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情况及妊娠合并下生殖道感染的致病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的分布状况,探讨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环境的改变。方法对1874例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妇女采集阴道分泌物,涂片,湿片检查滴虫、霉菌及清洁度;应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盒行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并监测女性生殖道微生态平衡状态;对存在下生殖道感染的症状体征者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在1874例妊娠期妇女中,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调的有1225人(占65.37%);存在下生殖道感染症状体征且病原学检查为阳性者为540人(占28.82%),其中存在1种病原感染者380例,占感染组的70.37%;存在2~3种病原感染者160例,占感染组的29.63%。单纯型下生殖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是解脲支原体(41.58%)、细菌性阴道病(22.11%)、假丝酵母菌(9.74%);混合型下生殖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是解脲支原体(60.00%)、假丝酵母菌(58.13%)、细菌性阴道病(44.38%)。结论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失调及下生殖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较常见,其次是混合型感染及其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孕妇孕早中期生殖道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对策.方法 收集在妇产科门诊首次就诊的妊娠妇女,自愿接受生殖道分泌物检查者452例,分析其各种病原体检出率、妇科检查情况、年龄与生殖道健康状况等.结果 在452例妊娠妇女中,生殖道感染者为12.8 %.感染类型主要为假丝酵母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进行过婚前体检及孕前查体的孕妇占6.6 %;孕前检查的孕妇生殖道总感染比例为6.0 %,无孕前检查的孕妇为1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21~、26~、31~、36~39岁组孕妇生殖道感染比例分别为30.0 %、11.9 %、9.0 %、14.4 %、35.3 %; 19~20岁组感染比例高于26~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早中期生殖道感染较常见,其中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常见;应加强孕前检查,并鼓励适龄怀孕,有利于提高孕期生殖道健康情况、减少母儿围生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妊娠早期人工流产前女性阴道常见病原体感染状况及临床症状。方法:对2013年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2 270例妊娠早期人工流产前妇女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盒及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进行检测,同时询问患者并观察患者外阴、阴道及宫颈情况,记录是否有临床症状。结果:在2 270例患者中,细菌性阴道病阳性897例(39.52%),其中有临床症状者532例(59.3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22例(5.37%),其中有临床症状者96例(78.69%);滴虫性阴道炎65例(2.86%),有临床症状者47例(72.31%);其中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合并滴虫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分别为4.23%(96/2 270)和2.34%(53/2 270),3种病原体同时检出率为0.93%(21/2 270),合并感染者均有临床症状。结论:部分妊娠早期人工流产前女性阴道感染病原体状态下可能无症状,因此做好人工流产前常见病原体筛查有助于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南京市玄武区流动人口孕早中期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南京市玄武区妇幼保健所建立围产保健卡和产检的1 405例流动人口孕早中期妇女进行阴道分泌物湿片检查霉菌、滴虫、细菌感染;抽取静脉血进行HIV抗体及梅毒血清学筛查,并就感染者孕期、孕次、年龄、职业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共检出生殖道感染者234例,总患病率16.65%。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8.61%;细菌性阴道病为5.55%;滴虫性阴道炎为2.28%;梅毒患病率为0.21%;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与孕期、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1 405例孕早中期孕妇生殖道感染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居首位,其次为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梅毒。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与孕期、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加强宣教工作及孕早中期常规检查,对减少孕妇生殖道感染、提高母婴保健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雪静  郑飞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586-3588
目的:探讨妊娠与非妊娠妇女下生殖道感染状况。方法:随机选取常规围产期保健妇女180例(早期妊娠60例、中期妊娠60例、晚期妊娠60例)采集阴道分泌物,测定pH值,检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宫颈分泌物,利用DNA杂交导流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基因分型。选择60例非妊娠期健康妇女进行相同的检查作为对照。结果:阴道pH值在妊娠各期均低于非妊娠期(P<0.01)。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及HPV感染率分别是19.4%、21.7%、28.9%,非妊娠期三项感染率分别为8.3%、10.0%、15.0%,妊娠期高于非妊娠期妇女(P<0.05)。不同妊娠期别HPV感染率及基因亚型不同,妊娠晚期HPV感染率最高,达46.7%,明显高于早、中妊娠期HPV感染率(P<0.05)。妊娠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率高于非妊娠妇女,以妊娠晚期明显,且部分伴有多重型感染。结论:妊娠期妇女下生殖道感染发生率高,尤应注意HPV感染,需要重复检测,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  应群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96-1896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在妊娠妇女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定期产检的妊娠妇女2086例进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结果:2086例妊娠妇女中检出细菌性阴道病238例,检出率为11.4%。感染率最高的是加德纳杆菌(50.8%),其次是念珠菌(45.8%),支原体(41.6%),滴虫(11.8%),衣原体(10.9%),淋球菌(7.1%),其中有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129例,3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51例。结论: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是产科最常见的生殖道疾病,应列入围产期检查内容,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徐龙强  隋静  刘广燕  李云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393-1394,1397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阴道炎患者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探讨阴道炎病原体感染与当地季节变化的关系。方法采集妇科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以生理盐水涂片法进行滴虫和假丝酵母菌的检测,以唾液酸酶法进行细菌性阴道病的快速检测。结果①在9187例送检样本中,共检出滴虫196例(2.1%);检出假丝酵母菌2229例(24.2%);细菌性阴道病阳性2690例(29.3%)。②在4185例阳性检出标本中,滴虫、假丝酵母菌、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分别为4.7%、53.2%和64.3%;细菌性阴道病分别合并滴虫和假丝酵母菌感染者占22.2%。③全年1~12月滴虫、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病的的检出率分别为1.1%~3.0%、15.8%~30.8%和23.1%~43.3%,滴虫检出率在不同月份之间比较无差异,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病的不同月份之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5,126.03,P均﹤0.001)。1~12月滴虫、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圆分布分析平均角分别是168.1°±74.2°、186.9°±74.2°、258.2°±78.2°(P均﹤0.05),三者的高发时间分别是6月20日左右、7月9日左右和9月19日左右。结论本地区阴道炎患者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较高,高发时间在7~9月份,提示本地区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可能与当地气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妇科常见病原微生物感染关系。方法:观察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寮步医院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共998例。采集患者宫颈和阴道部位拭子,分别进行HPV-DNA及其基因分型检测、妇科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及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结果:998例就诊女性进行HPV-DNA检测,其中HPV阳性者351例,占35.2%。结果显示,HPV阳性者中,有7例出现混合基因型,其余344例中,检出29种不同的HPV亚型,10种属高危型,4种属可能高危型,8种属低危型,7种属未知危险型。高危型169例,占49.1%;可能高危型36例,占10.5%;低危型87例,占25.3%;未知危险型52例,占15.1%。998例女性病原微生物检查中,检出沙眼衣原体100例,无乳链球菌149例,假丝酵母菌130例,细菌性阴道病171例,阴道毛滴虫12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与假丝醇酵母菌感染明显相关(P<0.05);HPV感染与沙眼衣原体无乳链球菌、细菌性阴道病和阴道毛滴虫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PV感染与假丝酵母菌感染明显相关,沙眼衣原体、无乳链球菌、细菌性阴道病、阴道毛滴虫感染与HP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有关细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病原体协同促进宫颈癌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下生殖道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方法:对象为在天坛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412例孕妇,孕36周时取阴道及宫颈分泌物进行滴虫(T)、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细菌性阴道病(BV)、衣原体(CT)、支原体(UU或Mh)及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检测。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追踪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412例妊娠期妇女下生殖道感染总检出率为27.62%,单一病原菌感染者70例,检出率为16.99%,其中UU最多,检出率6.55%,BV次之,检出率2.91%。多种病原菌同时感染者44例,检出率10.68%,其中以BV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者最多,检出率7.28%。感染组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均较非感染组高(与非感染组相比,P0.05)。BV合并其它病原菌感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总致病率为96.64%,远高于其它单一病原菌感染的致病率。结论:UU或BV合并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中较常见的感染类型,相对于其它单一病原体感染,BV合并其它病原菌感染更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必要对妊娠期妇女进行下生殖道感染的筛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探讨控制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妇产科进行定期产检和分娩的276例初产妇,产检过程中发现生殖道感染的11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无生殖道感染的164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统计观察组中感染的病原菌以及比较两组中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生殖道感染主要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占40.18%,其次为细菌性阴道病占17.86%,发生≥2种混合感染共5例,占4.46%;发生不良妊娠结局观察组共40例占35.71%,对照组发生11例占6.71%,观察组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9.813,P<0.05)。结论加强对妊娠期初产妇的卫生健康指导,及加强对生殖道感染的监测,配合积极治疗,有利于不良妊娠结局的控制,有利于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对于新生儿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与STD感染状况。方法:取宫颈分泌物拭子经超高倍显微镜分析系统,对常见病原体如阴道毛滴虫、白假丝酵母菌、支原体(uu)、衣原体(CT)、淋球菌(NG)、线索细胞等进行分析。结果:白假丝酵母菌阳性检出率28.20%,UU阳性检出率27.00%,阴道毛滴虫阳性检出率10.40%,线索细胞阳性检出率9.40%,CT阳性检出率3.80%,NC阳性检出率1.40%。结论:应加强门诊生殖道感染的检查及性传播疾病(STD)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状况。方法对无锡地区妇科门诊2142例、体检中心1885例、住院患者218例育龄妇女采集阴道后穹隆部位的分泌物,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同时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假丝酵母菌属、滴虫。结果妇科门诊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19.44%、16.43%和7.19%;体检中心患者发病率分别为8.17%、6.47%和1.91%;住院患者发病率分别为2.75%、1.83%和1.38%;妇科门诊与体检中心、妇科门诊与住院患者的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现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且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但细菌性阴道病的混合感染以及体检中心与住院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门诊应将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属、滴虫列入阴道分泌物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生殖道常见微生物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 3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HPV、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阴道假丝酵母菌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结果 2 343例患者中,HPV阳性612例,占26.12%;HPV阴性1 731例,占73.88%。HPV感染与CT、UU及BV显著相关,与假丝酵母菌感染不相关。结论 CT、UU及BV感染可能增加HPV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门诊不孕妇女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及合并感染情况。方法用湿片法进行阴道分泌物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查;革兰氏染色法检查G-双球菌;用Unipath有限公司沙眼衣原体检测试剂合(免疫层析法)进行衣原体检测;用江门市凯林贸易有限公司支原体选择鉴定培养基进行支原体检测。结果1200例不孕妇女中,其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阳性65例,阳性率5.42%;阴道毛滴虫阳性2例,阳性率0.17%;细菌性阴道病(BV)187例,阳性率15.58%;G-双球菌16例,阳性率1.33%。衣原体、支原体阳性共322例,总感染率为26.83%。主要的混合感染:假丝酵母菌+BV:14例(1.17%);UU+BV:11例(0.92%);UU+CT:9例(0.75%)。假丝酵母菌+UU:9例(0.75%)。结论不孕妇女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构成复杂,UU、CT、BV、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主要病原体、病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病原体的感染进行调查,以降低女性生殖道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450例生殖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病原体检测结果,并统计不同临床资料患者感染病原体分布。结果 31~40岁年龄段患者生殖道感染率最高,而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了解少、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患者生殖道感染率分别高于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了解多、采取避孕措施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0例生殖道感染中混合感染占34.2%,单纯感染中病原体以滴虫(18.7%)、细菌(13.6%)、假丝酵母菌属(12.2%)为主;154例混合感染以假丝酵母菌属与细菌(42.9%)、滴虫与细菌(33.1%)为主。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以31~40岁年龄段最常见,对生殖道感染知识了解少、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以滴虫最常见,但近年来女性生殖道感染中混合性感染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6.
女性生殖道混合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素文  申南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80-1383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混合性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2004年7月~2005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和生殖调节门诊就诊的接受6项病原学血检查的并且至少有1项检查结果为阳性的240例患者,按照病原学检查诊断分为单纯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并按一定的方案进行治疗和复查,且询问相关病史,比较两组的有无症状情况、新发和复发感染情况、治疗后转阴情况以及各种混合感染的构成比。结果:单纯感染组临床有无症状情况与混合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P=0.206>0.05);单纯感染各组间临床有无症状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衣原体临床最具隐匿性;混合感染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纯感染组(P=0.025<0.05);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以及滴虫性阴道炎混合感染率分别为53.12%、53.85%、70.83%、72%、33.33%,衣原体和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率最高。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支原体、衣原体以及滴虫均易与细菌性阴道病发生混合感染。结论:临床症状的有无与是否为混合感染无关,而与其病原体的种类有关;混合感染与单纯感染比较具有治疗时间长易复发的特点;细菌性阴道病易于同其他病原体发生混合感染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克霉唑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珠菌病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妊娠合并阴道念珠菌病是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发病率约为15%,若不及时治疗,新生儿鹅口疮和真菌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对妊娠期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应是根除病原体,且对母亲和胎儿没有伤害,同时还要兼顾考虑经济、实用、方便、安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产妇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产检且发生胎膜早破后完成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并按是否发生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两组产妇的相关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产妇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胎膜早破产妇1 926例,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2.48±5.21)岁。发生生殖道病原体感染1 153例,感染率为59.87%,其中解脲支原体感染1 121例(58.20%),假丝酵母菌感染455例(23.62%),细菌性阴道病351例(18.22%),滴虫感染241例(12.51%),沙眼衣原体感染163例(8.46%),混合感染494例(25.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704)、流产史(OR=2.252)、避孕方式(OR=1.637)、生殖道感染史(OR=2.462)是胎膜早破产妇生殖道...  相似文献   

19.
阴道病患者感染解脲支原体的分群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菌性阴道病及假丝酵母菌病两种最常见的阴道炎合并感染解脲支原体情况,并对其分群,从而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初筛体检人群及门诊就诊患者498例,提取DNA,用PCR法进行分群。结果:细菌性阴道病及假丝酵母菌病中UU阳性率为36.1%、41.4%,与对照组(37.3%)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0.05)。细菌性阴道病组一群阳性率61.5%,二群阳性率38.5%;假丝酵母菌病组一群阳性率75.0%,二群阳性率25.0%;对照组一群阳性率61.1%,二群阳性率38.9%;两个观察组一群阳性率均与对照组无明显相关性(P>0.05,P>0.05),二群阳性率也均与对照组无明显相关性(P>0.05,P>0.05)。结论:说明细菌性阴道病及假丝酵母菌病与解脲支原体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健康妇女阴道感染情况。方法用KOH湿片法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查。结果1500例妇女中:阴道清洁度异常比例45.07%;假丝酵母菌阳性52例,阳性率3.47%;阴道毛滴虫阳性3例,阳性率0.20%;细菌性阴道病(BV)66例,阳性率4.40%;假丝酵母菌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12例(0.80%)。结论现阶段妇女阴道感染情况不容乐观,有必要定期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