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瑰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7):3817-3819
目的:了解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听力健康管理。方法:正常新生儿生后48h利用耳声发射进行初筛,未通过者42天后复筛;高危儿生后42天初筛,未通过者1个月后复筛;正常新生儿及高危儿两次均未通过者,进行脑干听力诱发电位测试明确诊断。结果:正常新生儿听力初筛率99.27%,复筛率98.26%;高危儿初筛率98.25%,复筛率90.47%。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9.79%,复筛阳性率6.24;高危儿听力初筛阳性率18.84%,复筛阳性率15.29%。24822例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病率2.78%,干预率62.00%。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早发现、早干预可降低因聋致残。重点随访高危儿、定期追踪、有效的管理可提高复筛率与干预率。但应注意听力筛查的假阴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黄安源  李顺品  唐俊  杨广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26-1827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假阳性的发生率和原因。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判别听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ABR)对2003年3月~2005年12月在该院产科出生的4125例活产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UNHS)。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3天,用TEOAE进行;复筛应用TEOAE和AABR于出生后42天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1年以上。结果:初筛4125例,通过3886例,通过率94.2%,复筛239例,通过209例,复筛仍未通过20例,其中确诊听力损失16例。在4125例新生儿中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0.39%,初筛假阳性率为5.4%,整个筛查程序假阳性率为0.1%。结论:虽然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不高,但绝对数量不可忽视,应重视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并以合理的处置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河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方法,了解河北省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状况,以便制定适合河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实施方案,提出听力损失的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应用畸变诱发性耳声发射(DPOAE)对4 229例出生后2~4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6周复筛,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左右采用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ASSR)测听技术进行听力学诊断。对有听损失高危因素者于6个月~3岁之间每半年监测1次听力变化。结果:自2003年10月~2005年11月,两家医院可供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数为4 552例,实际接受初筛查4 229例,新生儿初筛率为92.9%;初筛通过3 685例,需复筛的共544例,实际复筛人数516例,通过477例,门诊复筛率为94.85%。复筛未通过例数39例。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23例。由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5.44‰(单耳和双耳)。单耳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3.08‰,双耳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2.36‰。初筛的阳性率为12.86%。假阳性率为12.38%,两步筛查后的阳性率为0.92%,假阳性率为0.38%。本组未发现假阴性病例。结论;通过应用畸变产物诱发耳声发射技术(DPOAE)、ASSR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以及听力学诊断,可早期发现有听力损失的新生儿,及早提出医学意见,并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348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状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3年8月~2004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3572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前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技术诊断。结果:实际筛查3481例,筛查率97·5%,初筛通过率82·5%,需复筛609例,实际复筛594例,复筛率97·5%,复筛通过率90·2%。对复筛未通过的58例进行ABR检查,6例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双耳或单耳听力障碍。本组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7‰,初筛假阳性率15·4%,复筛假阳性率为1·49%。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重要,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住院期间初筛和出生42d复筛有利降低筛查假阳性率,ABR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障碍,从而为早期干预,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发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状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5年射阳县各医院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前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技术(ABR)诊断.结果:实际筛查5 009例,筛查率为55.00%,初筛通过率为84.97%,需复筛753例,实际复筛538例,复筛率为71.45%,复筛通过率为95.17%.对复筛未通过的26例进行ABR检查,5例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双耳听力障碍,新生儿听力障碍检出率为1.00‰,初筛假阳性率为10.22%,复筛假阳性率为0.42%.结论: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DPOAE结合ABR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尽早进行科学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方法应用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黄埔区3917名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未通过复筛的新生儿于生后3个月前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技术及声阻抗进行诊断。结果3917名新生儿中初筛通过3261名,通过率为83.25%。656名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中有592名(90.24%)接受复筛,通过566名(95.61%),最后未通过复筛的26名新生儿都进入诊断评估程序,确诊听力损失9例,本组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2.30‰,初筛的假阳性率为16.52%,复筛的假阳性率为2.87%。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非常必要,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异常,做到早期干预,有效地促进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15 24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运行结果,探索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策略。【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transient evoked otoacustic emission,TEOAE)对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未通过者在满月至生后6周用同样技术进行复查,对复筛未通过者,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技术诊断,并跟踪随访。【结果】自2003年4月~2006年7月,可供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数为16 321例,实际筛查15 247例(总体新生儿初筛率为93.42%);初筛通过率为94.87%;需门诊复筛的共1656例,实际复筛人数1292例,通过1 227例,门诊复筛率为78.02%,复筛通过率为94.97%。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41例(58只耳),由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2.69‰(单耳和双耳)。双耳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1.11‰。初筛的假阳性率为10.62%,两步筛查后的假阳性率为0.16%。【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技术是适合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快速可行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新生儿听损伤可通过筛查及早发现,有利于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8.
6 38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策略,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基本资料.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2年7月~2003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6 460例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40 Hz听性相关电位(40 Hz-AERP)技术诊断.结果实际筛查6 387例,筛查率为98.9%.初筛通过5 881例(92.1%).需复筛的506例,实际复筛504例,复筛率为99.6%.复筛通过491例,复筛通过率97.4%.14例复查ABR中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13例,1例假阳性.本组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2.03‰,初筛假阳性率为7.62%,两步筛查后的假阳性率为0.015%.结论新生儿听力普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两步筛查法可及早发现听力损失,为尽早进行干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638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策略 ,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基本资料。方法 :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 ( DPOAE)对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10月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 6 4 6 0例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 ,于生后 3个月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 ( ABR)和 4 0 Hz听性相关电位 ( 4 0 Hz- AERP)技术诊断。结果 :实际筛查 6 387例 ,筛查率为 98.9%。初筛通过 5 881例 ( 92 .1% )。需复筛的 5 0 6例 ,实际复筛 5 0 4例 ,复筛率为 99.6 %。复筛通过 4 91例 ,复筛通过率 97.4 %。 14例复查 ABR中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 13例 ,1例假阳性。本组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 2 .0 3‰ ,初筛假阳性率为7.6 2 % ,两步筛查后的假阳性率为 0 .0 15 %。结论 :新生儿听力普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 ,两步筛查法可及早发现听力损失 ,为尽早进行干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假阳性的发生率和原因。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和自动判别听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tomated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对2003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4125例活产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UNHS)。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d~3d,用TEOAE进行;复筛应用TEOAE和AABR于出生后42d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个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1年以上。结果初筛4125例,通过3886例,通过率为94.21%;复筛239例,通过209例;复筛仍未通过20例,其中确诊听力损失为16例。在4125例新生儿中,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0.39%,初筛假阳性率为5.40%,整个筛查程序假阳性率为0.10%。结论虽然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不高,但绝对数量不可忽视,应重视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并合理处置,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袁明媚  黄秀霞 《现代医院》2014,(4):144-145,148
目的总结并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掌握河源地区新生儿听力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ERO.SCAN瞬态诱发耳声发射仪对我院出生满72小时的新生儿进行初次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在出生后满42天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在出生后满3个月龄时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查。结果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可筛选的新生儿共13 622例;初筛未通过1 048例,初筛阳性率为7.69%;复筛906例,复筛率为86.45%;复筛未通过74例,复筛阳性率为8.16%;婴儿满三月龄时行诊断性听力检查60例,最终确诊为听力障碍46例,由此算出河源市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检出率为0.33%。结论通过资料统计分析,发现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比正常新生儿高10倍左右,听力筛查的通过率和新生儿的耳别、是否有先天性疾病或新生儿期疾病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704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初步资料。方法 :新生儿出生 3~ 4天及出生 4 2天分别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 (DPOAE)进行普遍听力初筛复筛 ,复筛未通过者脑干诱发电位 (ABR)诊断 ,异常者在 6个月时再次复查 ABR,两次 ABR未通过者为听力损失。结果 :住院期间筛查新生儿 70 4 0例 ,1次通过 5 76 7例 ,通过率 81.9% ,4 2天再次复查 5 731例 ,通过 5 6 0 4例 ,通过率 97.8%。未通过者 3个月内 ABR检查 114例 ,有 4 8例未通过 ,至 6个月时再次复查 ABR,有 36例转为正常 ,最后确诊不同程度听力损失 12例 ,听力损失发病率 1.70‰。结论 :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理想的检测方法 ,住院期间普遍听力初筛和出生4 2天普遍复筛有利降低筛查假阴性和假阳性 ,两次 ABR确诊有利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诱发性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法(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听力筛查在本地区的应用价值及筛查阳性率. [方法]用DPOAE仪测试出生后3~5 d的新生儿(初筛),未通过者于30~42 d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转诊进行诊断性检查.[结果]8 77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听力初筛的通过率为86.0%,1 218例(14.0%)未通过.692例于生后30 d复筛,555例(80.2%)通过复筛,未通过的137例(1.56%)进行了转诊.15例(0.17%)被诊断听力损失.[结论]DPOAE法听力筛查筛查效果良好.应加强听力筛查宣教,以提高复筛率.  相似文献   

14.
正常产443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临床应用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产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应用及重要性,对患有听力障碍的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康复治疗。方法:采用瞬态耳声发射技术,对正常产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对初筛未通过者42天复筛,生后3个月仍未通过者行听力学综合评估(包括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中潜伏期诱发电位、声导抗、多频稳态诱发电位)予以诊断。结果:2007年1~12月可供听力筛查的正常产新生儿4 452人,实际接受4 439人,初筛率99.7%(4 439/4 452);初筛未通过人数161人,初筛阳性率3.6%(161/4 439);实际复筛132人,复筛率81.9%(132/161),复筛未通过人数32人,阳性率24.2%(32/132);最后确诊正常产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6人(共11耳),发病率0.14%。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638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策略,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基本资料。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2年7月~2003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6460例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40Hz听性相关电位(40Hz-AERP)技术诊断。结果:实际筛查6387例,筛查率为98.9%。初筛通过5881例(92.1%)。需复筛的506例,实际复筛504例,复筛率为99.6%。复筛通过491例,复筛通过率97.4%。14例复查ABR中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13例,1例假阳性。本组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2.03‰,初筛假阳性率为7.62%,两步筛查后的假阳性率为0.015%。结论:新生儿听力普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两步筛查法可及早发现听力损失,为尽早进行干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攀枝花地区18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出生的180例新生儿的听力筛查资料,待新生儿出生后的3至7d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初次筛查,待出生42d后再次进行DPOAE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的复筛,筛查结果有1项以上未通过者给予听力学检查诊断(后续确诊,与此项研究无关).结果 初筛组新生儿共180例,均接受了DPOAE听力检查,其初筛通过者164例,占91.11%,未通过者16例,占8.89%;复筛组新生儿158例,复筛率为87.78%,其中初筛通过者行复筛未通过率为4.17%,初筛未通过者行复筛也未通过率为14.29%,初筛和复筛均未通过者合计8例,占5.06%.攀枝花地区18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显示,听力缺失的检出率为1.67%(3/180).结论 听力缺失的患儿需给予早期有效的干预治疗,从而达到促进新生儿语言发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耳声发射技术在基层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自2007年5月~2010年12月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我院产科出生的562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于出生后1~7d初筛,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后42天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初筛通过率为93.4%(5250/5620),初筛未通过率6.6%(370/5620),复筛率72.7%(269/370),复筛通过率98.1%(264/269),复筛未通过率1.9%(5/269),经ABR诊断为听损伤者3例。结论耳声发射技术是快捷灵敏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具,可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对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统计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状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及筛查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10年6月1932例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42d后接受听力复筛,42d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月龄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性检查。结果 2006年8月至2010年6月共出生新生儿1932例,听力筛查1183例,筛查率95.29%(1183/1242):初筛通过1072例,未通过111例,初筛通过率90.58%(1072/1183):111例初筛未通过者中100例接受了复筛,复筛通过率97%(97/100),12例失访。最终3例确诊为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53%(3/1183)。结论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的筛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尽早发现听力损伤患儿,从而积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有效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瞬态耳声发射(TEOAE)在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听力复筛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3月1日~2009年2月2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新生儿(高危儿)681例(1 316耳)出院前使用TEOAE初筛,在生后42天时使用AABR+TEOAE进行复筛,TEOAE或AABR未通过者均行ABR检查。结果:TEOAE初筛有201例未通过。593例高危儿(87.08%)42天时接受TEOAE+AABR复筛,34例(5.73%)复筛未通过,其中28例接受ABR检查,最终确诊听力异常14例,听力障碍发病率为2.06%,其中2例为听神经病(0.34%)。结论:高危儿听力障碍发病率高,使用AABR+TEOAE复筛能降低听力筛查假阳性和假阴性,能发现更多有听力障碍的患儿,在高危儿听力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农村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情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 [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6年磁县各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出生的新生几进行初筛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前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及声阻抗技术诊断. [结果]实筛5 218例,初筛通过率91.45%,需复筛446例,实际复筛423例,复筛率94.84%,复筛通过408例,复筛通过率96.45%,最后未通过复筛的15例新生儿都进入诊断评估程序,确诊听力损失10例,本组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92‰. [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非常重要,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可作为农村第一线听力筛查方法.初筛及复筛未通过者及时转诊作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