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了解遗传与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影响,为减少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危险行为问卷(RBQ-A)评定重庆市11~18岁111对双生子的危险行为,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维度问卷(PSDQ)、应激生活事件(SLE)、MacMaster家庭活动计划一般功能量表(FAD-GFS)等调查双生子环境因素;通过Open-MX软件构建单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性遗传因素、共享环境因素、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对双生子危险行为的影响.结果 在危险行为总变异方差中加性遗传效应占0.67(95%CI=0.51 ~ 0.77),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分别占0.33(95%CI=0.22~ 0.49);危险行为与权威型养育方式呈负相关(r=-0.261,P<0.01),与专制型养育方式、家庭功能、分娩方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4,0.178,0.148,P值均<0.01),与应激生活事件、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及母孕期情况等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青少年危险行为受遗传和特殊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受遗传的影响较大,但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家庭功能对该指标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性自由、性解放等观念不断发生变化,为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进行有效的性道德教育、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迫在眉睫.因此,于2004~2005年对河北省6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念、行为现状及倾向、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性教育模式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结构方程探讨交往焦虑、自尊、情绪管理及环境因素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问卷,调查广州、阳江、阳春3城市2907名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建立测量模型,再构建结构方程分析攻击性行为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攻击性行为问卷得分为70.4±16.4。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交往焦虑和自尊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直接效应值分别为5.99,6.94,1.67,1.01和3.11;此外,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还通过交往焦虑和自尊对攻击性行为有不同程度的间接效应。结论改善社会、学校、家庭中的不良因素,降低交往焦虑、提高自尊水平,可以预防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探讨青少年权谋倾向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对两者关系可能有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儿童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儿童孤独量表同伴提名法,对郑州市901名初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权谋倾向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262,P<0.01),亲社会行为与权谋倾向、孤独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1,-0.288,P值均<0.01).权谋倾向对孤独感的影响部分经由亲社会行为所中介.社会地位对权谋倾向与孤独感的关联强度有影响,在中、低社会影响水平条件下,亲社会行为可部分中介权谋倾向对孤独感的消极影响(P<0.01);高社会影响水平条件下,亲社会行为不能中介权谋倾向对孤独感的影响.结论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在权谋倾向与孤独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地位对权谋倾向与孤独感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社会影响对于亲社会行为对权谋倾向与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5.
社会认知理论阐述了健康行为改变的社会心理学机制及促进行为改变的方法,为我们设计和实施综合性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了指导。以该理论框架为依据提出了3种青少年性健康行为综合干预的理论模式:性健康行为的生态学模式、性健康信念模式和性健康的认知行为矫正/自我管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6.
社会认知理论阐述了健康行为改变的社会心理学机制及促进行为改变的方法,为我们设计和实施综合性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了指导.以该理论框架为依据提出了3种青少年性健康行为综合干预的理论模式:性健康行为的生态学模式、性健康信念模式和性健康的认知行为矫正/自我管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核心家庭青少年家庭健康功能、人格特质与进食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基于人格的青少年不良进食行为易感性预测及家庭干预提供实证支持。  方法  选取“2021年中国家庭健康指数调查”数据中生活于核心家庭的563名12~17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健康量表简版、大五人格量表简版、进食行为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青少年家庭健康功能、人格特质与进食行为之间的关系。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健康家庭、一般健康家庭、健康家庭青少年的大五人格及进食行为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相关分析显示,青少年家庭健康功能、大五人格及进食行为三者均存在相关关系(P值均 < 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家庭健康资源、严谨性、外向性、宜人性可直接影响不良进食行为(标准化效应为-0.34,-0.17,0.14,-0.13),家庭健康资源可通过影响宜人性、家庭外部社会支持可通过影响外向性间接影响不良进食行为(标准化效应为0.12,0.22)(P值均 < 0.05)。  结论  核心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健康功能通过大五人格影响进食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应重视家庭干预对青少年不良进食行为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视是发生率很高的屈光不正。近年来,近视眼的发病率在我国儿童青少年中逐渐升高,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成为一种危害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主要疾病,已引起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研究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的影响因素,对预防、干预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行为习惯、营养体质因素几方面综述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的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的流行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2008年"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调查数据,对四川省3个不同城市的10717名学生长时间上网和网络成瘾倾向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城市青少年长时间上网报告率为11.4%;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0.2%;成瘾青少年上网目的以网络游戏(62.5%)和音乐影视娱乐(50.0%)为主;网络成瘾倾向与抑郁、孤独、未与父母同居、学校类型、学习成绩和性别相关。结论四川省城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与全国水平接近,心理健康问题及生活环境与网络成瘾有一定关系,需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青少年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状况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及其有关因素,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为指导青少年戒除网瘾、培养正确合理的网络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河南省23 388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河南省青少年的总上网报告率为70.6%,男生上网率(77.8%)明显高于女生(63.6%);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2.1%,男生(18.1%)明显高于女生(6.2%);网络成瘾报告率为2.2%,男生(3.5%)明显高于女生(0.9%);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为聊天、多媒体娱乐、玩游戏等。结论河南省青少年网络使用已非常普遍,网络成瘾行为逐步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关注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对网络成瘾等不良行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互联网,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覃凌智  张斌  陈忠  杨少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754-3758
目的:了解高中女生生殖健康知识状况以及健康教育干预的影响。方法:抽取武汉地区中等规模的高中8所,其中4所作为干预组,另4所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学生采用1∶1的比例配对对照,对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持续3个月后,对干预组、对照组同时进行调查。结果:杂志、报纸、课外书籍是女生目前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女生了解性行为、性疾病、妊娠等方面知识的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长;女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相关问题的正确选择率多接近或超过60%,但对于性病概念的正确认识、手淫、性交与妊娠的关系等正确选择率较低;43.12%的女生感觉获取生殖健康知识不容易,84.02%的女生有清洗外阴习惯,有手淫、性交史的女生分别为5.65%、0.28%,女生了解性知识和找校医咨询的意愿均较低;干预后,干预组生殖健康问题的正确选择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高中女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对于提高高中女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中学生性行为现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性行为的现状,为制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广州市8所中学约6 42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有3.4%的学生曾经发生过性行为。男生的危险性行为的发生高于女生,初中生的危险性行为的发生高于高中生。性行为与吸烟、饮酒、自杀、吸毒等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均有关联性(P〈0.001)。结论应重视青少年过早性行为的发生,并及早干预,减少其他危险行为的发生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佛山市城市青少年易导致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的性行为现状。方法对佛山市中心城区12所全日制初高中、职校和大学3844名在校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大、中学生15.0%看过色情书籍或色情音像制品。高中学生中只有72.9%的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75.1%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原体是病毒,只有50.8%能对艾滋病感染者持正确态度,84.9%接受过青春期性教育,34.5%有旱恋现象,2.8%曾发生过性行为,不同学校类型高中旱恋及性行为发生率以职业中学为高,而健康教育以职业中学薄弱。大学生中8.7%有性交行为,3.8%有多性伴性行为,性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结论城市青少年中性健康危险行为状况不容乐观,其危险行为有年龄、性别和学校类型等差异,应尽快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加强对青少年性行为、性观念的正确引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洛阳市中学生生殖健康性行为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学生生殖健康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利用SAS 8.1 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生殖健康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中生边缘性行为(接吻、拥抱、爱抚等)、独自性行为(手淫、性幻想等)及性交行为的发生率高于初中生(P<0.05),男生高于女生(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恋爱经历者较无恋爱经历者更易发生性行为(OR=2.62,95%CI:1.21~5.66);从书刊、音像或大众媒体获得生殖健康知识较其他途径易发生性行为(OR=3.09,95%CI:1.43~6.51);赞成中学生恋爱及男女交往者易发生性行为(OR=2.24,95%CI:1.32~3.75).结论 中学生缺乏必要的基本性卫生知识,主要表现在边缘性行为的发生、不能正确认识独自性行为以及不适宜的性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城市高中与中专学生性相关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城市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性相关危险性行为状况,分析有关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省5个城市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共10016名学生进行青少年危险性行为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青春期知识教育率为75.3%,21.9%的学生看过色情书籍或音像制品,36.2%的学生有单独约会异性朋友行为,32.8%的学生有亲密行为,5.9%的学生曾发生过性行为,1.8%的学生有被迫性行为。观看色情书籍或音像制品、有异性朋友、有亲密行为的学生性行为率更高。性行为率男比女高,经济好和差两类地区比经济中等地区高,中专职校比高中高,非重点高中比重点高中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行为与青春期知识教育、观看色情书籍或音像制品呈负相关,与单独约会异性朋友、有亲密行为呈正相关。结论学生性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有性别、学校类别和地区差异,学校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性知识和生殖健康教育,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性态度,以预防过早发生性行为。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his study examin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xual abuse and patterns of sexual risk-taking among low-income, urban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 girls seeking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Method: Participants (N = 158) were 12- to 16-year-old African American girls recruited from outpatient mental health clinics serving urban, mostly low-socioeconomic status communities in Chicago, Illinois and followed for two years between 2003 and 2010. This study included self-reports of sexual abuse and four waves (T2–T5) of self-reported data on sexual experience and sexual risk-taking (number of partners, inconsistent condom use, and sex with a risky partner). Latent curve modeling was used to examine patterns of sexual behavior over the four time points with sexual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ymptoms as covariates. Results: Sexual abus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2 sexual experience, T2–T4 number of partners, T3 inconsistent condom use, and T2–T3 having a risky partner. These relationships decreased when mental health symptoms were controlled. Conclusions: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revealed a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ual abuse and sexual risk that would be missed if sexual risk were assessed at a single time point. Findings supported early intervention to delay onset of sexual risk behavior among low-income African American girls with mental health concerns and histories of sexual abus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向农村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的有效方式。方法:采用社区干预试验方法于2001-2002年在成都市农村地区对1 895例16-20岁的未婚青年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干预活动使干预对象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如避孕原理、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有显著提高;干预活动对调查对象的性观念改变不大,但促进了有性行为的未婚年轻人使用避孕措施。结论:向农村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的干预活动对于提高相关知识水平和促进安全性行为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3~2006年哈尔滨市中学生性健康教育效果,为进一步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性教育施行前后,采用自拟调查表对分层整群抽得的哈尔滨市1 583名(2003年)和1 577名(2006年)中学生进行了的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的性知识平均分数(45.7分)较基线组(38.3分)高(P0.05)。中学生性知识第一来源为社会媒体。相比基线组而言,干预组学生更倾向于赞成(27.0%vs 16.9%,P0.01)并参与到恋爱(26.6%vs17.0%,P0.01)行为之中,但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干预组(13.4%)比例低于基线组(21.0%),P0.01。74.5%的学生愿意学习性知识。干预组(66.6%)较基线组(55.4%)学生更多地对性教育表示满意(P0.01)。干预组较基线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性教育应在早期进行。结论:应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不断完善以性道德教育为基础的正规性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杨婉秋  张河川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98-2300
目的:探讨影响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因素,为女大学生性健康/生殖健康干预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客观数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法,整群随机抽取云南省6所高校的840名18~25岁的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结果:①5.1%的女大学生承认有非意愿妊娠行为,16.2%承认有性经历但无妊娠行为,78.7%报告无性经历。②在性知识掌握的正确率方面,有性经历组(未妊娠)高于无性经历组(P=0.000~0.002);在对婚前性行为的容许度方面,有性经历组(未妊娠)高于无性经历组(P=0.000);在婚前性行为对身心影响和未来家庭影响的性态度方面,有性经历组(未妊娠)低于无性经历组(P=0.028/P=0.000);在生殖健康"以女性为重点,男性参与"的性态度方面,有性经历组(未妊娠)低于无性经历组(P=0.000)。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避孕相关的知识、婚前性行为对未来家庭的负面影响、性行为容许度是影响性行为发生的因素。结论:性态度是影响女大学生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传统性的贞洁观和性道德教育仍对女大学生性态度/行为具有相当约束力,提示性道德教育仍将是我国学校性健康/生殖健康干预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