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看护人的养育观念和行为,为今后相关干预提供资料和建议。方法 2015年3-4月对河南省某自然村3岁以下儿童看护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和参与性观察,内容包括喂养、健康、发展、管教、早期教育等。访谈进行现场录音,并记录关键节点和观察内容,后期进行文本转录、归类编码及内容分析。结果父母均外出打工,祖父母作为第一看护人的情况较普遍。看护人育儿观念落后,养育知识和技能匮乏,表现为儿童喂养和健康上有误区,管教方式简单粗暴,对儿童早期发展的认识片面、狭隘,家中没有适宜的图书和玩具,没有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没有进行充分的亲子互动。结论农村地区的养育观念和行为不利于儿童发展,亟需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散居2~3岁幼儿养育现状、母亲生活质量及幼儿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更好地促进母子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制家庭一般情况问卷、母亲生活质量量表(QOL)及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对徐汇区散居2~3岁幼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祖父母参与养育比例占79.9%,父母和祖父母共同养育类型中母亲生活质量问卷的身体和社会关系领域得分最高(P<0.05),同时当祖父母与母亲在育儿意见上一致时母亲各领域QOL得分都最高(P<0.01),儿童行为问题更少,亲社会行为得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家庭年收入越高、祖父母照顾孩子时间越长、提供帮助越大对祖父母及父亲的育儿方式越满意,母亲的QOL得分就越高,以及妈妈QOL得分对孩子各个领域的SDQ得分以及总分都有影响,且以女孩更为明显。结论 祖父母与父母共同养育孩子仍是我国目前育儿的主要模式,祖父母参与养育、且养育者在养育方式上的互相认同有利于提升母亲生活质量,而母亲的生活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我们应为家庭育儿提供科学指导及方法培...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家庭养育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气质和行为问题的影响,为临床有效指导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McDevitt SC教授编制《3~7岁儿童气质问卷》测查儿童气质,采用CBCL儿童行为量表调查儿童行为问题,采用自拟的家庭因素调查表了解其家庭养育环境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儿童气质及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结果】 许多家庭养育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和维度及行为问题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结论】 育儿者要重视营造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为学龄前儿童气质和行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母亲养育方式和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为指导家庭养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3岁儿童行为量表”和“母亲育儿状况调查问卷”对110对母子的母亲养育方式和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30.9%,各行为因子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交退缩、抑郁、攻击、睡眠问题、破坏、躯体不适;母亲养育方式中的反应敏感性、干预控制和育儿焦虑与行为问题的各项因子及总分均存在负相关。结论 进行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和干预时,要注意对母亲的反应敏感性、干预控制和育儿焦虑的关注,重视对母亲的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上海市社区0~3岁婴幼儿家庭的养育模式,探讨0~3岁家庭带养存在的问题、困境与需求,以构建合理有效的配套政策体系。方法使用自制《上海市0~3岁家庭育儿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采用滚雪球抽样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上海市0~3岁婴幼儿的父母,共收到有效问卷411份。结果上海市社区婴幼儿家庭的带养模式主要包括4种模式,其中祖辈带养已成为当今上海市婴幼儿家庭带养的主要模式;母亲全职带养意愿愈加强烈,在"全职妈妈"的比例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越来越多;父母与保姆共同带养,日益成为婴幼儿带养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送到托班带养的需求在增加。结论 0~3岁婴幼儿家庭对育儿政策、托儿服务及育儿指导需求强烈,普遍希望给予父母以政策支持,特别是育儿假期的增加与完善。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于补贴育儿费用和政府开办公办性质的早托班等呼声高涨。建议构建完善的0~3岁家庭育儿社会支持体系,改善0~3岁家庭育儿环境,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养育者的育儿压力水平及城乡差异,并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育儿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农村地区幼儿园5所,上海市、杭州市幼儿园2所,对在园的1 597名儿童及其养育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构成包括简式育儿压力量表、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调查表等。结果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与育儿压力密切相关。此外,儿童性别和育儿支持也会影响育儿压力。农村地区儿童养育者的育儿压力均高于城市地区。结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育儿压力有显著影响,农村的儿童养育者的育儿压力显著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教养方式下的多动症儿童父母育儿压力情况,为识别其育儿压力,指导其科学养育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225例多动症儿童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式育儿压力问卷(PSI-SF)评估父母育儿压力,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评估父母的教养方式,比较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放任型四类教养方式下的多动症儿童父母的育儿压力。结果四类教养方式在育儿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困难儿童维度及育儿压力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育儿压力,在有多动症儿童的家庭中父母需要采取正确养育方式育儿,可以促进多动症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泉州市0~3岁流动人口家庭育儿压力与社会支持情况,分析育儿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探讨育儿对策与建议。方法 2019年1—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泉州市234户0~3岁流动人口家庭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式育儿压力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别调查流动人口家庭一般情况、育儿压力及社会支持情况。结果流动人口家庭育儿压力总分为90.14±5.93,社会支持总分为35.94±5.89。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相较于孩子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孩子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者育儿压力较大;相比于养育1个孩子的家庭,养育2个及3个孩子的家庭的育儿压力增大(均P0.05)。相比于孩子父亲为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孩子父亲为失业人员者社会支持得分更高;主干家庭社会支持总分高于核心家庭社会支持总分(均P0.05)。结论流动人口家庭育儿压力较大,获得的社会支持有限。建议完善育儿政策,建立帮扶基金、放宽请假要求,鼓励孩子父亲及祖辈参与育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长育儿教育对幼儿社会情绪发展的影响和效果,为寻求适合我国的儿童早期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济南历下区2个条件相近的社区分别随机选取63名和62名儿童,均进行常规儿童健康管理;实验组在6月龄、8月龄和1岁时在儿童社会情绪发展养育环境测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育儿教育,18个月龄时进行儿童气质、家庭养育环境与儿童社会情绪性发展的测评,分析家长教育措施对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家长教育对幼儿社会情绪中的外显行为、内隐行为和失调域行为问题具有一定预防作用,对个体能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针对性育儿教育,指导家长改善家庭养育环境,是幼儿社会情绪发展早期促进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更好促进儿童早期身心的全面发展,探讨以母亲为中心参与婴幼儿保健对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方法:在中山某社区内实施促进母亲参与儿童早期发展干预活动后,采用儿童养育情况母亲问卷对参加项目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以参加《母亲参与婴幼儿保健》项目的社区的母亲为实验组,选择另一经济、社会环境相似的社区的母亲为对照组,两组各150例。结果:①实验组家庭的玩具和图画书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在给孩子讲图画书上的故事、带孩子去动物园或游乐场以及带孩子参加培训班等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②实验组母亲表扬孩子的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并更能用鼓励的方法教育孩子;③实验组父亲比对照组更能参与对孩子的管教,而且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态度一致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母亲参与婴幼儿保健丰富了孩子认知刺激环境,提高了母亲的育儿技能,同时使父亲在育儿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编制本土文化背景下具有良好信度效度的儿童早期家庭养育环境评价量表. [方法]经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构建儿童养育环境条目库.分层随机抽取4市239名1~3岁儿童家长初步测试,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试用问卷".再次分层随机抽取10个市县城区1~3岁儿童,完成591份"一般人口学问卷"、"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试用问卷",部分儿童完成"0~4岁儿童神经心理发展量表"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结果]"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问卷"由41个条目组成,包含4个因素;同质信度为0.930,分半信度为0.871,重测信度系数0.707;量表与儿童发育商的标准关联效度为0.475,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均达到良好水平. [结论]"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问卷"信度、效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价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北京市东城区婴幼儿养育现状,为进一步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儿童养育现状调查问卷对北京市东城区460名6月~3岁儿童家庭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在养育行为方面:有15.2%的家庭曾经体罚过儿童,不能满足儿童接触大自然和与他人交往需求的家庭分别占34.6%、53%,有31.3%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超过1 h,53%的家庭当儿童遇到问题时常常会帮忙解决,43.3%的家庭很少设定儿童玩的时间。母亲自身特征方面:母亲文化程度越高,陪伴儿童时间越短(χ2=0.153,P=0.001);母亲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者,更易鼓励子女自己做事(χ2=4.423,P=0.035),较少体罚儿童(χ2=5.432,P=0.02);母亲生育年龄越大,陪伴儿童时间越长(χ2=0.150,P=0.002);母亲生育年龄≥30岁者,经常对子女的需求立刻满足(χ2=4.948,P=0.026);家庭结构方面:核心家庭经常带子女接触大自然(χ2=7.632,P=0.007)、家庭养育态度(χ2=4.557,P=0.033)一致性方面更高。结论 目前北京市东城区婴幼儿家庭中存在一定不利于儿童早期发育的养育态度和行为,需针对性的开展家庭养育教育,以改善儿童家庭养育现状,促进儿童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情况,为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徐汇区长桥、康健、天平街道0~3岁婴幼儿,共586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婴幼儿教养人进行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影响育儿素养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索。结果 早期教养能力得分均数为(63.7±12.9)分,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OR=1.66,95%CI:1.35~2.04)和家庭月收入的增加(OR=1.28,95%CI:1.02~1.61),教养得分达到及格水平比例较高;相比于不到1岁的婴幼儿,年龄更大婴幼儿的家长能够有更高的教养得分;相比于业余时间忙于工作的家长,花时间陪婴幼儿的家长教养得分及格比例较高(OR=1.96,95%CI:1.20~3.21)。结论 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本身应提高自身的育儿知识水平和行为意识,为儿童早期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发育水平、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济南市188名婴幼儿分别在3月龄、12月龄行《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问卷》测评,2岁行《12~36月龄儿童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和《0~6岁小儿发育诊断量表》测评,分析家庭养育环境与发育水平和情绪社会性发展间的关系。结果 3月龄家庭养育环境总分、感知/认知、人际互动/喂养因素和12月龄语言/认知因素与儿童2岁DQ及大部分能区得分呈正相关;12月龄社会适应/自理因素与2岁语言发育呈正相关。3月龄家庭养育环境总分与2岁时外显行为、失调域得分呈负相关。12月龄时家庭养育环境总分及社会适应/自理、忽视/惩罚因素与外显行为域、失调域呈负相关,所有养育环境因素均与社会能力域呈正相关。结论 早期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早期发育和情绪社会性发展均有显著影响;改善家庭养育环境对促进儿童早期发育和情绪社会性发展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南京市城区3~6岁幼儿母亲的育儿压力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指导母亲科学育儿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式育儿压力问卷(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SF)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育儿环境调查表、母亲工作情况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400名南京市城区的3~6岁幼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并比较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母儿生理因素、家庭育儿环境、母亲文化程度及母亲工作状况相关因素中,母亲健康状况、母亲流产史、家庭住房面积、养育方法、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企业单位与事业及机关单位)、母亲工作量增减及母亲收入增减与母亲育儿压力差异有统计学相关(P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母亲的育儿压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部分城市2岁儿童行为偏离的多因素多水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城区幼儿行为偏离情况及家庭因素,父母育儿因素对儿童行为的单独影响和协同作用,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选定的北京、山东、浙江、广东、湖北5个省(直辖市)的10个城市社区中,用《Aachenbach2-3岁儿童行为调查表(家长问卷)》及母亲养育问卷调查2岁儿童母亲,获得有关儿童行为及其家庭,父母育儿资料。统计儿童行为偏离率及分布,运用多因素多水平分析方法分析儿童行为偏离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地区666名2岁儿童总行为偏离率为53.9%,多因素多水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家庭月收入、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较高的儿童行为偏离有关。在控制了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后,父母育儿态度和行为对儿童行为偏离的负影响依然存在。结论:鉴于城市社区较高的儿童行为偏离率,个体保健难以对所有儿童提供心理干扰,建议通过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活动,向儿童母亲传授适宜的育儿知识和技能,纠正母亲错误的育儿态度和行为,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养育实践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养育实践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我国儿童早期发展、开展父母积极养育指导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8-12月在我国14省15个城市4 515名0~5岁的儿童家长中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父母养育与家庭适应量表(PAFAS)评价父母对儿童的养育实践情况,包括养育一致性、强迫性、鼓励性和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情绪适应、家庭关系和相互协助等多个维度,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探索儿童个体、父母和家庭因素对父母养育实践的影响。结果 我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的父母在PAFAS量表中的总得分为21.00(15.00~28.00)分,该得分的变化与儿童年龄、独生子女、分娩方式、父亲文化程度、家长育儿信心、家长情绪、家庭年收入、家庭结构以及寻求专业支持等因素有关,提示我国儿童养育实践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结论 我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养育实践整体情况良好,养育实践与儿童个体、父母和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关注多重因素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父母养育技能的培训效果,更好地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家庭养育环境与早产儿及足月儿早期智力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家庭养育环境与早产儿、足月儿早期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建档、3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分别对系统管理的94例早产儿和足月儿进行家庭背景、养育方式和智力发育水平的调查和测评。结果:在家庭背景和家庭养育方式的各个因素中,喂养方式、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父亲职业、对孩子限制的多少、环境的多样性、提供音乐时间和玩具数量的多少、孩子的主要带养者、提供儿歌与故事多少以及与其他儿童交往机会的多少等和早产儿和足月儿1岁时和/或2岁时的发育商相关。结论:家庭养育环境影响儿童的早期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2岁幼儿社会情绪发展的常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对儿童早期社会情绪发展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在济南、济宁、淄博、聊城、日照市城区人口随机抽取1~2岁儿童296名,进行家庭基本情况、《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中国1~3岁幼儿气质问卷》、《12~36月龄儿童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测定。分析一般因素、儿童气质、家庭养育环境等因素与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关系。结果 不同气质类型、母亲围生期精神状态、父母亲教育程度的儿童之间在社会情绪发展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 0.05);家庭养育环境除忽视/惩罚因素外,情感温暖/环境气氛、社会适应/自理、语言/认知信息等因素均与儿童社会情绪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P均<0.01)。结论 儿童气质、父母教育程度和母亲孕期精神状况和家庭养育环境均可能影响儿童早期社会情绪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家庭养育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山东省2个县735例学龄前儿童监护人,并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50.0%以上的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养育孩子感到为难和很重的负担;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平时对待孩子的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不同类型监护人平时对待孩子的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监护人普及家庭教养方式的教育,从而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