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新生儿听力进行筛查管理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活产新生儿12 860例进行听力筛查管理,通过准备、筛查、诊断、干预、跟踪服务等系统化的工作对新生儿的听力进行筛查。结果:2011~2012年12 860名新生儿中,12 110名进行了听力筛查,平均筛查率为94.17%,初筛未通过率为10.64%,参加复筛的新生儿1 052例,复筛率达81.68%;复筛未通过268例,复筛未通过率为25.48%。确诊患有听力障碍的61例,干预良好率为88.52%。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管理,可以及时发现患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让未通过筛查的新生儿得到快速的诊断,并对其采取有效的干预、康复措施,有效降低了聋哑的发生率,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管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丁怡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08-4509
目的:评估天津市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的网络化管理成效。方法:对比网络化管理前后天津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率、复筛率、随访率和干预率等情况。结果:全市实现网络化管理以来,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由47.6%上升至94.7%,随访率由40.5%上升至90.5%,复筛率由25.4%上升至47.5%,干预率由61.1%上升至89.5%。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作为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对全市的听力筛查资料进行网络化管理,运行近两年来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疾病护理管理经验。方法: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重要性、健康宣传、采血技巧、血片传递、阳性结果召回等工作的护理管理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5年累计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971例,筛查率达到100%,阳性召回率达100%,筛查质量逐年提高。结论:只有加强组织领导、健康教育、业务技能培训等各环节,才能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和筛查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辽宁省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与措施。方法:根据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提供的调查表对辽宁省2006~2010年各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6~2010年辽宁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率63.8%,初筛未通过率为9.2%,复筛接受率为65.1%,复筛未通过率为18.0%,复筛阳性转诊率为41.0%,双耳听力障碍检出率为0.20‰,干预率为71.9%。结论:应采取积极措施,全面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深入开展,争取新生儿听力障碍得到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南通市血清学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针对现有的存在问题探讨解决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2019年10月的南通市血清学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数据,并对全市筛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南通市产前筛查率从2015年的91.80%上升至2019年的95.55%,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由2015年的98.68%上升至2019年的99.52%,产筛、新筛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政府补偿救治力度不断加大,成本——效应显著,但产前筛查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仍未达100%、筛查疾病仍较局限。结论:南通市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稳步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健康宣教,强化督导考核,提升筛查救治能力,确保全市产筛、新筛工作质量,维护全市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湖南省不同地区听力筛查工作状况,为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深入开展提供指导。方法统计分析湖南省三个地区2010年10月1日-2013年9月30日新生儿听力筛查信息资料。结果三个地区共筛查新生儿839 237例;长株潭、湘南、湘西地区初筛覆盖率分别为88.99%、72.47%、54.30%;复筛率分别为72.94%、78.36%、64.41%;听力诊断性检测3 192例,确诊单侧或双侧听力损失共1 701例,双耳重度以上听力损失633例;接受干预807例。结论湖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发展不平衡。加强听力筛查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强化听力诊治、干预工作,有助于发挥听力筛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模式,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水平。方法:从我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建设、报表制度、质量控制等阐述了筛查管理模式。结果: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良好的管理模式促进了筛查工作全面协调的运转。结论: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对提高筛查覆盖率,保障筛查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筛查模式,对两病筛查与听力筛查同步管理模式的实施进行探讨。方法:济南市新生儿两病筛查的管理模式为以筛查中心为核心,以各区县保健站为中间枢纽,以全市设有产科的130家医疗保健机构为基地,形成一个采血、递送、监测、追回、确诊、治疗、随访的工作网络。利用两病筛查网络促使听力筛查工作的迅速推开和深入发展,在原筛查中心内建立听力筛查确诊康复中心,承担全市各筛查网点转诊患儿的确诊、治疗、康复任务及信息汇总工作。结果:经3年运转有37家医院进入了筛查网络。两病筛查覆盖率达99·7%,确诊阳性患儿187人,患儿确诊时间平均为36·2d,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将听力筛查纳入两病筛查管理,截止到2004年底,共筛查新生儿65266人,确诊为听力障碍的患儿共243名,发病率为3·7‰,其中34名患儿已佩戴助听器,开始了康复训练,平均确诊时间为3·6个月,比同期未经筛查的患儿提前了19·7个月。结论:利用两病筛查网络同步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有利于听力筛查工作的迅速推开和深入发展,是一种较好的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疾病筛查标准化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标准化管理工作 ,加大监督力度 ,提高筛查质量 ,我们采用质量控制方法 ,贯穿新生儿疾病筛查全过程 ,始于标准、终于标准。具体做法 :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和网络体系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操作程序和质量标准 ;按照质控项目分类、分项记分 ,综合评定 ;实行自觉检查、自我质控、自我管理 ,达到标准化管理要求。两年来筛查可疑或阳性儿召回复查率达 10 0 % ,病儿治疗随访率达 10 0 % ,血标本合格率 97%以上 ,未发生采血感染和血肿等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模式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龙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35-1436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优生优育、减少残疾儿发生率、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又是一项社会群体性系统工程,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对这个工程的每个环节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筛查质量,才能达到预期的筛查效果。泰安市1999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以来,努力完善网络管理,建立了筛查管理机构、筛查服务机构,规范了运行模式,建立保偿治疗制度,使筛查率年平均为99.73%,阳性召回率100%,患儿持续诊疗率100%,治疗有效率为100%。我们的体会是:政府支持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保障;健康教育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先导;建立健全筛查网络是筛查工作运行的基础;提高筛查质量是保证筛查工作持续开展的核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与《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相结合是防止漏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残疾、改善人口生存状态的一个基本手段.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管理模式主要是:省卫生厅主管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监督与管理;成立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心,负责全省新生儿的实验检测、治疗、随访等工作;设立"各地市县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分中心",负责辖区内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其管理自1999年启动以来,取得了可喜成果,筛查率从1999年的6.11%上升至2007年的94.55%.新生儿疾病筛查具体做法是争取政府与社会支持,寻求强有力的专业支撑,以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为构架发展筛查网等.为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还应广泛开展科普宣传、争取各种经济支持、扩大筛查种和建立特殊营养品和药品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2.
闫瑰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7):3817-3819
目的:了解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听力健康管理。方法:正常新生儿生后48h利用耳声发射进行初筛,未通过者42天后复筛;高危儿生后42天初筛,未通过者1个月后复筛;正常新生儿及高危儿两次均未通过者,进行脑干听力诱发电位测试明确诊断。结果:正常新生儿听力初筛率99.27%,复筛率98.26%;高危儿初筛率98.25%,复筛率90.47%。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9.79%,复筛阳性率6.24;高危儿听力初筛阳性率18.84%,复筛阳性率15.29%。24822例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病率2.78%,干预率62.00%。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早发现、早干预可降低因聋致残。重点随访高危儿、定期追踪、有效的管理可提高复筛率与干预率。但应注意听力筛查的假阴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建立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质量管理模式。从制定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规范、血片采集、递送、实验室操作等工作规范,建立各级筛查部门、人员工作职责,加强信息科学化管理,定期业务培训,建立监测标准,深入指导监测等方面加强管理,保证了筛查、检验、诊治的规范化、标准化,达到了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模式。方法:建立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及标准化管理,可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结果:宁夏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系统与全国相比还属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须加强。结论:充分发挥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的作用是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的基础;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的关键;通过健康教育使新生儿疾病筛查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从而提高筛查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适合廊坊市实际情况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完成全市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中初筛、复筛、转诊、诊断、干预及质量控制等工作。方法:构建廊坊市妇幼保健三级联合检测体系。以听力筛查诊断中心为龙头,各县筛查服务站为枢纽,基层助产单位为依托的三级联动的运作模式,通过网络运行完成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任务。结果:自2007年至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体系,在全市11个市、县(区)全部开展了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工作,覆盖率达92.5%。结论:通过廊坊市三级联合检测及干预体系,有效且快速地完成了该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各项工作,达到了筛查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宁波市鄞州区2011~2013年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掌握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和特点。方法:选取鄞州区10家助产机构近年出生的活产新生儿41 370例,使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进行初步筛查,根据诊断结果,开展治疗干预、跟踪服务等康复工作。结果:对40 268例活产新生儿进行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平均筛查率为97.3%,初筛未通过率为6.9%,复筛率85.7%,复筛未通过率19.2%;最终65例儿童确诊患听力障碍,经相关治疗干预,恢复效果良好的比例为87.7%。结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是新生儿听力初步筛查的重要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听力障碍新生儿,通过有效干预治疗降低了聋哑发生率,提高了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听力筛查832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探讨早期发现先天性耳聋患儿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3至12月在湖北省中山医院阳逻院区出生的83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EOAE)初筛-TEOAE复筛-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ABR)再筛的三步法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复筛阳性者按武汉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要求转诊到武汉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做进一步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832例新生儿中,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为90.50%,其中正常足月新生儿和高危儿初筛通过率分别为91.15%和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2.734,P<0.05)。剖宫产的新生儿初筛通过率为90.13%,复筛通过率为91.04%;顺产的新生儿初筛通过率为92.16%,复筛通过率为91.67%。在采用了三步法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后,新生儿转诊率为0.84%。结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更早的发现新生儿听力缺陷,及时开展相关干预手段,促使其听力及语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摸索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最好的管理模式.方法:成立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建立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及实行标准化管理,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质量.结果:建立网络1年以来筛查单位从原来的6家增加到136家,筛查量由原来的每年2180例增加到每年20012例,阳性病人的召回率由原来的11%上升到84.94%.结论:充分发挥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的作用是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的基础,成立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是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的关键;广泛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自觉参与意识,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纳入农村合作医疗报账项目减轻农民经济负担,从而提高筛查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加强网络管理、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和听力障碍诊断治疗率。方法:健全区、市、省三级听力筛查、诊治网络。强化管理,规范筛查数据统计、建立筛查技术培训和筛查质量检查控制制度等。结果:听力筛查率2005年56.54%,2006年71.98%,2007年80.24%,筛查率逐年提高。网络转诊聋儿33例。结论:加强三级筛查诊治网络管理,能有效地提高全市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使听力障碍儿童能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相似文献   

20.
蔡项青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668-1669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听力筛查率。方法:调查2006~2010年在磐安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253例新生儿未接受听力筛查。调查内容包括宣传教育、新生儿父亲或母亲文化程度、居住地、交通情况、经济状况、系统保健管理、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253例未接受听力筛查中家长不重视114例(45.06%),新生儿疾病转院治疗51例(20.16%),宣传教育不到位,家长不知道听力筛查及其重要性42例(16.60%),经济因素23例(9.09%),没有进行系统保健管理及交通不便23例(9.09%)。结论: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学科之间的配合,重点管理随访高危儿,充分利用妇幼保健网络,来不断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