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产儿死亡是指孕28周后发生的死胎、死产和早期新生儿(7天内新生儿)死亡,围产儿死亡率直接体现围产期保健服务质量,是衡量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已成为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该文旨在通过对朝阳区1999~2006年924例死胎、死产和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的围产儿死亡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围产保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的原因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围产期保健的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江山市2002~2007年间315例围产儿死亡资料。结果:6年围产儿死亡率8.43‰,围产儿死亡因素中,导致死胎死产主要原因是出生缺陷,脐带因素,胎儿宫内窘迫,母亲因素。导致新生儿死亡主要是新生儿疾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育龄妇女和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围产期保健,做好常规产前筛查和监护,预防早产,并防止妊娠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为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围产期标准,对78例围产儿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10752例,死亡78例,围产儿死亡率7.25‰,其中死胎38例,占48.71‰;死产10例,占12.82‰;出生7d内新生儿死亡30例,占38.46‰,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胎儿畸形。结论: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围产期监护,重点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监护,积极治疗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孔栋玲  范继青  裘谨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825-1826
目的:了解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回顾2001年8月~2003年6月间围产儿死亡病例207例,进行死亡原因分析。结果:围产儿病死率为3.09%,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构成分别为35.75%、26.09%、38.16%。早产、胎儿畸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35岁以下孕妇新生儿死亡占首位,35岁以上孕妇以宫内死胎为主。结论:加强孕期监护及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有效治疗妊娠并发症,以及提高新生儿抢救水平,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270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以探讨围产儿死因,降低围产儿死亡,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按照山西省围产儿死亡统一监测方法。以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死亡的围产儿27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围产儿死亡率为41.18‰,死胎占33.44%,死产占30.74%,新生儿死亡34.82%,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畸形,早产、妊娠并发症,结论:加强孕期保健监护,定期行产前检查,降低出生缺陷,预防早产,防止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及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按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9~2003年间89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89例,其中死胎56例,占62.92%;死产7例,占7.87%;新生儿死亡26例,占29.21%。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早产。死胎中以脐带因素居多,其次为宫内感染;新生儿死亡以早产儿RDS及畸形为主。结论:加强孕期监护,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常丽梅  陈叙  洪莹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4):107-109
目的:分析及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按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9~2003年间89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89例,其中死胎56例,占62.92%;死产7例,占7.87%;新生儿死亡26例,占29.21%.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早产.死胎中以脐带因素居多,其次为宫内感染;新生儿死亡以早产儿RDS及畸形为主.结论:加强孕期监护,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按围产期标准,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的86例死亡围产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9.82‰。其中新生儿死亡占25.58%,死胎占58.14%,死产占16.28%。新生儿死亡中先天畸形占40.91%,为新生儿死因之首;死胎中胎盘脐带因素占30.00%,为死胎主要原因;死产中早产较低体重儿占26.67%。结论:提高并充分利用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孕期监护,做好孕期宣教,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庆生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47-4848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与评价围产期医疗保健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我院围产儿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本文对1997~2006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79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1资料与方法按照围产Ⅰ标准(即妊娠满28周~产后7天所发生的死胎、死产及新生儿儿死亡),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台州市椒江区围产儿死亡原因与相关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分析椒江区81例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结果:围产儿死亡率9.40‰,其中满28周死胎为59例,占72.84%;死产为3例,占3.7%;7天内新生儿死亡为19例,占23.46%。围产儿死因依次为出生缺陷、脐带因素及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结论: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加强孕期管理,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畸形儿进入围产期;加强高危孕妇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加强围产期监护,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1.
245例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1~2004年的死亡围产儿245份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围产儿平均死亡率25.02‰,死胎占64.49%,死产占9.80%,早期新生儿死亡占25.71%。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为胎儿畸形、早产及妊娠并发症。死胎中以畸形、胎盘因素和脐带因素为主。死产以畸形、脐带因素和忽略性横位为主。新生儿死亡以早产为主。结论:加强孕期宣教,加强流动孕产妇的管理,提高产检意识,加强孕期筛查及监护,预防早产,防止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围产儿死亡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茂林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249-2250
目的分析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保健的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比。方法按照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9年10月~2004年10月围产期死亡的54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死胎占55.56%,死产占11.11%,新生儿死亡占33.33%。结论加强孕期监护,早期干预孕期并发症,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比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海珠区555例围产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海珠区2003年10月~2008年9月死亡围产儿555例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内围产儿平均死亡率11.50‰,其中死胎占38.20%、治疗性引产占30.63%、早期新生儿死亡占23.60%及死产占7.57%。导致死胎的原因以脐带、胎盘因素为首位,胎儿畸形是治疗性引产的主要原因,分娩期并发症及胎儿因素是死产的两大原因,新生儿疾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发生的重要原因,后者与早产有密切关系。结论:加强孕期筛查及监护,避免早产,防止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强化管理流动孕产妇及贫困孕产妇的分娩救助等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娟  马冬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536-2537
目的:通过对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探讨相应对策,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围产儿死亡病例(69例)的相关资料。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14.46‰。死亡原因依次为胎儿畸形,母体因素,不明原因引起的死胎、死产,早产,脐带因素。结论: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加强孕期管理,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畸形儿进入围产期;加强高危孕妇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加强围产期监护,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凌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64-3966
目的:分析北京市朝阳区717例围产儿死亡的基本情况,为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2009~2011年发生的717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北京市朝阳区产科医院的活产数为116 077例,围产儿死亡717例,围产儿死亡率为6.18‰,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北京市户籍围产儿死亡占总死亡率的42.96%,外地户籍围产儿死亡占57.04%;死胎占65.83%,死产占8.09%;早期新生儿死亡占26.08%。围产儿死亡原因主要为先天畸形、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早产、脐带因素等。结论:实行孕产妇全覆盖管理,对外地孕产妇实行属地化管理,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围产期监护,提高孕期监测质量,充分发挥朝阳区危重孕产妇及高危围产儿救治网络的应急救治作用,不断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总结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高危因素。方法:收集1986年1月~2003年3月间的285例多胎妊娠(双胎妊娠275例,3胎妊娠10例)共580例围产儿,总结其围产期主要并发症及围产儿预后;并以1993年和2002年共计2 453例单胎妊娠的并发症作为对照,分析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多胎妊娠并发症高,主要为早产、胎膜早破、妊高征及贫血,与单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是58.6‰(34/580),较同期的单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死胎与早期新生儿死亡各占50.0%。死胎中有致死性畸形4例,双胎输血综合征死亡3例,原因不明10例;新生儿死亡中有2例致死性畸形,其余15例均为早产儿,平均孕周为31.5周,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早产儿肺出血、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感染、心衰;除外畸形,围产儿体重与围产儿死亡关系最为密切。③规律产前检查与无规律产前检查组比较,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胎妊娠并发症较单胎妊娠并发症明显增加,早产是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产前保健对延长孕周、增加胎儿体重、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从而降低多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美琼  何荔琼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411-2411
目的:分析近5年围产儿死亡率及相关因素,为提高产科质量提出相关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5年围产儿死亡21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2.25%。死胎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新生儿死亡,死产最少;与之相关因素还有:孕妇居住地域、教育程度、接受产检次数。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提高产科质量水平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401例围产儿死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1996~ 2 0 0 0年的4 0 1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明确我市围产期保健的重点及制定相应的保健措施 ,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吴忠市辖区范围内有产科的医院、乡镇医院 ,1996~ 2 0 0 0年出生的新生儿及产科、儿科死亡的 4 0 1例围产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围产期范围标准 (即出生时体重大于等于 10 0 0 g孕满 2 8w至产后 7d出生的死胎、死产、新生儿 )均为本次调查对象。统计围产儿人数、死胎数、死产数和出生 7d内死亡的新生儿数 ,计算出围产儿死亡率 ,再详细核查围产儿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及产科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按照围产Ⅰ期标准,对我院8年间164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围产儿死亡率为9.59‰。164例中:新生儿死亡占47.56%,死胎占42.68%.死产占9.76%。总新生儿死亡率为4.56‰,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围产儿死亡原因为早产、胎儿畸形、缺氧综合征,新生儿死因以畸形、缺氧综合征及呼吸道疾病为主。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三年围产儿死亡情况,探讨影响密云县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干预措施的提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5-2007年所有围产儿病例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三年来围产儿死亡率,死胎占第一位,早期新生儿死亡占第二位,死产占第三位.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畸形、早产. 结论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孕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加强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水平,杜绝严重缺陷儿出生;此外,定期产检,高危妊娠监测,预防早产,产、儿科配合,提高窒息复苏成功率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