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急救中心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共接诊4例男性上呼吸道异物患儿,现介绍引起该4例患儿呼吸道阻塞的异物情况及窒息后的复苏结果,分析引起幼儿呼吸道阻塞的常见异物,并结合我院临床救治经验推荐呼吸道阻塞后的现场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58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的时间顺序划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29)。常规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予以综合急救护理,对比患儿的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率、PaO2、PaCO2及SaO2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出现1例并发症,常规组患儿发生6例并发症,差距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综合急救及护理,可快速改善其生命体征,预防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我院急救中心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共接诊4例男性上呼吸道异物患儿,现介绍引起该4例患儿呼吸道阻塞的异物情况及窒息后的复苏结果,分析引起幼儿呼吸道阻塞的常见异物,并结合我院临床救治经验推荐呼吸道阻塞后的现场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发现发生呼吸道异物的小儿,几乎都是在口内含有食物时,说笑、哭闹嬉耍或打骂恐吓等情况下将其吸入呼吸道内。如果急救措施不当,护理不正确,容易导致呼吸道堵塞,造成窒息而威胁生命安全。年轻的父母们如何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早期急救呢? 1、异物堵塞气管:小儿口内有较大的异物吸入呼吸道,往往直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综合护理。方法:选取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采取急救措施,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60.00%,低于观察组的90.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救措施及综合护理实施于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中,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术中护理及抢救配合。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8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行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1 479例患儿的手术中护理及抢救配合进行总结和回顾。结果除1例患儿在术中发生气胸外,其他患儿均顺利取出异物,完成手术。结论对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术中配合必须做到沉着、冷静、技术熟练、与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配合默契,各种仪器、设备处于应急状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诊治小儿呼吸道疾病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术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间接诊的小儿呼吸道疾病患儿58例作为分析对象,全部患儿均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术进行诊治。深入分析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气道开口异常6例、支气管软化8例、支气管异物16例、炎性病变28例;58例患儿中16例患儿为术后、术中一次性并发症,所占比例为27.58%(16/58),术中低氧血症、术后刺激性咳嗽和一过性发热较为多见。结论:诊治小儿呼吸道疾病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术效果较好,无气胸、麻醉过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异物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常因患儿年龄小诉说病史不清而被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99年-2006年收治的15例误诊误治患儿原因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的急救和正确的护理方法,以利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对临床小儿高热惊厥的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急救及护理经验。结果:急救成功率达100%,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均治愈。结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给氧,控制惊厥,合理营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密观察病情等系统全面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对高热惊厥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兴侠  殷慧 《现代保健》2009,(31):104-105
目的探讨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小儿食管异物取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34例患儿在电子胃镜下顺利取出异物,经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做好急救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做好出院指导是提高小儿食管异物成功率和减少食管异物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以小儿多见。我院1986年~1993年共收治740例,现将其急救与护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提高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月到我院儿科门急诊及住院部救治的78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快速止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时降温、加强监护等综合治疗及护理,78例患儿均转危为安。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刘煜 《现代保健》2012,(15):116-117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自制小儿鼻腔异物取出器治疗小儿圆形类鼻腔异物的疗效及其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72 例鼻腔异物患儿使用自制小儿鼻腔异物取出器在门、急诊治疗小儿鼻腔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72 例患儿鼻腔异物全部一次性取出,成功率100%,未出现鼻出血、气管异物及食管异物等并发症.结论:自制小儿鼻腔异物取出器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且并发症少,特别是解决了以往临床医生对于鼻腔异物患儿内球形及表面光滑异物的治疗,填补了无专用该类器械的空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护理PICU患儿中采取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6例小儿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3)与实验组(n=33),将实行责任制小组常规护理患儿作为参照组,将实行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患儿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小儿重症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小儿重症患者MSOF发生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PICU住院时间、功能衰竭器官数、小儿危重评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应用在护理PICU患儿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廖培良 《现代医院》2006,6(8):43-44
目的提高小儿呼吸道异物诊疗水平。方法对1984~2004年32例小儿呼吸道异物的误诊误治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误诊误治的病种有:急性喉炎、急性喉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喉及气管肿瘤等。结论体征不典型,询问病史不仔细及有些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是小儿呼吸道异物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3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探讨,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对小儿高热的急诊急救技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近半年来收治的30例小儿高热惊厥时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0例患儿呼吸道感染有18例,扁桃体炎9例,支气管肺炎3例。30例收治住院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及时应用止惊药物和降温处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林子 《现代养生》2013,(18):75-75
目的探讨气道开放方法在儿科窒息护理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窒息患儿22例,所有患儿均排除气管异物者,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双手托上颌法急救,对照组患儿采用仰面抬颌法急救,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气道开放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平均气道开放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气道开放程度的比较,观察组气道开放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手法气道开放的方法中,应用双手托上颌法对小儿窒息进行急救护理的效果较好,可快速改善患儿的症状,且该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探讨,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儿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240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40例患儿中反复呼吸道感染99例(占41.25%),肺炎支原体感染53例(占22.08%),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占25.8%),气道咳嗽综合征16例(占6.7%),支气管异物5例(占2.1%),肺结核5例(占2.1%)。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小儿慢性咳嗽最为主要的原因,其发生比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多种,但呼吸道感染是最为主要的原因,临床应详细检查,找出并针对这些病因进行治疗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呼吸道异物的诊断及治疗,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127例呼吸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院后除1例患儿将异物自行咳出外,126例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经支气管镜成功取出异物,其中123例1次手术成功取出异物,占96.85%(123/127),3例经过2次手术成功取出异物,占2.36%(3/127).结论 呼吸道异物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可避免延误病情,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呼吸道异物的诊断及治疗,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127例呼吸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院后除1例患儿将异物自行咳出外,126例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经支气管镜成功取出异物,其中123例1次手术成功取出异物,占96.85%(123/127),3例经过2次手术成功取出异物,占2.36%(3/127).结论 呼吸道异物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可避免延误病情,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