MAP及HR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以及术中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和ODI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单纯罗哌卡因相比能减少静脉镇痛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控泵硬膜外麻醉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拟行椎间孔镜椎间盘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8~64岁,18 kg/cm2≤BMI≤26 kg/c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n=20):局麻组(LA组),硬膜外间断推药麻醉组(EA组)和自控泵硬膜外麻醉组(PCEA组)。LA组,患者俯卧位,由术者在手术部位予0.5%罗哌卡因100 mg作局部浸润麻醉。EA组和PCEA组选择手术部位上2个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平卧后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3 m L,无脊麻及局麻药中毒,5 min后注入0.2%罗哌卡因注药速度为1 m L/5 s,视镇痛效果酌情追加。麻醉平面固定后行俯卧位开始手术。EA组每30 min推注0.2%罗哌卡因5~8 m L。PCEA组接电子自控泵持续泵注0.2%罗哌卡因,参数设置:连续输注速度为8 m L/h,单次注射剂量为3 m L,锁定时间为20 min,依据术中情况予舒芬太尼辅助镇痛,维持VAS评分≤4分。记录手术开始切皮(T0),分离肌肉韧带组织(T1),术中刺激神经根(T2),摘除髓核(T3),缝合皮肤(T... 更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在婴儿唇裂修复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唇裂修复术婴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0.5%利多卡因)和3个实验组(R1组0.15%,R2组0.2%和R3组0.25%罗哌卡因)。患儿全麻后予局麻药术区局麻,记录患儿术后1、2 h疼痛评分。结果:各组均安全度过围术期,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R2、3组(P<0.05);R2、3组术后1、2 h疼痛评分均<3分,两组评分差异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2%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在婴儿唇裂修复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可。  相似文献   

8.
江培颜 《医学综述》2013,(16):3037-3038
目的分析胸椎旁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开胸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麻城市人民医院进行开胸手术的5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椎旁神经阻滞并注入0.25%罗哌卡因;对照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观察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12 h内疼痛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胸椎旁间隙阻滞可安全用于开胸术围术期麻醉及镇痛,其效果肯定,且穿刺方法容易掌握。0.25%的罗哌卡因与0.375%罗哌卡因麻醉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和神经刺激仪双重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最近几年前往我院行上肢手术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前往我院行上肢手术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1组与对照组2组,予以对照组1组30ml 0.25%罗哌卡因、对照组2组30ml 0.375%罗哌卡因麻醉,予以观察组30ml 0.5%罗哌卡因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及麻醉满意度。结果:对照组2组与观察组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组与观察组麻醉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和神经刺激仪双重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应用0.375%罗哌卡因30ml,见效速度快,镇痛持续时间久,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较快,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辅加腰1脊神经椎旁阻滞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n=15).A组患者腰丛穿刺成功后给予0.5%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40 ml,坐骨神经穿刺成功后给予1%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15 ml;B组患者腰丛穿刺成功后给予0.5%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33 ml,腰1椎旁穿刺成功后给予0.5%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7 ml,坐骨神经穿刺成功后给予1%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15 ml.结果 两组患者腰丛阻滞给药后下肢曲膝动作消失时间以及坐骨神经阻滞给药后跖屈动作消失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中有6例患者腰1脊神经感觉分布区在切皮测试时感明显疼痛(VAS评分7分以上),术中实施局麻;3例患者腰1脊神经感觉分布区在切皮测试时无痛觉;5例患者腰1脊神经感觉分布区在切皮测试时诉有轻微痛觉(VAS评分在3~5分),辅加静脉镇痛药后可行手术.B组14例患者腰1脊神经感觉分布区获得满意阻滞效果.A组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术中需要辅加局麻、静脉镇痛药等完成手术.B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中有1例患者麻醉完成、平卧后发现单侧T9平面以下感觉消失.B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对侧T11,L1,L2和L3平面感觉消失.结论 大隐静脉手术患者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辅加腰1脊神经椎旁阻滞,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用于阴茎根部阻滞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门诊包皮环切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60例)及利多卡因组(60例),观察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罗哌卡因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较利多卡因组延长(P<0.05),术后镇痛时间长于利多卡因组(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用于阴茎根部阻滞麻醉与利多卡因效果相当,而术后镇痛时间延长,可减轻门诊手术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麻醉和镇痛治疗中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且适合硬膜外镇痛的患者共80例,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75%的罗哌卡因麻醉和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1.0%罗哌卡因麻醉和镇痛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2组在手术当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组间差异不大( P>0.05)。观察组手术进行后1 d、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且适合硬膜外镇痛的患者,采用1.0%罗哌卡因可获得非常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急门诊局麻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因乳腺肿物须行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低浓度组(0.375%罗哌卡因组)和高浓度组(0.75%罗哌卡因组),比较两组麻醉药起效时间、镇痛效果、神经阻滞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低浓度组患者麻醉药起效时间比高浓度组稍延长(P<0.05),而在镇痛效果、神经阻滞满意度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75%罗哌卡因用于局麻手术的效果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4.
赵卫兵 《四川医学》2011,32(11):1730-173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在开颅手术后的镇痛效应。方法将我院2006~2010年诊断的60例硬脑膜外血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麻醉方法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头皮缝合完毕后实施镇痛程序。实验组予以0.5%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法术后镇痛,对照组予以1%利多卡因头皮神经阻滞法术后镇痛,所有患者于术后6、10、14、18、24、48h进行疼痛评估,采用10cm视觉评分表法(VAS),并比较两种药物的镇痛效果持续时间。结果采取0.5%罗哌卡因镇痛实验组的镇痛效果优于采取1%利多卡因镇痛对照组,且实验组的镇痛效果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在开颅手术中,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具有相对于利多卡因头皮神经阻滞更优越的镇痛效果和更长的镇痛持续时间,为临床的应用进一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比较妇科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阿斯利康; 75mg/10mL)对手术切口浸润麻醉的镇痛作用.方法 选择80例行妇科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0.75%)、B(0.5%)、C(0.25%)、D(NS)4组,每组20例,术后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后,记录4组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腹壁疼痛的VAS评分,并纪录使用曲马多镇痛的例数及恶心、呕吐例数.结果 A、B两组在各时间点的镇痛作用差异不大,C组患者6小时后腹壁疼痛明显加重.结论 应用0.5%、0.75%罗哌卡因对手术切口浸润麻醉的术后镇痛作用类似,但0.5%罗哌卡因药物使用量更小,应用于术后切口浸润麻醉镇痛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拟进行上肢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根据罗哌卡因浓度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为中等浓度罗哌卡因(0.5%)、观察组60例为低浓度罗哌卡因(0.4%),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以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23.5±1.6)min、镇痛维持时间(8.5±0.4)h与对照组接近,但术后不良反应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达到96.67%,对照组麻醉优良率达到95.0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低浓度罗哌卡因麻醉效果与中等浓度罗哌卡因麻醉效果相当,但低浓度罗哌卡因麻醉手术后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108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行0.75%的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治疗组行0.5%的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结果两组镇痛效果优良率和运动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麻醉阻滞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中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进行骶管阻滞麻醉能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减少中毒的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开胸手术的患者行胸椎旁神经阻滞,不同浓度的局麻药罗哌卡因对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开胸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前者于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椎旁神经阻滞,注入0.5%罗哌卡因,低浓度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记录阻滞平面、起效时间、并发症.然后开始全麻,记录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安静和运动时的疼痛评分,术后阿片类镇痛药需求量.结果 高浓度组感觉阻滞平面(4.8±1.3个节段)、起效时间(3.7±0.5 min)、与低浓度组(5.2±1.6个节段)、(3.6±0.6 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安静时和运动时的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吗啡需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椎旁神经阻滞中应用罗哌卡因可以为围术期提供满意的麻醉及镇痛效果,低浓度的罗哌卡因(0.375%)能产生与高浓度的罗哌卡因(0.5%)相似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的麻醉和术后镇痛方式.方法 0.25%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术后镇痛.结果 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术后镇痛方式,对高龄患者的呼吸循环影响小,术后镇痛效果好.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术后镇痛应用于高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开腹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开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L1组、L2组与C组,每组20例.L1和L2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多模式镇痛(罗哌卡因切口局部镇痛+静脉自控镇痛),L1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给予0.25%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L2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