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从印度勒克瑙附近一个班氏丝虫病流行村庄,选择18例丝虫病临床患者(淋巴液肿、淋巴管炎、象皮肿)、10例无症状微丝蚴血症及10例健康者作为检测对象。受试者年龄在15~45岁,无其它蠕虫感染,血清贮于-20℃备用。棉鼠丝虫抗原系成虫可溶性提取物;从刚屠宰的水牛腹腔收集鹿丝状丝虫,洗涤除去附着的宿主物质,置冷蒸馏水匀浆器中磨成10%匀浆,超声捣碎(20kc/s)5分钟,2,500rpm离心,上清液即为抗原。按Engvall等法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了盘尾丝虫与犬恶丝虫抗原组分的同源程度。作者用体外培养的犬恶丝虫微丝蚴(mf)作成可溶性抗原,进行血清学试验;并采用~(35)硫-蛋氨酸(~(35)S-met)标记的mf蛋白质,与一组获自危地马拉和利比里亚的盘尾丝虫病人血清(分别为18例和27例)及感染犬恶丝虫的狗血清(8例)进行免疫沉淀试验和放射自显影分析。正常人血清(N-HS)获自土著非洲人和北美洲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在丝虫病的免疫诊断方面,过去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但都是采用犬恶丝虫制备的抗原,而这种抗原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差。近来大沙鼠能保存马来丝虫的发现,为制备抗原提供了足够数量的人体丝虫的来源。[抗原的制备]微丝蚴抗原:用300条马来丝虫第3期(感染性)幼虫接种大沙鼠,4个月后用戊巴比妥纳麻醉,腹部剃毛,用18号血管导管插入腹腔中部以15毫升灭菌磷酸缓冲盐水洗涤腹腔2次,除去白细胞,先后  相似文献   

4.
实验取人工感染长爪沙鼠腹腔里的马来丝虫雌性成虫,用香糊包埋切制4μm冰冻切片作抗原。用羊抗人IgG荧光抗体作常规间接染色,检测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167例,阳性反应155例(92.3%);无微丝蚴血症100例中,阳性反应69例(69%);晚期患者19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马来丝虫成虫抗原的组分、其与从班氏丝虫病人血浆、尿和鞘膜积液中分离的丝虫抗原的交叉反应及用于班氏丝虫病诊断的潜力。 马来丝虫成虫SDS可溶性抗原(BmASDS SAg)经10%SDS-PAGE处理后以1cm间隔将胶(12×12cm)水平切成12条,将其上的蛋白洗脱,依次命名为BmA_1直至BmA_(12)。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可溶性班氏丝虫微丝蚴抗原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丝虫病的结果。方法系根据Farshy等的报告,分别从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和非流行区获得班氏丝虫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用湿的血涂片法检验微丝蚴血症。可溶性抗原是用葡聚精沉积  相似文献   

7.
Ambroise-Thomas等(1974)曾用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的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进行丝虫病流行病学监测,国内用于诊断丝虫病也取得较好效果。我们于1985年4~11月在海南岛琼山县和广西田阳县等不同防治阶段的丝虫病地区进行了防治监测的观察。 一、材料和方法 (一)抗原制备 从感染马来丝虫的长爪沙鼠取出雌性成虫,洗净,在-20℃条件下作冰冻切片(4~5μm厚),固定,待干后,于-30℃冷藏备用。(二)试验血清 在班氏丝虫病区的海南岛琼山县十字路乡的4个村,采集微丝蚴血症者耳垂血166例(未治疗者),在广西田阳县凤马村采集居民耳垂血149人(占全村人口80%,防治后8年).每人取耳垂血3大滴约60μl,滴于滤纸上、晾  相似文献   

8.
应用兔抗微丝蚴抗体及抗班氏丝虫微丝蚴代谢抗原(ES34株)或抗马来丝虫3期幼虫抗原(HC11株)单克隆抗体(McA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法检测人体丝虫病循环抗原时,微丝蚴血症者阳性率分别为94.5%(103/109)及89.0%(97/109),且ES34株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结果显示微丝蚴密度与抗原滴度呈正相关;部分微丝蚴血症者尿液中亦可测得丝虫抗原;晚期丝虫病人阳性率分别为57.4%(31/54)及61.1%(33/54);获自美国及中国贵阳非丝虫病流行区正常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0~4.1%及2.8~4.1%;30份肠道蠕虫感染者血清全部为阴性。血清中丝虫循环抗原的存在似与活动性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所使用的抗原为马来丝虫感染性幼虫(L_3)和成虫,在冰浴中匀浆30分钟后超声粉碎10Kcs,10分钟,再离心沉淀10,000rpm,10分钟,分离上清液,测定蛋白质含量,具体方法见Chandra等(1978)技术操作。按Chandra等(1978)的方法,受试者两前臂内侧分别注射上述两种抗原,并于晚间8~10时取指端血作20cmm厚血片查微丝蚴,部分地区的受试者,随机抽样,作粪便直接涂片查蠕虫卵和其他寄生虫卵。试验地区的选择:1.非流行区两处:一处是阿南特纳格(克什米尔境内),当地常年气温很低,不适宜蚊媒的孳生和发育,人们也从不外出,故无丝虫病,但因卫生条件很差,  相似文献   

10.
对流免疫电泳是各种方法测定沉淀抗体较敏感的一种技术。本文首次报道用班氏丝虫病患者和感染犬恶丝虫动物的血清分别与犬丝虫成虫、微丝蚴抗原以及用免疫家兔抗犬丝虫血清测定动物体内可溶性抗原的对流免疫电泳结果。抗原:剖检自然感染的狗,收集犬恶丝  相似文献   

11.
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及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作荧光抗体试验(IFAT)及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以检测对丝虫病人及健康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两种抗原IFA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9~97.1%和90.3~97.1%;对钩虫、蛔虫感染者均无交叉反应。两种抗原IE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3~94.9%和97.1~100%;用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更具有实用价值:IEST适用于现场。  相似文献   

12.
丝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虽然很多,但适合于现场应用的几乎没有。作者报道了在流行区采用班氏微丝蚴排泄-分泌物抗原  相似文献   

13.
作者使用参考血清制作标准曲线,并将血吸虫成虫微粒体抗原(MAMA)运用于标准微平板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曼氏血吸虫感染血清的诊断方法进行了标准化。标准参考血清及标准曲线的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日本一例人体腹腔中的犬恶丝虫。病人是74岁的男性,死于肝癌。尸检时,发现一瘤样肿块包裹在肠系膜脂肪组织中,肿块表面不平,大小约3×1×1厘米。经组织切片发现中央有数块线虫碎片。镜检发现:虫体在中央,周围为坏死层,具有上皮样细胞的肉芽肿层;最外层是细胞浸润层,其中主要是嗜酸粒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也可见到朗罕氏巨细胞。7个虫体横切面平均直径357微米,表皮光滑,无嵴或突起,厚度为22~42微米,由4层构成。体壁有微细横纹,  相似文献   

15.
马来丝虫成虫和圈形盘尾丝虫成虫抗原分别与马来丝虫病人血清作交叉免疫电泳,证实两种丝虫抗原有一共同组分。此两种丝虫抗原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酶联免疫印斑法分析后,显示分子量为43KD的蛋白带为其共同抗原组分。  相似文献   

16.
抗原取自牛棘球蚴液,经离心、过滤、浓集,并在加热至110℃10分钟后再离心,所得的上清液即为抗原。受检血清82份,来源于肯尼亚,其中经超声波扫描有棘球蚴囊者52例,未发现棘球蚴囊样肿块者30例。试验按Engvall等所述的方法进行。抗原(含蛋白175μg/ml)用pH7.2、0.01M的磷酸缓冲液(尚含2% PEG、0.4M氯化钠和0.02%叠氮钠)稀释500倍,在微量反应板每井中加入100μl,置湿盒中室温下孵育48小时,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介绍了一种快速、微量、用极少量的点状抗原纸片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并与标准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进行比较,观察其诊断价值。血清44份取自肯尼亚、内罗毕,肯尼亚国家医院的住院病人,经确诊为内脏利什曼病,对照血清33份为健康的美国人所提供,并试验了有细菌、真菌、和其他寄生虫感染的血清,以观察有无交叉反应,血清保存于-20℃。抗原制备:杜氏利什曼前鞭毛体,经RPMI 1640培养基培养,用pH7.6 Hank's平衡盐溶液(HBSS)洗3次,离心,1.5%福尔马林-HBSS固定1小时,三乙醇胺缓冲盐水(FBS)洗3次,然后滴1μl(含2.5×10~4前鞭毛体)抗原于硝化纤维素滤纸片上,在56℃中10分钟经干燥后贮存于-20℃备用。  相似文献   

18.
从印度和中国贵州收集95份班氏微丝蚴血症病人(有5例兼有鞘膜积液)及41份微丝蚴阴性的鞘膜积液、乳糜尿或象皮肿病人血清,自中国贵州取14份马来微丝蚴血症及13份象皮腿病人血清,设3个对照组,第1组系非流行区正常人血清,分别从美国和中国贵阳各收集36及49份,第2组为非流行区30份肠道蠕虫感染者血清,取自中国贵  相似文献   

19.
镜检发现疟原虫是诊断疟疾的传统方法。但这一方法仅对技术训练有素的人员才有用。因为疟原虫常被漏检,结果也不可靠。免疫试验是检出抗体和抗原的一种有效方法。同位素方法已用于疟疾抗原的分析,但放射免疫试验技术在许多实验室还不适用。本文作者企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代替血检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管法和微量平板法检测人体包虫病的抗体。以包虫的粗抗原和纯化抗原包被聚苯乙烯试管和平板分别进行试验。在比较ELISA两法敏感性的同时,还与间接血凝试验(IHA)及双相免疫扩散试验(DD)进行比较、评价。包虫粗抗原按Bombardieri氏等的方法制备。纯化部分按Oriol氏等法,分得含A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