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剖宫产术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剖宫产术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临床效果分析陈淑兰,陈李红,游园香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在国外已普遍推行。我院于1991年4月开展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取得良好效果,深受广大产妇的欢迎。现将其与同期腹壁纵切口术比较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于1991...  相似文献   

2.
汪小鸣 《工企医刊》2002,15(1):73-73
自1999年1月~2000年10月,采用横切口行剖宫产22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1999年1月~2000年10月,从我院440例剖宫产取胎术产妇中,其中选用横切口者为观察组(n=220),年龄22岁~35岁,平均28岁,初产妇200例,经产妇26例,纵切口者为对照组(n=220),年龄20岁~35岁,平均27岁,初产妇201例,经产妇19例,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在剖宫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的11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横切口组)59例和B组(纵切口组)59例,后将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h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出血量少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2组术后24h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壁纵切口较横切口在剖宫产中的效果更好,综合优点较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在剖宫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的11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横切口组)59倒和B组(纵切口组)59例,后将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h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出血量少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2组术后24h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壁纵切口较横切口在割宫产中的效果更好,综合优点较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访观察新式剖宫产横切口和纵切口术后的盆腔粘连情况,分析产生盆腔粘连的原因,研究减少粘连发生率的改进方法。方法将我市2008—2012年基层医疗机构产科180例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住院产妇随机分为两组,120例产妇行纵切口,另外60例行横切口,对她们剖宫产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回访分析,比较横切口和纵切口这新旧两种剖宫产术后的盆腔粘连情况。结果术后,两组产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其中,横切口组的总粘连发生率为68.3%,纵切口组的粘连发生率为36.7%,而两种剖宫产方法的轻度粘连发生率较为接近。结论新式剖宫产横切口的盆腔粘连比旧式剖宫产纵切口的粘连发生率高,而且粘连的程度较重,因而,对此需要特别重视,尽量避免盆腔粘连或减轻粘连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剖宫产术分别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和纵切口子宫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组;观察组(n=50)产妇接受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而对照组(n=50)接受腹式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比两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剖宫产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新生儿的阿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评价两种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时间为2.0±0.6d、剖宫产术时间为31±4.6min、手术出血量为189±23.6ml、新生儿的阿氏评分为9.2±0.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产妇的住院时间为4.6±1.3d、剖宫产术时间为43±5.3min、手术出血量为256±26.9ml、新生儿的阿氏评分为8.7±0.2、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0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创伤性小及并发症少,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第一次剖宫产行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 将172例二次剖宫产患者按照第一次剖宫产行横切口与纵切口分为横切口组和纵切口组,每组各8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破裂及新生儿窒息的情况.结果 纵切口组患者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6.75±1.22)min、(40.52±3.67)min、(163.24±16.98)ml]均少于横切口组[(17.32±2.59)min、(65.16±5.63)min、(267.56±20.14)ml],子宫破裂率及新生儿窒息率[4.7%(4/86)、12.8%(11/86)]低于横切口组[15.1%(13/86)、33.7%(29/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腹壁纵切口剖宫产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明显小于腹壁横切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胎头深嵌入盆腔,不能经阴道分娩,经子宫下段娩出也极端困难时,采用子宫体部横切口剖宫产术式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本院2003年1月~2008年6月行子宫体部横切口剖宫产术256例,同期子宫体部纵切口剖宫产术185例、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妇女1 0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特点.结果 子宫体部横切口与子宫体部纵切口剖宫产术比较,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病率降低,术后排气时间、新生儿娩出所需时间缩短,术后新生儿需继续治疗者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体部横切口剖宫产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避免母子损伤,对于基层各级医院因病人及医疗水平等因素致复杂性或忽略性头位难产,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地:为了解决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疼痛、出血多、避免血管以及膀胱的损伤,减少术后粘连,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排气快、进食早,乳汁分泌早,有利于切口的愈合,母婴等健康问题.方法:采用改良横切口剖宫产,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采用改良横切口剖宫产,取得满意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因其而产生的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721例病例资料。结果: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58例,占同期剖宫产术的8.04%,枕后位、胎先露高于+3cm、胎儿体重4000g、麻醉效果差的患者撕伤率明显增加。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胎儿体重、胎方位、胎先露、麻醉效果均与切口撕伤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皮肤伤口缝合技术及处理改良后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和睦家医院2019年1月至9月采用剖宫产皮肤切口改良的缝合技术和处理的产妇作为改良组,同时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在广州市妇儿医院行剖宫产常规皮肤缝合技术的产妇进行对照,改良组:2/0可吸收缝线皮下脂肪间断缝合,5/0合成可吸收线进行连续皮内缝合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27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剖宫产术后2年左右,临床表现有包块、疼痛、周期性症状的特点。结论:手术切除包块是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效的方法,降低剖宫产率,提倡母乳喂养,预防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在龙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产妇520例的临床资料,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收集并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结果520例产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3.85%(20/520),超声图像显示实性非均质型11例、混合回声型6例、类囊肿型3例。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急诊手术、手术医师级别、羊膜腔感染、皮下组织最大厚度均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16.503、5.241、4.071、7.710、7.455、7.294,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础疾病、手术时间、羊膜腔感染、皮下组织最大厚度等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独立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3.621、3.212、4.826、2.543,均P<0.01)。结论基础疾病、手术时间、羊膜腔感染、皮下组织最大厚度等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以减少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腹部横切口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转开腹的原因。方法:选择同期以子宫肌瘤为手术指征的要求保留子宫的病例共23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行腹部横切口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发热及镇痛以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研究组的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发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镇痛的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而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研究组中有4例中转开腹的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微创外科手术。我院在开展腔镜手术早期有中转开腹的病例,都是因为创面渗血、瘤体大、位置不佳、操作者技术不熟练而造成,随着技术的提高,中转开腹的病例不再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的诱发因素及探究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而进行了伤口换药的患者共55例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同期进行剖宫产而没有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63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中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没有出现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观察组孕妇当中肥胖、胎膜早破、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低于30 g/L、合并阴道炎等相对于对照组产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产妇剖宫产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是由于多种因素一起作用导致的.而指导孕妇进行孕期的保健、合理膳食,防止体重增长过大而导致孕期肥胖及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对胎膜早破、孕期合并阴道炎等高危孕产妇进行预防和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术后恰当的营养照顾,能有效的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阴式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中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阴式子宫瘢痕憩室切除术治疗的7例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均随访6~18个月,患者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较术前明显好转(χ2值分别为10.50、4.95,均P<0.05),而下腹隐痛无明显变化(χ2=1.08,P=0.30)。术后超声显示切口处楔形暗区消失,肌层连续,宫腔线完整可见。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经阴道手术治疗是安全、简单、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剖宫产率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在江苏省金坛市中医医院分娩的256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不同时期剖宫产率及其指征比率的变化。结果2010—2013年我院剖宫产率分别为57.43%、55.94%、56.71%、55.51%,平均剖宫产率为56.18%。剖宫产指征前五位分别为:社会因素、疤痕子宫、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结论高剖宫产率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加强围产保健宣传力度,更新产科医生服务理念等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收集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资料.结果 1310例剖宫产中有6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4.73%,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肥胖、贫血、基础疾病、滞产或胎膜早破、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62例切口感染者共培养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7株,占56.67%,革兰阴性杆菌11株,占36.67%,真菌2株,占6.67%.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手术切口感染,对高危人群可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0.
腹膜外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 56例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 进腹剖宫产术的产妇 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新生儿评分、术后感染 率等情况.结果: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腹膜外剖宫产感染率低,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是 一种可以较广泛采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