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发生情况,探讨家庭环境与ADHD发生的关系. [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山东省滨州市2 136名4~5岁儿童ADHD患病情况;应用自编家庭环境问卷对患儿家庭环境进行测评. [结果] 1)ADHD患病率:总患病率为5.85%,其中男童检出率为7.34%(84/1 145),女童检出率为4.14%(41/991),男童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x2=9.87,P<0.01);2)家庭环境:单亲或重组家庭、家庭成员问关系紧张、父母经常在家庭中使用暴力、父亲有不良嗜好是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父亲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儿童不同居住地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母亲不同受教育程度之间,其儿童ADHD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ADHD患病率为5.85%,男童检出率高于女童;不良家庭环境在儿童ADHD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4~1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和专科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完成4~16岁儿童ADHD的评估。结果:4~16岁儿童ADHD总患病率为6.3%,男童患病率(8.1%)高于女童(4.4%),P<0.001,6~11岁患病率(7.7%)高于4~5岁(6.1%)和12~16岁(5.3%),P=0.005,ADHD-I为其主要类型,占6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文化水平低、儿童入学前非父母亲亲自照料、胎次多、父亲有不良嗜好、父亲对儿童经常使用暴力、母亲对儿童经常使用暴力、与母亲关系亲密、母亲异常妊娠史、胎龄不正常及3岁前身体健康状况差是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OR=0.786、1.490、1.387、0.684、0.515、1.548、2.002、1.945、0.614、0.686)。结论:儿童ADHD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该研究为ADHD干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6~1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患病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1年4至5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注意缺陷及多动症状调查表》对西昌市6所小学和3所初级中学的6~16岁儿童进行整群-分层抽样调查,共计抽取学生2800例纳入本调查,其中男童为1202例,女童为1148例.根据入组儿童年龄,将其分为6~7岁组(n=399)、8~10岁组(n=958)及11~16岁组(n=993).对可疑ADHD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诊断性访谈,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ADHD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ADHD的诊断标准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根据患儿症状、病程、严重程度将其进一步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结果 本地区6~16岁儿童的ADHD患病率为4.81%.其中,ADHD-Ⅰ型的患病率最高,为2.64%,ADHD-C型患病率次之,为1.40%,ADHD-HI型最低,为0.77%.3型ADHD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ADHD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7岁组的ADHD各型的患病率最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母亲的文化程度、家族史、产伤、对儿童的教育不当、亲子关系等是ADHD的影响因素.结论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6~16岁儿童中,ADHD-Ⅰ型患病率最高,而且以6~7岁组儿童的患病率最高,男童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年龄、性别、父母的文化程度、家族史、产伤、对儿童的教育不当、亲子关系等是ADHD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6~10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发病状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运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6~10岁儿童5 245名,采用调查组编制的注意力和多动问题调查表进行相关调查,对可疑ADHD患儿进行行为评估及家长进行访谈,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ADHD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ADHD总体患病率为3.85%,男童和女童的ADHD患病率分别为4.92%和2.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91,P<0.001),各年龄组患儿ADHD患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4.332,P=0.001),其中8~9岁年龄段患者患病率最高达4.54%;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性别(OR=26.180,95%CI:17.177~39.901)、儿童年龄(OR=1.430,95%CI:1.153~1.775)、父母管教方式(OR=10.612,95%CI:6.565~17.153)、母亲文化程度(OR=0.131,95%CI:0.065~0.261)是影响儿童ADHD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6~10岁儿童中ADHD总体患病率较低,但8~9岁年龄段儿童患病率不容忽视,其中儿童性别、母亲文化程度、以及父母管教方式对 ADHD患病率存在显著影响,对以上影响因素予以重点关注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儿童ADHD 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症状阳性率和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注意缺陷多动症状调查表,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针对注意缺陷多动症状调查表中症状阳性率的总体情况、年龄分布、及其与性别、户籍、家庭情况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ADHD患病率为3.9%,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5%和1.3%,男、女比例为2:1。大部分症状阳性率大致随年龄增长而递减;阳性率最高年龄段分布于4~5岁;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外地户籍的儿童阳性率高于上海市户籍的儿童;按父母文化程度比较,症状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的注意缺陷症状的阳性率普遍高于多动症状,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儿童ADHD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北京市6~13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临床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1月北京市6~13岁参加儿童ADHD筛查的2 35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和《注意缺陷及多动症状调查表》对入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对儿童ADHD发生率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2 350份问卷调查,有效调查问卷2 350份,回收率为100.0%。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初步筛查发现148例疑似ADHD儿童,对疑似儿童作进一步诊断,最终确诊113例,确诊率为4.81%,其中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ADAH-I(2.64%)和ADHD-HI(1.40%);113例AHDH患儿中,男84例,占6.99%,女29例,占2.53%,性别之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儿中ADAH-I、ADHD-HI及ADAH-C所占比例高于女性(P0.05);6岁~儿童AHDH、ADAH-I、ADHD-HI及ADAH-C发生率高于8岁~和11岁~(P0.05);8岁~儿童AHDH、ADAH-I及ADAH-C高于11岁~(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6~13岁儿童ADHD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家族史、产伤及教育不当关系密切(P0.05)。结论北京市6~13岁儿童ADHD多以ADHD-I型为主,且多发生率在6岁~儿童中,其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应根据影响因素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厦门市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患病状况,探讨患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厦门市6所不同层次的小学一~五年级学生3989名为调查对象,应用Conners量表(家长问卷)进行调查,DSM-Ⅳ诊断标准确诊。结果被调查小学生ADHD患病率为6.42%。ADHD儿童男女之比约6∶1。单亲家庭与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儿童ADHD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家庭因素对ADHD的发生、发展和结局都有一定的影响,单亲家庭、矛盾冲突、不良教养方式等是ADHD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为ADHD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4月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800例ADHD儿童为ADHD组,同时选取800例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两组儿童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病史资料,采用单因素χ2检验比较ADHD组和对照组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过敏性疾病共患时儿童ADHD患病风险及抗过敏治疗对ADHD症状的影响。结果 ADHD组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20,P<0.001);单一过敏性疾病组儿童ADHD患病风险OR值为1.681(95%CI:1.163~2.375),混合过敏性疾病组儿童ADHD患病风险OR值为2.494(95%CI:1.912~3.254);当ADHD患儿出现过敏症状时,58.2%的患儿ADHD症状较前加重,其中混合过敏性疾病组ADHD症状较前加重的患儿比例高于单一过敏性疾病组(60.6% vs.53.7%,χ2=434.161,P<0.001)。结论 ADHD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过敏性疾病增加儿童 ADHD的患病风险,过敏性疾病共患种类越多,ADHD患病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为ADHD儿童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滨州市4263名6~16岁儿童,通过家长填写注意力及多动问题问卷和CBCL量表来完成儿童ADHD和行为问题的评估,比较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结果筛查出ADHD儿童273名,6~16岁儿童ADHD的总患病率为6.4%,其中男童(8.9%)高于女童(4.1%)(χ2=32.06,P0.01),6~11岁组(7.7%)高于12~16岁组(5.3%)(χ2=9.900,P=0.002)。ADHD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55.29%)明显高于对照组(9.78%)(χ2=214.749,P0.01),不同性别和年龄段ADHD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均高于非ADHD儿童(P值均0.01)。除6~11岁女童的性问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年龄组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表现为ADHD组高于对照组。结论ADHD儿童易伴发多种行为问题。诊治ADHD时应重视伴发的行为问题对儿童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贵阳市城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贵阳城区中小学生3 016名为调查对象,用Conners量表(家长问卷)对儿童进行初筛,然后对可疑患儿及家长进行病史访谈、智力测试并按DSM-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ADHD的患病率为0.73%,其中注意缺陷型占77.3%,多动-冲动型占9.1%,注意缺陷伴多动冲动型占13.6%。男孩的患病率为1.3%,女孩患病率为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儿童ADHD的因素为:性别、母亲孕期情绪低落、父母婚姻关系、父母是否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有困难是否愿意告诉父母、孩子性格及学习成绩、好朋友的多少、与同学的关系。结论:儿童ADHD的患病率处于较低水平,影响儿童ADHD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干预儿童ADHD应该关注儿童家庭养育环境和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家庭环境危险因素,为ADHD开展有效的干预以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自愿的原则,选取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6~10岁儿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ADHD的诊断标准为ADHD组,同时按照性别年龄进行1∶1配对选取健康儿童为正常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以及自制的一般家庭情况调查表分析ADHD儿童的家庭环境危险因素。结果:ADHD组儿童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知识性、组织性、成功性和控制性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儿童,矛盾性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显示经常打骂孩子、家庭关系和睦、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一致、父母亲每天睡觉时间、每天做作业时间、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家庭结构和主要照料人、父母亲每天与孩子相处时间、孩子好朋友数量、父母亲文化程度与ADHD的发生有关。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是ADH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对ADHD进行防治时应充分考虑家庭环境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了解柳州市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儿童ADHD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柳州市城区一~六年级共9 628名小学生进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为ADHD的诊断标准对可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诊断学访谈,对筛查与诊断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共确诊ADHD儿童468例,ADHD患病率为4.86%,男生患病率(8.09%)高于女生(1.47%)(x2=228.146,P=0.000);9岁组儿童ADHD患病率最高(6.14%),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56,P=0.024).ADHD分型以注意缺陷为主型发生率最高(2.85%),其次是混合型(1.41%),多动/冲动为主型最少(0.60%).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患ADHD的风险低于男生(OR=0.17,95%CI=0.13~0.22),母亲孕期心情不佳和父母关系不好是发生ADHD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5(95%CI=1.17~ 1.79)和2.01(95%CI=1.59~ 2.55)].结论 柳州市城区小学生ADHD患病率处于国内中等水平,且发生与儿童性别、母亲孕期心情及父母关系有关.应对家长、老师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提高早期识别和诊断,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儿童贫血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儿童贫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479名1~5岁儿童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测定铁蛋白,并问卷调查儿童家庭情况、个人情况以及儿童营养与饮食状况。结果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26%,男童贫血患病率高于女童,1~2岁组儿童贫血患病率最高。在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铁蛋白含量、食用肉类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贫血患病情况与喂养方式、辅食添加、家庭状况等因素相关。开展普及儿童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家长科学喂养,合理膳食,减少孕期及哺乳期贫血的发生,对降低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开展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昌市-小学四年级全体633名学生,采用Conners问卷(家长及教师用问卷)做一级筛查,对阳性者使用CCMD-3诊断标准作二级诊断,同时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9~11岁在校小学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病率为5.85%,男生为6.73%,女生为4.81%,男、女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P>0.05);ADHD学生Conners问卷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5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 ADHD学生(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分娩方式、孕期长短、父亲文化程度、母孕期心理创伤、家族中有多动-冲动行业者、学习成绩、家庭关系7项因素对小学生ADHD影响较大大.[结论]ADHD为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ADHD患儿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家庭、学校、医院应密切配合,积极防治ADH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生情况及其与家庭特征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滨州市抽取的2 136名4~5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专家访谈的方法对调查中筛查出的可疑患儿进行确诊.结果 滨州市2 136名4~5岁儿童中检出ADHD125例,ADHD检出率为5.9%;其中男童检出84例,检出率为7.3%,女童检出41例,检出率为4.1%;男童的ADHD检出率高于女童(χ2=9.87,P<0.01);125例确诊ADHD患儿中,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分别为57、44和24例,分别占45.6%、35.2%和19.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童、重组家庭、母亲体弱多病、母亲在家庭中使用暴力和父母亲之间关系不和睦是儿童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不良家庭环境是儿童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济南市儿童斜视、弱视患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4~2005年对济南市市区12家幼儿园的1 478名4~6岁儿童进行斜视、弱视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斜视患病率为0.47%,弱视患病率为5.68%。弱视患病率,男、女儿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岁组高于5、6岁组;斜视患病率为0.47%。[结论]4~6岁儿童弱视患病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厦门市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发病状况,探讨与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及Conners量表(家长问卷),应用DSM-Ⅳ诊断标准确诊。调查了厦门市6所不同层次的小学1~5年级学生。【结果】厦门市小学生ADHD患病情况调查3989人,确诊ADHD256人,患病率6.42%。ADHD儿童男女之比约6∶1。单亲家庭与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家庭内部社会化不足和过度及家庭外部社会化失控和不足均可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生情况、学龄前儿童忽视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儿童忽视与学龄前儿童ADHD发生的关系,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方法 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无锡市604名3~6岁儿童进行ADHD的患病情况调查;应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对上述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无锡市学龄前儿童ADHD患病率为5.0% (30/604);无锡市3~6岁儿童的总忽视率为27.5% (166/604),忽视总分值为151.4,总忽视度为41.6(151.4/364×100);学龄前ADHD儿童受忽视率、忽视度显著高于正常儿童(x2=10.584,P<0.01;t=2.634,P<0.05);两组儿童在身体、情感、教育、医疗层面的忽视具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2.309、2.373、2.142、3.202,均P<0.05);情感、教育、医疗层面的忽视为学龄前儿童ADHD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学龄前ADHD儿童的忽视状况较正常儿童更为严重,情感、教育、医疗层面的忽视在学龄前儿童ADHD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6~13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2019年徐州市某医院儿少精神科明确诊断为ADHD的儿童为研究对象为作病例组,按1∶3比例招募由医院进行健康学生体检项目的非ADHD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2组儿童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及健康相关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对2组儿童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ADHD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658例ADHD(病例组)和1 844非ADHD儿童(对照组)进行调查,年龄均为6~13岁,病例组男童占56.08%,女童占43.92%,6~8岁占52.58%,9~13岁占47.42%;对照组男童占60.03%,女童占39.97%, 6~8岁占52.98%,9~13岁占47.02%,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吸烟(OR=2.442)、出生时窒息(OR=5.094)、父母离异(OR=1.865)、主要教养方式(OR=2.835)式、儿童情绪经常不稳定(OR=3.823)、学习困难(OR=6.056)、偏食/挑食(OR=1.878)、家庭关系不和谐(OR=6.203)、早产(OR=3.040)、婴儿期母乳喂养(OR=0.608)、胎儿期宫内发育迟缓(OR=5.145)均为6~13岁儿童ADH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6~13岁儿童ADHD与母亲吸烟、出生时窒息、父母是否离异、主要教养方式、儿童情绪经常不稳定、学习困难情况、偏食/挑食、家庭关系不和谐、早产、婴儿期母乳喂养、胎儿期宫内发育迟缓等多种因素相关,应根据可能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前规避相应的危险因素,改善育儿模式,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及交流,从早期预防儿童神经系统及心理行为的发生,并避免心理行为疾病对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山东省泰安市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的儿童口腔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3月采用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泰安市泰山区抽取6、6~10、10岁儿童各500人共1 500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并对其监护人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本次最终有效调查6、6~10、10岁儿童各489、492、490人共1 471名儿童,检出口腔疾病者429例,口腔疾病患病率为29.16%;不同年龄组儿童主要口腔疾病患病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儿童龋齿、牙石和口腔溃疡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以10岁年龄组儿童为最高,患病率分别为15.10%、11.43%和10.2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岁是泰安市儿童口腔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儿童吃零食≤4天/周、开始刷牙年龄3岁、父母监督刷牙和进行口腔保健是泰安市儿童口腔疾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泰安市10岁儿童的口腔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年龄、儿童吃零食情况、开始刷牙年龄、父母监督刷牙情况和进行口腔保健情况是该地区儿童口腔疾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