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石狮市男性与女性老年人住院疾病谱的特点。方法借助新农合运行数据,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动态分析石狮市2007-2012年住院老年人性别疾病谱。结果该市六年间数据显示:(1)老年人男女比例为1.24:1,60~和70~岁年龄别占90%左右;(2)老年男性与老年女性的疾病谱变动均不大,病种相对集中:前五位疾病构成比均在73%以上;但两者疾病谱不尽相同:循环系统疾病在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中均居首位;肿瘤是老年男性第二顺位疾病,老年女性中为第三或第四顺位;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在老年男性中分别为第三、四顺位,在老年女性中则是在第二至第四顺位间波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在男性中为第五顺位,而女性则是眼及附器疾病与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病波动在第五或第六顺位;(3)单病种分析:脑血管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均是最主要的循环系统疾病,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比例较高,老年女性患糖尿病和白内障比例较高。结论 2007-2012年,循环系统疾病是石狮市老年人住院疾病谱第一顺位疾病,不同性别老年人疾病谱特点不同,应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疾病谱的特点,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及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2012年老年住院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度疾病谱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始终居前3位;分性别疾病谱中,老年男性与女性住院疾病构成比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是老年人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防治工作还应根据不同性别老年人疾病谱的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5~14岁儿童住院疾病谱特点。方法对四川省2006年5~14岁儿童住院疾病分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疾病谱的描述:(1)5~14岁儿童住院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疾病(31.30%),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17.83%),消化系统疾病(13.18%),以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8.05%)4个病种,其合计占住院疾病的70.36%。(2)男童前4位住院疾病顺位与女童一致。(3)男童和女童住院疾病谱总体的顺位有较高的一致度(rs=0.9608,P<0.01),但疾病构成比有着各自的特点。(4)性别比164.20%,男童对卫生资源的利用较多。结论了解不同性别儿童住院疾病谱的特点,有助于指导儿童疾病的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分析武威市不同年龄住院患者疾病谱特点,为不同年龄人群进行重点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选取2013-2016 年武威市不同年龄住院患者数据, 进行前5位疾病顺位及构成比分析。结果 2013-2016年武威市累计上报住院患者542023人次,老年患 者最多,占56.31%。0~岁排在首位的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15~ 岁、30~ 岁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 病,在45~岁、≥60岁均为循环系统疾病。不同年龄段患者前5位疾病顺位及构成比不同。结论 武威市 住院患者以老年人最多,不同年龄患者疾病顺位及构成比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疾病预防与控制工 作,促进人群健康。 关键词:疾病谱;住院患者;年龄;构成比;疾病顺位;重点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3 0205 04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鲁木齐市某院2010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病例构成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乌鲁木齐市某院2010年呼吸系统疾病5339例住院病例进行分析。对疾病谱进行分布描述。结果 2010年某院累计住院22802例。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339例,占总体的23.41%;男女之比1.75:1。呼吸系统疾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5,P〈0.05);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病种有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矽肺、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此构成该系统疾病前五位,占呼吸系统疾病的70.31%。本资料各年龄段呼吸系统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6.94,P〈0.001)。结论提示乌鲁木齐市某院2010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病例,重点年龄段在0~5岁儿童和71~80岁老年。应关注儿童与老年人的健康预防、保健和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4—2019年武汉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变化趋势,了解武汉市老年人群自杀死亡疾病负担,为开展老年人群自杀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利用武汉市死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的2014—2019年武汉市户籍居民死亡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自杀死亡个案资料。分别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所致损失寿命年(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不同性别与地区间老年人群自杀死亡率进行比较,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趋势分析。结果2014—2019年武汉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报告自杀死亡1010例,自杀粗死亡率介于(7.60~10.77)/10万,老年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老年女性,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率高于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武汉市老年人自杀死亡率整体上随年龄的升高而显著升高,2014—2019年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平均自杀死亡率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014—2019年武汉市老年人自杀死亡YLL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AYLL整体保持小幅波动,YLL率和AYLL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武汉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农村老年男性,老年人自杀死亡导致的疾病负担较重,需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以预防和减少老年人自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民食盐加碘对某大型三甲医院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构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方法 ,收集西京医院1979~2010年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信息,分析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全面了解历年甲状腺患者疾病谱、疾病顺位。结果 (1)32年间共有10128人次因甲状腺疾病住院,男性占28.1%,女性占71.9%。甲状腺住院疾病构成性别间存在差异:女性甲状腺良性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比例高于男性,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比例高于女性(P<0.001)。(2)全民食盐加碘实施前17年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98%,实施后年均增长率为11.79%。(3)结节性甲状腺肿住院患者增长最为明显;甲状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增长速度快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住院患者逐年增加。(4)其他非毒性甲状腺肿升至住院疾病顺位的第一位;甲状腺良性肿瘤降至第二位;甲状腺恶性肿瘤升至第三位。结论全民食盐加碘前后甲状腺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全民食盐加碘是甲状腺住院患者人次增加、疾病谱和疾病顺位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医院住院高龄老年人的患病情况,为确定该地区高龄老年人相关的疾病预防和控制重点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80岁高龄住院老年人4031例,用Excel和软件SPSS22.0分析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情况,从疾病构成、性别以及单病种3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31例患者中,按ICD-10进行分类统计,前10位系统疾病累计构成占高龄老年住院患者的93.47%,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31.48%)、呼吸系统疾病(18.01%)、消化系统疾病(15.28%)、损伤及中毒(7.64%)、神经系统疾病(5.83%)、症状、体征和不可归类在他处者(4.69%)、传染病和寄生虫病(4.19%)、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45%)、肿瘤(2.63%)、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2.63%);从性别来看,男性和女性前10位的系统疾病均相同,排在首位的均为循环系统疾病;从单病种来看,男性除结核病,女性除胆结石之外,其余前10位疾病均相同,排在首位疾病均为心力衰竭,其他单病种疾病顺位有所不同。结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是该地区高龄老年人重点防治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温州市老年人COPD患病率及与吸烟的关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温州市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及与吸烟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温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群,测定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结果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于女性;老年男性吸烟率为46.61%,其中15.60%患有COPD,高于非吸烟组(P<0.005);吸烟指数>300的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于吸烟指数≤300组(P<0.05)。结论温州市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吸烟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且患病率随吸烟量增多而增加,老年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宁波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17-2019年住院病例疾病构成,为疾病预防、疾病监测提供数据支持,为区域卫生规划、卫生决策、医疗保障等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浙江卫生健康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导出宁波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17-2019年住院病例的年龄、性别、住院日期、主要诊断、主要诊断编码、离院方式等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7-2019年宁波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累计出院2882361例,女性多于男性(1.06:1),不同性别住院病例逐年呈上升趋势(Z=27.86,P<0.001)。40~64岁组出院病例最多,占比为38.86%,其次为≥65岁组,占比为29.98%。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位居疾病顺位前五,不同性别、年龄疾病顺位不同。结论呼吸系统疾病位于宁波市疾病谱首位;不同性别、年龄疾病顺位不同,应根据年龄、性别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某院1996~2005年老年住院病人疾病排序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海铭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28-3730
[目的]描述和分析老年人住院疾病谱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以某院1996~2005年间收治的≥65岁老年人住院患者45 020例为对象,按前后5年分组,以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9和ICD-10分类,对位居前10位的疾病谱进行比较和分布描述。[结果]2001~2005年老年住院患者的排序与前5年比较,肺部感染排序明显提前,而高血压病排序下降。其中男性Ⅱ型糖尿病、冠心病上升为第7和第9位;女性Ⅱ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高血压性心脏病上升为第3、第7和第8位;近5年老年人住院患者数量增加107.5%,但前10位疾病占住院总数的比例下降。[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的数量近5年成倍增加,肺部感染跃居疾病谱第1位。老年人疾病谱及其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疾病谱特点,以期为医院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策略.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2019年精神疾病住院患者20917例的病案首页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情况、病种分布、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病种变化趋势.结果 住院患者男女之比为1:1.48;患者年龄中位数为31岁,青年组最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级响应期)广东居民住院病例疾病谱的特征。方法 收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级响应期)广东省居民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根据ICD-10按系统分类,分析其疾病谱特征;将疫情期间疾病谱与2019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特点。结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病人96.1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下降26.3%,其中男性占43.9%,女性占56.1%;15岁以上占83.9%。住院病例前6位疾病分别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其他接受医疗服务、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疫情期间住院病例疾病谱有所变化。前10顺位疾病中,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由第2为上升为第1位,其他接受医疗服务由第5位上升为第4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由第8位上升为第7位,肿瘤由第9位上升为第8位,起源于围生期疾病由第10位上升为第9位;呼吸系统疾病由第1位下降为第2位,消化系统疾病由第4位下降为第5位,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由7位下降为10位。眼和附器疾病由13位下降为19位。男性10种疾病顺位改变,女性12种疾病顺位改变。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服务需求减少,疫情期间住院病例疾病谱有较大变化;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其他接受医疗服务、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仍然是居民主要的住院疾病。  相似文献   

14.
评定外科病人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发病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外科住院病人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PEM)发病率,评定并比较中青年及老年患者人体组成差异。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协和医院1998~1999年度外科择期手术病人378例(老年病例152例)术前进行(1)人体测量(体重、体重指数BMI、上臂围、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握力);(2)人体组成分析(生物电阻抗法,测定瘦体组织LBM、总体脂肪TBF和总体TBW);(3)血清前白蛋白测定(速率透射比浊法)及(4)膳食调查(24小时回顾法,测定5天)等。结果(1)术前PEM总发病率为33.4%,外科老年患者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41.6%vs27.9%,P<0.05);(2)营养正常与营养不良病人的人体测量及血清前白蛋白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与中青年相比,老年患者LBM显著降低(男性46.1±6.3kgvs51.3±6.1kg,P<0.05;女性34.2±4.5kgvs38.2±4.1kg,P<0.05);老年女性LBM%显著降低(62.2±8.7%vs68.4±7.9%,P<0.05),TBF%显著升高(38.0±5.8%vs31.2±7.5%,P<0.05)。结论应考虑对外科病人术前术后进行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老年外科病人PEM发病率高,且易发生LBM丢失,故对其更应注意补充能量及氮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上海市1990—2010 年不同时期人群期望寿命变化趋势,探讨疾病谱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确定疾病干预的优先领域。 [方法] 利用1990—2010 年上海市居民死亡登记系统的死亡数据和上海市公安系统的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法、期望寿命分解法、死因分解法,比较年龄和不同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结果]1990—2010 年上海市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分别增加了6.91 岁和6.94 岁,年均增寿均达0.35 岁。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对期望寿命增长的贡献最大,男女分别占增寿总量的52.97%和51.44%。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死亡率的降低是期望寿命增加的主要原因,他们对男女性期望寿命的贡献分别为2.13 岁和1.98 岁、1.42 岁和1.89 岁、1.35 岁和0.67岁。 [结论] 上海市现阶段,居民的死亡大部分是疾病造成,提高人群期望寿命,重点是关注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近20年慢性病死亡率虽大幅下降,但仍是上海市主要死因,建立健全慢病防治体系,提高慢性病防治效果,是进一步提高上海市人口健康水平,增加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天津静海县医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的老年死亡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调查老年死亡病例163例,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63例,占38.65%。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心血管疾病(79.36%)、脑血管疾病(11.1%)、感染(9.52%)为主要死亡原因。男女间死亡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甘油三酯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  相似文献   

17.
荣建华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360-1361
目的了解老年煤工尘肺住院患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失眠的诊断标准与分类,采用统一的睡眠调查表和EPWORTH嗜睡评分量表对195例老年煤工尘肺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5例老年煤工尘肺住院患者中有138例日间嗜睡,嗜睡率70.77%。有114例发生失眠,失眠率58.46%。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疾病、心理、环境和药物等因素。结论老年煤工尘肺住院患者多伴有睡眠障碍,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其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出血(UGIB)住院患者病例特征及治疗费用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政策及措施、改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预后及指导医疗系统统筹疾病费用等提供依据。方法 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搜索2019年成都市某三甲医院全年收治的所有初诊UGIB住院病例,对病历资料及治疗费用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UGIB住院病例308例。24~59岁144例(中青年组),平均年龄(42.05 ± 7.54)岁,男性占70.14%。60~88岁164例(老年组),平均年龄(73.54 ± 6.05)岁,男性占82.83%。2组病例的性别和BMI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病例间非甾体抗炎药服用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脑卒中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及伴随≥2种合并症者构成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UGIB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黑便(占57.14%)、上腹痛(占35.39%)、呕血(占27.60%)为主,出血病因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占34.74%)、胃溃疡(占20.78%)、胃十二指肠炎(占11.36%)。上腹痛比例中青年组高于老年组,外周循环障碍低于老年组 (均P<0.01)。出血病因中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比例高于老年组,胃溃疡、复合溃疡、胃癌比例低于老年组 (P<0.01或P<0.05)。中青年组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2.40(6.16,25.51)d,老年组为16.21(6.35,25.54) d;中青年组治疗费用平均为(12 783.6 ± 1 743.1)元,老年组平均为(21 785.6 ± 2 762.3);老年组的西药费、中成药费、输血费、检查费、手术费、总费用及住院时间均较高(P<0.05或<0.01)。结论 UGIB住院患者以男性为主,不同年龄段UGIB住院患者临床表现及出血病因有差异,老年UGIB患者治疗时间及费用显著高于中青年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