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孕妇对儿童保健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孕妇对儿童保健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及对儿童服务项目的 需求和乐意接受的服务形式,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儿童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无记名方式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孕妇学校的180名孕妇进行选择型问卷调查,调查内容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问卷后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总体较差,且与孕妇年龄及文化程度无相关性.婴儿行为发育知识的知晓率仅为6.7%,新生儿黄疸的有关知识知晓率明显增加为46.7%.孕妇对儿童保健服务项目需求首位是定期体格检查和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均占58.3%,其次为定期智能发育评估、小儿营养指导,分别占56.7%和38.9%.孕妇对服务形式需求首位为儿童保健门诊咨询,占47.2%,其次为热线电话、育儿知识讲座,分别占37.8%和35.0%.结论 应加强对孕妇育儿知识教育工作,针对孕妇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拓展儿童保健服务内容及形式,使儿童早期能够得到母亲的良好保护,使婴幼儿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海淀区200名外来人员儿童保健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武蕴梅  刘彦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58-3159
目的:了解外来儿童保健服务需求。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外来儿童的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外来儿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外来儿童保健覆盖率89.5%,儿童系统管理率66%;家长认为儿童保健服务的必要性前3位是:计划免疫,定期体检,常见病防治知识指导;家长需要的服务主要是到社区中心接受服务,育儿书籍。结论:外来儿童的基本儿童保健有待提高,针对需求提供最基本的儿童保健服务,应探讨外来儿童保健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婴幼儿家长的育儿知识掌握程度及对儿童保健的需求,探讨行之有效的卫生宣教方式和工作指导方向.方法:对婴幼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询问家长的育儿知识情况和知识来源及对儿童保健的需求.结果:各个文化层次的家长都把儿童营养、常见病的防治、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放在前3位,其中,了解最好的是营养问题,达到70.43%;大部分家长育儿知识主要来源于书籍(69.32%)、医生(67.84%),其次是网络(29.76%).结论:要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以家长最容易接受的宣教方式,指导家长的养育行为,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产褥期妇女对育儿保健服务需求,以便保健服务部门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采取面对面访谈形式对产褥期妇女育儿保健服务需求进行调查,数据用描述性指标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褥期妇女在8项育儿保健服务项目中,对新生儿基本护理与保健、新生儿喂养及辅食添加、新生儿发育情况、婴幼儿动作发育和锻炼、新生儿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新生儿常见病的防治6项育儿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率均在95%以上,婴幼儿疾病的早期发现、新生儿的生活环境2项育儿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率高于90%。城市产妇有7项育儿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率高于郊区或农村的产妇,1项育儿保健服务的需求率城市和农村产妇高于郊区产妇。结论:医疗保健机构需要不断提高育儿保健服务的供给能力,针对产褥期妇女的育儿保健服务需求,有的放矢的提供儿童保健服务项目,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患儿家属在陪护期间对儿童保健护理服务的相关需求,为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患儿家属对儿童保健护理服务需求因素问卷调查表,对936名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0项需求因素中,门诊患儿家属对儿童保健护理服务需求因素中前5位有营养知识、育儿护理、早教指导、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等,非常需要率分别为98.30%、96.18%、85.14%、66.67%、65.00%,患儿父母的需求程度更高,非常需要率达95.20%;后5位有护理效果、健康教育、用药信息指导、保健环境、心理辅导等,非常需要率分别为62.29%、58.85%、41.76%、35.87%、30.34%。结论:要充分发挥门诊儿童保健护理服务的优势,重视患儿家属对儿童保健护理服务需求的主动服务因素,使门诊儿童保健护理服务成为主动服务模式,运用医疗、保健、护理相结合,以满足患儿家长的需求,从而提高儿童保健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了解保健儿童家长的需求,更好地为儿童家长指导儿童的养育知识,提高服务满意度.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658名进行保健儿童的家长,发送选择保健医院的影响因素和候诊需求等问卷调查.结果 影响选择保健医院的主要因素有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生的信任度,环境舒适度等.家长希望得到和改进的候诊服务有随时通报体检进展、育儿知识宣传等.结论 提高医疗水平和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强化服务意识等是保健门诊搞好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长沙市1岁以内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知和对保健门诊服务的需求。方法:选取儿保门诊就诊的242名婴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 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①一般情况:文化水平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母亲62%,月收入>3 000元的家庭75%,剖宫产率69%,母乳喂养率64%,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32%;②保健情况:新生儿听力筛查率70%,90%以上儿童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接种和定期体格检查,70%以上家长坚持给婴儿做被主动体操和婴儿抚触,参加早教活动和科学育儿知识讲座的家长低于50%,大部分母亲对婴儿发育规律和亲子依恋等知识了解欠缺;③对保健服务的需求:常见病的预防仍是首要,其次是儿童营养和喂养、智能促进,低文化层次母亲对儿童心理发育不够重视。结论:对婴儿家长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讲授早教知识,传授给家长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加强低文化层次母亲对儿童心理知识的了解,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提高儿童保健专业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接受系统管理儿童的母亲对育儿知识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系统管理是指出生后42天起建立儿童保健册定期参加健康检查.儿保医生通过检测儿童的生长发育,给予健康教育指导.母亲往往是儿童的主要抚养人.母亲的文化素质,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为了解婴儿母亲育儿知识需求,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教育,我们对2000年2月~4月期间参加系统管理的儿童的母亲进行育儿知识需求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徐汇区社区儿童保健现状与需求的差别,为明确今后的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结合现有资料,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中个人访谈和小组访谈的方式,对儿童保健服务的管理者和提供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比较突出;儿童家长对于育儿指导、早期教育的需求较大且尚未满足,微量元素的测定的需求尚能满足;对智力开发的需求过度;现有儿童保健服务项目可以适当调整。结论:儿童家长对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服务提供者不仅要了解、满足儿童家长需求,也要引导正确的需求方向,提高儿童保健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社区保健人员卫生保健服务能力,提高儿童父母利用保健服务的意识,改善儿童父母养育行为,促进儿童早期全面发展。方法:对干预前后及干预地区与对照地区儿童保健服务提供、利用情况和母亲养育行为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社区和基线调查时比较显示,项目终期儿童母亲利用各种途径获取育儿知识的比例均较高(P<0.04-0.01),项目终期儿童定期体格检查率有显著提高(P<0.01),母亲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所增加(P<0.01)。母亲养育知识态度得分均数高于对照社区和基线调查(P<0.01),母亲教育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社区和基线调查(P<0.00)。结论:社区健康干预提高了项目地区儿童保健服务提供能力,增强了母亲利用服务的意识,母亲养育行为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1.
0~3岁儿童父母对早期智能开发认知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0~3岁儿童家长对早期智能开发知识的认知现状及态度,为开展儿童早期智能开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0~3岁儿童父母2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父母育儿知识回答的平均正确率为49.9%,家长的育儿态度回答的平均正确率为90.8%.结论 婴幼儿早期智能开发的理念得到家长的广泛关注,但存在一定的误区,针对家长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今后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指导活动,普及育儿知识,早期智能开发教育、指导应纳入长期的儿童保健工作中,同时提高儿童保健人员早期智能开发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父母对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项目的需求与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早期发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孕妇学校与儿童保健门诊对儿童主要抚养人进行早期综合发展服务项目的需求问卷调查。结果育儿课堂为最受欢迎的服务项目(80.22%)和人们对更高层次的服务内容如营养评价与指导(78.29%)、智能发育评价与早期教育示范指导(78.02%)、育儿方式生活安排指导(74.45%)较传统的体格发育监测与评价(70.87%)需求更高,对婴儿按摩、亲子早教课堂这类新兴的服务项目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在儿童保健服务形式方面,人们比较倾向于医生与家庭一对一定期系统指导(50.55%)、向熟悉的保健医生咨询(49.17%)和热线电话(45.60%)。在针对亲子园服务项目的专项调查中发现,婴幼儿家长参加早期教育训练班的目的是学习早期教育方法.“亲子园”这类服务项目不能单纯以亲子游戏为内容,亲子游戏这一主要的服务形式应作为向家长传授早期教育方法的载体.把适宜的早期教育方法与技能传授给家长是“亲子园”服务的核心。在儿童保健服务时间方面,人们明显倾向于预约服务与用末。结论现代父母对儿童保健服务的要求更高,传统的“421”体格发育监测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人们需要更高层次的服务,医疗保健机构要从传统的门诊就诊的服务模式中寻求突破,扩展儿童保健服务内容,改善服务形式.提高儿童保健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保健护理在早期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促进儿童早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探讨儿童保健护理在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参加中心活动的儿童家长进行科学育儿指导、培训及健康教育,对儿童实施早期发展促进的干预。结果:对家长育儿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情况(在互动交流及咨询中获得)及干预前后3个时期的儿童发育商(DQ)进行评估。90%的父母能掌握、运用培训知识及方法,儿童DQ有明显提高。结论:绝大部分家长能够科学育儿了;使儿童早期得到了全面地发展;更说明了保健护理在早期儿童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河北省赵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实施现状,为改进服务质量提供研究资料和建议。方法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的服务内容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化验和咨询指导,现场观察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的产前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过程,并对保健人员进行访谈以了解其对自己的工作量、收入和提供喂养咨询指导的看法。结果调查共观察了88名孕妇的产前保健和194名儿童的保健服务。产前保健中有80%以上的孕妇进行了体格检查,但进行实验室化验者不足5%。保健人员很少提供咨询指导,没有孕妇得到母乳喂养方面的指导。儿童保健中98.5%的儿童测量了体重和身长,但分别只有6.2%和4.6%对照生长标准曲线进行了评价。只有21.6%的儿童家长接受了喂养指导。结论赵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产前保健和儿童保健的体格检查部分工作开展较好,但实验室化验和咨询指导方面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保健人员反映工作量大、收入低,同时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培训。  相似文献   

15.
为有针对性地改善 3岁以下儿童健康水平 ,促进儿童早期全面发展 ,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 ,对山东省4 0 0名 3岁以下儿童母亲进行育儿知识水平及需求调查。结果表明 ,母乳喂养、换乳期食品添加及生长发育等方面未得到足够重视 ,儿童母亲的养育知识有待提高 ,而家长对于婴幼儿智力开发的需求十分迫切 ,已高于疾病防治 ,但具体方法仍需加以引导。书籍、父母学校、广播电视、医生讲解咨询等是进行儿童保健宣教行之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孕妇对中医体质调护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服务需求,为进一步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00名孕妇,采用一般情况问卷、中医体质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和中医体质调护知识获取途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孕妇对中医体质调护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比较差,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高、家庭收入较高的孕妇对中医体质调护知识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较大、家庭收入较高的孕妇更愿意接受中医体质调护。最希望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为医疗机构和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及热线咨询。结论:孕妇对中医体质调护知识缺乏,对中医体质调护服务需求很大,应加强宣传普及,以发挥中医体质辨识基础上的养生保健特色,提高孕妇及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省市儿童主要看护人育儿知识水平和育儿行为实践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儿童常见病的发病率。方法:随机抽取全国8个城市的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所乡镇卫生院辖区内6 347名儿童主要看护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知信行问卷对看护人进行知信行问卷调查。对儿童主要看护人育儿知识和育儿行为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6 347名儿童主要看护人中,母亲占72.9%,其中辅食添加相关问题中"您是否对孩子进行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的行为实践正确率为51.3%,如何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方面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单因素分析发现,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差异、看护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职业、儿童抚养方式及是否接受过科学喂养的健康教育对问题知晓率有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看护人文化程度低、家庭月收入低、儿童抚养方式及没有接受过喂养健康教育的儿童主要看护人回答合格率较低。结论:我国儿童主要看护人的育儿知识水平和育儿行为实践情况总体不高,儿童主要看护人育儿知识和育儿行为有待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儿童主要看护人的育儿知识健康教育讲座从而转变其育儿行为。适当增加母亲的产假时间,鼓励母亲亲自抚养儿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增强社区保健人员的儿童早期保健服务能力,提高儿童父母的育儿保健意识,促进儿童早期健康发展。方法通过社区健康干预为儿童提供早期保健服务,比较干预前后的社区医师的儿童早期保健专业技能、儿童父母的育儿知识、儿童父母对社区提供的儿童早期保健服务的认可度。结果通过儿童早期社区健康干预保健计划,社区医师的儿童早期保健专业技能有显著提高,儿童父母的育儿保健知识有所增加,儿童父母对社区提供的儿童早期保健服务的认可度有显著提升。结论儿童早期社区健康干预保健计划实施可提高社区儿童早期保健服务提供能力,增强儿童父母的儿童早期保健意识,有利于促进儿童早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孕期妇女自身及育儿保健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为拓展医疗保健服务市场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预设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某医院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100名孕妇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孕妇所需求的20项孕期保健服务项目医院全部可以提供,而且83.7%的孕妇愿意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结论门诊孕妇孕期保健服务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医疗机构开展此类服务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展新型儿童保健服务,促进社区儿童健康成长,满足当前家长对育儿知识的需求。方法从2002年4月至2006年12月间参加新型儿童保健服务的4665名儿童中抽取1150名婴幼儿进行保健前后的评估,对家长喂养技巧、卫生常识、日常照顾技巧的掌握和婴幼儿体能及智能的发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保健后家长科学喂养技巧从63.0%提高到92.5%,卫生常识掌握率从55.1%提高到89.1%,日常照顾技巧掌握率从52.0%提高到91.0%,家长对育儿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1)。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比例从86.0%上升至92.9%,智能符合同龄发展比例由72.2%上升至97.0%(P<0.05)。结论通过开展新型儿童保健服务,提高了家长科学育儿的方法及技巧,促进了儿童体能及智能的发展,并能及时筛查出幼儿潜在的健康问题,为社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