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958例产妇产后抑郁症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产妇、新生儿一般情况、产科情况调查表对在迁西县医院分娩的958例产妇在产后3~7天内进行调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总分≥13分诊断为产后抑郁症。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4.72%(141/958),与产妇的文化程度、固定收入、夫妻感情、社会支持、睡眠、新生儿健康状况显著相关。结论:产后抑郁症发病率高,应受到重视。早期干预,预防危险因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沙莉  夏春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201-5203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孕期调查表、焦虑抑郁评定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产后调查表分别于孕28~36周和产后4~6周对孕产妇进行调查。结果: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8.20%,其中顺产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6.11%(82/314),剖宫产及手术助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1.19%(68/2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P>0.05)。这表明分娩方式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无相关性。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婴阻断失败、母乳喂养中断、妊娠期焦虑、妊娠期抑郁、相关知识缺乏、经济收入低等6项为危险因素,家庭关系融洽、母婴阻断依从性良好2项为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婴阻断失败、母乳喂养中断、妊娠期抑郁等3项为危险因素,家庭关系融洽、母婴阻断依从性良好2项为保护因素。结论: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高,母婴阻断效果及围产期心理社会因素与产后抑郁症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PD)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产妇一般情况和产科情况调查表对在本院分娩的1325例产妇于产后3~7天进行调查。EPDS总分≥13分诊断为产后抑郁症。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是13.96%(185/1325例)。单因素分析有23种因素与产后抑郁症明显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有7种因素进入回归模型,分别是产妇职业、居住方式、家庭经济收入、分娩前心理准备、分娩后睡眠状况、新生儿健康状况和客观社会支持,这些因素是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发生率高,其发生与心理、社会、新生儿因素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选取2008~2009年在该院分娩的无产前抑郁症的120例初产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自编心理社会因素调查表对产妇产后的抑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8.33%,而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居住条件、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产后睡眠情况等的不同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不容忽视。临床上,我们应减少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对已经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干预,从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农村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母婴保健调查问卷,对361名产后14天的产妇进行调查。结果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8.86%;产妇文化程度、职业、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及婴儿性别是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10项中,自责、焦虑、应付能力降低的分值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抑郁组得分≥2分值的频数高于非抑郁组(P﹤0.01)。结论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重视妇女产后精神健康状况,加强产褥期妇女的健康宣教、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6.
李敏  郭占春 《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95-2996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氏产后抑郁问卷(EPDS)及自制问卷对352名产妇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产妇中,EPDS总分≥13分的43例,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2.2%;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经济状况差、婴儿性别为女性、产妇身体状况差、产妇年龄大、婴儿健康状况差和婚姻满意度低6种因素为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RR值分别为5.124、4.125、3.785、3.277、2.787和1.958,母乳喂养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的保护性因素(OR=0.424)。结论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满足孕产妇的经济、情感需求,提倡母乳喂养,确保婴儿健康,是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足月分娩产妇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探讨相关的发病因素。方法:随机抽取365名产妇,采取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问卷式调查.调查时间为产后一周。结果:发生率17.53%,产后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产妇文化程度、家庭因素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明显相关,而产妇职业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无关。结论:应充分重视产妇围产期及产褥期的心理保健,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宣传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调查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以及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 Edinburgh PostnatalDepression Scale,EPDS)对 4 2 7例产后 4~ 6周妇女的抑郁状态进行调查 ,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用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 7.3% ( 31/ 4 2 7) ;产后缺乏社会支持、孕期抑郁情绪、过低或过高的家庭收入与产后抑郁症密切相关。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早期干预措施。方法: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深圳市100家社康中心为调查点,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和自编一般健康问卷对2007年3~10月在深圳市分娩的2 216例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产后抑郁发生率8.12%。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配偶饮酒、职业类型及文化程度、对胎儿性别期望,产妇对分娩过程恐惧、产后形体改变、抚养孩子信心不足,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孕期接受保健指导、心理调适、保健人员对产后家庭进行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是保护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应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加强产前保健,拓展产后家访内容,开展产后抑郁症早期筛查与监测,早期发现危险因素,采取积极主动的心理辅导,是维护和促进产妇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卫生"三级预防"、减少孕产妇死亡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产后抑郁在产后康复女性中的发病率,阐明心理健康在产后康复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产后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009年12月~2010年6月在该院产后康复中心进行产后康复的422例产妇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产后心绪不良的发生率为23.7%,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6.6%,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的分娩方式和体重指数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低学历为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产后康复的女性中更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尤其是学历较低、体重指数偏低、手术分娩的产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发病因素,为社区干预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24例产妇采用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 及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1.42%(37例),夫妻感情、家庭条件和亲人关怀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分娩年龄、分娩方式和妊娠妇女的文化程度可能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但无统计学意义;社区干预治疗28例患者(75.7%)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社区医疗工作者为妊娠妇女提供产前产后的医疗干预以及有效的社会支持是预防和降低妊娠妇女产后抑郁发病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淑新  刘琪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060-2062
目的:探讨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用自编调查表和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408例产妇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3.24%(54/408),与产妇文化水平、家庭收入、夫妻感情、产前思想准备、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产后睡眠、新生儿健康等因素明显相关。结论:产褥期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情绪状态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 GDM)孕妇情绪状态及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4 3例 GDM孕妇和 74例正常孕妇进行对照研究。采集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 ,并以汉密顿焦虑量表 ( 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 ( HAMD)为工具评定焦虑及抑郁症状。结果 :GDM孕妇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均为 2 5 .6 % ( 11/ 4 3) ,焦虑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GDM孕妇的 HAMA总分及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 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孕周、孕妇体重指数、家庭经济状况及 HAMA总分为 GDM的危险因素。结论 :GDM孕妇孕中期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 ,并且焦虑是 GDM的风险因素。应加强对 GDM孕妇情绪状态变化的检测 ,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及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深圳市龙岗区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7年分娩接受产后上门访视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产后访视时间是出院后3 d及产后第14 d,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自评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抑郁症状情况及一般情况的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为产妇36 084名,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77%,产后4周产妇抑郁症状发生率已经超过4.00%。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期有负性情绪(OR = 11.304(9.354~13.631) ,P(OR = 3.121(2.163~4.519),P<0.001)、晚产(OR = 4.157(1.556~9.152),P = 0.001)是都是产后抑郁症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产后抑郁症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引起产妇抑郁的因素较多。应重点关注孕期有负性情绪、晚产及家族精神病史的产妇,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孕产妇保护性和危险性因素制定的综合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产后42d复查的800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找出与产后抑郁症有关的保护性和危险性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对300位孕妇进行孕期、产时、产后干预,产后42d进行调查,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孕期保健、分娩的准备、家人帮助等9项相关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8.13%,对照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比观察组下降了4.72%,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原因是多因素的,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产妇产褥期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专门设计的社会人口学调查表、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的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法,对广州市5个老城区32个街道的产后3个月内的1 662名产妇进行调查,筛查标准采用调查量表国内常模。结果:①产褥期抑郁筛查率为17.56%(225/1 281),产褥期焦虑筛查率为10.35%(133/1 285);②近郊区的产妇产褥期抑郁、焦虑发生率高,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居住条件困难,经济条件差、孕次、助产、缺乏社会支持等生活事件与产妇抑郁、焦虑情绪明显有关(P<0.05)。结论:产褥期产妇抑郁、焦虑状态发生率较高,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产后2周是抑郁、焦虑情绪的高发生时段;心理、生理、社会因素与产褥期抑郁、焦虑情绪明显相关,应列入孕产期精神卫生服务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产后抑郁者的心理特征及社会支持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者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情况及其与产后抑郁的关系。方法对237例产妇评定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结果产后抑郁组与正常组在人格特征各维度和社会支持评分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两组在产前焦虑、经济条件、夫妻关系、睡眠不足、负性生活事件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倾型、神经质女性易发生产后抑郁;产后抑郁的女性社会支持情况较正常女性差,其中以缺乏客观支持为主;产前焦虑等因子通过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情况来影响EPDS总分。  相似文献   

18.
产后抑郁125例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香  吴开舅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040-2041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0年10月于某院生产后的752例妇女的临床资料,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氏产后抑郁问卷(EPDS)对产妇进行调查,统计产后抑郁发生情况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6.6%(125/752),其发生未受到产妇年龄、婴儿性别的影响(P﹥0.05),而受到婴儿健康状况、产妇经济状况、婚姻满意度、母乳喂养方面的影响(P﹤0.05)。[结论]临床上应注意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对产妇及其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尽量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