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蜕膜中STAT3的测定,探讨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的流产病因和胚胎、胎盘的生长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RSA患者及20例对照组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TAT3含量。结果:STAT3在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孕早期的绒毛和蜕膜中均高表达。RSA组与对照组绒毛中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与对照组蜕膜中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检测了R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蜕膜中STAT3的表达,在胎盘形成过程中STAT3参与、促进滋养细胞的存活、生长和浸润,胚胎生长具有肿瘤的特征。STAT3在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孕早期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AT3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杜丽荣  徐素欣  邵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706-2709
目的:通过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血清、绒毛、蜕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测定及绒毛超微结构的观察,并与相应正常妇女进行对照,探讨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的病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RSA患者(实验组)及20例正常女性(对照组)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VEGF含量,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绒毛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血清VEGF分别为(106.32±17.26)pg/ml、(88.26±10.15)pg/ml,RS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RSA组绒毛中VEG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u=3.243,P<0.01);RSA组与对照组蜕膜中VEGF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u=0.5766,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与绒毛VEGF的表达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1=0.8477,P1<0.05;r2=0.7463,P2<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与蜕膜VEGF的表达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1=0.2820,P1>0.05;r2=0.2879,P2>0.05)。结论:①绒毛组织中VEGF含量RSA组高于对照组;②蜕膜组织中VEGF含量R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扫描电镜观察发现RSA组较对照组绒毛稀疏杂乱,呈颗粒状,微绒毛数量减少,分布欠均匀,密度明显降低,微绒毛增粗、变短、末端圆钝,局部密度增高,反光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复发性流产(RSA)不仅危害女性生殖健康,而且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但其发病机制复杂,具体病因尚不明确。通过检测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女性蜕膜和绒毛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和蛋白酶L的表达量,揭示其与RSA的相关性,进而阐述蛋白酶B和蛋白酶L在RSA发病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RSA病因提供支持。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RSA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正常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检查合格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别于人工流产手术和清宫术中获得研究对象的绒毛和蜕膜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和蛋白酶L的表达。结果 在绒毛组织中,蛋白酶B主要表达于滋养细胞的细胞质中,合体滋养细胞细胞质表达强于细胞滋养细胞,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见少量表达。观察组患者绒毛组织蛋白酶B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绒毛组织中,蛋白酶L主要表达于绒毛组织滋养细胞的细胞质中,与细胞滋养细胞相比,合体滋养细胞细胞质表达更强。观察组患者绒毛组织蛋白酶L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蜕膜组织中,蛋白酶B主要表达于蜕膜细胞的细胞质中,腺细胞和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可见少量表达。观察组患者蜕膜组织蛋白酶B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蜕膜组织中,蛋白酶L主要表达于蜕膜细胞的细胞质中,少量表达于腺细胞和毛细血管上皮细胞中。观察组患者蜕膜组织蛋白酶L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蛋白酶B和蛋白酶L均在早孕蜕膜和绒毛组织中表达,组织蛋白酶B和蛋白酶L与胚胎植入和胎盘形成有关,绒毛、蜕膜组织蛋白酶B和蛋白酶L表达减低与RSA发生有关,可能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8-异构前列腺素(8-isoprosta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总抗氧化能力(AOA)、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以探究不明原因RSA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兰溪市人民医院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不明原因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并选择同期在院进行分娩的5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参照对象(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液和绒毛蜕膜组织中的8-isoprostane、SOD、AOA等氧化应激指标及NF-κB、i NOS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液中AO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例组患者血液中8-isoprostane、NF-κB及i N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血液中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AO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病例组绒毛蜕膜组织中8-isoprostane、NF-κB及i N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绒毛蜕膜组织中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液和绒毛蜕膜组织中的8-isoprostane、SOD、NF-κB及i NOS表达与正常妊娠妇女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其可作为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发生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Ang-1、Ang-2与血管生成及RSA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5~11月在山西大医院妇产科门诊行流产清宫术的RSA患者30例(RSA组),既往有正常胎儿分娩史、自愿行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妇女30例(正常组)。在人工流产的同时留取绒毛及蜕膜组织,经免疫组化SP法检测Ang-1、Ang-2、CD34在两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计数抗-CD34单抗标染的MVD,分析它们与RSA的关系。结果:(1)RSA组绒毛组织中Ang-1、Ang-2的表达及Ang-1/Ang-2比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蜕膜组织中Ang-1、Ang-2的表达均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蜕膜中Ang-1/Ang-2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SA组中,绒毛Ang-1、Ang-2表达均高于蜕膜,Ang-1/Ang-2比值低于蜕膜(P0.05);正常组中,绒毛中Ang-1表达低于蜕膜(P0.001),Ang-2在绒毛、蜕膜组织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绒毛Ang-1/Ang-2比值低于蜕膜(P0.05)。(3)RSA组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中MVD值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Ang-1、Ang-2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导致血管生成缺陷及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Ang-1过度表达对血管生成缺陷的影响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6.
VEGF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20例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分布,并以20例正常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RSA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结论:VEGF在早期妊娠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RSA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孟庆勇  王鸣  林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060-5061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主动免疫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将2001年3月~2007年5月经主动免疫治疗成功的102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SA组妊娠期疾病4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3例,发生率3.9%(4/102),妊娠期糖尿病1例;正常生育组妊娠期疾病5例,发生率4.5%(5/110);两组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剖宫产率(56.9%)明显高于正常生育组(41.8%)(P<0.01);两组分娩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与正常生育组子代在性别比、出生体重、Apgar评分、新生儿病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生育组(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对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影响较小,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RSA)与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3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和37例健康早孕人工流产妇女的绒毛膜组织中Ang-2的表达水平。结果:自然流产组Ang-2的表达高于人工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ng-2的表达均与年龄无关(P>0.05);自然流产组Ang-2的表达与胚胎孕周呈正相关(P<0.05),而人工流产组Ang-2的表达与胚胎孕周无关(P>0.05)。结论:Ang-2的高表达可能是造成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早孕复发性流产(RSA)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早孕RSA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正常早孕孕妇6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有人工流产需求。经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定两组受检者绒毛、蜕膜组织内的VEGF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绒毛、蜕膜组织内的VEGF表达对早孕RSA的预测价值,确定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界值。收集早孕RS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家族流产史、生殖系感染、内分泌疾病及获得性子宫异常等,分析VEGF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内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蜕膜组织内VEGF表达水平预测早孕RSA的AUC分别为0.756、0.723,最佳界值分别为26.445、30.230。生殖系感染、获得性子宫异常患者的绒毛、蜕膜组织内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生殖系感染和无获得性子宫异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绒毛、蜕膜组织的VEGF下调与早孕RSA发生存在关联,且VEGF表达对早孕RSA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且其表达水平还会受生殖系感染、获得性子宫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妊娠组织中Survivin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RSA患者和25例正常妇女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结果:RSA患者妊娠组织中Survivin和PC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织,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表达下降可能是RSA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与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对20例RSA患者和16例正常早孕妇女蜕膜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SA组患者蜕膜中总T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均升高(P(0.05),CD8+T淋巴细胞变化无显著性(P(0.05)。结论:蜕膜中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导致复发性流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在早孕自然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31例自然流产者(实验组)及36例人工流产者(对照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表达进行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绒毛组织中MMP-2及TIMP-1的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无论是绒毛组织还是蜕膜组织中MMP-2的表达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两种组织中的TIMP-2强阳性(Ⅲ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TIMP-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然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MMP-2的正常表达及TIMP-1、TIMP-2的低表达导致MMP-2与TIMP-1及TIMP-2的比值升高,该比值失调可能与自然流产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urvivin及P53蛋白的表达在葡萄胎发生、发展及恶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测定42例葡萄胎(其中12例恶变)和18例正常绒毛组织中p53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正常绒毛组和葡萄胎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正常绒毛组和葡萄胎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葡萄胎恶变组中的表达均高于葡萄胎未恶变组(P<0.05)。结论:Survivin及p53可能与滋养细胞的侵袭过程及程度有关,检测葡萄胎组织中P53及Survivin的蛋白表达,可预测葡萄胎恶变,为临床预防性化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正常早孕和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血清、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水平及在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E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因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就诊的患者30例(UERSA组)以及同孕龄正常早孕妇女30例(正常早孕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清中MIF的浓度,并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两组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UERSA组血清MIF水平(10.98±3.02ng/ml)低于正常早孕组(17.53±5.34ng/ml),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2-△△CT值(0.022±0.001;0.97±0.58)均较正常早孕组(1.290±1.110;1.20±0.85)显著降低。经过相关分析,血清MIF水平与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水平呈正相关(r=0.69,0.71)。结论:妊娠期母胎界面MIF表达降低,可能在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蜕膜组织凋亡调控基因及PR ER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及雌、孕激素受体 ( ER、 PR)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法测定 Fas、 Fas L、 Bcl- 2、 Bax 4种凋亡调控基因在米非司酮组和对照组两组绒毛蜕膜组织中的蛋白表达 ;分别采用葡聚糖活性炭分离单点饱和分析和免疫组化两种方法测定两组绒毛蜕膜组织中 ER、 PR含量。结果 :Fas、 Bcl- 2表达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0 .0 5 ) ;Fas L表达米非司酮组低于对照组 ( P<0 .0 5 ) ;Bax在米非司酮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用免疫组化法ER、 PR的表达在米非司酮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采用葡聚糖活性炭分离单点饱和分析法测定 PR,米非司酮组低于对照组 ( P<0 .0 5 ) ,ER米非司酮组高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米非司酮可通过 Fas/ Fas L和 Bcl- 2 / Bax两条途径直接促进早孕蜕膜及滋养细胞凋亡 ;米非司酮通过与 PR竞争性结合 ,拮抗孕激素 ,在米非司酮作用时 ER、 PR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的遗传因素和同种免疫因素的关系。方法:根据流产胚胎的绒毛染色体畸形与否对复发性流产的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方法比较孕前、孕早期、流产后不同时段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胚胎染色体异常组流产后绒毛细胞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11.37±6.65%)较孕前、孕早期(7.94±4.17%、8.78±4.74%)显著升高(P<0.05);较胚胎染色体正常组绒毛细胞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7.84±3.97%),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遗传和同种免疫因素是复发性流产的两大重要因素,可以同时存在;胚胎染色体异常有可能诱发母体产生更多的封闭抗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相关白细胞介素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体内免疫调节机制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2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体内的白介素水平。结果: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研究组)外周血血清中白介素水平与正常早孕妊娠组(研究组)比较,IL-2、IL-8的含量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而IL-4、IL-6、IL-10的含量则相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外周血中白介素水平失衡变化可引起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